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给了我关爱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y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爱是什么?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冰心的“小橘灯”,也是欧·亨利笔下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更是我记忆深处难忘的片段。
  缝着的红鞋垫
  关爱是那一双红鞋垫,它被牢牢地缝在我的心里。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鞋子总会大一码,妈妈说我的脚长得快,要是不买大一点的,过不了多久,鞋就不能穿了。但是,刚买来的鞋子,穿在脚上可苦了我。我不敢跑,更不敢跳,因为鞋不跟脚,怕一动就掉,所以我只能把它当拖鞋穿。
  可老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妈妈给我买了现成的鞋垫,可就是不透气,穿着不舒服。于是已经好久没有做针线活的奶奶又重新拾起了浆糊和剪刀,给我做起了鞋垫。传统的鞋垫看似很简单,但做起来很费工夫,先要用棉布和浆糊糊“门布”,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再根据脚样剪成鞋垫,这还没成,还有最关键的一步,用线纳鞋垫。缝纫机缝的不透气,得手纳。奶奶就戴上老花镜,一针一针地纳,有时我发现奶奶的手红红的。奶奶说那是被鞋垫染红的,可是当我穿上鞋垫很久了,也不见我的袜子被染红,那时我才明白,这“红色”是奶奶手指上的血。
  缝在鞋垫中的关爱,助我舒适地迈好成长的每一步。
  包着的橱角
  关爱是那个被包起的橱角,它被沉沉地包在了里面。
  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我是个小“活动分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我,总喜欢摇摇晃晃地在家里走来走去,那棱角分明的橱角,不知“侵犯”过我多少回。那时,我长得与橱角一般高,一不小心我的脑袋就会同橱角“亲密”接触,额头上立刻就会隆起“小山丘”。这时的我总免不了大哭大叫,非得妈妈放下手中的活,亲手抱抱、亲自哄哄,再安慰几句才会止住哭泣。几次下来,小脑袋上早已“峰峦”叠起。
  爸妈见了,又是心痛又是埋怨,不懂得汲取教训的我依然如故,爸妈于是就用一捆布条,两个人一上一下,一放一收地捆扎那把我磕出“包”的橱角。从此之后,尽管我在家里依然东跑西窜,但我的头再也没有被磕出“包”来。
  包着的关爱,并非是束缚,而是保护着容易受伤的我。
  谢谢你给了我关爱!在关爱的包围下,一路走来的我,从没觉得孤独!
  【简评】
  入题手法新巧。文章运用设问修辞手法入题开篇,紧扣题旨“关爱”二字设问,用中国古今三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语言或内容作答,既增强了文学性,又自然开启了下文,新奇巧妙。
  结构形式新颖。本文除首段点明题旨开启下文外,主体部分列出所述事情的两个小标题,两个小标题记述两件小事情,共同表达文章“关爱”的主题,形式新颖别致,层次井然。
  语言风趣幽默。本文语言风趣幽默,清新自然。如“关爱是那个被包起的橱角,它被沉沉地包在了里面”。把头撞橱角说成是“侵犯”和“亲密”接触,把头上的肿块称为“小山丘”,是叠起的“峰峦”等。
其他文献
火盆已在记忆里渐行渐远,如岁月深处一只凝望的眼,那份温暖依然穿透时光的阻隔,落在我满是眷恋的心上。   黑龙江的冬天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冷,特别是在几十年前,比之现在更要冷上许多。那时的农村还比较贫穷落后,火盆便成了每一家必备的取暖之物。火盆多为泥制,一般用黄土烧成,它就摆在火炕中央,盛着暖暖的思绪。每日早起做过饭后,便把灶坑里的余火扒出,装进火盆,压实,便有了一天的火热。好一些的人家,已有了铁制和铜
一杯红壤一掬枫叶溶进朝霞的深情融入新生的血液釆撷闪闪的星斗染上民族的肤色七月的蓝天孕育一幅永恒的风景那是中华儿女的梦想燃烧成一团不屈的圣火炉炼成铁锤镰刀麦穗金星熹微催曙大路朝阳时代的巨手撕开阴霾挚举鲜红的旗帜手紧挽着手肩并肩担当人民的期望猎猎飘动的国旗颗颗跳动的心高昂的头颅迎着磅礴的红日照耀东方太阳,我的太阳太阳,我的太阳浩瀚宇宙,群星璀璨你的万丈光芒,沐浴寰球温暖是你无私的付出人类的家园才有今天
我有三个“书友”,个个都是大美女,一个大气,一个鬼气,一个洋气。  那个大气的姑娘,叫语文,论壮阔,她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品幽远,她有小桥流水,江南杏芳;诉悲壮,她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说凄婉,她有泪洒斑竹,情寄潇湘;谈哲理,她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  她冰雪聪明,灵气十足。有时,她出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文字;顷刻间,又是一篇缤纷绚丽的文字;转眼,是一首含蓄婉转的小诗;片刻,又是句头
桑桑的家随着父亲来到油麻地小学时,秦大在西北角上的小屋里,已生活了好几个年头了。   桑桑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走到了小屋前。这时,桑桑被一股浓烈的苦艾味包围了。他的眼前是一片艾。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当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几乎呈灰白色*。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颜色*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
【答题点拨】  古人读书强调 “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读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更艺术,主旨更突出的。这就是不仅要懂得文章写什么,还要懂得文章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写作手法理解能力的考查,命题者试图通过对写作手法的鉴赏,以直接透视考生的阅读品位。因此,掌握该类试题特点及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生答题准
【考场真题】  作文。(40分)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以“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4.字数不少于600字。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考题透视】  这是一个独立词标题作文。题目主题明确,不容易跑题,但是要想得高分,有一定的难度。  1.
作弊宝典之“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出自《淮南子·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  别误会,这里说的身体力行则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我是为了说明这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才列出来出处的。  谈到作弊,还是要说到文字这上面了。要说对于作弊来讲,老祖宗的文字还是不如洋字码来得痛快,想必外国孩子作弊也不用像中国孩子这么痛苦吧……所以从作弊时期过来的学生当了老师以后,良心发现了也把便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从词意看,大约作于中晚年。  词的一开头,就大力渲染元宵节花灯的热闹景象:满街的灯光,像春风吹开了万树花朵,吹落了满天繁星。“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得非常精彩,它似乎化用了唐代诗人苏味道和岑参两个人的诗句。苏味
阳光微醺,初雨乍晴。阵阵幽人芳香掠过鼻尖,心灵在叶香中浸泡,洗不尽那一眼绿意。  热度一如既往袭来,空气中氤氲着夏日的澎湃,赶不走的却是儿时的好动与纯真。  暑假的炎热迫使我又一次耐不住性子,噘着嘴踱着步,双手别在背后像个大人般思考着取乐,而村后的小池塘则像个磁场,从未停止过吸引我,习惯性的,我转着凉帽又出门了。  村后的夏季,从不曾缺少过迷人的清香。害怕踩伤邻居的庄稼,我总会娴熟地捋开一层芦苇探
书要剪绝,至凤姐、迎春、香菱、尤三姐等各抬到家中,都有着己的亲人如法料理,无庸琐述。  再说林黛玉诸人的灵魂在太虚幻境自从送了宝钗回家,贾母托梦之后,一同回至绛珠宫,大家彼此又宴会往还了好些日子,十分热闹。光阴迅速,不觉到了七月十四日。这一日早饭后,宝玉正从湘莲处闲话回来,忽见正南上有人飞马而来,渐至临近,看时,却是贾珠,宝玉忙迎了上去。贾珠下马与宝玉相见,彼此请安问好毕,一同进了绛珠宫,见了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