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贸易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包括教育服务贸易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指出其内部资源存在的优劣势与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5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84-01
国际间教育服务贸易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形势,充分利用优势S(Strength),积极改善劣势W(Weakness),主动把握机遇O(Opportunity),克服威胁T(Threat),促进双方教育服务贸易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分析S(Strength)
中国与东盟各国是近邻,双方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背景、合作的基础及发展潜力看,双方在教育服务贸易上有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相似的文化信仰优势。中国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与东盟各国有悠久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往来历史,使得双方有着许多相似的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和风俗信仰。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尤其是越南同属“汉字文化圈”,使来华留学生更容易学习汉字、汉语,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相同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信仰,有利于理解中国的文化,也有利于东盟国家对中国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接受。
(二)空间地缘优势。从地缘角度看,中国和东盟各国海陆相接,是互相守望的近邻,这为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一方面,由于地理相近,有比较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可使双方减少地理差距的影响,更方便的进行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地理位置较近,可以节省人员来往尤其是留学生的交通费用,许多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周边国家留学。
(三)教育资源的协作互补优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存在不同的层次和优势,各类教育资源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性。如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我国教育在语言文化、中医等某些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学费低廉,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双方教育的互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容易通过互补协作、共享教育资源获得双赢。
二、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劣势分析W(Weakness)
(一)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留学服务环境不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与东盟国家毗邻的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恰恰这些地区又是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前沿,东盟留学生的主要聚居地,如广西、云南等省份,东盟十国留学生占其外国留学生比例的80%。这些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文化氛围不浓,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二)中国高校整体实力不强,教育服务管理水平低。我国高校通过改革合并,实力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世界一百强重点大学数量较少,整体实力不强。另外,仍存在留学生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观念和意识落后,留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等问题。
三、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机遇分析O(Opportunity)
(一)教育服务列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确定的12个基本服务部门之中,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四种形式存在,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費在全球教育服务市场中占绝大多数份额,主要指留学生教育服务。而我国作为WTO成员国,是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首批签约方之一。这些都为中国积极主动的与东盟开展教育合作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双方经济贸易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3623.3亿美元。2007年1月双方在签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表示,中国和东盟10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放教育等服务领域。这为教育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教育贸易服务合作发展。
四、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威胁分析T(Threat)
(一)人文环境的障碍与威胁。中国与东盟各国虽然有深远的文化渊源,但由于历史、社会制度或者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双方在文化、思想、政策等方面产生具体和现实的差异。这将对中国开展跨文化的教育合作产生一定的难于逾越的人文环境障碍与威胁,包括文化冲突,文化隔阂等。
(二)教育服务贸易机会的竞争。在东盟十国内,随着东盟一体化的加强,十国间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十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日益频繁。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教育环境,在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扩大和加强。
(三)国际形势的变化及不稳定。由于国际间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制约,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变数都将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比如,先前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在东南亚国家受到排斥甚至取消,导致当地的华文教育一度停滞;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直接使来华留学生数量锐减。
五、总结
在开展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经济,建设日益优化的社会环境;采取高性价比的留学优惠政策,提高留学生教育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使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文.GATS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J].山西财经大学,2006,(3).
[2]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俊.关于构建中国与东盟留学生教育合作平台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5,(8).
关键词: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5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84-01
国际间教育服务贸易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形势,充分利用优势S(Strength),积极改善劣势W(Weakness),主动把握机遇O(Opportunity),克服威胁T(Threat),促进双方教育服务贸易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分析S(Strength)
中国与东盟各国是近邻,双方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背景、合作的基础及发展潜力看,双方在教育服务贸易上有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相似的文化信仰优势。中国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与东盟各国有悠久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往来历史,使得双方有着许多相似的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和风俗信仰。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尤其是越南同属“汉字文化圈”,使来华留学生更容易学习汉字、汉语,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相同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信仰,有利于理解中国的文化,也有利于东盟国家对中国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接受。
(二)空间地缘优势。从地缘角度看,中国和东盟各国海陆相接,是互相守望的近邻,这为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一方面,由于地理相近,有比较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可使双方减少地理差距的影响,更方便的进行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地理位置较近,可以节省人员来往尤其是留学生的交通费用,许多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周边国家留学。
(三)教育资源的协作互补优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存在不同的层次和优势,各类教育资源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性。如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我国教育在语言文化、中医等某些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学费低廉,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双方教育的互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容易通过互补协作、共享教育资源获得双赢。
二、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劣势分析W(Weakness)
(一)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留学服务环境不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与东盟国家毗邻的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恰恰这些地区又是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前沿,东盟留学生的主要聚居地,如广西、云南等省份,东盟十国留学生占其外国留学生比例的80%。这些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文化氛围不浓,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二)中国高校整体实力不强,教育服务管理水平低。我国高校通过改革合并,实力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世界一百强重点大学数量较少,整体实力不强。另外,仍存在留学生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观念和意识落后,留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等问题。
三、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机遇分析O(Opportunity)
(一)教育服务列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确定的12个基本服务部门之中,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四种形式存在,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費在全球教育服务市场中占绝大多数份额,主要指留学生教育服务。而我国作为WTO成员国,是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首批签约方之一。这些都为中国积极主动的与东盟开展教育合作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双方经济贸易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3623.3亿美元。2007年1月双方在签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表示,中国和东盟10国都将在各自WTO承诺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放教育等服务领域。这为教育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教育贸易服务合作发展。
四、中国-东盟教育服务的威胁分析T(Threat)
(一)人文环境的障碍与威胁。中国与东盟各国虽然有深远的文化渊源,但由于历史、社会制度或者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双方在文化、思想、政策等方面产生具体和现实的差异。这将对中国开展跨文化的教育合作产生一定的难于逾越的人文环境障碍与威胁,包括文化冲突,文化隔阂等。
(二)教育服务贸易机会的竞争。在东盟十国内,随着东盟一体化的加强,十国间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十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日益频繁。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教育环境,在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扩大和加强。
(三)国际形势的变化及不稳定。由于国际间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制约,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变数都将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比如,先前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在东南亚国家受到排斥甚至取消,导致当地的华文教育一度停滞;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直接使来华留学生数量锐减。
五、总结
在开展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经济,建设日益优化的社会环境;采取高性价比的留学优惠政策,提高留学生教育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使中国-东盟教育服务贸易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文.GATS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J].山西财经大学,2006,(3).
[2]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俊.关于构建中国与东盟留学生教育合作平台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