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颇具特色和创新的基础性金融经济理论著作—曾康霖新著《金融经济学》评介
【出 处】
:
财贸经济
【发表日期】
:
2003年2期
其他文献
中国金融系统“存差”的经济含义已经由传统金融体制下的货币回笼和银根紧缩转变为目前市场金融体制下的金融资产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存差在单个金融体系和整体金融体系中反映的分别是资金运用效率和资金投向渠道的转移,因此它具有不同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应。另外,本文在认真分析存差总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得出:存差并不表明资金在金融机构的闲置,相反具有不少积极作用。例如,存差是实施国债政策和收购外汇储备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抑制通货膨胀因素积累、减轻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压力有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采取疏导的措施减少
当代金融这个概念,较多地倾向金融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存在及其理论支撑如何认定,特别是结合我国的现实,如何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做了进一步探讨。此外,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国的价格改革已经进入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价格管理体制的新阶段。本报告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管理模式,界定了价格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了我国价格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任务和思路。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以及中国入世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尤以2002年中信控股的挂牌为甚。金融控股公司不仅是一类简单的金融中介,它的生成有着复杂的制度、法律以及文化背景,且其运作效率的高低还有待检验。作者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历史的考察,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外动因,明确了围绕金融控股公司的三个核心焦点,分别比较了金融控股公司与混业经营、全能银行的关系,并提出我国针对金融控股公司问题应把握的若干原则。
新资本协议的颁布和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新资本协议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的具体策略,以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体系安全与稳健运营。
最近一些年特别是近两年,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匈牙利的金融体系、金融制度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本文考察了匈牙利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及最新变化,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了对于我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合作金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金融制度,在我国新时期仍然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本文主要对相关的三个问题进行阐述:(1)合作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一种基本选择,现阶段对我国城乡尽快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促进作用。(2)合作金融的制度基础表现为:产权结构和分配方式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对经济上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缓解社会矛盾;可以促进交易成本降低和效益优化。(3)合作金融发展需要制度创新:要突破传统上以人为合作要素的制度约束,注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作;要进行组织创新与完善;要建立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对银行和证券市场进行管制的传统。在一般意义上,银行管制的主要目的是规避系统风险,避免金融危机;证券市场管制的主要目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然而,规避系统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并不是银行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的全部目的,而且,银行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考察了银行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而论征了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制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制的过渡机制,亟需破产法的建立和完善及其有效实施。
本文在考察西方国家地方债的特点后,对地方政府债的经济学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了探讨,认为地方政府发债的经济学机制是公共品与信息对称,地方政府具有提供公共品的职能以及公共品供应边界的确定原则,并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同时,还认为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保障是独立的财政权、分税制和地方政府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发债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目前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制度条件暂不成熟,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的改革以及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WTO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难题: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农民组织程度化低,农业技术装备不足,结构调整主体错位,政府失灵。WTO条件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