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笔者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理念,针对本校特点,充分运用校园丰富的美术素材,开展了一些美术教学尝试。目的是让初中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努力提升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关键词】校园素材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29-0236-02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是人们精心设置的、有利学生成长的环境。特别是在我们积极倡导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的今天,美好的环境自然会发挥重要的美育作用。
美术老师将散落的、隐蔽的美的元素调动和组织起来,转化为集中的、显性的美而加以利用。
一、美术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生每周有5天吃住在学校,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全校共有可用教室22个,班级22个,美术课与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影响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囿于条件,美术课只能围着一本教科书打转,上起课来显得力不从心。教材落实到每个学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差距,就好像一件美丽的衣服,因为是批量生产,穿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显得不大合身。
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笔者立足初中美术教材,合理使用,通过“简”“剪”“拣”的手段,舍弃“高”“大”“全”,因地制宜,主动尝试开拓出更多的校园素材,开展合理的美术教学,发现和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美术教学的现实有利条件及意义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
(一)促进学生知识掌握
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的心理,走出教室,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
(二)促进学生个性张扬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笔者以学生需要为导向,让学生学会取舍,给他们留下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总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个别指导,因地制宜地点拨,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三)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八年级下册《巧用身边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发现不同材料本身具有的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材料当然是纸喽!纸张除了书写还能用来干嘛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观察、发现不同的纸所具有的美,通过欣赏、比较、体验,来展示这些纸的美。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内容是能够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参与的内容,并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因此他们都做着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尝到了求异、求新探索的乐趣时,他们并不满足于暂时的成功,而是向着更高更新的“自我期待”挑战。
(四)促进学生情感提升
走出课堂,学会交往和合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参加校园里的多种文化活动,还能够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例如提高写作能力、绘画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注重内在的精神美,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起到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作用。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是人们精心设置的、有利学生成长的环境。特别是在我们积极倡导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的今天,美好的环境自然会发挥重要的美育作用。美术老师将散落的、隐蔽的美的元素调动和组织起来,转化为集中的、显性的而加以利用。
三、现实实施途径
(一)依托美丽校园,对美术教材大胆“简”“剪”“拣”。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使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简”“剪”“拣”,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修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1.“简”,即“简化”
例如,浙美版七年级上册《手绘图表》只有1课时,但涉及到图标设计的种类特别多,从功能上分为:示意图表、统计图表、地图图表;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平面图表、立体图表、动态图表、多媒体图表,如果面面俱到,势必顾此失彼,于是删繁就简,笔者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选择平面图表,根据学生喜好的实际出发,选择示意图表,最后确定课题为《一天的行程》,要求图示自己一天的校园生活。
孩子们嘴里嚷嚷的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经过思考,取舍,艺术加工,付诸笔端的是有秩序,有灵性,有真情,如乐章如新芽般诗意的生活。
2.“剪”即“剪辑”
本意是电影制作的一道工序,是指对素材的分解重组。这里指对原有的教学活动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变动。
例如,浙美版七年级下册《手绘校园风景》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力,其中重难点是对校园景物的选择和表现,并要有创造性表现。这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留住美好的瞬间》的教学目标(局部)是掌握摄影技术,提高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笔者把九年级的的课提一部分上来到七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笔者事先要求学生分组带上手机(学生手机拥有率较高,但因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来校,所以此课向学校德育处报备)。先带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其他学校的摄影风光和相应的手绘作品。然后引领学生徒步校园,切身欣赏校园美景,体会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并提问:你最欣赏校园的哪一处建筑?学生A说,是学校大门;学生B说,是学校的上善园;学生C说,是垃圾房……笔者依据学生选择,将课堂安放于校园东北角。根据实际观察结果,切入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接着,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被摄对象,拍出不同的效果。并让学生解释自己所处位置上观察到的建筑物是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第二课时,用焦点透视规律,徒手绘校园一角(可参考自己摄影作品)。
【关键词】校园素材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29-0236-02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是人们精心设置的、有利学生成长的环境。特别是在我们积极倡导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的今天,美好的环境自然会发挥重要的美育作用。
美术老师将散落的、隐蔽的美的元素调动和组织起来,转化为集中的、显性的美而加以利用。
一、美术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生每周有5天吃住在学校,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全校共有可用教室22个,班级22个,美术课与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影响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囿于条件,美术课只能围着一本教科书打转,上起课来显得力不从心。教材落实到每个学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差距,就好像一件美丽的衣服,因为是批量生产,穿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显得不大合身。
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笔者立足初中美术教材,合理使用,通过“简”“剪”“拣”的手段,舍弃“高”“大”“全”,因地制宜,主动尝试开拓出更多的校园素材,开展合理的美术教学,发现和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美术教学的现实有利条件及意义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
(一)促进学生知识掌握
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的心理,走出教室,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
(二)促进学生个性张扬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笔者以学生需要为导向,让学生学会取舍,给他们留下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总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个别指导,因地制宜地点拨,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三)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八年级下册《巧用身边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发现不同材料本身具有的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材料当然是纸喽!纸张除了书写还能用来干嘛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观察、发现不同的纸所具有的美,通过欣赏、比较、体验,来展示这些纸的美。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内容是能够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参与的内容,并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因此他们都做着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尝到了求异、求新探索的乐趣时,他们并不满足于暂时的成功,而是向着更高更新的“自我期待”挑战。
(四)促进学生情感提升
走出课堂,学会交往和合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参加校园里的多种文化活动,还能够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例如提高写作能力、绘画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注重内在的精神美,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起到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作用。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是人们精心设置的、有利学生成长的环境。特别是在我们积极倡导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的今天,美好的环境自然会发挥重要的美育作用。美术老师将散落的、隐蔽的美的元素调动和组织起来,转化为集中的、显性的而加以利用。
三、现实实施途径
(一)依托美丽校园,对美术教材大胆“简”“剪”“拣”。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使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简”“剪”“拣”,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修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1.“简”,即“简化”
例如,浙美版七年级上册《手绘图表》只有1课时,但涉及到图标设计的种类特别多,从功能上分为:示意图表、统计图表、地图图表;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平面图表、立体图表、动态图表、多媒体图表,如果面面俱到,势必顾此失彼,于是删繁就简,笔者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选择平面图表,根据学生喜好的实际出发,选择示意图表,最后确定课题为《一天的行程》,要求图示自己一天的校园生活。
孩子们嘴里嚷嚷的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经过思考,取舍,艺术加工,付诸笔端的是有秩序,有灵性,有真情,如乐章如新芽般诗意的生活。
2.“剪”即“剪辑”
本意是电影制作的一道工序,是指对素材的分解重组。这里指对原有的教学活动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变动。
例如,浙美版七年级下册《手绘校园风景》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力,其中重难点是对校园景物的选择和表现,并要有创造性表现。这也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留住美好的瞬间》的教学目标(局部)是掌握摄影技术,提高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笔者把九年级的的课提一部分上来到七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笔者事先要求学生分组带上手机(学生手机拥有率较高,但因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来校,所以此课向学校德育处报备)。先带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其他学校的摄影风光和相应的手绘作品。然后引领学生徒步校园,切身欣赏校园美景,体会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并提问:你最欣赏校园的哪一处建筑?学生A说,是学校大门;学生B说,是学校的上善园;学生C说,是垃圾房……笔者依据学生选择,将课堂安放于校园东北角。根据实际观察结果,切入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接着,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被摄对象,拍出不同的效果。并让学生解释自己所处位置上观察到的建筑物是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第二课时,用焦点透视规律,徒手绘校园一角(可参考自己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