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民族地區中职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3科目”是普九实施“体艺2+1项目”的延伸和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模块教学和体艺融合教学,模块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结论。结合模块教学(专业设置)与艺术教学的融合更能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专业特点和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将体育与艺术融合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体育 模块教学 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 “体育与艺术2+3”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7-02
一、实施“体艺2+3” 融合教学的依据
在中职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3项目”是普九实施“体艺2+1项目”的延伸和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即学校每个班级一周通过2节体育课教育和3节艺术课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廣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指出: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开展“体艺2+3项目”达标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大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终身受益。
二、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生源基础较差。90%以上的学生都是中考落榜或是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自觉性不够,厌学和混学的占三分之一,但他们思想活跃,好动,爱好兴趣广泛,个性张扬,如果不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只开设专业技能课,不与体艺课结合开课,学生就会对专业课厌倦,选择逃课、逃学甚至辍学。学专业技能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坚强的意志力为基础,开设体艺课教学很能锻炼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潜移默化促进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开展“体艺2+3项目”的教学实践是很必要的。
三、根据中职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县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需要,设置如下岗位类型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护理与药剂;建筑、烹饪等专业。
按各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根据开设各专业特点及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特点,我校把以下三大类专业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于课内外教学实践中。
1.学前教育、护理与药剂医疗服务专业。教学模式以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及游戏教学模式为主。从他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来看,必须较好的掌握运动理论知识和运动基本技术。学前教育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模式,毕业后他(她)们要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示范表率作用;医护专业要掌握运用技能(实操)技术。都要求锻炼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两种专业均是女孩子多,通过体艺(书、画、歌舞)的锻炼提高学生以上能力较为有效。
2.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美术设计、等非体力专业。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和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为主。他们将来的工作需要很好的团队精神,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应以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为主。开展课外文体活动能较好促使学生积极休息,保存旺盛的精力学好专业技术。
3.钳工、车工、焊工、汽车维修;建筑;烹饪等体力专业。教学模式以体能教学模式和兴趣发展取向教学模式为主。他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好的力量和充沛的体能,因此,教学内容应以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上下肢各种力量练习为主。这类专业的学生多数为男生,他们更善于表现自我,多开展球类比赛和艺术类比赛展示他们的风采,悉放他们的正能量。
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了很好的实施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好表现、兴趣广、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身体素质较好,民族地区的学生特爱好民族传统体育与歌舞等)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改变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旧模式,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体艺2+3”的教学模式和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实施“体艺2+3”的教学模式,即学校每个班级一周通过2节体育课教育和3节艺术课教育,在体育课和艺术课中相互灌输交融内容,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体育、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让每个学生自选(书、画、舞蹈)项目,规定参加不少于一项艺术活动,按学校制定的活动计划按时参加活动。同时每学期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体育(民族舞蹈、壮族的荡秋千、苗族的爬杆、彝族的打磨秋、汉族的打鸡儿棒、打陀螺等),艺术活动(唱山歌、吹芦笙、手工制作等)竞赛,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参透艺术内容,艺术课程教学参透体育内容,扩展和丰富学校体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外活动来消化得以巩固。
五、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抓课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是实现“体艺2+3”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艺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体育、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为保证体育、音乐、书法、美术、等课程的正常开展,学校课程一定要规划好。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其目的在于以课程、课堂为抓手,以课外课程教学为辅助,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使“体与艺2+3项目”教学的指标落到实处。我校每天从16:30开始至18:00为课外社团活动时间。 2.由于中職学校的专业和学生个性特点所定,多數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不高,文化基础差,对专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技能操作又懒得动手。因此,我校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开设体艺课,即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三节艺术课教学,组织体育、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好团、队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学生活动,让他们参与管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做事的信心,促进专业课教学。
3.体育教师与艺术教师的教学交融(科目交换教学指导)是抓好体艺课的好方法。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体艺组成员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决策,找出各科目的共同点和差异,特别是课外活动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具要科学合理又要达到提升专业技能,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教学目标。如体育课锻炼学生的力量、柔韧性、耐力等素质;艺术课培养学生形体、肢体美、体操的基本姿势动作等训练。如体育课50米跑练习之前安排艺术体操3分钟;在艺术类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安排体育活动项目,如舞蹈练习之前安排柔韧性练习(压腿8-10分钟)。为了很好实施教学方案,总结成功教学案例,必须按教学方案落实到人,逐一实施,教研组长定期检查指导完成。
六、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取得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巩固学生具有很高的适用价值,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农村中职校更具有指导作用。中职学校实施“体艺2+3项目”的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个人素养,个性发展及良好的身体姿势,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执着、严谨、认真、细致的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提升育人境界,形成学校的常规文化而积聚文化底蕴,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促使中职学校科任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多学科的教学技巧,以适应中职学校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会伦,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改革与建议《魅力中国》010-9-30
[2]王俊丽,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对策(论文网络资料)
作者简介:
陈顺华,男,1964年09月生,广西百色市隆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
【关键词】中职体育 模块教学 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 “体育与艺术2+3”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7-02
一、实施“体艺2+3” 融合教学的依据
在中职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3项目”是普九实施“体艺2+1项目”的延伸和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即学校每个班级一周通过2节体育课教育和3节艺术课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廣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指出: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开展“体艺2+3项目”达标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大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终身受益。
二、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生源基础较差。90%以上的学生都是中考落榜或是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自觉性不够,厌学和混学的占三分之一,但他们思想活跃,好动,爱好兴趣广泛,个性张扬,如果不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只开设专业技能课,不与体艺课结合开课,学生就会对专业课厌倦,选择逃课、逃学甚至辍学。学专业技能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坚强的意志力为基础,开设体艺课教学很能锻炼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潜移默化促进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开展“体艺2+3项目”的教学实践是很必要的。
三、根据中职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县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需要,设置如下岗位类型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护理与药剂;建筑、烹饪等专业。
按各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根据开设各专业特点及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特点,我校把以下三大类专业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于课内外教学实践中。
1.学前教育、护理与药剂医疗服务专业。教学模式以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及游戏教学模式为主。从他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来看,必须较好的掌握运动理论知识和运动基本技术。学前教育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模式,毕业后他(她)们要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示范表率作用;医护专业要掌握运用技能(实操)技术。都要求锻炼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两种专业均是女孩子多,通过体艺(书、画、歌舞)的锻炼提高学生以上能力较为有效。
2.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美术设计、等非体力专业。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和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为主。他们将来的工作需要很好的团队精神,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应以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为主。开展课外文体活动能较好促使学生积极休息,保存旺盛的精力学好专业技术。
3.钳工、车工、焊工、汽车维修;建筑;烹饪等体力专业。教学模式以体能教学模式和兴趣发展取向教学模式为主。他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好的力量和充沛的体能,因此,教学内容应以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上下肢各种力量练习为主。这类专业的学生多数为男生,他们更善于表现自我,多开展球类比赛和艺术类比赛展示他们的风采,悉放他们的正能量。
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了很好的实施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好表现、兴趣广、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身体素质较好,民族地区的学生特爱好民族传统体育与歌舞等)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改变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旧模式,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体艺2+3”的教学模式和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实施“体艺2+3”的教学模式,即学校每个班级一周通过2节体育课教育和3节艺术课教育,在体育课和艺术课中相互灌输交融内容,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体育、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让每个学生自选(书、画、舞蹈)项目,规定参加不少于一项艺术活动,按学校制定的活动计划按时参加活动。同时每学期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体育(民族舞蹈、壮族的荡秋千、苗族的爬杆、彝族的打磨秋、汉族的打鸡儿棒、打陀螺等),艺术活动(唱山歌、吹芦笙、手工制作等)竞赛,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参透艺术内容,艺术课程教学参透体育内容,扩展和丰富学校体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外活动来消化得以巩固。
五、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抓课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是实现“体艺2+3”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艺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体育、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为保证体育、音乐、书法、美术、等课程的正常开展,学校课程一定要规划好。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其目的在于以课程、课堂为抓手,以课外课程教学为辅助,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使“体与艺2+3项目”教学的指标落到实处。我校每天从16:30开始至18:00为课外社团活动时间。 2.由于中職学校的专业和学生个性特点所定,多數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不高,文化基础差,对专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技能操作又懒得动手。因此,我校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开设体艺课,即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三节艺术课教学,组织体育、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好团、队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学生活动,让他们参与管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做事的信心,促进专业课教学。
3.体育教师与艺术教师的教学交融(科目交换教学指导)是抓好体艺课的好方法。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体艺组成员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决策,找出各科目的共同点和差异,特别是课外活动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具要科学合理又要达到提升专业技能,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教学目标。如体育课锻炼学生的力量、柔韧性、耐力等素质;艺术课培养学生形体、肢体美、体操的基本姿势动作等训练。如体育课50米跑练习之前安排艺术体操3分钟;在艺术类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安排体育活动项目,如舞蹈练习之前安排柔韧性练习(压腿8-10分钟)。为了很好实施教学方案,总结成功教学案例,必须按教学方案落实到人,逐一实施,教研组长定期检查指导完成。
六、实施“体艺2+3”融合教学取得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巩固学生具有很高的适用价值,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农村中职校更具有指导作用。中职学校实施“体艺2+3项目”的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个人素养,个性发展及良好的身体姿势,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执着、严谨、认真、细致的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提升育人境界,形成学校的常规文化而积聚文化底蕴,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促使中职学校科任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多学科的教学技巧,以适应中职学校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会伦,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改革与建议《魅力中国》010-9-30
[2]王俊丽,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对策(论文网络资料)
作者简介:
陈顺华,男,1964年09月生,广西百色市隆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