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大的别离在四年的时光荏苒中如期而至,那个夏天,依依不舍的我们挥挥衣袖,迈出脚步,带走一些些回忆,也留下一些些故事。
★ 你与我相聚的瀚海星辰 ★
填志愿的时候,心情总不过迷惘二字。作为一个浙江人,心心念念便是浙大,然而上帝无情地为我关上了这扇门,我只能寻寻觅觅重新打开一扇窗。出于打死也不要离开包邮区的心理,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上海,魔都上海,名校云集—玩在复旦,住在交大,吃在同济,爱在华师,学在华理。不过,高校虽多,尴尬的成绩却注定了选择权在天不在己。
于是,暑假的岁月如同默片匆匆滑过,画面便直接跳转到了“学在华理”中的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有三个校区,分别为徐汇、奉贤和金山科技园,学校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奉贤校区,体验上海郊区的恬静生活。升上大四后方能有幸入驻徐汇校区,感受一把魔都的繁华魅力。因奉贤靠海,校园里氤氲的水汽中总夹杂着似有若无的海腥味,时而海风呼啸,便传来少男少女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哦!我的发型。”不过,也正因如此,公交十几分钟便能直达海湾旅游区,为我们带来了十足的便利。
还记得第一次班级聚会我们的活动便是去海边撸串,坐在堤坝上感受海风的吹拂,竟有种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飘飘然。我们是清晨去的海边,目之所及还是一片黑压压的滩涂地。逛到正午,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食材和工具开始烤肉,当四周全是浓郁的孜然味,我们的兴致也达到沸点。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打算离去,而远处的滩涂地也早已经被海水覆盖,风景是难言的波澜壮阔。海边的佛塔和寺庙传来的晚钟声,配合着夕阳轻吟浅唱,又配合着浪花轻快明朗,一下又一下,连我们这些纯种的理工科生们都不由得感受到了久违的浪漫情怀,牵动了内心的柔软。夜幕降临,光亮被黑暗所吞噬,天上的星星渐渐露出了眼睛,一眨又一眨,好似告诉我们:这里啊,有你们要的瀚海星辰!
★ 梦里梦不来的书山有路 ★
若要细细追溯,“华理”最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叫华东理工,它的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由多所学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来,是全中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我们可以先欣赏一下华理的校徽,将两个“University”的首字母“U”进行交叉对接,作为化工塔、管道与过程工业中的设备的抽象表现,齿轮的元素则代表学校以工科为主,整体便体现出华理化工特色的悠久历史。大概正因为在化工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华理在化工的造诣于各个高校中绝对是高人一筹。
事实上,学校的实验室和很多化工以及相关衍生专业的公司都有所合作,毕业学生遍布于化工、生工、食品、日化、药物各个领域。悄悄地说一句,华理学子吃苦耐劳的口碑可是全上海的企业公认的!可能正是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学校设有很多社会奖学金,堪称“书山有路勤为径,条条通向奖学金”。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直到关门铃声响起还座无虚席的图书馆,考试周比肩继踵的教学楼,午夜时分仍灯火通明的食堂,无一不是我们的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证明。
正所谓劳逸结合,徜徉书山的同时,我们也乐于去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江南水乡的风景悠然。上海的周边几乎被古镇和水乡所环绕,周庄、乌镇、西塘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最爱的是苏州,处处是园林,移步即换景,整个苏州几乎是被天然美景所支配。其实初到苏州火车站时,我就感受到了盛大的惊艳。古香古色的火车站,大门正对一座小城楼,城楼的外围又被清澈河水环绕,约莫是古时的护城河。我和室友们慕名去了寒山寺,听着导游的讲解,感觉心灵亦受到了涤荡。正巧此时有和尚撞钟,据说撞三下福禄寿,撞四下四大皆空,撞五下五蕴皆苦,撞六下六根清净。不过我们这群叽叽喳喳的姑娘们想要六根清净,那还是等到五六十年后吧……而苏州的确是园林云集的,定园、拙政园、留园等等等等,花草树木应有尽有,古往今来已有无数美文给它谱写了赞歌。
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有旗袍,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民国时期那些优雅的上海女人,婀娜多姿,步态袅娜。
你看,这就是在沪上高校的福利!知识在笔墨之间,意趣在山水之间。
★ 白衣飘飘的年代 ★
由于是化工学校,白大褂便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一入学,学院里便统计了每个人的身高和穿衣尺寸,辅导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将下發一套白大褂。该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骄傲,期待,惊喜,又带着一丝丝的探究—哎,我们竟然要穿白大褂了!你说我们的白大褂长什么样呢?
女生们都抱有十分美好的幻想:大概是收腰的吧,穿上去秀气又不失温婉可人。怀着这种隐秘的小确幸,我们等了将近一个星期,而最终班长大人将白大褂放到我们手里时,我们才蓦然醒悟,白大褂真的只是白大褂,不仅白,而且大!宽松,无型,冗长,连让人穿的兴致都没有,明晃晃地嘲笑着我们的想太多。
而后的日子便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穿插,每个星期总有那么几天要心不甘情不愿地套上战袍,有时候不小心沾上点化学试剂,有时候不小心碰上点动物血浆……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原先那件洁白的大袍子早已面目全非,五彩斑斓。
虽然入学时对白大褂各种嫌弃,但即将离校时,很多同学都将白大褂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甚至有些同学还请任课老师和全班同学在白大褂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纪念这四年的灿烂时光。
我突然就想起了一首老歌—《青春纪念册》。 对于经常做实验的学生来说,我们的青春是离不开白大褂的,它是我们整个实验室生活的承载。实验成功的欣喜,实验失败的无可奈何,当看到白大褂的那一刻,记忆便鲜活地涌现在脑海。时光无情地奔腾而去,连回忆都无所凭依,而白大褂不就是我们最好的纪念吗?
每当毕业季来临,各种“花式毕业照”便屡见不鲜,而当我们整齐划一地脱下学士服套上白大褂合影时,谁能说自己的内心没有划过一丝触动?
而漫步在四季分明的校园,随着微风的吹拂,白大卦翻飞出哗哗的声响。多像我们的青春啊,风过无痕,却鲜活有声!
★ 你与我相聚的瀚海星辰 ★
填志愿的时候,心情总不过迷惘二字。作为一个浙江人,心心念念便是浙大,然而上帝无情地为我关上了这扇门,我只能寻寻觅觅重新打开一扇窗。出于打死也不要离开包邮区的心理,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上海,魔都上海,名校云集—玩在复旦,住在交大,吃在同济,爱在华师,学在华理。不过,高校虽多,尴尬的成绩却注定了选择权在天不在己。
于是,暑假的岁月如同默片匆匆滑过,画面便直接跳转到了“学在华理”中的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有三个校区,分别为徐汇、奉贤和金山科技园,学校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奉贤校区,体验上海郊区的恬静生活。升上大四后方能有幸入驻徐汇校区,感受一把魔都的繁华魅力。因奉贤靠海,校园里氤氲的水汽中总夹杂着似有若无的海腥味,时而海风呼啸,便传来少男少女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哦!我的发型。”不过,也正因如此,公交十几分钟便能直达海湾旅游区,为我们带来了十足的便利。
还记得第一次班级聚会我们的活动便是去海边撸串,坐在堤坝上感受海风的吹拂,竟有种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飘飘然。我们是清晨去的海边,目之所及还是一片黑压压的滩涂地。逛到正午,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食材和工具开始烤肉,当四周全是浓郁的孜然味,我们的兴致也达到沸点。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打算离去,而远处的滩涂地也早已经被海水覆盖,风景是难言的波澜壮阔。海边的佛塔和寺庙传来的晚钟声,配合着夕阳轻吟浅唱,又配合着浪花轻快明朗,一下又一下,连我们这些纯种的理工科生们都不由得感受到了久违的浪漫情怀,牵动了内心的柔软。夜幕降临,光亮被黑暗所吞噬,天上的星星渐渐露出了眼睛,一眨又一眨,好似告诉我们:这里啊,有你们要的瀚海星辰!
★ 梦里梦不来的书山有路 ★
若要细细追溯,“华理”最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叫华东理工,它的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由多所学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来,是全中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我们可以先欣赏一下华理的校徽,将两个“University”的首字母“U”进行交叉对接,作为化工塔、管道与过程工业中的设备的抽象表现,齿轮的元素则代表学校以工科为主,整体便体现出华理化工特色的悠久历史。大概正因为在化工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华理在化工的造诣于各个高校中绝对是高人一筹。
事实上,学校的实验室和很多化工以及相关衍生专业的公司都有所合作,毕业学生遍布于化工、生工、食品、日化、药物各个领域。悄悄地说一句,华理学子吃苦耐劳的口碑可是全上海的企业公认的!可能正是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学校设有很多社会奖学金,堪称“书山有路勤为径,条条通向奖学金”。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直到关门铃声响起还座无虚席的图书馆,考试周比肩继踵的教学楼,午夜时分仍灯火通明的食堂,无一不是我们的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证明。
正所谓劳逸结合,徜徉书山的同时,我们也乐于去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江南水乡的风景悠然。上海的周边几乎被古镇和水乡所环绕,周庄、乌镇、西塘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最爱的是苏州,处处是园林,移步即换景,整个苏州几乎是被天然美景所支配。其实初到苏州火车站时,我就感受到了盛大的惊艳。古香古色的火车站,大门正对一座小城楼,城楼的外围又被清澈河水环绕,约莫是古时的护城河。我和室友们慕名去了寒山寺,听着导游的讲解,感觉心灵亦受到了涤荡。正巧此时有和尚撞钟,据说撞三下福禄寿,撞四下四大皆空,撞五下五蕴皆苦,撞六下六根清净。不过我们这群叽叽喳喳的姑娘们想要六根清净,那还是等到五六十年后吧……而苏州的确是园林云集的,定园、拙政园、留园等等等等,花草树木应有尽有,古往今来已有无数美文给它谱写了赞歌。
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有旗袍,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民国时期那些优雅的上海女人,婀娜多姿,步态袅娜。
你看,这就是在沪上高校的福利!知识在笔墨之间,意趣在山水之间。
★ 白衣飘飘的年代 ★
由于是化工学校,白大褂便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一入学,学院里便统计了每个人的身高和穿衣尺寸,辅导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将下發一套白大褂。该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骄傲,期待,惊喜,又带着一丝丝的探究—哎,我们竟然要穿白大褂了!你说我们的白大褂长什么样呢?
女生们都抱有十分美好的幻想:大概是收腰的吧,穿上去秀气又不失温婉可人。怀着这种隐秘的小确幸,我们等了将近一个星期,而最终班长大人将白大褂放到我们手里时,我们才蓦然醒悟,白大褂真的只是白大褂,不仅白,而且大!宽松,无型,冗长,连让人穿的兴致都没有,明晃晃地嘲笑着我们的想太多。
而后的日子便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穿插,每个星期总有那么几天要心不甘情不愿地套上战袍,有时候不小心沾上点化学试剂,有时候不小心碰上点动物血浆……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原先那件洁白的大袍子早已面目全非,五彩斑斓。
虽然入学时对白大褂各种嫌弃,但即将离校时,很多同学都将白大褂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甚至有些同学还请任课老师和全班同学在白大褂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纪念这四年的灿烂时光。
我突然就想起了一首老歌—《青春纪念册》。 对于经常做实验的学生来说,我们的青春是离不开白大褂的,它是我们整个实验室生活的承载。实验成功的欣喜,实验失败的无可奈何,当看到白大褂的那一刻,记忆便鲜活地涌现在脑海。时光无情地奔腾而去,连回忆都无所凭依,而白大褂不就是我们最好的纪念吗?
每当毕业季来临,各种“花式毕业照”便屡见不鲜,而当我们整齐划一地脱下学士服套上白大褂合影时,谁能说自己的内心没有划过一丝触动?
而漫步在四季分明的校园,随着微风的吹拂,白大卦翻飞出哗哗的声响。多像我们的青春啊,风过无痕,却鲜活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