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不仅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基本情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从而创建积极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 心理需要 自主课堂
课堂不仅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作为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的学生,在经历着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竞争与合作等社会行为的同时,也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基本情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创建积极的课堂。
一、安全需要
只有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得到保证后,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发现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才能够释放出来。一个安全而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可靠保证。在这个环境里,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存在于个体间的各种差异也能得到相互容忍与包涵。创建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从课堂的社会本质来看,教师具有地位和知识的权威性,教师的行为、情感、态度都可能会产生让学生感到不安的因素,如教师不公正的评价、不恰当的赞扬与批评都会让学生感到威胁,甚至产生反抗的心理。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引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的心理差异。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如有些学生对于当众回答问题会感到局促不安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
教师的过分关怀也可能给学生带来焦虑感,有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信心。×××是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教师子弟,平时任课老师有意或无意间往往给予“特殊”照顾,如课上提问,给予多次发言的机会,课下单独补课等,但该生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同其谈话时发现,该生所在班为年级尖子班,奥赛获奖学生比较多,×××因为是教师子弟,分班时予以照顾,才进入这个班学习。由于×××的基础比较差,成绩比较落后,再加上该生自卑心理严重,老是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说他是靠了父母的关系才能进入这个班学习的。任课老师给予的关怀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令他焦虑不安,如课上提问,他往往不能正确回答,回答错误时引起同学们的笑声,更令他非常难堪。最后×××告诉我,每当上课,他都如坐针毡,非常紧张,老是注意老师是否会提问他,而无心听课。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又加剧了成绩的进一步下滑。由此可知,教师的过度关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心理极度紧张之中。过度的担心造成了学生的课堂不安全感,恐惧感消耗了学生的精力,无法保持对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更不用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二、归属需要
归属感是一种社会接纳需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体验的多种交往需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需要。只有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并且认为属于班集体中有意义的一员时,学生才会对自己满怀信心,产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与老师和同学很好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学生长期缺乏归属感,就会导致远离教师、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亚社会行为,或通过违反课堂社会准则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导致超社会行为的产生,如充当课堂上“叛逆者”角色等,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更不用说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归属感,首先应尊重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被关怀、重视和尊重。其次,要创建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良好班集体,在这个环境中,不但能让学生奋发向上,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再次,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沟通活动,如建立共同心理的游戏,增进信任与合作的活动,教给学生沟通的技巧,采取小组学习等。
三、交往需要
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交往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对此,维果茨基在论述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问题时肯定了交往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说:“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生活与学习仍然离不开人的交往。如果我们追溯一下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原始社会,就会发现交往正是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的共性与相互依存情况。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情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对学生来说,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群体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自我发展良好状态的标志,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手段。同伴之间的交往不但创造了施展和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也满足了青少年的自主要求,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之中,存在着依赖和被依赖、支持和被支持的角色区分,唯有在同伴之间,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更具相容性和可接受性。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情感联结,可以将伙伴支持力量内化,形成积极的自我调节,对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感及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传统教学论忽视学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甚至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正常交往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而加以扼制。另外,中小学生对课业知识的过度关注,往往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丧失了自我整合的有利契机。
关键词:学生 心理需要 自主课堂
课堂不仅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作为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的学生,在经历着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竞争与合作等社会行为的同时,也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基本情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创建积极的课堂。
一、安全需要
只有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得到保证后,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发现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才能够释放出来。一个安全而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可靠保证。在这个环境里,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存在于个体间的各种差异也能得到相互容忍与包涵。创建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从课堂的社会本质来看,教师具有地位和知识的权威性,教师的行为、情感、态度都可能会产生让学生感到不安的因素,如教师不公正的评价、不恰当的赞扬与批评都会让学生感到威胁,甚至产生反抗的心理。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引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的心理差异。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如有些学生对于当众回答问题会感到局促不安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
教师的过分关怀也可能给学生带来焦虑感,有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信心。×××是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教师子弟,平时任课老师有意或无意间往往给予“特殊”照顾,如课上提问,给予多次发言的机会,课下单独补课等,但该生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同其谈话时发现,该生所在班为年级尖子班,奥赛获奖学生比较多,×××因为是教师子弟,分班时予以照顾,才进入这个班学习。由于×××的基础比较差,成绩比较落后,再加上该生自卑心理严重,老是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说他是靠了父母的关系才能进入这个班学习的。任课老师给予的关怀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令他焦虑不安,如课上提问,他往往不能正确回答,回答错误时引起同学们的笑声,更令他非常难堪。最后×××告诉我,每当上课,他都如坐针毡,非常紧张,老是注意老师是否会提问他,而无心听课。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又加剧了成绩的进一步下滑。由此可知,教师的过度关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心理极度紧张之中。过度的担心造成了学生的课堂不安全感,恐惧感消耗了学生的精力,无法保持对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更不用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二、归属需要
归属感是一种社会接纳需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体验的多种交往需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需要。只有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并且认为属于班集体中有意义的一员时,学生才会对自己满怀信心,产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与老师和同学很好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学生长期缺乏归属感,就会导致远离教师、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亚社会行为,或通过违反课堂社会准则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导致超社会行为的产生,如充当课堂上“叛逆者”角色等,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更不用说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归属感,首先应尊重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被关怀、重视和尊重。其次,要创建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良好班集体,在这个环境中,不但能让学生奋发向上,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再次,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沟通活动,如建立共同心理的游戏,增进信任与合作的活动,教给学生沟通的技巧,采取小组学习等。
三、交往需要
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交往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对此,维果茨基在论述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问题时肯定了交往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说:“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生活与学习仍然离不开人的交往。如果我们追溯一下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原始社会,就会发现交往正是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的共性与相互依存情况。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情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对学生来说,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群体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自我发展良好状态的标志,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手段。同伴之间的交往不但创造了施展和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也满足了青少年的自主要求,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之中,存在着依赖和被依赖、支持和被支持的角色区分,唯有在同伴之间,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更具相容性和可接受性。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情感联结,可以将伙伴支持力量内化,形成积极的自我调节,对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感及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传统教学论忽视学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甚至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正常交往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而加以扼制。另外,中小学生对课业知识的过度关注,往往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丧失了自我整合的有利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