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

来源 :名师在线·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ed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分解教学任务,精准解读教材,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借助评价结果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5-0023-02
  引  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与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多次尝试了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下面以“二次函数”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一、立足《课程标准》,明确授课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展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课堂教学测评目标,要求教师把教、学与评价相互整合,重视开展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融为一体。这样教师也能及时、有效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目标水平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提供给学生“做到什么”与“做到什么程度”的图景,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解课程目标,设定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合理设计评价标准、导学提纲、校本作业及检测练习等[1]。以学习二次函数为例,衡量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如表1所示)。
  学生在学二次函数之前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会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可以结合图象的形状和y随x的增大变化描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道可以从图象、列表、解析式三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知道图象“从左至右的变化”对应“函数随自变量的增大的变化”。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时,学生已经尝试画过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而在本节课上,学生要学习曲线型函数图象,在用研究一次函数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数时,出现了新的研究内容:对称性和最大(小)值。其中,二次函数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也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虽然学生在研究一次函数时知道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但仍然有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为:(1)学生能用描点法画出形如y=ax2的二次函数图象并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通过观察图象能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和性质;(3)在类比探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本方法与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会听课”向“会学习”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小组长,鼓励各小组设计组号、组徽,并通过采用小组积分排名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分解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层层递进。还以学习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画出二次函数 y = x2 的图象,并说说它的图象特征和性质;(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说说这两个函数图象与函数y = x2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a>0 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有什么特点?(4)画图研究当 a<0 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5)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教师可让学生先思考后再自由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画出函数图象,说出它们的共同与不同点,以及图象的特征、性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了解题思路,交流了各自遇到的问题等,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现了自己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解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是学生群体共同完成的任务,小组内外的评价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互评,使其发现其他小组的闪光点,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看待每个小组的思考结果,进而调整自己的思路,完善解答方式。
  三、即时有效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指标及多样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重视其学习过程。
  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捕捉时机,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并通过肯定性评价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关注班级每位学生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即便学困生取得的进步微小,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创新,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图象的性质,使其能够结合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少用“完成得好”“很好”“很棒”等笼统、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结  语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要和教学过程相融合,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测评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把目标达成的测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黄光文.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2):56.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函数为例)”(立项批准号:FJJKXB20-126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文武(1981.8-),男,福建莆田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是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旨在分析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以弥补低年级科学教学短板。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9-0064-02  引 言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引领学生邂逅小古文,徜徉在青篱古趣中,满怀生命的期待,童心飞扬。本文指出,在开展小古文教学时,教师应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亲近小古文,然后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思考,使他们在兴味盎然中亲近小古文,亲近中国古典文化,进而逐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趣味诵读;探究成长;想象创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园所文化建设入手,分析其在幼儿园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并提出以园所文化引领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园所文化;立德树人;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在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刻的现状,笔者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例研究,认为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重要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主动生成“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的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认知原则、情感原则和行动原则,在课例设计中要明确教学任务,创设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不能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语文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制度,语文教材版本多种多样,导致各地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如今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落实结束了“一纲多本”的教材制度,全国语文教材统一,并指出通过语文教儿童,发挥语文课程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实践作
期刊
摘 要:为拓宽小学中学段创意写作思路,笔者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以观察教学、生活教学方式打开“绿意课堂”,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第二,借助经典诵读丰富创意内容;第三,在创意小古文的实践中雕琢文辞,领悟创意写作风骨。本文从上述三种方法出发,详细介绍拓宽小学三年级创意写作思路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意写作;绿意课堂;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小学三年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把握恰当时机,借助丰富多样、有针对性、可迁移内化的练笔实践,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进化。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一直是困扰教师、家长、学生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更新阅读观念,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实效”“坚持师生共读,塑造阅读榜样”“做好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让阅读成为“悦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乘法分配律”为例,对如何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思维;乘法分配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被编排到小学语文课本中。本文探讨了从“要素落实”“学法探究”“学以致用”“反思感悟”来教学文言文,努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实现深度学习,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深度教学;文言文;语文要素;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