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伯苓与先父谭熙鸿(仲逵)有窗余年深厚的交往。他们毕生赤诚相待,互相尊敬,成为患难与共、通家之好的挚友。张伯苓是北方人,我父亲是南方人,父亲最早与南开毫无关系,两人又非亲非故,他们后来怎样会结成这段不解之缘的呢?
在非常时期结识
父亲自幼生长于上海,4岁丧父,靠母做工维持生活,小学毕业后只能自学求进,14岁考入电报局做练习生。他在上海见到帝国主义及清政府官吏欺侮老百姓,义愤填膺,并于1907年初经蔡元培先生介绍参加了中国同盟会。不久,他因革命需要转到天津电报局当译电员,帮助革命同志秘密传送信息。正在这时,他认识了张伯苓。张氏原为中国海军,甲午之战,见中国战败而心情沉重,为唤起国民自救,愤而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当时与父亲常在一起的还有白雅雨、张相文、彭家珍、郑毓琸等。这些人在辛亥革命时都成了李石曾领导的“京津同盟会”的支柱。郑毓琸当年与黄之萌等行刺袁世凯,电视台曾播放的电视剧《追杀大总统》,即指此事。
张伯苓胸襟开阔,对人宽厚,助人为乐,可说是当代的“孟尝君”。父亲人品端重,刚正不阿,其不畏强暴,能舍己为民的精神,留给张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互尊敬、信任,忠贞不渝,成为莫逆之交。再者,他们都爱好京剧,常一起去听戏,或相聚评论各派的唱腔,业余兴趣相投,正由于以上的原因,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但更主要还是他们都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老朋友经常你来我往
辛亥革命后,父亲应孙中山先生电邀南京担任总统府秘书,嗣后由总统亲自批准赴法留学,于“五四”(1919)那年学成回国。蔡元培校长聘他为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自此,父亲也进入了教育界。京津相距很近,父亲与张伯苓又经常见面了。
在蔡元培时代,父亲在北大工作了7年。蔡氏主张教授治校,在北大设立了教授评议会,父亲是该会中有一定影响的评议员。在校外,他还是北京八个高校教职员联谊会的副主席(主席为马叙伦)。当时蔡先生常经年去国外考察,父亲成为蔡先生主要助手之一,工作很忙。那时军阀混战,教育经费经常拖欠。父亲等常代表京津各高校向北洋政府催款,并负责掌管及分配各校财务工作。有时款项有了眉目,各校闻讯都争着想多要些。南开虽属私立,但也有补贴。因张伯苓执掌南开,父亲总是把南开经费先保留下来,他说,这钱是张先生的,谁也不许挪用,并会立即通知南开派人提款。
那时,军阀各派系相互倾轧,局势瞬息变化,父亲在北京关系多,信息灵,每当得到重要消息,总是及时通知张伯苓,以便从容应变。
他们一有时间,还是按老规矩去欣赏京剧。每当北京有好戏,父亲就请张到北京来听戏;天津有好戏,张又请父亲到天津听戏,这样的互邀延续了好几年。张伯苓是天津人,爱好京剧有其历史传统的根基,而父亲怎会热衷于京剧的呢?说也凑巧,这与他早年参加革命有关。原来,他在上海初入同盟会时就认识了一批爱好京剧的革命同志,如参加上海制造局之役的潘月樵、夏氏兄弟及毛韵珂(伶名“七盏灯”)等,他们因见多了北洋政府的腐败,心灰意冷,都下了海,成了民初的上海名伶。父亲到北方时,“京津同盟会”尚未成立,其革命联络总机关就设在齐如山的商号义兴局里。齐是当代杰出的京剧理论大师,后来成为梅兰芳京剧改良的导师。父亲和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常在一起,耳濡目染,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1月下旬,孙中山先生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父亲、李大钊都是由孙先生亲自提名,代表北京特区出席大会的特邀代表。在这次大会上,孙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使旧三民主义产生质的变化,一跃而为新三民主义。这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2月间,父亲、李大钊联袂返北京,途中路过天津时,他们专程去南开,就是向张先生讲述这次大会的情况,让张氏能及时了解目前新形势的发展,这对张伯苓以后所做的一系列爱国抗日统战工作定了基调。
作为通缉对象藏身于张府
李大钊以前就在天津政法学校念书,他和张伯苓认识但不熟悉,而父亲和李是有交往的。1920年7月,父亲、李是同一批被北大聘为教授的(见1920年7月30日《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6月北京八个高校发起“索薪运动”,千余师生到国务院请愿,发生流血事件,组织领导者就是马叙伦、父亲、李大钊。李为此事连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党这样一件头等大事都没有亲自参加。这次父亲、李同到南开,通过父亲的再次郑重介绍,使张、李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1927年,张作霖要抓捕北京学界一批进步师生,父亲也在通缉名单之列,因此他单独回到了南方。不久,张校长就把我们一家(祖母、母亲及我们兄弟)接到天津,住在张府,由张锡羊二哥等人为我们买船票,运行李,从海路回到上海。
父亲回到南方,一直搞他的农业教育和蚕丝改良工作,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抗日战争前,我家先后住过杭州、上海、南京,这三处张伯苓都来过。他们除叙旧外,最多的话题是南开的扩建及以后的迁校,还有在华北的紧张局势下如何开展爱国教育和爱国统战工作等等。
风雨同舟同做统战工作
1934年日本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后,华北形势越来越紧张,张伯苓估计中日不久必有一战,南开必须早做迁校准备。他曾委托父亲在南方代觅校址。父亲把这事与曾养甫商量,都认为浙皖边境的天目山一带较好。他俩曾亲自带了专人去调查过。浙西小报曾有记载父亲、曾养甫莅临浙西山区考察的情况,就是指这一件事情。但张先生认为这里离沿海太近,将来中日必大打,迁校不是权宜之计,故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
张伯苓对国家命运极为关怀,他广交朋友,团结爱国的有识之士。以后他除了办教育外,还根据形势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爱国抗日的统战工作。
在东北方面:南开为了摸清日本侵华情况,早在1928年就成立了“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研究会”。张伯苓除派蒋廷黻、张彭春、何廉等教授去东北调查外,还聘请张学良为该会名誉董事。以后张伯苓本人也亲自偕该会主任傅恩龄去东北考察。他还利用寒暑假发动青年学生去东北实地调查日本侵华情况,回来后编了教材,在南开展开爱国教育。二张私交甚笃,张学良虽未在南开念过书,但私淑张伯苓为师。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在西北,曾去瓦窑堡秘密会晤周恩来,他对周说:“我与你同师”(指张伯苓),可见他对张氏之尊敬。
在西北方面:周恩来是张伯苓最得意的学生,由南开资送留学法国。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张伯苓挺身入江西苏区,主停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5月,周恩来自瓦窑堡致张校长信,希望赞同“不分党派,不分信仰,组织国民政府与抗日联军,以统一对外”的主张,得到张伯苓热烈响应。“西安事变”时,张伯苓即于12月14日致电张学良、周恩来呼吁释放蒋介石。12月16日,孔祥熙亦电催张伯苓为西安事变斡旋。而张确实在这关键时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华北方面:张伯苓安排著名国际统战人士陈丕士(Percy Chen)做华北实力派的爱国抗日统战工作。
张伯苓好交友。他每次到南方来,父亲总介绍一些南方的朋友和他认识,尤其是广东方面的上层人士及上海江浙的工商人士。有一次国民政府在南京开会,各省代表都云集南京,刚好张伯苓、周诒春也在宁。我家设家宴,借机把广东一些友人如林云陔、刘纪文、张发奎、黄强、曾养甫、陈树人、马湘等都请来,一一介绍给张伯苓认识。另一次由父亲安排去拜会孙哲生(科)。还有一次父亲同去无锡参观工厂,由荣氏集团的荣德生、薛寿萱(荣家女婿、蚕丝界巨子)招待游览太湖,品尝名闻全国的“船菜”。曾养甫原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对张伯苓爱国精神极为敬佩,深受其影响,在抗战前,曾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牵线搭桥。
张氏两次邀我全家赴重庆
1937年7月中旬,“七七事变”后,张伯苓与父亲都应国民政府之邀,去江西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讨论当前国是。我国对日抗战,就是在这次会上决定的。就在开会期间,张伯苓对父亲说:这次抗战是大打,全民抗战。他已做好准备,在四川重庆又开办了一所南开分校(当时称南渝),开学已一年了。一旦政府内迁,欢迎府上一家,搬到重庆南开校区来居住。
1937年11月中旬,淞沪前线吃紧,父亲在南京又接到张伯苓于11月12日来自重庆的信,再次书面邀请全家去重庆(此信底稿现存重庆档案局,由南开李岚校友发现),这样父亲才决定举家赴渝。
南开学校是在离重庆市区30华里的沙坪坝,校址是设在两个铲平的小山坡上。建有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等,应有尽有,简直是一座文化城。尤其是两山坡中间的盆地,刚好做一个大运动场。两旁都用石块砌了看台,还有司令台。从校园向运动场俯视,壮观极了。住房是新盖的两层楼,我家占整个楼下四间。院里还有厨房、储藏室等。室内电灯、自来水、家具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学校还说招待不周,这在抗战时期,可说是知识分子的“天堂”了。我家落户在全部免费的楼里,与张校长为邻。在这儿我们整整居住了八个年头。
沙坪坝是文化区,环境清静。当时社会上一些知名人士如翁文灏、马寅初、范旭东、侯德榜、韩文信(著名牙科医生)、郝更生(国家体育督学)、段茂澜(外交官)、张平群(外交官)、柳亚子、傅作义等均搬到南开来住。另外很多单位如永利化学公司、大公报社、黄海化学社、北平图书馆等为躲空袭,也纷纷投奔南开,借地开业。张伯苓为了抗战,复兴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对各界爱国人士有求必应,伸手相助。无形中他成了文化界的老大哥。当时很多人见张校长这样仗义,都很感过意不去。他总笑着说:“南开是一个私立学校,平时请都请不来,现在因抗战大家聚到一起,这对南开是一种荣誉和鼓励。”
令人惊讶的是这所学校竟在抗战前就已建造开学,人们不得不称赞张伯苓办教育的魄力,做事高瞻远瞩,目光超前。许多外国国家元首到重庆来,都点名到南开访问。1942年1月,美国罗斯福总统特使威尔基来校参观,回国后著《天下一家》(One World)一书,高度评价张伯苓的办学成就。
抗战时期,张伯苓是国民参政会副议长,长住在重庆。该会议长先是汪精卫,后是蒋介石,他们对日常工作很少过问。旧制副议长只有一人,张氏可说是主要负责人。抗战时参政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各党派及人民团体等参政议政,枪口一致对外,发挥抗日力量。由于 张伯苓的声望,使他与各方面关系相处良好,工作顺利。
在南开度过的难忘日子
父亲搬来南开住后,两位老友相聚的机会又多了。据张伯苓三子张锡祚写的《张伯苓与南开大学》一文说:“先生老友谭仲逵先生,是蚕丝学家……白天进城办公,晚上必来看望先生。先生惯例每晚必听广播,有时也和王夫人玩纸牌。谭先生每来,就喝茶、闲谈或看报……。”汪精卫与父亲是连襟,但他们政见不一,从未一起工作过。汪氏投敌,曾游说父亲出走,遭父亲断然拒绝。父亲的这一行动,深得其老友张伯苓的赞许,他对父亲说:“你自管在这里住下去,有什么事我与你同当。”在张先生的关怀下,父亲住在南开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北京见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吴觉农,他说:“当时很多人见到你父亲有这样多的方便条件,而没有迷失方向,始终坚持操守,令人钦佩。究其原因,可能是长年追随孙中山、蔡元培两先生,深受其教导的原因。”但我认为父亲与张伯苓和周恩来交往八年,受他们影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周恩来是南开老校友,他与张伯苓有深厚的师生之谊。抗战时,他与邓颖超都是国民参政员,常驻重庆,时而到南京,时而到南开津南村来拜望张校长。张伯苓对父亲说:“周恩来你认识吗?”父亲说过去见过,但不熟悉。张说:“等他来我再给你介绍一下,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正像当年父亲介绍认识李大钊、张伯苓那样,现在张伯苓又介绍周恩来与父亲认识。周恩来经常到南开母校来做客,看京剧、话剧,参加各种活动,还经常与张伯苓、张彭春、韩文信、伉乃如、张平群、张希陆和我父亲等座谈国际形势、抗战前途。张校长还经常留周恩来、邓颖超在家便餐,总邀父亲等作陪。他们师生和一些老校友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由衷畅述,有时也有争辩,但最后总是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周恩来有时还到津南村一些老校友家去做客串门,把母校作为抗日统战基地。
张伯苓对傅作义将军一直很器重,他认为傅氏治军谨严,生活朴实,是一位有前途的爱国将领。张伯苓为了傅将军能在前线一心作战,他很早就把傅先生一家从北方接到津南村来。张伯苓趁傅氏从前线到重庆述职时,又把傅作义介绍给父亲认识,之后他们也成为了好友。
在困难时期伸出援手
父亲对张伯苓的家事也很关怀。张伯苓的三子锡祚,于中学时患肺结核,当时此病被认为是绝症,但校长夫人仍延医为其诊治,精心看护。抗战时带其到重庆,把病灶切除,使他恢复健康。因他身体毕竟不如常人,不能像常人一样按时上班,故校长夫妇非常忧虑,怕他们百年之后,锡祚没有生活能力,何以为生?父亲知此事后,安慰校长说:没有问题,我给你们想办法。父亲是农学家,是新中国农学会会长,在沙磁文化区(沙坪坝、磁器口)各高校认识很多农科教授。他们平时对张伯苓的爱国精神非常钦佩,一听张校长有事都愿为之效劳。乃由父亲邀请留法(比)的农学家、四川省教育学院马寿徵教授寻找一些有经验的酿造专家,组成一个酿造小组,专教张锡祚有关酿造技术(如制酱油、醋等调料)。并亲临现场指导,指出关键事项,最后还将一些调料秘方都无私的传授给张锡祚。加上锡祚勤奋好学,不断改进,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取得良好效果。新产品在沙磁声名鹊起,生意兴隆,在战时成为一流酿造品。锡祚夫人瞿安贵那时就是他的会计,他们结婚时,特请父亲做证婚人。锡祚三哥回天津后经商,还办会计学校,自任校长,从此跻身天津工商界。到解放后,安贵三嫂才告诉我她是瞿秋白的侄女。
抗战中后期,重庆常有敌机轰炸,南开宿舍当时住了许多“贵宾”,他们在附近杨公桥也合建了一个防空洞,还邀请了张校长一家加入。有韩文信、张伯苓、郝更生、段茂澜、翁文灏、马寅初等和我家共十家,还公推父亲负责管理。记得父亲当时还在防空洞附近建造了几间平房,有一个小院,专雇了一个工人种些花草蔬菜,看管房屋,以供大家休息,故在这段时间他有更多机会和张校长相聚。
当敌机在附近轰炸时,洞内常有震动,通过油灯闪闪的微光,可看见张校长扶着手杖,镇定自若地端坐在那里。飞机走后,他有时走出洞外,坐在小院藤椅上听联络员的汇报,信息很灵通。他听得很仔细,也问得很仔细。他一再叮嘱大家要小心,不可麻痹大意。他说房子是死的,炸毁了可以重建,人是活的,死了不能复生。他对全校师生的安全关怀之至。
1944年,南开校友总会决定,为南开建校40周年及提前为张校长庆祝70大寿,于4月5日举行庆祝大会。是日,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及众多南开校友,均纷纷前来祝贺,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刚好当时有一副滑竿靠墙放着,校友中周恩来与张厉生(周恩来南开同学,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让张校长坐上滑竿,把他抬了起来,引得在场人都拍手叫好。老校长也乐得合不拢嘴。周、张曾分任军委政治部副部长及秘书长,这次在重庆又是和谈对手,两位国共要人对张伯苓抬轿的佳话很快传开,第二天校内就有了这样的诗:“国共两部长,合作抬校长,师生情谊深,佳话山城扬。”诗中隐喻“国共合作”,一时传为美谈。又爱国教育家陶行知亦曾题《张伯苓先生七秩大寿》一首诗:“‘有中国必有南开’,两园桃李一手栽。从心所欲不逾矩,凯歌重上八里台。”陶先生在“两园桃李一手栽”句下加注:“国共两党中皆有先生高足”。足以证明张氏不但是大教育家,也是出色的爱国统战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张伯苓赴美国治病。1946年12月,张在返国轮船中打电报给我父亲,拟到沪后住在我家。父亲接电后,非常高兴,做了迎接老友的准备。不料等上岸后张被吴国桢接走了。吴对父亲说:“我做了上海市长,连自己的恩师都不接待,岂不为人耻笑?”父亲听此话只好作罢,但他们仍在上海相聚了好多天。
解放初期,父亲仍在上海,我去北京工作,张校长一家已由四川回到北京,住在西城小酱坊胡同29号傅作义家。我奉父命几次前往拜谒。不久,父亲亦奉周总理之邀来北京,派到中央农业部任顾问工作。那时张校长已回天津。1951年春节,张伯苓曾邀父亲去天津小住。父亲回京后不几天,就接到张府电话:“张校长于1951年2月23日逝世。”次日,父亲即去天津吊唁。刚好,周恩来总理亦从北京赶到,由天津市长黄敬(俞启威)校友陪同,到大理道张府慰问、致哀。
1956年3月,我父亲因病在北京去世。张希陆大哥等特地赶来参加追悼会。
1994年,南开成立90周年,我代表家属,由瞿安贵三嫂陪同,专程去天津南开大学校园张校长墓地扫墓,并到周总理纪念碑前致敬、凭吊。回顾往昔,仿佛又回到了他们身边一样。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谭两家后人,仍然信息不断,时有往来。
在非常时期结识
父亲自幼生长于上海,4岁丧父,靠母做工维持生活,小学毕业后只能自学求进,14岁考入电报局做练习生。他在上海见到帝国主义及清政府官吏欺侮老百姓,义愤填膺,并于1907年初经蔡元培先生介绍参加了中国同盟会。不久,他因革命需要转到天津电报局当译电员,帮助革命同志秘密传送信息。正在这时,他认识了张伯苓。张氏原为中国海军,甲午之战,见中国战败而心情沉重,为唤起国民自救,愤而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当时与父亲常在一起的还有白雅雨、张相文、彭家珍、郑毓琸等。这些人在辛亥革命时都成了李石曾领导的“京津同盟会”的支柱。郑毓琸当年与黄之萌等行刺袁世凯,电视台曾播放的电视剧《追杀大总统》,即指此事。
张伯苓胸襟开阔,对人宽厚,助人为乐,可说是当代的“孟尝君”。父亲人品端重,刚正不阿,其不畏强暴,能舍己为民的精神,留给张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互尊敬、信任,忠贞不渝,成为莫逆之交。再者,他们都爱好京剧,常一起去听戏,或相聚评论各派的唱腔,业余兴趣相投,正由于以上的原因,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但更主要还是他们都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老朋友经常你来我往
辛亥革命后,父亲应孙中山先生电邀南京担任总统府秘书,嗣后由总统亲自批准赴法留学,于“五四”(1919)那年学成回国。蔡元培校长聘他为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自此,父亲也进入了教育界。京津相距很近,父亲与张伯苓又经常见面了。
在蔡元培时代,父亲在北大工作了7年。蔡氏主张教授治校,在北大设立了教授评议会,父亲是该会中有一定影响的评议员。在校外,他还是北京八个高校教职员联谊会的副主席(主席为马叙伦)。当时蔡先生常经年去国外考察,父亲成为蔡先生主要助手之一,工作很忙。那时军阀混战,教育经费经常拖欠。父亲等常代表京津各高校向北洋政府催款,并负责掌管及分配各校财务工作。有时款项有了眉目,各校闻讯都争着想多要些。南开虽属私立,但也有补贴。因张伯苓执掌南开,父亲总是把南开经费先保留下来,他说,这钱是张先生的,谁也不许挪用,并会立即通知南开派人提款。
那时,军阀各派系相互倾轧,局势瞬息变化,父亲在北京关系多,信息灵,每当得到重要消息,总是及时通知张伯苓,以便从容应变。
他们一有时间,还是按老规矩去欣赏京剧。每当北京有好戏,父亲就请张到北京来听戏;天津有好戏,张又请父亲到天津听戏,这样的互邀延续了好几年。张伯苓是天津人,爱好京剧有其历史传统的根基,而父亲怎会热衷于京剧的呢?说也凑巧,这与他早年参加革命有关。原来,他在上海初入同盟会时就认识了一批爱好京剧的革命同志,如参加上海制造局之役的潘月樵、夏氏兄弟及毛韵珂(伶名“七盏灯”)等,他们因见多了北洋政府的腐败,心灰意冷,都下了海,成了民初的上海名伶。父亲到北方时,“京津同盟会”尚未成立,其革命联络总机关就设在齐如山的商号义兴局里。齐是当代杰出的京剧理论大师,后来成为梅兰芳京剧改良的导师。父亲和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常在一起,耳濡目染,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1月下旬,孙中山先生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父亲、李大钊都是由孙先生亲自提名,代表北京特区出席大会的特邀代表。在这次大会上,孙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使旧三民主义产生质的变化,一跃而为新三民主义。这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2月间,父亲、李大钊联袂返北京,途中路过天津时,他们专程去南开,就是向张先生讲述这次大会的情况,让张氏能及时了解目前新形势的发展,这对张伯苓以后所做的一系列爱国抗日统战工作定了基调。
作为通缉对象藏身于张府
李大钊以前就在天津政法学校念书,他和张伯苓认识但不熟悉,而父亲和李是有交往的。1920年7月,父亲、李是同一批被北大聘为教授的(见1920年7月30日《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6月北京八个高校发起“索薪运动”,千余师生到国务院请愿,发生流血事件,组织领导者就是马叙伦、父亲、李大钊。李为此事连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党这样一件头等大事都没有亲自参加。这次父亲、李同到南开,通过父亲的再次郑重介绍,使张、李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1927年,张作霖要抓捕北京学界一批进步师生,父亲也在通缉名单之列,因此他单独回到了南方。不久,张校长就把我们一家(祖母、母亲及我们兄弟)接到天津,住在张府,由张锡羊二哥等人为我们买船票,运行李,从海路回到上海。
父亲回到南方,一直搞他的农业教育和蚕丝改良工作,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抗日战争前,我家先后住过杭州、上海、南京,这三处张伯苓都来过。他们除叙旧外,最多的话题是南开的扩建及以后的迁校,还有在华北的紧张局势下如何开展爱国教育和爱国统战工作等等。
风雨同舟同做统战工作
1934年日本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后,华北形势越来越紧张,张伯苓估计中日不久必有一战,南开必须早做迁校准备。他曾委托父亲在南方代觅校址。父亲把这事与曾养甫商量,都认为浙皖边境的天目山一带较好。他俩曾亲自带了专人去调查过。浙西小报曾有记载父亲、曾养甫莅临浙西山区考察的情况,就是指这一件事情。但张先生认为这里离沿海太近,将来中日必大打,迁校不是权宜之计,故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
张伯苓对国家命运极为关怀,他广交朋友,团结爱国的有识之士。以后他除了办教育外,还根据形势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爱国抗日的统战工作。
在东北方面:南开为了摸清日本侵华情况,早在1928年就成立了“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研究会”。张伯苓除派蒋廷黻、张彭春、何廉等教授去东北调查外,还聘请张学良为该会名誉董事。以后张伯苓本人也亲自偕该会主任傅恩龄去东北考察。他还利用寒暑假发动青年学生去东北实地调查日本侵华情况,回来后编了教材,在南开展开爱国教育。二张私交甚笃,张学良虽未在南开念过书,但私淑张伯苓为师。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在西北,曾去瓦窑堡秘密会晤周恩来,他对周说:“我与你同师”(指张伯苓),可见他对张氏之尊敬。
在西北方面:周恩来是张伯苓最得意的学生,由南开资送留学法国。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张伯苓挺身入江西苏区,主停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5月,周恩来自瓦窑堡致张校长信,希望赞同“不分党派,不分信仰,组织国民政府与抗日联军,以统一对外”的主张,得到张伯苓热烈响应。“西安事变”时,张伯苓即于12月14日致电张学良、周恩来呼吁释放蒋介石。12月16日,孔祥熙亦电催张伯苓为西安事变斡旋。而张确实在这关键时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华北方面:张伯苓安排著名国际统战人士陈丕士(Percy Chen)做华北实力派的爱国抗日统战工作。
张伯苓好交友。他每次到南方来,父亲总介绍一些南方的朋友和他认识,尤其是广东方面的上层人士及上海江浙的工商人士。有一次国民政府在南京开会,各省代表都云集南京,刚好张伯苓、周诒春也在宁。我家设家宴,借机把广东一些友人如林云陔、刘纪文、张发奎、黄强、曾养甫、陈树人、马湘等都请来,一一介绍给张伯苓认识。另一次由父亲安排去拜会孙哲生(科)。还有一次父亲同去无锡参观工厂,由荣氏集团的荣德生、薛寿萱(荣家女婿、蚕丝界巨子)招待游览太湖,品尝名闻全国的“船菜”。曾养甫原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对张伯苓爱国精神极为敬佩,深受其影响,在抗战前,曾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牵线搭桥。
张氏两次邀我全家赴重庆
1937年7月中旬,“七七事变”后,张伯苓与父亲都应国民政府之邀,去江西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讨论当前国是。我国对日抗战,就是在这次会上决定的。就在开会期间,张伯苓对父亲说:这次抗战是大打,全民抗战。他已做好准备,在四川重庆又开办了一所南开分校(当时称南渝),开学已一年了。一旦政府内迁,欢迎府上一家,搬到重庆南开校区来居住。
1937年11月中旬,淞沪前线吃紧,父亲在南京又接到张伯苓于11月12日来自重庆的信,再次书面邀请全家去重庆(此信底稿现存重庆档案局,由南开李岚校友发现),这样父亲才决定举家赴渝。
南开学校是在离重庆市区30华里的沙坪坝,校址是设在两个铲平的小山坡上。建有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等,应有尽有,简直是一座文化城。尤其是两山坡中间的盆地,刚好做一个大运动场。两旁都用石块砌了看台,还有司令台。从校园向运动场俯视,壮观极了。住房是新盖的两层楼,我家占整个楼下四间。院里还有厨房、储藏室等。室内电灯、自来水、家具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学校还说招待不周,这在抗战时期,可说是知识分子的“天堂”了。我家落户在全部免费的楼里,与张校长为邻。在这儿我们整整居住了八个年头。
沙坪坝是文化区,环境清静。当时社会上一些知名人士如翁文灏、马寅初、范旭东、侯德榜、韩文信(著名牙科医生)、郝更生(国家体育督学)、段茂澜(外交官)、张平群(外交官)、柳亚子、傅作义等均搬到南开来住。另外很多单位如永利化学公司、大公报社、黄海化学社、北平图书馆等为躲空袭,也纷纷投奔南开,借地开业。张伯苓为了抗战,复兴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对各界爱国人士有求必应,伸手相助。无形中他成了文化界的老大哥。当时很多人见张校长这样仗义,都很感过意不去。他总笑着说:“南开是一个私立学校,平时请都请不来,现在因抗战大家聚到一起,这对南开是一种荣誉和鼓励。”
令人惊讶的是这所学校竟在抗战前就已建造开学,人们不得不称赞张伯苓办教育的魄力,做事高瞻远瞩,目光超前。许多外国国家元首到重庆来,都点名到南开访问。1942年1月,美国罗斯福总统特使威尔基来校参观,回国后著《天下一家》(One World)一书,高度评价张伯苓的办学成就。
抗战时期,张伯苓是国民参政会副议长,长住在重庆。该会议长先是汪精卫,后是蒋介石,他们对日常工作很少过问。旧制副议长只有一人,张氏可说是主要负责人。抗战时参政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各党派及人民团体等参政议政,枪口一致对外,发挥抗日力量。由于 张伯苓的声望,使他与各方面关系相处良好,工作顺利。
在南开度过的难忘日子
父亲搬来南开住后,两位老友相聚的机会又多了。据张伯苓三子张锡祚写的《张伯苓与南开大学》一文说:“先生老友谭仲逵先生,是蚕丝学家……白天进城办公,晚上必来看望先生。先生惯例每晚必听广播,有时也和王夫人玩纸牌。谭先生每来,就喝茶、闲谈或看报……。”汪精卫与父亲是连襟,但他们政见不一,从未一起工作过。汪氏投敌,曾游说父亲出走,遭父亲断然拒绝。父亲的这一行动,深得其老友张伯苓的赞许,他对父亲说:“你自管在这里住下去,有什么事我与你同当。”在张先生的关怀下,父亲住在南开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北京见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吴觉农,他说:“当时很多人见到你父亲有这样多的方便条件,而没有迷失方向,始终坚持操守,令人钦佩。究其原因,可能是长年追随孙中山、蔡元培两先生,深受其教导的原因。”但我认为父亲与张伯苓和周恩来交往八年,受他们影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周恩来是南开老校友,他与张伯苓有深厚的师生之谊。抗战时,他与邓颖超都是国民参政员,常驻重庆,时而到南京,时而到南开津南村来拜望张校长。张伯苓对父亲说:“周恩来你认识吗?”父亲说过去见过,但不熟悉。张说:“等他来我再给你介绍一下,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正像当年父亲介绍认识李大钊、张伯苓那样,现在张伯苓又介绍周恩来与父亲认识。周恩来经常到南开母校来做客,看京剧、话剧,参加各种活动,还经常与张伯苓、张彭春、韩文信、伉乃如、张平群、张希陆和我父亲等座谈国际形势、抗战前途。张校长还经常留周恩来、邓颖超在家便餐,总邀父亲等作陪。他们师生和一些老校友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由衷畅述,有时也有争辩,但最后总是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周恩来有时还到津南村一些老校友家去做客串门,把母校作为抗日统战基地。
张伯苓对傅作义将军一直很器重,他认为傅氏治军谨严,生活朴实,是一位有前途的爱国将领。张伯苓为了傅将军能在前线一心作战,他很早就把傅先生一家从北方接到津南村来。张伯苓趁傅氏从前线到重庆述职时,又把傅作义介绍给父亲认识,之后他们也成为了好友。
在困难时期伸出援手
父亲对张伯苓的家事也很关怀。张伯苓的三子锡祚,于中学时患肺结核,当时此病被认为是绝症,但校长夫人仍延医为其诊治,精心看护。抗战时带其到重庆,把病灶切除,使他恢复健康。因他身体毕竟不如常人,不能像常人一样按时上班,故校长夫妇非常忧虑,怕他们百年之后,锡祚没有生活能力,何以为生?父亲知此事后,安慰校长说:没有问题,我给你们想办法。父亲是农学家,是新中国农学会会长,在沙磁文化区(沙坪坝、磁器口)各高校认识很多农科教授。他们平时对张伯苓的爱国精神非常钦佩,一听张校长有事都愿为之效劳。乃由父亲邀请留法(比)的农学家、四川省教育学院马寿徵教授寻找一些有经验的酿造专家,组成一个酿造小组,专教张锡祚有关酿造技术(如制酱油、醋等调料)。并亲临现场指导,指出关键事项,最后还将一些调料秘方都无私的传授给张锡祚。加上锡祚勤奋好学,不断改进,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取得良好效果。新产品在沙磁声名鹊起,生意兴隆,在战时成为一流酿造品。锡祚夫人瞿安贵那时就是他的会计,他们结婚时,特请父亲做证婚人。锡祚三哥回天津后经商,还办会计学校,自任校长,从此跻身天津工商界。到解放后,安贵三嫂才告诉我她是瞿秋白的侄女。
抗战中后期,重庆常有敌机轰炸,南开宿舍当时住了许多“贵宾”,他们在附近杨公桥也合建了一个防空洞,还邀请了张校长一家加入。有韩文信、张伯苓、郝更生、段茂澜、翁文灏、马寅初等和我家共十家,还公推父亲负责管理。记得父亲当时还在防空洞附近建造了几间平房,有一个小院,专雇了一个工人种些花草蔬菜,看管房屋,以供大家休息,故在这段时间他有更多机会和张校长相聚。
当敌机在附近轰炸时,洞内常有震动,通过油灯闪闪的微光,可看见张校长扶着手杖,镇定自若地端坐在那里。飞机走后,他有时走出洞外,坐在小院藤椅上听联络员的汇报,信息很灵通。他听得很仔细,也问得很仔细。他一再叮嘱大家要小心,不可麻痹大意。他说房子是死的,炸毁了可以重建,人是活的,死了不能复生。他对全校师生的安全关怀之至。
1944年,南开校友总会决定,为南开建校40周年及提前为张校长庆祝70大寿,于4月5日举行庆祝大会。是日,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及众多南开校友,均纷纷前来祝贺,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刚好当时有一副滑竿靠墙放着,校友中周恩来与张厉生(周恩来南开同学,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让张校长坐上滑竿,把他抬了起来,引得在场人都拍手叫好。老校长也乐得合不拢嘴。周、张曾分任军委政治部副部长及秘书长,这次在重庆又是和谈对手,两位国共要人对张伯苓抬轿的佳话很快传开,第二天校内就有了这样的诗:“国共两部长,合作抬校长,师生情谊深,佳话山城扬。”诗中隐喻“国共合作”,一时传为美谈。又爱国教育家陶行知亦曾题《张伯苓先生七秩大寿》一首诗:“‘有中国必有南开’,两园桃李一手栽。从心所欲不逾矩,凯歌重上八里台。”陶先生在“两园桃李一手栽”句下加注:“国共两党中皆有先生高足”。足以证明张氏不但是大教育家,也是出色的爱国统战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张伯苓赴美国治病。1946年12月,张在返国轮船中打电报给我父亲,拟到沪后住在我家。父亲接电后,非常高兴,做了迎接老友的准备。不料等上岸后张被吴国桢接走了。吴对父亲说:“我做了上海市长,连自己的恩师都不接待,岂不为人耻笑?”父亲听此话只好作罢,但他们仍在上海相聚了好多天。
解放初期,父亲仍在上海,我去北京工作,张校长一家已由四川回到北京,住在西城小酱坊胡同29号傅作义家。我奉父命几次前往拜谒。不久,父亲亦奉周总理之邀来北京,派到中央农业部任顾问工作。那时张校长已回天津。1951年春节,张伯苓曾邀父亲去天津小住。父亲回京后不几天,就接到张府电话:“张校长于1951年2月23日逝世。”次日,父亲即去天津吊唁。刚好,周恩来总理亦从北京赶到,由天津市长黄敬(俞启威)校友陪同,到大理道张府慰问、致哀。
1956年3月,我父亲因病在北京去世。张希陆大哥等特地赶来参加追悼会。
1994年,南开成立90周年,我代表家属,由瞿安贵三嫂陪同,专程去天津南开大学校园张校长墓地扫墓,并到周总理纪念碑前致敬、凭吊。回顾往昔,仿佛又回到了他们身边一样。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谭两家后人,仍然信息不断,时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