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应亚洲保险峰会组委会的邀请,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年金政策负责人John Lawson出席了第五届亚洲养老年金会议,并做了题为《适合亚洲市场的养老金模式》的演讲。作为养老年金专家,在金融危机对年金市场有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的养老年金市场等问题上,John Lawson都有自己的见解。就这些问题,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专访了John Lawson。
问: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英国的年金市场是否受到冲击?
答: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保险公司不同于银行,它不存在负债和资产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其次,如果投保人买了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风险更多地在保险公司方面,因为保险公司要对这些资金进行运作。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运作资金有两个投向,一个是政府债,一个是企业债。在目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破产或资不抵债而增大了企业债的风险。在英国更多的还不是信用危机,而是企业债的质量下降导致养老年金的风险增大。
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养老金账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在于美国的养老金机制。美国政府鼓励员工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来获取养老保障,但这样做的风险在于,一旦所在公司破产,那员工不仅面临着失业,还将失去养老保障。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与美国不同,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补偿机制,要求保险公司都有保障基金,每一个名额账户都要求有5万英镑作为准备金,这样就会把养老金的风险分散。而在养老投资方面,也有更多的选择,一般都选择风险较小的债券。
问:标准人寿作为一家以养老年金而闻名的寿险公司拥有数量众多的保单持有人,他们的资产目前是否安全?
答:近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公布了其近几个月来的资产变化。截至2008年6月30日,标准人寿的盈余资产是35亿英镑,到2008年9月30日,其盈余资产为34亿英镑,而此期间股票市场的跌幅达到13%。这表明标准人寿在资产管理方面还是比较稳健的,原因就是他们将大部分资产购买了政府债,而不是企业债。
在英国,标准人寿是最大、最成功的养老金公司,一直领先于其他的同行业的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一个一流的IT平台,拥有多年积累的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在客户服务方面,标准人寿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此获得过很多行业内的奖项。资产管理稳健也是标准人寿成为一个领先公司的重要原因。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答:中国的养老年金应该是一个有无限潜力的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近几年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老百姓也越来越富裕。但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养老的需求会非常巨大。
问:您提到,在英国合约式年金模式比信托式更受欢迎,您认为中国更适合哪种模式?
答:英国的企业年金有40多年的历史了,比较成熟,而中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英国的年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建立在信托基础上,另一种是建立在合约基础上。信托式是传统的年金模式,在过去的年代,由于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比较稳定,因此信托式年金大行其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观念发生了变化,几十年在一个企业里工作甚至从一而终的员工比较少,跳槽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因此合约式的年金模式逐渐有上升的趋势。
合约式的年金实际上对企业更有利。企业可以少承担责任,因为员工也要参与企业的投资,无论投资好坏,员工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可以对企业的投资提出意见。这不像信托式的年金,只有通过信托人才能选择投资的方式,相对来说,信托式年金自主选择权比较低。
中国现在的状况也同英国类似,员工跳槽的概率也比较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也比较适合合约式的年金。
问: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开始关注补充养老问题,您对这些消费者在购买补充养老计划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对于养老金的规划,我认为应该尽早准备,越早越好。因为储蓄有复利增长的功能,可以为未来准备充足的保障。在英国,小孩子到20岁之前,很多家长都会给他们准备一笔钱,可以让他们无忧地上大学,在财务上有所保障。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是靠借款上大学,这就导致他们工作之后的主要收入是用来还贷款上,其结果就是大大推迟了他们的储蓄时间,大多数人到了40岁之后才有可能考虑养老储蓄问题。
另外,英国还有一种比较负面的方法,就是靠投资房产养老。这让很多人产生错觉,认为房产投资是只赚不赔的,这就导致很多人不切合实际地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房产上,很容易使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致使价格下滑,结果是给自己的养老带来风险。我希望中国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
问: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英国的年金市场是否受到冲击?
答: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保险公司不同于银行,它不存在负债和资产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其次,如果投保人买了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风险更多地在保险公司方面,因为保险公司要对这些资金进行运作。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运作资金有两个投向,一个是政府债,一个是企业债。在目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破产或资不抵债而增大了企业债的风险。在英国更多的还不是信用危机,而是企业债的质量下降导致养老年金的风险增大。
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养老金账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在于美国的养老金机制。美国政府鼓励员工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来获取养老保障,但这样做的风险在于,一旦所在公司破产,那员工不仅面临着失业,还将失去养老保障。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与美国不同,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补偿机制,要求保险公司都有保障基金,每一个名额账户都要求有5万英镑作为准备金,这样就会把养老金的风险分散。而在养老投资方面,也有更多的选择,一般都选择风险较小的债券。
问:标准人寿作为一家以养老年金而闻名的寿险公司拥有数量众多的保单持有人,他们的资产目前是否安全?
答:近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公布了其近几个月来的资产变化。截至2008年6月30日,标准人寿的盈余资产是35亿英镑,到2008年9月30日,其盈余资产为34亿英镑,而此期间股票市场的跌幅达到13%。这表明标准人寿在资产管理方面还是比较稳健的,原因就是他们将大部分资产购买了政府债,而不是企业债。
在英国,标准人寿是最大、最成功的养老金公司,一直领先于其他的同行业的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一个一流的IT平台,拥有多年积累的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在客户服务方面,标准人寿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此获得过很多行业内的奖项。资产管理稳健也是标准人寿成为一个领先公司的重要原因。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答:中国的养老年金应该是一个有无限潜力的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近几年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老百姓也越来越富裕。但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养老的需求会非常巨大。
问:您提到,在英国合约式年金模式比信托式更受欢迎,您认为中国更适合哪种模式?
答:英国的企业年金有40多年的历史了,比较成熟,而中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英国的年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建立在信托基础上,另一种是建立在合约基础上。信托式是传统的年金模式,在过去的年代,由于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比较稳定,因此信托式年金大行其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观念发生了变化,几十年在一个企业里工作甚至从一而终的员工比较少,跳槽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因此合约式的年金模式逐渐有上升的趋势。
合约式的年金实际上对企业更有利。企业可以少承担责任,因为员工也要参与企业的投资,无论投资好坏,员工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可以对企业的投资提出意见。这不像信托式的年金,只有通过信托人才能选择投资的方式,相对来说,信托式年金自主选择权比较低。
中国现在的状况也同英国类似,员工跳槽的概率也比较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也比较适合合约式的年金。
问: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开始关注补充养老问题,您对这些消费者在购买补充养老计划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对于养老金的规划,我认为应该尽早准备,越早越好。因为储蓄有复利增长的功能,可以为未来准备充足的保障。在英国,小孩子到20岁之前,很多家长都会给他们准备一笔钱,可以让他们无忧地上大学,在财务上有所保障。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是靠借款上大学,这就导致他们工作之后的主要收入是用来还贷款上,其结果就是大大推迟了他们的储蓄时间,大多数人到了40岁之后才有可能考虑养老储蓄问题。
另外,英国还有一种比较负面的方法,就是靠投资房产养老。这让很多人产生错觉,认为房产投资是只赚不赔的,这就导致很多人不切合实际地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房产上,很容易使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致使价格下滑,结果是给自己的养老带来风险。我希望中国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