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默写知识点固然不是文科学习的正确方法,但要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却离不开扎实的记忆基础。背诵作为初中文科生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时间轴构建法、归类对比法、关键词提取法、联想记忆法、框架填充法等几个方面,以历史学科作为代表,讨论了背诵技巧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背诵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部分学生着眼于中考应试目标,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和单纯的复述性学习,方法技巧掌握不足,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历史,但是对历史课学习却有着一种畏难情绪,影响了实际学习成效。虽然在《新普通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做了如下要求: 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无可否认的是上述对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运用必须要建立在对历史课本的宏观掌握和对细小知识点的精准理解之上,而背诵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面对如此之大的背诵量,盲目的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下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背诵技巧。
一、时间轴构建法
历史以时间为依据,如果不能将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内容整合到一起,就无法发现其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深层意义。这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使背诵变得片段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本和应用知识。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2)西汉的“编户制度”。(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4)隋唐的租庸调制。(5)唐后期的两税法。(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自己进行知识点的框架安排,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知识点,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出来,寻找规律进行记忆,在积累中强化对内容的复习巩固,提高记忆效果。
二、归类对比法
学生可以把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表现主体或者不同表现方式罗列出来,对比进行理解记忆。比如东西方的法治发展历程,在形式、内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西方更加注重民主,是民主政治和人文主义的体现,相对比之下,中国的法治则是封建君主意志的体现,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制度。再如表1,就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而言,学生们可以从时间、人物、背景、方式、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类对比,这样不容易产生混淆,使背诵更加快速准确。
三、关键词提取法
对于一个陌生的冗长的题目,学生通过将其概括并提取关键词方式,能够有效的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概括和压缩,压缩后的语句其实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以便于更加快速准确的记忆。关键词提取法包括数字关键词法、口诀关键法、内容关键法以及谐音关键法。对于提取的关键词学生主要用双音节或短词的形式表示,所选词语在内容上尽量为核心词语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在结构上为并列式、递进式或总结式词语。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关键词的提取绝不可断章取义,不应盲目缩略,在具体情况中应具体分析。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联想来使记忆变得更形象有趣的方法。如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例如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死记硬背,常常弄错。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这样三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地就记牢了。
五、框架填充法
初中历史学习时,学生可以先建立系统的框架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掌握效果, 使学生对学习思路把握的更 为清楚。例如在商鞅变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改革史要素框架:背景(主客观原因),过程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内 容),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评价(对其结局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建立起这样的框架思路后,学生在其他改革史内容 学习时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能够又好又快地记忆历史知识点。
历史学习是一个考验毅力和技巧的双重过程,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套科学的记忆理解方法,能够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规律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有时候花费时间较多但是记忆效果不理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没有按照记忆规律办事。学生按照记忆规律安排自己记忆的轮次与间隔,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晶. “死记硬背”的合理运用与课堂背诵技巧的探讨[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06):111-112.
[2]张惠云. 背诵技巧小议[J]. 陕西中医函授,1996,(04):41-42.
[3]朱爱花. 操三曲而后晓声——浅谈背诵技巧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的运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08):41-43.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背诵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部分学生着眼于中考应试目标,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和单纯的复述性学习,方法技巧掌握不足,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历史,但是对历史课学习却有着一种畏难情绪,影响了实际学习成效。虽然在《新普通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做了如下要求: 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无可否认的是上述对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运用必须要建立在对历史课本的宏观掌握和对细小知识点的精准理解之上,而背诵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面对如此之大的背诵量,盲目的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下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背诵技巧。
一、时间轴构建法
历史以时间为依据,如果不能将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内容整合到一起,就无法发现其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深层意义。这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使背诵变得片段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本和应用知识。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2)西汉的“编户制度”。(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4)隋唐的租庸调制。(5)唐后期的两税法。(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自己进行知识点的框架安排,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知识点,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出来,寻找规律进行记忆,在积累中强化对内容的复习巩固,提高记忆效果。
二、归类对比法
学生可以把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表现主体或者不同表现方式罗列出来,对比进行理解记忆。比如东西方的法治发展历程,在形式、内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西方更加注重民主,是民主政治和人文主义的体现,相对比之下,中国的法治则是封建君主意志的体现,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制度。再如表1,就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而言,学生们可以从时间、人物、背景、方式、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类对比,这样不容易产生混淆,使背诵更加快速准确。
三、关键词提取法
对于一个陌生的冗长的题目,学生通过将其概括并提取关键词方式,能够有效的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概括和压缩,压缩后的语句其实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以便于更加快速准确的记忆。关键词提取法包括数字关键词法、口诀关键法、内容关键法以及谐音关键法。对于提取的关键词学生主要用双音节或短词的形式表示,所选词语在内容上尽量为核心词语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在结构上为并列式、递进式或总结式词语。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关键词的提取绝不可断章取义,不应盲目缩略,在具体情况中应具体分析。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联想来使记忆变得更形象有趣的方法。如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例如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死记硬背,常常弄错。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这样三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地就记牢了。
五、框架填充法
初中历史学习时,学生可以先建立系统的框架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掌握效果, 使学生对学习思路把握的更 为清楚。例如在商鞅变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改革史要素框架:背景(主客观原因),过程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内 容),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评价(对其结局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建立起这样的框架思路后,学生在其他改革史内容 学习时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能够又好又快地记忆历史知识点。
历史学习是一个考验毅力和技巧的双重过程,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套科学的记忆理解方法,能够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规律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有时候花费时间较多但是记忆效果不理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没有按照记忆规律办事。学生按照记忆规律安排自己记忆的轮次与间隔,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晶. “死记硬背”的合理运用与课堂背诵技巧的探讨[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06):111-112.
[2]张惠云. 背诵技巧小议[J]. 陕西中医函授,1996,(04):41-42.
[3]朱爱花. 操三曲而后晓声——浅谈背诵技巧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的运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0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