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资源不断被消耗。面对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加快能源战略转型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今年3月份,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在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重点发展核电。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各地方紧随其后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新兴能源的规划。各地纷纷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这其中既包括了对传统资源的延续,而更多的则是对新兴能源的开拓。山西
提到山西,人们马上会想到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加速,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煤炭不仅急速减少,而且还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如何利用传统能源优势,借国家政策之力开发建设新兴能源,成了摆在山西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加快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力争建成全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到2015年,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发电能力达到32亿度,占全省自用电量的1.6%。
最近几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而山西省则发展缓慢,目前太阳能在山西还属于朝阳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实从自身条件上来看,山西是国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之一,全年日照时间为3000个小时,日照百分率在50%~60%之间,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随着山西“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太阳能光伏产业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成为未来山西着力发展的能源链中重要一环。
除了太阳能,山西的风能资源也异常丰富,在全国仅次于东南沿海、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东北和西北地区。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山西新能源产业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山西在“十二五”规划中对风能做了如下具体阐述:到2015年,山西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700万千瓦时,风力发电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将进一步提升。
内蒙古
内蒙古不仅拥有草原、蒙古包,还有丰富的能源。内蒙古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依托已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作为拉动新能源发展的“三驾马车”,积极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替代煤炭火力发电,打造绿色能源基地。
地广人稀的内蒙古,集风能分布范围广、风能品位稳定度高、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距电力负荷中心近等优点于一地,实属罕见,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再加上政府对风力发电十分重视,有关部门和地区把风电作为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重点支持。风能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定大有可为。
根据电力部门的测算显示,内蒙古的风能可开发量超过1.5亿千瓦,约占全国陆上风能可开发总量的50%以上。
借风能发展之势,内蒙古已经建成了大批的“风车”,并为草原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2011年内蒙古将继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推进内蒙古西部和东部两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其中,垒年计划新开工风电项目装机规模将达到350万千瓦。
除此之外,内蒙古的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总辐射量在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600~3200小时,其中巴彦淖尔及阿拉善盟系全国高值区,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就通过实施“光明工程”,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用电,带动小型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供电模式,为发展太阳能产业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内蒙古的硅矿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具备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等光伏发电产品的产业基础,具备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兴建并网光伏发电站的潜力。
然而内蒙古在太阳能领域的发展程度与其所占有的资源优势却并不成正比。在内蒙古,太阳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依托京津唐的有利地形,内蒙古太阳能产业的研发和利用将不断加快。毫无疑问,内蒙古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鄂尔多斯市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项目、鄂尔多斯市5万千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阿拉善左旗15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公司5兆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等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内蒙古的生物质能资源储量也居到全国之首,具有特殊资源地位的内蒙古大草原正化危为机,
“像种植农作物一样种植着能源”,积极探索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化之路。
2008年包头稀土高新区,人们成功用小草、山林果实和地沟油等生产生物柴油。这表明内蒙古已叩开了发展生物质新能源的时代大门。在拥有丰富生物质资源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无疑是内蒙古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一步。
同时不能忽略的还有天然气,天然气是高效洁净能源,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南抵秦岭、东至吕粱、西达贺兰山,面积3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划属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根据目前的勘探结果表明,该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约为10.7万亿立方米,其中,内蒙古省内的天然气资源量就达到4.1万亿立方米,占全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1%。
新疆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达4800—6500兆焦耳/平方米。年辐射总量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5%~25%。全年日照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250~325天,日照气温高于10℃的天数普遍在150天以上。
然而,在享有如此优越的先天优势条件下,新疆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却并不理想。无论什么原因,在先天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太阳能产业不可能不被政府重点“照顾”。新疆在“十二五”期间,预计会在太阳能行业有所作为。
不仅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新疆也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在中国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至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吐鲁番之间,有一片由风机组成的壮美景观,那就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类似于达坂城这样的风区,在新疆共分布着9个,总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里。
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新疆 已开发利用的风能仅为理论蕴藏量的0.02%,风能装机容量为可装机容量的0.04%。
近年来,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与日益恶化的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疆“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新增风电装机将达到210万千瓦,即2015年新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千瓦。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外,目前水电在新疆电力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很高。随着新疆电网建设逐步加强和完善,水电有望实现大范围调度。在国家和自治区积极鼓励和支持水电的开发利用背景下,新疆的水电开发前景普遍被人们看好。
预计到2015年,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45万千瓦,其中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开都河、叶尔羌河等4条河流装机规模为400万千瓦;而到了2020年,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900万千瓦,届时4大流域装机规模将达到620万千瓦。四川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四川省将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5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6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7000万千瓦),煤炭产能8900万吨,盆地天然气产能400亿立方米。
四川水力资源居全国之首。四川境内水能蕴藏量占整个西部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水力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及以上河流共781条,是我国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的大省。
重点发展水电工业,把四川极其丰富的水电资源转变为资本,将四川打造成“水电王国”是四川能源发展的现实选择。四川省水能资源量大且比较集中,可以利用的落差大,具有建设水电基地的先决条件。
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要加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电基地和大中型流域水电集群建设,预计未来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除了优势明显的水力资源,四川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自公元2200多年前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天然气以来,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勘测开采,四川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仍居全国首位。
现在的天然气勘探任务比较艰巨,但是四川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依然较好。前景看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待发现资源潜力大、勘探方向明确和勘探领域广阔。
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度发展使用天然气发电,充分发展天然气工业,加快川东北和川西地区天然气开发,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转化利用基地。广东
广东是能源稀缺省份,又是能源消费大省,少油缺煤,却又得支撑经济社会跳跃式增长,这是广东的能源现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赵细康表示,广东省的能源结构亮点在于:从国际上及国内其他省份积极引进能源,满足广东省能源方面的供需缺口。
虽然资源稀缺,但是广东的核电建设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已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装机总容量达378万千瓦,约占广东省装机总容量的7,9%,发电量约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2,6%,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然而广东并不满足于核能发展现状,将继续加快对核能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工作,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开工三个核电项目——陆丰核电、韶关核电和台山核电二期项目。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核能造福人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核泄漏的危害,如何更加谨慎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成为摆在广东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能否因为福岛核泄漏事件就停止发展核能产业?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地球》记者说:“我国目前的新能源发展还是应该以核能为主,因为相比于其他新能源来说,核能具有发电容量大,稳定性强的特点。而福岛核电站事故更多是由天灾引起,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发展核能。”
据广东省最新规划显示,到2020年,广东将争取实现全省核电装机容量2400万千瓦,约占全国核电装机容量1/3左右,核电比重达到全省总发电量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率先建成核电大省。这样的话,到2020年,广东能源自给率可从现在的13%提高到20%。
除了核能优势外,2011年起,珠三角地区所有更新或新增公交车,原则上要采用新能源汽车。目前深圳正在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约5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力争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之一。
今年3月份,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在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重点发展核电。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各地方紧随其后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新兴能源的规划。各地纷纷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这其中既包括了对传统资源的延续,而更多的则是对新兴能源的开拓。山西
提到山西,人们马上会想到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加速,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煤炭不仅急速减少,而且还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如何利用传统能源优势,借国家政策之力开发建设新兴能源,成了摆在山西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加快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力争建成全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到2015年,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发电能力达到32亿度,占全省自用电量的1.6%。
最近几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而山西省则发展缓慢,目前太阳能在山西还属于朝阳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实从自身条件上来看,山西是国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之一,全年日照时间为3000个小时,日照百分率在50%~60%之间,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随着山西“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太阳能光伏产业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成为未来山西着力发展的能源链中重要一环。
除了太阳能,山西的风能资源也异常丰富,在全国仅次于东南沿海、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东北和西北地区。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山西新能源产业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山西在“十二五”规划中对风能做了如下具体阐述:到2015年,山西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700万千瓦时,风力发电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将进一步提升。
内蒙古
内蒙古不仅拥有草原、蒙古包,还有丰富的能源。内蒙古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依托已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作为拉动新能源发展的“三驾马车”,积极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替代煤炭火力发电,打造绿色能源基地。
地广人稀的内蒙古,集风能分布范围广、风能品位稳定度高、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距电力负荷中心近等优点于一地,实属罕见,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再加上政府对风力发电十分重视,有关部门和地区把风电作为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重点支持。风能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定大有可为。
根据电力部门的测算显示,内蒙古的风能可开发量超过1.5亿千瓦,约占全国陆上风能可开发总量的50%以上。
借风能发展之势,内蒙古已经建成了大批的“风车”,并为草原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2011年内蒙古将继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推进内蒙古西部和东部两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其中,垒年计划新开工风电项目装机规模将达到350万千瓦。
除此之外,内蒙古的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总辐射量在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600~3200小时,其中巴彦淖尔及阿拉善盟系全国高值区,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就通过实施“光明工程”,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用电,带动小型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供电模式,为发展太阳能产业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内蒙古的硅矿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具备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等光伏发电产品的产业基础,具备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兴建并网光伏发电站的潜力。
然而内蒙古在太阳能领域的发展程度与其所占有的资源优势却并不成正比。在内蒙古,太阳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依托京津唐的有利地形,内蒙古太阳能产业的研发和利用将不断加快。毫无疑问,内蒙古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鄂尔多斯市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项目、鄂尔多斯市5万千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阿拉善左旗15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公司5兆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等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内蒙古的生物质能资源储量也居到全国之首,具有特殊资源地位的内蒙古大草原正化危为机,
“像种植农作物一样种植着能源”,积极探索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化之路。
2008年包头稀土高新区,人们成功用小草、山林果实和地沟油等生产生物柴油。这表明内蒙古已叩开了发展生物质新能源的时代大门。在拥有丰富生物质资源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无疑是内蒙古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一步。
同时不能忽略的还有天然气,天然气是高效洁净能源,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南抵秦岭、东至吕粱、西达贺兰山,面积3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划属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根据目前的勘探结果表明,该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约为10.7万亿立方米,其中,内蒙古省内的天然气资源量就达到4.1万亿立方米,占全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1%。
新疆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达4800—6500兆焦耳/平方米。年辐射总量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5%~25%。全年日照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250~325天,日照气温高于10℃的天数普遍在150天以上。
然而,在享有如此优越的先天优势条件下,新疆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却并不理想。无论什么原因,在先天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太阳能产业不可能不被政府重点“照顾”。新疆在“十二五”期间,预计会在太阳能行业有所作为。
不仅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新疆也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在中国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至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吐鲁番之间,有一片由风机组成的壮美景观,那就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类似于达坂城这样的风区,在新疆共分布着9个,总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里。
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新疆 已开发利用的风能仅为理论蕴藏量的0.02%,风能装机容量为可装机容量的0.04%。
近年来,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与日益恶化的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疆“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新增风电装机将达到210万千瓦,即2015年新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千瓦。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外,目前水电在新疆电力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很高。随着新疆电网建设逐步加强和完善,水电有望实现大范围调度。在国家和自治区积极鼓励和支持水电的开发利用背景下,新疆的水电开发前景普遍被人们看好。
预计到2015年,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45万千瓦,其中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开都河、叶尔羌河等4条河流装机规模为400万千瓦;而到了2020年,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900万千瓦,届时4大流域装机规模将达到620万千瓦。四川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四川省将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5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6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7000万千瓦),煤炭产能8900万吨,盆地天然气产能400亿立方米。
四川水力资源居全国之首。四川境内水能蕴藏量占整个西部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水力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及以上河流共781条,是我国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的大省。
重点发展水电工业,把四川极其丰富的水电资源转变为资本,将四川打造成“水电王国”是四川能源发展的现实选择。四川省水能资源量大且比较集中,可以利用的落差大,具有建设水电基地的先决条件。
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要加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电基地和大中型流域水电集群建设,预计未来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除了优势明显的水力资源,四川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自公元2200多年前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天然气以来,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勘测开采,四川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仍居全国首位。
现在的天然气勘探任务比较艰巨,但是四川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依然较好。前景看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待发现资源潜力大、勘探方向明确和勘探领域广阔。
四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度发展使用天然气发电,充分发展天然气工业,加快川东北和川西地区天然气开发,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转化利用基地。广东
广东是能源稀缺省份,又是能源消费大省,少油缺煤,却又得支撑经济社会跳跃式增长,这是广东的能源现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赵细康表示,广东省的能源结构亮点在于:从国际上及国内其他省份积极引进能源,满足广东省能源方面的供需缺口。
虽然资源稀缺,但是广东的核电建设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已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装机总容量达378万千瓦,约占广东省装机总容量的7,9%,发电量约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2,6%,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然而广东并不满足于核能发展现状,将继续加快对核能的开发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工作,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开工三个核电项目——陆丰核电、韶关核电和台山核电二期项目。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核能造福人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核泄漏的危害,如何更加谨慎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成为摆在广东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能否因为福岛核泄漏事件就停止发展核能产业?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地球》记者说:“我国目前的新能源发展还是应该以核能为主,因为相比于其他新能源来说,核能具有发电容量大,稳定性强的特点。而福岛核电站事故更多是由天灾引起,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发展核能。”
据广东省最新规划显示,到2020年,广东将争取实现全省核电装机容量2400万千瓦,约占全国核电装机容量1/3左右,核电比重达到全省总发电量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率先建成核电大省。这样的话,到2020年,广东能源自给率可从现在的13%提高到20%。
除了核能优势外,2011年起,珠三角地区所有更新或新增公交车,原则上要采用新能源汽车。目前深圳正在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约5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力争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