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其建设高度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中所对应的地下室及地下车库也随之增加,其对地下空间的使用需求也有所提高。对此,需要对地下室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将地下空间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关键环节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原则
1、选用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进行结构计算的基础,故进行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是保证结构物安全的先决条件。另外,计算简图应在工程容许误差范围内选择,再配合适当的构造措施保证计算简图的准确性。
2、选择基础方案
应依据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及荷载分布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综合分析影响建筑物的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结构安全的基础形式。
3、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选择合适、经济、保证结构安全的结构形式是完成一个结构物建设的前提,要确保结构传力体系明确、简洁,地震区结构物应力求平面和立面規则。
4、正确分析计算结果
现在的结构设计普遍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但是当前建筑结构软件繁多,往往不同的结构软件计算结构也不尽相同,这里要求设计师必须熟练把握计算软件的选择,了解其适用范围。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时,要保证输入准确,条件明确,在完成计算后要认真分析电算结果,做出合理判断。
5、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必须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保证结构延性,保护薄弱部位,注意钢筋锚固,考虑温度变形及附加应力的影响。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
地下室工程涉及专业多且杂,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不仅要进行承载力的设计,同时要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管道、通风等诸多专业。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抗浮性和抗渗性都要得到妥善处理。总之,地下室结构设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选择材料等很多细节问题。下文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
三、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的平面设计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防火、人防、使用功能、设备用房以及坑道、通风、排水、管道、采光等各个因素都要得到妥善考虑,例如,当地下室的纵向尺寸超过规范要求时,需要确定如何设置变形缝,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设置变形缝,因为此工序将极大的影响地下防水设计。设计师应该考虑其他方法(如设置后浇带、使用外加剂)等方式回避设置变形缝。
2、抗震设计
地下室抗震设计问题较多,比如,多层建筑中半地下室的埋设不达标,因为此建筑物往往层数和高度都会超过GB50011-2001第7.1.2条的规范规定,此时,地下室顶板是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照GB50011-2001第6.1.3条规定,当地下室一层为三级抗震,上部结构是二级抗震时,地下室也应该调整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结构设计。如果地下室结构抗震设计不适当,将大大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里按照施工图审查规则,通常来说,当半地下室的埋深在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高度时,才可以不计算其层数,要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否则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使用。查阅相关规范知,上层结构部位的地下室楼盖必须是梁板结构物。当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部位使用。此时,结构计算应以地下室底板为起点进行,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的层数应从地面起算且包括地下层。
3、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此类设计中有以下诸多问题,违反GB50007-2002第3.0.2条,勘测报告为提供地下水位中计算浮力的起算点,或者设计师未按照勘察报告确定地下水位;违反GB50009-2001第3.2.5条,斜坡道没有按规定进行抗浮验算,未处理坡道与主体的分缝处,斜坡道未进行抗浮验算或验算结果不达标;地下水位是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的重要标准,实际设计中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未重视汛期和施工过程的影响,造成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的局部破坏。此外,对于大面积地下室,其上部结构不规则,同时并存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还有无建筑区域,面积大、形状复杂,这类抗浮问题相当复杂,需要综合复习模拟其荷载形式再进行设计。抗渗性是地下室设计中除满足受力要求之外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常规混凝土结构物是带裂缝工作的,为了满足其抗渗要求,通常我们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微膨胀剂),通过其膨胀值抵消砼的最终收缩值。保证其差值不小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时,此法即可控制裂缝。
(2)设置膨胀带:混凝土由膨胀剂产生的膨胀变形不能完全抵消其早期收缩变形,而此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避免留施工缝。
(3)设置后浇带:这是保证混凝土早期约束力得到有效释放的施工工艺,此法针对长久性变形缝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在混凝土中设置变形钢筋,水平温度筋,强化混凝土面层,抵抗温度变形,在墙体中设置水平暗梁抵抗由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的约束力。
4、外墙结构设计
地下室结构的外墙是其结构设计的重难点问题,要综合考虑其水压力、土压力进行验算,在设计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荷载:此处需要考虑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地面荷载、人防等效静力荷载和侧向土压力是水平荷载的主要来源,上部结构物自重是竖向荷载的主要来源。在实际设计中,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地震荷载往往不起控制作用,墙体的配筋主要由水平荷载控制,应按其弯矩值进行配筋,并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的压弯组合,仅按照墙体弯曲计算配筋。
(2)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好由试验测定静止土压力,无法试验测定时,可以按照经验参数确定(砂土取0.4左右,黏土取0.6左右)
(3)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计算外墙配筋中,当外墙带扶壁柱时,不能按照扶壁柱尺寸进行配筋计算,应该按照双向板理论进行计算配筋,扶壁柱则按照结构整体电算结构分析进行计算配筋,不按照外墙双向板的荷载传递方式验算扶壁柱的配筋。由于外墙和扶壁柱要变形协调,这种设计会导致外墙竖向配筋不够,扶壁柱配筋偏小,水平分布筋却多余的情况。由此,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当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混内墙连接时,亦或者外墙扶壁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时,例如高层建筑的外层框架柱间墙,要适当加强其外侧主筋。外墙的水平分布筋要依据其扶壁柱的截面尺寸确定,适当加强其外侧附加短水平钢筋,同时,外墙转角墙也应该适当加强。应该以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按照固定支座简化,侧壁的底部弯矩和其相邻底板的弯矩相同配置,保证底板的抗弯性能大于侧壁的抗弯能力,应注意协调墙体厚度和配筋,满足配筋率的要求。
结束语
地下室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整个建筑结构是否具有稳固的基础,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的造价甚至还比上部结构造价要高。而由于地下室的特殊位置,其结构设计是较复杂的设计问题,要考虑以及涉及的内容繁多,甚至对于一些关于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问题目前还没得到思想一致,如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程度等。鉴于地下室的复杂设计因素,这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应把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协调原则,从技术以及经济方面去深入研究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都军花,梁丽芳.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5(9).
[2]文华.论述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8,(6)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原则
1、选用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进行结构计算的基础,故进行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是保证结构物安全的先决条件。另外,计算简图应在工程容许误差范围内选择,再配合适当的构造措施保证计算简图的准确性。
2、选择基础方案
应依据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及荷载分布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综合分析影响建筑物的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结构安全的基础形式。
3、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选择合适、经济、保证结构安全的结构形式是完成一个结构物建设的前提,要确保结构传力体系明确、简洁,地震区结构物应力求平面和立面規则。
4、正确分析计算结果
现在的结构设计普遍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但是当前建筑结构软件繁多,往往不同的结构软件计算结构也不尽相同,这里要求设计师必须熟练把握计算软件的选择,了解其适用范围。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时,要保证输入准确,条件明确,在完成计算后要认真分析电算结果,做出合理判断。
5、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必须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保证结构延性,保护薄弱部位,注意钢筋锚固,考虑温度变形及附加应力的影响。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
地下室工程涉及专业多且杂,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不仅要进行承载力的设计,同时要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管道、通风等诸多专业。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抗浮性和抗渗性都要得到妥善处理。总之,地下室结构设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选择材料等很多细节问题。下文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
三、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的平面设计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防火、人防、使用功能、设备用房以及坑道、通风、排水、管道、采光等各个因素都要得到妥善考虑,例如,当地下室的纵向尺寸超过规范要求时,需要确定如何设置变形缝,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设置变形缝,因为此工序将极大的影响地下防水设计。设计师应该考虑其他方法(如设置后浇带、使用外加剂)等方式回避设置变形缝。
2、抗震设计
地下室抗震设计问题较多,比如,多层建筑中半地下室的埋设不达标,因为此建筑物往往层数和高度都会超过GB50011-2001第7.1.2条的规范规定,此时,地下室顶板是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照GB50011-2001第6.1.3条规定,当地下室一层为三级抗震,上部结构是二级抗震时,地下室也应该调整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结构设计。如果地下室结构抗震设计不适当,将大大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里按照施工图审查规则,通常来说,当半地下室的埋深在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高度时,才可以不计算其层数,要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否则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使用。查阅相关规范知,上层结构部位的地下室楼盖必须是梁板结构物。当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部位使用。此时,结构计算应以地下室底板为起点进行,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的层数应从地面起算且包括地下层。
3、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此类设计中有以下诸多问题,违反GB50007-2002第3.0.2条,勘测报告为提供地下水位中计算浮力的起算点,或者设计师未按照勘察报告确定地下水位;违反GB50009-2001第3.2.5条,斜坡道没有按规定进行抗浮验算,未处理坡道与主体的分缝处,斜坡道未进行抗浮验算或验算结果不达标;地下水位是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的重要标准,实际设计中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未重视汛期和施工过程的影响,造成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的局部破坏。此外,对于大面积地下室,其上部结构不规则,同时并存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还有无建筑区域,面积大、形状复杂,这类抗浮问题相当复杂,需要综合复习模拟其荷载形式再进行设计。抗渗性是地下室设计中除满足受力要求之外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常规混凝土结构物是带裂缝工作的,为了满足其抗渗要求,通常我们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微膨胀剂),通过其膨胀值抵消砼的最终收缩值。保证其差值不小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时,此法即可控制裂缝。
(2)设置膨胀带:混凝土由膨胀剂产生的膨胀变形不能完全抵消其早期收缩变形,而此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避免留施工缝。
(3)设置后浇带:这是保证混凝土早期约束力得到有效释放的施工工艺,此法针对长久性变形缝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在混凝土中设置变形钢筋,水平温度筋,强化混凝土面层,抵抗温度变形,在墙体中设置水平暗梁抵抗由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的约束力。
4、外墙结构设计
地下室结构的外墙是其结构设计的重难点问题,要综合考虑其水压力、土压力进行验算,在设计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荷载:此处需要考虑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地面荷载、人防等效静力荷载和侧向土压力是水平荷载的主要来源,上部结构物自重是竖向荷载的主要来源。在实际设计中,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地震荷载往往不起控制作用,墙体的配筋主要由水平荷载控制,应按其弯矩值进行配筋,并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的压弯组合,仅按照墙体弯曲计算配筋。
(2)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好由试验测定静止土压力,无法试验测定时,可以按照经验参数确定(砂土取0.4左右,黏土取0.6左右)
(3)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计算外墙配筋中,当外墙带扶壁柱时,不能按照扶壁柱尺寸进行配筋计算,应该按照双向板理论进行计算配筋,扶壁柱则按照结构整体电算结构分析进行计算配筋,不按照外墙双向板的荷载传递方式验算扶壁柱的配筋。由于外墙和扶壁柱要变形协调,这种设计会导致外墙竖向配筋不够,扶壁柱配筋偏小,水平分布筋却多余的情况。由此,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当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混内墙连接时,亦或者外墙扶壁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时,例如高层建筑的外层框架柱间墙,要适当加强其外侧主筋。外墙的水平分布筋要依据其扶壁柱的截面尺寸确定,适当加强其外侧附加短水平钢筋,同时,外墙转角墙也应该适当加强。应该以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按照固定支座简化,侧壁的底部弯矩和其相邻底板的弯矩相同配置,保证底板的抗弯性能大于侧壁的抗弯能力,应注意协调墙体厚度和配筋,满足配筋率的要求。
结束语
地下室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整个建筑结构是否具有稳固的基础,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的造价甚至还比上部结构造价要高。而由于地下室的特殊位置,其结构设计是较复杂的设计问题,要考虑以及涉及的内容繁多,甚至对于一些关于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问题目前还没得到思想一致,如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程度等。鉴于地下室的复杂设计因素,这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应把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协调原则,从技术以及经济方面去深入研究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都军花,梁丽芳.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5(9).
[2]文华.论述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