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补充性原则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宪法原则,成为现代税收国家赋予地方税权的理论渊源.地方税权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进程,以顺应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从纵横两个维度考量,我国地方财力格局中地方税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地方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比悬殊、地方税收入规模地区差异大等现状与事实,均表明地方税收入不足引致治理效能缺失,主体税种缺失与税制改革滞后是其直接原因,中央与地方分税规则不稳定则是治理效能缺失的体制根源.“十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充性原则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宪法原则,成为现代税收国家赋予地方税权的理论渊源.地方税权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进程,以顺应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从纵横两个维度考量,我国地方财力格局中地方税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地方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比悬殊、地方税收入规模地区差异大等现状与事实,均表明地方税收入不足引致治理效能缺失,主体税种缺失与税制改革滞后是其直接原因,中央与地方分税规则不稳定则是治理效能缺失的体制根源.“十四五”时期,我国应该以合理划分和调整事权与支出责任为改革牵引,逐步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增强地方税与共享税、转移支付协同效应,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从税权划分、税种配置、征管改革等方面不断健全地方税体系.
其他文献
区域复合治理是在区域治理中嵌入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范式.立足于区域复合治理的基本结构和多核演绎,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循环框架,并梳理其体制机制变革要点.结论 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构建双循环框架,科学处理行政区之间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区域建制体系、区域竞争与合作体系、区域发展动力体系、区域环境与支持体系,推动中央政府纵向嵌入机制、区域政府横向协作机制、区域非营利组织复合嵌套机制、区域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等重要体制机制变革.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面临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背景下,应从优化税费立法权配置、加强公共服务与地方税的有机联系、探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收入划分方式和建立促进城市群发展的跨区域公共服务筹资与成本分摊机制等方面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地方税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