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控制不同粉磨时间,控制磨细钢渣的比表面积和颗粒度分布,研究了与磨细石英砂凝结时间对比,不同颗粒度分布的钢渣的活性指数,以及配制成复合胶凝材料中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
【机 构】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山东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控制不同粉磨时间,控制磨细钢渣的比表面积和颗粒度分布,研究了与磨细石英砂凝结时间对比,不同颗粒度分布的钢渣的活性指数,以及配制成复合胶凝材料中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并进行了卧辊磨大磨实验,结果表明:(1)钢渣使复合胶凝材料早期结构发育缓慢,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大,其与水分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显著的延长,其早期(1~3d)的结构发育缓慢;(2)卧辊磨与实验室结果差距较大,可能原因为卧辊磨配套选粉机钢渣粉粒度分布窄;(3)将钢渣粉的比表控制在300 m2/kg左右,有利于钢渣磨机的台时产量提高,降低钢渣粉的生产成本,增大钢渣粉在水泥中的掺量.
其他文献
针对某混合铅锌矿,进行了优先浮选实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74 mm 70%,石灰3500 g/t,水玻璃600 g/t,硫化钠500 g/t,硫酸锌1000 g/t,乙硫氮120 g/t,松醇油32 g/t的条件下,进行一粗三精一扫铅优先浮选实验,铅浮选尾矿在石灰1000 g/t,硫酸铜200 g/t,丁黄40g/t,松醇油16 g/t的条件下,进行一粗三精二扫锌浮选实验,最终闭路实验可得到铅品位58.37%、含锌4.20%、铅回收率77.86%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4.16%、含铅1.48%、锌回收率8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测试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氯化钙和碳酸钠对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氯化钙对油酸钠吸附和捕收性能影响较小,但可增加方解石表面药剂吸附位点,以及增加溶液内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分子卷曲度,强化CMC对方解石的抑制作用;碳酸钠降低方解石电位,增加方解石与CMC的静电斥力,另一方面,碳酸钠可降低溶液内钙离子浓度,这有利于提高油酸钠的吸附迁移能力和捕收能力,以及使CMC不容易发生卷曲,削弱CMC对方解石的抑制能力。本研究揭示了浮选溶液内组分浓度变化和药剂形态转变也是影响方解石浮选
我国是钼资源大国,随着钼矿开采量的逐年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钼尾矿,这不仅侵占土地资源,也污染矿区周边环境,因此,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已迫在眉睫。钼尾矿作为一种二次资源,具有堆存量大、成分复杂、利用率低等特点;目前在钼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材化是个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钼尾矿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并综述了国内钼尾矿在砖、陶瓷、微晶玻璃、保温材料、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胶砂等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论述了钼尾矿建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展望。
简述了磁化处理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磁化处理对浮选水系性质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列举了磁化处理在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等不同物料浮选中应用的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发现磁化处理在浮选中应用具有简化工艺流程、优化分选指标、减少药剂消耗等优势。磁化处理影响浮选的机理尚不明确,磁化处理影响浮选的因素及影响规律、设备和工艺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实验和先进的检测方法相结合,对磁化处理应用于浮选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工艺及设备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云南某地锰品位13.88%、铁品位19.87%的贫锰铁矿石,在常规物理选矿方法分选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干式抛尾-还原焙烧-弱磁选铁-选铁尾矿强磁选锰工艺处理该矿石。该流程最终获得铁品位53.89%、回收率65.53%的铁精矿和锰品位27.11%,锰回收率为70.26%锰精矿,为处理类似低品位铁锰矿石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钨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普遍用于工业、机械制造、科技、国防电力电子、石油化工、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由于独特的性能和稀有的储藏量,钨矿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展钨矿开发利用水平评价,对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扰动,增强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设计开采回采率、设计选矿回收率、实际开采回采率和实际选矿回收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湖南省钨矿开发利用水平,梳理了湖南省钨矿开发现状。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9座钨矿山的开发利用水平指数均超过了100,且加权平均高达104.88,说明该省钨矿资源开
利用小电解实验研究了3#絮凝剂对长周期锌电积过程和溶液COD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絮凝剂的存在会使溶液黏度增加,易产生气泡,并能造成析出锌反溶,电流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增加。电解液中COD浓度应控制在90 mg/L以内。可为生产上絮凝剂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除铁是湿法冶金过程的关键工序。铁杂质的去除,不仅可以提高产物的品位,而且有利于实现铁元素的回收利用。文章综述了湿法冶金中几种典型的湿法除铁的工艺,并将其分为浸出法(直接浸出、焙烧-浸出)、沉淀法(氧化沉淀、磷酸盐沉淀、水热水解赤铁矿、FeSx-CuS共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四大类,分析了不同工艺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提出了湿法沉铁的发展方向。
随着钼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钼尾矿逐年堆积,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钼尾矿因原矿矿石性质、所用工艺等差异呈现不同的特性,但均含有钼、钨、铁等多种有价成分,是一种可利用的二次矿产资源。从钼尾矿中回收共伴生的有价金属是综合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综合评述了钼尾矿的资源特点,并详细地总结了近年来回收共伴生有价金属的生产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涉及钼、钨、铜、铁、硫等元素的综合回收,也对钼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为了研究煤中小分子有机物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使用四氢呋喃溶剂对袁庄6煤进行微波辅助抽提,得到抽提产物,经GC/MS联用仪分析后得出煤中小分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通过对比分析,选取丙苯醚、二苯基甲烷、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和9H-芴-9-醇等4种物质作为氧化模拟化合物,进行氧化模拟实验,测得4种模拟化合物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耗氧速率及CO产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4种氧化模拟化合物的耗氧速率及CO生成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原煤的变化趋势保持着一定的相似,均大于原煤;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O产生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