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PACS平台为学习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提供了先进的方式,交互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接受教师“点对点”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知识吸收率,是适合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实践教学的良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PACS 交互式 医学影像 后处理技术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教学型PACS系统中的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影像技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号:NXJG201605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221-02
一、引言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而生的新兴专业。其教学目标是为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培养较高层次的医学影像技师,做到专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学校学习《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后,实习阶段进入医学影像科由专业的影像技师在正常临床工作中边工作,边带教。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多以成像原理、成像技术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比较空洞而且缺乏实践操作机会,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目前,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都是通过所购买设备公司的培训工程师进行实地培训,没有统一的操作手册。对于无工作基础的学生来讲,入手有很大的困难;3.进入临床实习后,主要依靠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主观性较强,学生所学习知识系统性、全面性不强。因而,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年级学生来说,完整、系统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实战”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PACS系统整合目前国内主流影像设备及PACS的优点,操作界面简单、明晰;整个系统由一台教学机及30台学生练习机组成,31台工作站共用操作界面、共享图像库。教师可在教学机上实时观察及操控每一台练习机的操作练习。我们利用教学PACS平台与传统书本教育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交互式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以针对我校教学PACS平台编写的《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为基本操作手册,利用教学PACS通过交互式实际操作练习掌握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知识并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图像后处理能力,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2]。
2.能力目标
在进入实习阶段以前,完全掌握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熟悉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特殊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3.教学对象
我校2013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共27名。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问卷调查表(表1)。在完成《医学影像成像技术》课堂教学及16个学时的见习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该课程常规教学模式的效果及学生对其认可度。同时进行课堂测验,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2.以《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为教材,利用教学PACS系统对学生进行30课时的操作培训。包括:⑴按照图像后处理技术方法进行分类操作练习。⑵建立典型病例图像库通过真实病例分析,使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进行操作。⑶模拟真实工作流程,通过病例分析,选择合适的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排版及照相的一站式操作。
3.完成实际操作培训后,再次进行内容相同的问卷调查及相同难易水平的课堂测验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表前10项内容结果选项从A-D分为4个等级,“A”为效果最好,“D”为效果最差,培训前后调查结果见图1。第11项是培训后内容,其中有25人选择了“A”,即总体而言对教学实验的看法是好的。
(二)经过操作培训后,课堂测验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仅一人,得分超过80分的明显增多(11人)。
五、讨论
1.教学PACS的优势。
首先,教学PACS是完全模拟实际工作中影像工作站模式的,可以进行“实战”演练,包括所有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授课教师已事先建立好完整的典型病例图片库(各系统典型病例158例);编写了《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所有影像后处理方法的操作步骤均有具体到每一步的说明。课堂上学生可对照教材,进入图像库进行操作演练,使学生对病例的影像学特征的了解不止于书本文字。提高学生积极性,对病变的认识更加深刻;另外,教师机可以实时观察学生操作步骤,对其提出指导、纠正错误。也可以远程操控某台学生机,进行示范和点评。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的是“点对点”的指导。可以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同时反馈教师的教学结果。方式直接、而且灵活。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程度和深度,提高学习自主性。
2.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学习模式的收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两段式”的方法:课堂教学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实习期间进入科室后则需完全融入临床工作状态。从“纸上谈兵”模式直接切换到“真刀实枪”模式。没有逐步实践、初步掌握常规工作方法的过渡阶段。交互式教学PACS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教师“一对一”指导下自主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基本操作的学习,循序渐进的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3]。熟悉实习期间和今后工作中所要面对的工作平台。为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礎。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交互式的实战演练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由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增进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通过实际的操作探索和教师的实时指导,都能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知识吸收率。教学前后的课堂测验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及格率及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
3.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前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专业的医学影像技师,培养目标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能独立开展常规日常工作,包括摄片,图像后处理等。而不是只掌握一些成像原理,不会实际工作的“理论家”。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工作平台,在进入临床前就进行“实战演练”,使的学生能迅速、全面的掌握所需掌握的内容。同样,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解剖学等专业学科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4]。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典型病例图片库进行实际的指认和对病变的直观认知。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有着非常广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健丁,张瑞平.PACS 在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 ,13(4): 129-130.
[2]陈大同,曲博,王晓东,等. PACS 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 72-74.
[3]姜慧杰,李大庆,郝雪佳,等. PACS 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565-567.
[4]王滨,董鹏,张仕状,等.医学院校PACS教学方法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65-666.
作者简介:
朱蓉蓉,宁夏人民医院,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关键词】教学PACS 交互式 医学影像 后处理技术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教学型PACS系统中的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影像技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号:NXJG201605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221-02
一、引言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而生的新兴专业。其教学目标是为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培养较高层次的医学影像技师,做到专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学校学习《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后,实习阶段进入医学影像科由专业的影像技师在正常临床工作中边工作,边带教。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多以成像原理、成像技术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比较空洞而且缺乏实践操作机会,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目前,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都是通过所购买设备公司的培训工程师进行实地培训,没有统一的操作手册。对于无工作基础的学生来讲,入手有很大的困难;3.进入临床实习后,主要依靠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主观性较强,学生所学习知识系统性、全面性不强。因而,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年级学生来说,完整、系统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实战”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PACS系统整合目前国内主流影像设备及PACS的优点,操作界面简单、明晰;整个系统由一台教学机及30台学生练习机组成,31台工作站共用操作界面、共享图像库。教师可在教学机上实时观察及操控每一台练习机的操作练习。我们利用教学PACS平台与传统书本教育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交互式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以针对我校教学PACS平台编写的《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为基本操作手册,利用教学PACS通过交互式实际操作练习掌握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知识并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图像后处理能力,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2]。
2.能力目标
在进入实习阶段以前,完全掌握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熟悉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特殊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3.教学对象
我校2013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共27名。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问卷调查表(表1)。在完成《医学影像成像技术》课堂教学及16个学时的见习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该课程常规教学模式的效果及学生对其认可度。同时进行课堂测验,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2.以《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为教材,利用教学PACS系统对学生进行30课时的操作培训。包括:⑴按照图像后处理技术方法进行分类操作练习。⑵建立典型病例图像库通过真实病例分析,使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进行操作。⑶模拟真实工作流程,通过病例分析,选择合适的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排版及照相的一站式操作。
3.完成实际操作培训后,再次进行内容相同的问卷调查及相同难易水平的课堂测验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表前10项内容结果选项从A-D分为4个等级,“A”为效果最好,“D”为效果最差,培训前后调查结果见图1。第11项是培训后内容,其中有25人选择了“A”,即总体而言对教学实验的看法是好的。
(二)经过操作培训后,课堂测验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仅一人,得分超过80分的明显增多(11人)。
五、讨论
1.教学PACS的优势。
首先,教学PACS是完全模拟实际工作中影像工作站模式的,可以进行“实战”演练,包括所有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授课教师已事先建立好完整的典型病例图片库(各系统典型病例158例);编写了《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指南》,所有影像后处理方法的操作步骤均有具体到每一步的说明。课堂上学生可对照教材,进入图像库进行操作演练,使学生对病例的影像学特征的了解不止于书本文字。提高学生积极性,对病变的认识更加深刻;另外,教师机可以实时观察学生操作步骤,对其提出指导、纠正错误。也可以远程操控某台学生机,进行示范和点评。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的是“点对点”的指导。可以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同时反馈教师的教学结果。方式直接、而且灵活。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程度和深度,提高学习自主性。
2.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学习模式的收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两段式”的方法:课堂教学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实习期间进入科室后则需完全融入临床工作状态。从“纸上谈兵”模式直接切换到“真刀实枪”模式。没有逐步实践、初步掌握常规工作方法的过渡阶段。交互式教学PACS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教师“一对一”指导下自主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基本操作的学习,循序渐进的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3]。熟悉实习期间和今后工作中所要面对的工作平台。为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礎。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交互式的实战演练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由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增进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通过实际的操作探索和教师的实时指导,都能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知识吸收率。教学前后的课堂测验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及格率及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
3.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前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专业的医学影像技师,培养目标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能独立开展常规日常工作,包括摄片,图像后处理等。而不是只掌握一些成像原理,不会实际工作的“理论家”。基于教学PACS平台交互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工作平台,在进入临床前就进行“实战演练”,使的学生能迅速、全面的掌握所需掌握的内容。同样,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解剖学等专业学科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4]。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典型病例图片库进行实际的指认和对病变的直观认知。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有着非常广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健丁,张瑞平.PACS 在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 ,13(4): 129-130.
[2]陈大同,曲博,王晓东,等. PACS 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 72-74.
[3]姜慧杰,李大庆,郝雪佳,等. PACS 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565-567.
[4]王滨,董鹏,张仕状,等.医学院校PACS教学方法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65-666.
作者简介:
朱蓉蓉,宁夏人民医院,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