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观察员报告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食堂,吐槽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越是吐槽越是难以割舍。校园网的论坛上,总会不时地冒出关于食堂的帖子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女生说自己高一就默默许愿,一直要吃学校食堂的煎饺吃到吐,现在高二的她终于如愿以偿了。另外就是经常有两拨人就“凭什么你先占领食堂”打起了嘴仗,在他们心目中食堂就应该建在校园的圆心,与任何一幢教学楼距离相等,大家凭体力取胜,才叫公平。
  食堂在午餐时刻通常都很烫手火热,但晚饭时分却难逃门可罗雀的处境,限时的午休时间加上便利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热销,但很明显这是受众的无奈之举。中午下课时分,汹涌的人潮归宿于一个目的地。而到晚饭时间,结束了一天紧张课程的同学们更多地把这段较为宽裕的时间当做放松小憩的时段,时间宽裕了,选择可以更多,于是很多人便转战校外的“黑暗料理”了,还有一部分小资,则分流到了廉价的咖啡馆和西餐厅。当然,食堂总是在新生时节爆满,而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新生们自然而然会转而去发掘自己的最爱。
  而身为一个后知后觉又嫌麻烦的人,吃饭想省钱又不希望拉肚子,于是食堂是最好的去处。即便已经被人称为学姐,晚饭时刻却还是坚守常规,不得不与其他人分道扬镳。“她又要去食堂了……”这话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是“她真是有点怪”。于是,“我要攒钱”就成了我坚决对抗这些嘀咕的最大动力。
  不过,一个人常去食堂用餐,会让你留意并摸透它的脾气。你可以通晓哪些菜通常都会是正常发挥可无所顾忌随意点的,哪些菜可能会有太咸的危险,哪些菜只要一冷就丧失其魅力。同时,在午饭时分要找到一个容纳三人的桌子是有多困难!如果是一个爱听闲谈,观察众生百态的爱好者,你更可以选择坐在一对谈话者旁边,默不做声地了解她们最近又在追什么日剧美剧。这其实是考验自我常识以及侦探能力,若是实在心痒痒想验证自己是否正确还可以突然插话进去加入讨论。我试过一次,她们表现得毫不惊讶,肯定了我的猜测之后,继续进行她们的话题,虽然最后她们用完餐就走了,并非我预期中“从此相识成为追剧的好战友”那样,不过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
  当然我也听说有人因眼见某位其倾慕的学长在食堂二楼出没,而萌生了一直在那里用餐的执念。这里适合偶遇,适合观察只有几面之缘的熟人的餐盘中有些什么,并且以此顺利找到谈资。这里或许还适合进一步地了解你的同班同学喜欢或厌恶的蔬菜是什么,了解那个貌似纤弱的姑娘居然奇迹般的饭量很大,并且向他人倾诉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吃鸡蛋。在中午紧张的用餐时间里,爆满的食堂非常不适合吃饭节奏和习惯不同的人凑合着一起用餐。通常我吃饭很快,不喜欢边吃边聊。这注定我在用餐期间的不善言辞安静沉默以及必须大眼瞪小眼地等待对方完成使命。以至于到最后,对方总是善良地说“你先走吧”,而我便顺势而为得命而去。
  食堂还提供好玩的盛菜师傅——王婆卖瓜般地叫卖菜肴“香喷喷的小笼包子刚刚出炉啊!还是热的啊!”;一脸期待地看着你希望你领走他刚刚盛上的一碗赤豆粥;不顾你的抗议硬是多添饭菜并且爽朗地冲你笑好久。二楼的下面师傅凭着唱歌以及一尘不染的厨师帽甚至上了《xx晚报》,标题是这样的《X校食堂“面条王子”走红网络,煮面棒人又帅敢把大名标在厨帽上》。其实我倒真的没太关心过,并且问了其他人的感想后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稿子真的值得一写?”不过上了报纸后面条生意看起来真的好了不少。
  食堂是用来规整常人的三餐时间的。中午十二点刚过,余下的菜色无从挑选;晚上六点,兴致极佳地踏进食堂失望而回——只是因为你来得太迟了。与人头攒动的高峰时刻形成鲜明对照的冷清时分,师傅们非常悠闲地开着玩笑给你添着饭菜偶尔还对你品头论足一番,而你只期冀一直吃的常规菜色至少还能有那么一丁点剩余。除此之外,食堂时间的存在导致每天下午四点半肚子会习惯性地空乏,这样领先于世界的节奏以至于每一次周末回家吃饭都要倒一倒时差,在傍晚五点就开始灵敏地捕捉晚饭的香气。
  食堂是用来被挑剔的,无论是中午的排队长龙,单调重复的菜色,虽然免费但堪比刷锅水的清汤,抑或是某些改进更新却没有到点子上的措施:“什么,考试周期间晚上八点钟提供夜宵?八点钟也算夜宵嘛?”谈到这一层面,其实无论食堂做什么改进都会被我们诟病。而“Take it or leave it.”的道理我也知道。但既然它不够优秀,我就有理由一边吃一边继续我的刻薄。
  食堂总是处于被同学嫌弃的位置,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就像一个有点哕嗦有点不靠谱的妈妈角色。它不明亮,很拥挤,还时常看到打翻的汤汁。它以异于常人的时间感提供服务,并且很快就人去楼空关门挂锁。“食堂的饭菜又涨价啦!”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抱怨点,但所提供的偶遇,空调,归属感以及相对市价便宜的价格也同样亘古不变。它或许是一个吐槽点,在学校生活里,我们的共同记忆除了昏昏欲睡在牛人身旁的图书馆,跑步貌似看不到尽头,让人精疲力竭的操场之外,就是遭人咂嘴的食堂了!
  (Alice)
其他文献
前两天地震了,我们班正在上课,地震来的时候,大家都惊慌失措,钻桌子的钻桌子,往外跑的往外跑,只有一个哥们儿淡定地站起来,一拍前面的桌子,指着天空大喊:“老天爷,你有什么直接冲我来,不要把无辜的人卷进来,和他们没有关系!”
期刊
在英国,圣诞节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一年之中最重大的节日。为了帮助留学生体验英国文化和融入英国人的生活,英国政府成立了慈善机构HOST,帮助留学生联系去英国各地的Host Family(寄宿家庭)度过节假日。留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间和地点,寄宿家庭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留学生。  我之前曾参加过寄宿家庭的活动,并结识了Steve和Jan夫妇。2011年圣诞节前,这对夫妇邀请我和好友佳一起去他
期刊
你画得真好  十七岁的时候,沁泉迷上了画漫画,也许是小时候学美术时打下的美术功底,她笔下画的线条简洁,寥寥几笔,人物就呼之欲出。  不过,沁泉没有给任何人看过她的画。每天晚上,在书房的那盏橘色小灯下,她总是独自一人静静地用画笔在画纸上认真地勾勒着,眼神沉静而专注,唇角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  或许你不会想到,这一切都只是缘于他的一句话。  高二那年,正值《灌篮高手》最流行的时候,课间大家总是围绕里面
期刊
眼看着又要新的一年了,今儿我收到了老妈寄来的包裹,是给我新买的御寒的衣物。我妈在短信中多次强调说给我寄了一件特别特别好看的羽绒衣,并叮嘱我一定要天天穿,她老人家就高兴了。根据我对我妈这么多年来审美的了解,我知道,包装袋里的衣服一定不是我的style。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华丽丽的橘红色配上华丽丽的大花朵,就差裹一个头巾了。不过,想起这么多年来,我妈一意孤行的情况下挑来的衣服,我顿时就释然了。
期刊
我身边有许多热爱文艺的姑娘以小清新作为自己青春期的终极目标。在“青春”系电影的冲击下,“小清新”们的努力方向不再是社交网络上各种被P得色调朦胧明媚忧伤的图片,而是有了更为具象的影音实体——在“撒了金粉的城市”里,身着上万华服,平安夜时看浦江上绽放绚丽烟花,雪天里去高架上赤脚狂奔,以及各种以微茫的存在在大大小小的绝望里努力着。  我个人也沉迷过一阵子小清新,假期里没事总会自拍一堆综合应用了各种美图软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公布了一则名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消息,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高居该榜榜首的《红楼梦》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为什么这些经典竟遭遇如此排名?  虽然部
期刊
提起食堂,似乎每个人都有话要说。食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团体的人集体吃饭的地方,可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学生时代,中学时期和学校食堂的“恩怨情仇”将继续在大学上演续集。对于所有同学来说,食堂提供的不仅是食物,还有校园生活的记忆。  虽然食堂看似只是平淡生活的一隅,可是其衍生出的文化却不可小视,身在食堂的同学每天总要在爱与恨的边缘徘徊,做着千年不变的选择题——吃什么好。这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
期刊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都想走不同的路,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都得走相同的路,走在一起走的路上。时间节点不同,空间方位不同,主观认知不同,每个人会被贴上和别人不同的标签。但不论时过境迁,还是朝代兴衰,每个人匆匆来匆匆过的路径也都大致相同。  我们都有渴望,都有欲求,如同自燃物般,总会有机会靠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烧。可不同的是,有些人慢慢丧失了自燃的能力,必须得靠别人点燃才能燃烧;
期刊
冬天是个浪漫的季节,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可这浪漫的季节有时也让人望而生畏,因为进入12月,温度渐渐开始低了下来,走在大街上处处可见穿着棉袄、系着厚重围巾的人们。这个月份,就变成了毛绒满天飞的温暖季节。  保暖  近几年,社会上也开始流行一些方便携带的取暖物,比如暖宝宝、热水袋、保暖贴,各种保暖措施是应有尽有。  心形充电暖手器&毛绒防爆充电热水袋  喜欢桃心的你,课桌里一定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心
期刊
完美句号恰恰是不平衡的感叹号  自高考成绩公布后,各地一些高考“牛班”便陆续浮出水面。湖南师大附中高三18班,全班共40个人,39个被保送北大清华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裸分得了628分。被称之为“最牛高考班”。虽然此事一经公布便在教育界引起轰动,但也不免让人深思,最牛高考班到底是值得人们称赞和效仿,还是应该反省中国教育的两极分化问题。  此消息在网络上一发布,就有网友说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