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康复训练的价值和功能探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能康复训练指的是利用训练的方式,能够辅助恢复运动功能的障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可以叫做体能训练。这种训练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针对伤的恢复要求进行运动训练,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够有效地保证对运动员进行伤复训练的效果,起到运动与治疗之间相互衔接的作用。在现阶段体能康复训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体能康复训练的意义。本文根据现阶段体能康复训练的工作内容等,找到体能康复训练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 体能 康复训练 价值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在运动员的运动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导致的运动受到阻碍,为了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运动状态,大多数的伤者都会选择进行康复训练,能够通过运动治疗的方式,恢复机体原有的功能。在体能康复训练的過程中,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训练,并结合科学的方法和医护人员、体能教练的辅助,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逐渐的恢复原有的运动平衡,恢复身体协调能力。但是进行体能康复训练必须要按照伤者实际的受伤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体能康复训练,才能够达到训练目的。
  一、什么是体能康复训练
  体能康复训练主要是有教练员、研究人员和医生相互搭配进行的工作。在运动员受伤后,为了能够更好地恢复原有的状态,就需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主要由医生进行恢复计划,并由护理医师进行协助,恢复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功能,再进行体能康复训练,由体能教练引导,逐渐的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没有受伤的运动员也可以进行体能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身体负荷的程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受伤[1]。
  由于运动员在受到了运动损伤之后,轻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重者可能永远都要告别运动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国家带来了损失,也为运动员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就要求体能康复师能够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并逐渐的恢复运动员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力,减轻运动员的受伤程度。
  二、体能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运动前准备活动
  在体能康复训练之前,要先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够防止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通过准备活动能够活动身体各个部分的关节,能够唤醒肌肉的状态,除了统一的准备活动之外,运动员还可以按照体能康复训练的位置,进行独立的准备活动。要保证准备活动能够活动到身体各个部分,才能够继续体能康复训练[2]。
  (二)体能专项训练
  体能专项训练指的是,在进行专项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受伤程度进行训练,加强了训练的效果。医生可以向教练员询问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方式,分析其受伤的原因,进行受伤部分的专项训练,能够减少受伤的程度,更加合理的安排运动计划[3]。
  (三)体能康复训练
  要按照体能恢复不同渠道的基本需要,可以适当的搭配医生对运动员损伤治疗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的、具体的看待运动员受伤程度。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能够看出体能康复训练的效果,还能够找到体能康复训练中的不足,完善体能康复训练的内容。
  (四)运动后整理活动
  在每一次进行体能康复训练之后,都需要进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能够使肌肉逐渐的放松回静止的状态,能够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受伤比较严重的运动员,可以搭配运动按摩,恢复肌肉的原有状态。对于可以自行运动的运动员来说,可以适当的进行伸展活动、慢跑、散步等活动,恢复状态。
  三、现阶段体能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尽管我国的体能康复训练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国家也支持体能康复训练的进行。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针对体能康复训练的需要,进行专业的开设,一般都是由康复医院专业的人才进行体能康复训练。也缺乏相关的认证标准,没有针对体能康复训练建立专业的考核制度。所以,根据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国家要逐渐的完善体能康复训练的相关规定,要成立相关的机构,对参与体能康复训练的人员进行考核,鼓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体能康复训练的工作当中[4]。
  四、关于体能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
  体能康复训练既属于医学问题,也属于运动问题,将体能与康复相互结合,能够相互补充学科中的不足,达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康复训练师也有一定的要求,要了解运动员的运动原理,以及伤病恢复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方法,能够按照伤者的受伤部位,实施不同的训练方式,达到训练的根本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体能康复训练作为现阶段针对伤者恢复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按照相关的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恢复伤者的身体机能。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按照伤者实际的受伤情况进行训练的安排,并按照受伤部位的不同进行训练,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琪.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周维方.徒手格斗对抗类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组分训练理论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 尹晓震.体外冲击波配合体能康复训练对辽宁优秀田径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治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4] 李奎.短跑运动员髂胫束摩擦综合症伤后康复训练过程的个案跟踪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常见类项目健身,能使人体消耗足够的热量以供给机体适当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对心理的调节有积极作用。常见类项目健身对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是适合大众健身锻炼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关键词 常见类项目 健身原理 健身特点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常见类项目健身原理  (一)健身的生理学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跳高与跳远训练要素在技术原理、技术特征以及专项素质等方面的贡献,阐述了跳远训练对跳高训练在速度、力度、衔接程度等方面的贡献性作用,并初步提出了在以跳远训练辅助跳高训练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跳远训练 跳高训练 贡献性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跳高与跳远要素共性分析  (一)技术原理基本相同 
随着全球范围知识经济来临,知识取代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开发已不再是单个企业或组织所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不同企
摘 要 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保证。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的取决于运动员战术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本文旨在很好的了解赛前紧张焦虑对运动员的影响,以提高运动员对赛前心理的认识,提高比赛的稳定性。  关键词 心理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 紧张 焦虑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