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一个大家都熟悉,但又最容易被家长所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孰不知,幼儿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的意义的。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作为家长应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了“教子婴孩”、“早谕教”,告诉人们,在婴幼儿无所知、无所疑时,进行教育是容易的。
  一、走出自我,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
  如何让幼儿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培养:
  1.树立榜样。南斯特娜夫人说过:“幼儿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样。”“上行下效”、“幼儿是父母的影子”,这些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的格言。幼儿模仿力强,他们常常无意识地模仿身边人的举止言行。在家庭中父母要有意识创造良好氛围,为幼儿树立榜样。不论对内还是对外,都要做到不卑不亢、坦诚相待,把尊老爱幼、先人后己作为相处关系的行为原则;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的人物或幼儿身边的人为其提供效仿的榜样,使幼儿在言传身教中受到良好影响,让幼儿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
  2.积极创造与人共享的机会。为幼儿营造模仿的时机,创造分享的机会。如吃东西时让幼儿做分发者,既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又为之提供了分享的锻炼机会。再如请同伴到家里玩玩,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他们玩,把好吃的拿给他们品尝,让幼儿从与伙伴相处中获得满足。
  二、摆脱依赖,养成自立的习惯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儿童期是人生独立生活的时期。”让儿童尽早学会自我服务,通过独立协商解决冲突,并参与合作,才会被这个世界所容纳,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培养:
  1.以鼓励为主,让幼儿“自己来”。对幼儿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不会到会的,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脱衣服系鞋带,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幼儿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父母要顺应幼儿的发展变化,满足幼儿的独立要求,鼓励其积极探索,从而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其“试一试”,同时给予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之掌握一些必须的技能。
  2.放开手,让幼儿自己走。幼儿的能力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没有锻炼机会,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行动上要放开幼儿的手脚,让他们独自走向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以积极的语言和行动鼓励,使其在探索自己天地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提高独立性,养成自立的习惯。新加坡人提出了“再富也要穷孩子”的口号,他们带孩子外出时有意不给孩子准备点心、水,而让孩子自己解决口渴饥饿的问题,鉴于新加坡的做法,节假日家长带孩子远足踏青时,一定要放手,如:让孩子自己背包,自己行走,进公园时买票带路,孩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切放手孩子,家长给予鼓励支持 ,孩子就会在自己走的过程中渐渐长大,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三、培养同情心,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有研究表明:幼儿在三岁以后,就具有了同情心,看到别的幼儿摔倒而有痛苦的表情,就做出痛苦的反应,年龄增长,同情心逐渐增强。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培养:
  1.让幼儿学会关心自己。通过幼儿自身情感和体验,引其萌发帮助他人的行为,这是走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桥梁。幼儿摔倒了,会觉着痛,甚至会哭,因此幼儿也会得到家长的关照:劝慰、涂药、包扎,甚至是教育。幼儿在获得这一经验的前期下,就知道了走路做事要当心,并学会关心、保护、照顾自己。父母可用幼儿自身痛的体验来引导教育幼儿,让幼儿想到别的幼儿摔倒了,也是会痛会哭的,那么在看到别的幼儿摔倒时,幼儿就会想到去安慰照顾他,由关心自己过度到关心别人。
  2.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父母要教育子女了解爱的真义,认识与体验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是爱的付出。在满载父母爱的基础上爱自己的父母,由关心自己到关心父母进而关心他人。家庭中,父母就是最好的玩伴和教育者,即父母可以通过游戏达到教育目的。如在小幼儿生病时,父母总是精心照顾幼儿,在此基础上,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心理,可以让幼儿做爸爸,而爸爸做生病的幼儿,幼儿自然会在游戏中模仿生活中的爸爸,去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为孩子忙这忙那,学习关心别人、照顾别人。通过游戏既可以教育幼儿了解父母的不易,同时也无形中培养了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好行为习惯。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1.以身作则,注意正面教育。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搞好个人卫生,如勤洗头洗脚、早晚刷牙等,按时作息,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幼儿讲明道理,多鼓励表扬,提高幼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少批评,尽量委婉指出不足。曾有这样一个幼儿,刚从爷爷奶奶身边来到其爸妈身旁时,卫生习惯令人头疼:饭前便后不洗手,饭后不漱口,随地吐痰,随手扔纸......教师与其家长联系,希望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身为教师的父母,制定了家庭一日作息要求,以自身为榜样,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及时引导监督,幼儿的习惯渐渐的好转。
  2.玩中学,加强监督指导。利用幼儿爱玩的特点,引其参与,让其反复练习掌握,如根据幼儿喜欢玩水的特点,父母愉快洗手,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然后教幼儿擦肥皂,冲洗干净,反复练习,具体指导,多次强化,就形成不自觉的行为。
  3.给幼儿立点“规矩”。幼儿习惯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比如规定幼儿起床后叠被、饭后漱口,父母一定要站在“统一战线”上,跟上监督,必要时给予指导,让习惯得以保持和巩固。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道路是漫长的,作为家长要树立“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意识,要在成长的道路上善于捕捉、利用好一切教育良机,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回报你的将是一份欣喜。“玉不琢,不成器”,良好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持久努力。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师普遍感觉课讲起来单调、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的少,怕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多了,很可能变成“一言堂”,变成空洞的说教。要改变这一窘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初三第三课第二节第二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理论性非常强,在连续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讲述法”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学期,我采
期刊
当前,我国高中的英语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课堂上,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交际水平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模仿背诵上,“哑巴式”英语依然存在。教师在课堂中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只是一味地灌输英语语言知识。在一些课堂上,虽然存在互动,但这些互动主要停留在课堂中的提问上,提问的内容较简单,提问的形式较单一,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现状中存
期刊
宋代词人柳永曾有词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情至最深处,物我两孤独。对于线装书,我权且这样认了。  ——题记  窗外,夜之宁静,似乎也掩盖不了日常的车水马龙与人世喧嚣,而我,注定是不属于这份热闹的。于是,我关门闭户,蜷身于斗室,度过一个又一个平淡而充实的夜晚。  曾经无数次幻想,夜深人静,万家灯寂,静坐窗前,书案青灯,单行孤影,翻开一部书页已经发黄的线装书,就着刺鼻的霉味儿,手握秃笔
期刊
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机械地将德育、智育、体育等进行人为划分,将德育当成一门课程来进行来传授,教育中过分注重理论说教,忽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社会实践;注重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践证明,这样的道德教育不符合小学生品德养成规律,实效性差。教育者如何使学校德育从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期刊
进入新的时期以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对高中政治课的总体性、根本性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更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期刊
当今的城市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被父母家人宠爱,在享受优质物质生活的同时,降低了精神境界的追求,法律意识淡薄,人生目标和理想变得模糊,甚至缺失。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如
期刊
今年出版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   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政治“
期刊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写是语言的输出。母语学习是先听、说,后读、写。而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本土上进行英语学习,通常是先听、读,后说、写。听、读较易,说、写较难。而写的能力恰是语言学习水平的综合体现。   高中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写作是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作为表达思想的最基本单位——句子,受汉语习惯影响,掌握得不准确,不熟练。语言是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一种主
期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除了科学、完整、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能否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相反,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会事倍功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呢?如何去把握与处理好信息反馈呢?如何去察言观色和左右决策呢?  一、察课前,观预习效率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激发写作兴趣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