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肝硬化肝功能及肾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A级13例,Child-pughB级25例,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最大血流量(Vmax)以及肾血管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RI在各组间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A级组与Child-pughB级组相比,在Ccr及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Child-pughA级组与正常对照组在Vamx、Ccr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hild-pughB级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ET值随肝功能下降较明显时,其值升高,肾最大血流量在肝硬化患者下降较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肝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肝硬化 内皮素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最大血流量 肾血管阻力指数
肝硬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肝脏广泛纤维化伴结节形成,肝脏各部分均可累及。其并发症多,往往伴随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死亡率显著增加。因而对其发生、发展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38例肝硬化患者检测ET,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38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皆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1~76岁,平均48岁。Child-pughA级13例,Child-pughB级25例。对照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平均44岁。
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ET及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项目。患者素食3天,于第3天晨8:00时将尿液排净,然后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液及血浆中的肌酐浓度,并测量24小时尿量,计算出24小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B超测定肾血流的最大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
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组之间采用LSD法比较。
结 果
健康体检组、Child-pughA组、Child-pughB组在ET、内生肌酐清除率、肾最大血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比较,见表1。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在ET、Ccr、Vmax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RI上无差异。
健康体检者(C)、Child-pughA组(A)、Child-pughB三组间在ET、内生肌酐清除率、肾最大血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ET在肝功能Child-pughA级与Child-pughB级及Child-pughB级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I在各组肝功能比较皆差异无显著性(P>0.05);Vmax在健康对照组与肝功能Child-pughA级与Child-pughB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级与B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血浆内皮素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的活性肽,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及心、脑、脾、肾上腺、垂体等许多非血管细胞和组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脏可能与ET的产生和清除有密切的关系,肝硬化患者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肝硬化时,肝窦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均产生大量的内皮素,肝脏对内皮素的代谢减少,内皮素水平增高时,内皮素受体过量表达[1]。在肝脏的微循环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的主要作用于肝星状细胞,通过肝星状细胞收缩引起门静脉高压[2]。可见ET对肝脏和门静脉系统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其血浆ET含量明显增高,肝功能B级大于A级及正常健康人群,说明ET的升高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本资料显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且各组肝功能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肾最大血流量在肝硬化不同的分级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而在肝硬化A级与B级之间无差异,肾血管阻力指数在不同肝功能中皆无差异。可见在肝硬化患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且随肝功能的恶化,其减退进一步加重。肝硬化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肾脏在合成ET增加的同时,另一方面,肾脏ET消除减少[3]。张氏[4]等研究提示,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综上可见,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因素之一,可能由于ET的升高,引起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下降,造成肾功能减退。
参考文献
1 Yokomori H,et al.Liver,2001,21(2):114-122.
2 Reichen J,et al.J Hepatol,1998,28(6):1020-103.
3 杨树平.内皮素与肝脏病证(综述).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6,16(3):138.
4 张军,孙士其.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中原医刊,1999,26(2):4-5.
关键词 肝硬化 内皮素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最大血流量 肾血管阻力指数
肝硬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肝脏广泛纤维化伴结节形成,肝脏各部分均可累及。其并发症多,往往伴随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死亡率显著增加。因而对其发生、发展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38例肝硬化患者检测ET,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38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皆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1~76岁,平均48岁。Child-pughA级13例,Child-pughB级25例。对照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平均44岁。
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ET及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项目。患者素食3天,于第3天晨8:00时将尿液排净,然后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液及血浆中的肌酐浓度,并测量24小时尿量,计算出24小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B超测定肾血流的最大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
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组之间采用LSD法比较。
结 果
健康体检组、Child-pughA组、Child-pughB组在ET、内生肌酐清除率、肾最大血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比较,见表1。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在ET、Ccr、Vmax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RI上无差异。
健康体检者(C)、Child-pughA组(A)、Child-pughB三组间在ET、内生肌酐清除率、肾最大血流量、肾血管阻力指数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ET在肝功能Child-pughA级与Child-pughB级及Child-pughB级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I在各组肝功能比较皆差异无显著性(P>0.05);Vmax在健康对照组与肝功能Child-pughA级与Child-pughB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级与B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血浆内皮素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的活性肽,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及心、脑、脾、肾上腺、垂体等许多非血管细胞和组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脏可能与ET的产生和清除有密切的关系,肝硬化患者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肝硬化时,肝窦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均产生大量的内皮素,肝脏对内皮素的代谢减少,内皮素水平增高时,内皮素受体过量表达[1]。在肝脏的微循环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的主要作用于肝星状细胞,通过肝星状细胞收缩引起门静脉高压[2]。可见ET对肝脏和门静脉系统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其血浆ET含量明显增高,肝功能B级大于A级及正常健康人群,说明ET的升高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本资料显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且各组肝功能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肾最大血流量在肝硬化不同的分级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而在肝硬化A级与B级之间无差异,肾血管阻力指数在不同肝功能中皆无差异。可见在肝硬化患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且随肝功能的恶化,其减退进一步加重。肝硬化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肾脏在合成ET增加的同时,另一方面,肾脏ET消除减少[3]。张氏[4]等研究提示,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综上可见,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因素之一,可能由于ET的升高,引起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下降,造成肾功能减退。
参考文献
1 Yokomori H,et al.Liver,2001,21(2):114-122.
2 Reichen J,et al.J Hepatol,1998,28(6):1020-103.
3 杨树平.内皮素与肝脏病证(综述).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6,16(3):138.
4 张军,孙士其.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中原医刊,1999,2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