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目标 关注段落 强化语用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该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
  一、紧扣阅读目标,重视能力取向
  沈大安老师在省“优化练习和作业”的讲座上有这样的要求:练习和作业要跟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同学段的练习应有所侧重。第二学段可以侧重达成哪些阅读目标?笔者根据课标,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整理如下:
  第二学段阅读目标 主要的阅读能力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读书方法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理解体验能力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交流评价能力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收藏并乐于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积累运用能力
  那么,如何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下设计课堂练习来培养这些阅读能力呢?现举三个成功的教学实例。
  【案例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的课堂练习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是第二学段一项比较重要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决定速度快慢的是铁球的_____, _____越 _____,速度就越快。
  伽利略的观点是:铁球的速度快慢与铁球的_____无关, ______不同但_____相同。
  通过这样的填空说话练习,学生就清楚地明白两个观点根本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理解体验能力。
  【案例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课堂练习
  “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项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由于学生的概括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可以给学生铺设一定的台阶,借助一些填空题辅助,让学生将主要内容补充完整。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__________。后来,“我”发现__________,还知道了___________。
  到了四年级,又该怎么练习呢?《猫》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而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可以进行填写文本“骨架关节” 图的练习,让练习贯穿课堂。
  【案例3】“积累课文中精彩句段”的课堂练习
  大量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积累的主要内容是记诵典范的言语作品。但有效的积累重在运用,光会背,不会用,那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累,应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鸟的天堂》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静态的描写、丰富的联想,是全文描写大榕树最美的语段。在教学行进到第13自然段时,教师不妨有意识地设计如下练习:画眉鸟站在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上,它会用怎样动听的歌来赞美大榕树呢?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联系到第8自然段,就自觉地去积累运用这个语段了,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还要背下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
  假如你是爬山虎的脚,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请在以下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用第一人称来介绍。
  我是爬山虎的脚。
  (1)我非常有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爬墙的时候,脚会发生细微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墙的关系很密切: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有选择的介绍就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使积累落到实处。
  二、关注段落教学,习得言之有序
  段落是构成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联系形式是有规律的。第二学段课文中有规律的自然段随处可见。
  课 文 段 落 段 式
  三上《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色彩就不同了。 因果式
  三下《太阳》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变成云。云层里的……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承接式
  四上《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真无愧于“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总分总式
  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转折式
  …… …… ……
  笔者发现,一些时候我们对于有特色的自然段更侧重于“言之有物”的课堂练习,而忽略了“言之有序”。下面就自然段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练习习得“言之有序”举几种策略。
  (一)“承接式”自然段,概括结合运用
  课文中的很多自然段常以事情发展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组合成句与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如《搭石》中“换石”和“让石”这两个段落是典型的以事情发展为序的“承接式”段落,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用关联词自然地进行了串联,使得段落言之有序。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以下课堂练习,使学生在运用中习得如何使表达言之有序。
  1.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过程。
  ①换石的过程: 发现不稳— ( )—找来搭上— ( )—满意离去
  ②让石的过程: 溪边止步— ( )—等对方过河— ( )— ( )
  2.圈出连接整个过程的关联词。
  3.抓住关联词朗读再现画面。
  4.迁移运用,扩写“帮助老人过搭石”: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二)“总分式”自然段,梳理归类并举
  “总分式”自然段是先对事物作总的交代或说明,再围绕一个意思对事物的各方面作分别的叙述或描写,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有普遍运用。
  针对“总分式”自然段的特点,可以这样设计课堂练习,如教学《庐山的云雾》第2自然段,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有序地表达这些内容的。
  1.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2.这一自然段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 )、 ( )、( )、( )。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 )、( )、( )、( )。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迁移运用,在运用中习得言之有序,如《鸟的天堂》的课堂练习。
  很快地这个_______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___声,到处都是_______影。_______的,_______的, _______的,_______的,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
  (三)“并列式”自然段,填“背诵曲线环”
  “并列式”自然段中的几个句子分别用来讲述有联系的几件事、几种情况和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往往结构、写法相似。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5自然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填“背诵曲线环”,有效利用句序,在概括填写、相互比较中感受言之有序,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背诵。
  总之,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下的课堂练笔应紧扣学段阅读目标,对各学段教材充分进行解读,明确小学各学段的各项阅读能力,发掘蕴藏在文本中的课程内容、特质之处,重视段落教学,努力习得表达言之有序,强化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生成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练习,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设计背景】  “景物”指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写一处景物”是指引导学生运用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或移步换景等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并写出它的特征。  在人教版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写一处景物”的习作安排了五次,体现了有序写、写清楚,具体写、写出特点的能力发展序列。结合第二学段的五次写景习作教材编排来看,三年级要求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习作目标指向说清楚,写
期刊
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进行研究已成为目前各校校本教研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研方式。但课堂观察的内容包罗万象,因此,每次观课之后往往会出现教师你一言我一语的现象,使得做课老师无所适从,研讨效果雾水一团。“观察、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旋律,如何提高教研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在课堂观察中关注和把握核心内容”的教研主题。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堂观察为例,谈谈我们
期刊
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面对这么一部鸿篇巨制,如果仅仅用一节课进行整本书的共读交流,既不会让孩子们深切了解三国这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风云,也不能真正品味罗贯中用如椽巨笔精心编制的这曲动人心魄的英雄赞歌。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围绕《三国演
期刊
任务型阅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从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而言,可以构建如下图所示的框架思路(第一个步骤做什么,第二至第四个步骤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第五个步骤解决“为什么这样做及今后怎样做”的问题)。  一、学情诊断,“知”其情况  从目前的课堂现状来看,我们对学情研究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
期刊
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精巧和教师风采精美的余威下,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何况对语文教学来说,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对教学方法的倚重,现在差不多变成了“南辕”与“北辙”。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  ——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课文《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其主要内容是: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指出蔡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写字教学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然而,笔者在近期参加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却发现,写字教学虽然有所体现,但无论是时间安排,还是过程指导,都存在着打折扣现象。近日,笔者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随机对其中五节课写字教学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课
期刊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欣赏绘本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近些年来,绘本教学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绘本“教什么”“怎么教”,成了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窦桂梅老师执教绘本《我爸爸》一课,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立足“酷”字,梳理脉络  师:(出示第一页)这就是“我”爸爸,你觉得他怎么样?  生交流:很懒、长得
期刊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建议除了保留实验稿提出的“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外,还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要求。对于以表意文字为特征的方块汉字的识字教学方法,从《说文解字》,到近代的“注音识字”,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有的按识字
期刊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习作指导更像是一种表面化、结构化、泛泛而谈的技术指导,对于细化儿童的体验,提升儿童的表达能力,作用并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校园生活在儿童写作资源中的优势地位,构建一种灵活、有效的作文现场指导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表达,提升个性化表达能力。  一、 “活动类”作文指导——寓教于乐  (一)习作重点  校园活动的习
期刊
《神笔马良》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由编者根据洪汛涛的原著改编而成的。大部分学生对《神笔马良》这个故事都有所了解,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习得什么,笔者从2010年开始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几经改进。回眸审视这个过程,看似是教学设计的修改,实质却是教学理念的修正,展现了一个教育者践行着从师本走向生本的心路历程。  梅开一度——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一次研究《神笔马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