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當前高校德育工作遭遇了全新的形势和挑战,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9月开设双惟实践班进行基于校训精神的德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简要阐述了开展基于校训精神的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训内涵和德育实践的主要成果。
关键词:校训精神;德育;双惟实践班
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深入,文化愈发多元,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使得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呈现出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负面文化正在腐蚀大学生的灵魂。唯我和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精神压力与日俱增,校园暴力、自杀率和犯罪率的上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形成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德育新模式,已是高校普遍面临的新课题。
(一)校训精神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乃至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并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高校校训是一所高校文化的外在浓缩体现,是高校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是各高校校风、学风的内核,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教育教化以端正学生的思想。大学校训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能使学生经常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衡量、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校训精神对学生德育工作产生的最直接影响。
二是感染熏陶以培养学生的情操。校训对人的思想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校训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及德育的感化,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思想认识提高,从而形成自身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道德情操。
三是导向激励以坚定学生的信念。校训用言简意赅的词语鞭策学生学而不厌,这种导向激励功能无疑对学生信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规范约束以引导学生的行为。校训是一种准则和集体观念,对个体学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同时也赋予个体一种责任感,使个体在校训的约束和规范下完成学业、完善人格、造福社会。
(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双惟校训精神
江西中医药大学“惟学、惟人”的校训传承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惟学”包括学与思两个方面,内涵为“乐学、善学、勤学、常学;乐思、善思、勤思、常思”。“乐学”是指以学习为乐趣,不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作为一种苦恼;“善学”是指有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能学习好各种知识和能力;“勤学”是指勤奋学习,不间断的学习;“常学”是指活到老,学到老,体现时时处处在学习,每件事情都在学习;“乐思”是指在思考中获得乐趣;“善思”是指掌握思考的基本方法,能全面、多维、动态地思考问题。
“惟人”作为江中校训的重要内容,突出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注重塑造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三)双惟实践班基于校训的德育工作实践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江西中医药大学结合校训精神推进德育创新,并于2006年9月开设双惟实践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德育实践中,学校紧紧围绕校训“惟人”内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维护中药标本馆、双惟联络站志愿服务、笑迎助归、生日宝贝、定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心募捐活、义务植树、神农园维护、暑期三下乡志愿服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重点培育自身诚信、宽容、奉献、敬业、自律的品质,做到以诚信为本,持乐观态度,于己能自律、对他人能宽容、在岗位能敬业、对社会有奉献,与人共处讲服务。
经过多年的德育创新与实践,双惟实践班学生的德育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志向更加高远,逐步具有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大部分双惟实践班学生选择了考研以进一步深造,以期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在2010至2015年的考研中,双惟实践班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固在80%的高位,不少学生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
(四)启示
校训属于学校理念形态的文化,是校园精神用文字高度概括的具体反映,更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用校训来充实高校德育内容,进行德育创新,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
作者简介:朱赛彬(13药物制剂)孙欢(13制药1班)肖根婷(13针推2班) 杨攀(13药学3班)贺丽娟(14药学1班)周财建(14运用化学)均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学生。
通讯作者:邱明,硕士,助教,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研究。
万泱,硕士,讲师,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团委,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研究。
关键词:校训精神;德育;双惟实践班
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深入,文化愈发多元,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使得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呈现出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负面文化正在腐蚀大学生的灵魂。唯我和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精神压力与日俱增,校园暴力、自杀率和犯罪率的上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形成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德育新模式,已是高校普遍面临的新课题。
(一)校训精神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乃至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并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高校校训是一所高校文化的外在浓缩体现,是高校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是各高校校风、学风的内核,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教育教化以端正学生的思想。大学校训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能使学生经常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衡量、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校训精神对学生德育工作产生的最直接影响。
二是感染熏陶以培养学生的情操。校训对人的思想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校训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及德育的感化,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思想认识提高,从而形成自身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道德情操。
三是导向激励以坚定学生的信念。校训用言简意赅的词语鞭策学生学而不厌,这种导向激励功能无疑对学生信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规范约束以引导学生的行为。校训是一种准则和集体观念,对个体学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同时也赋予个体一种责任感,使个体在校训的约束和规范下完成学业、完善人格、造福社会。
(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双惟校训精神
江西中医药大学“惟学、惟人”的校训传承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惟学”包括学与思两个方面,内涵为“乐学、善学、勤学、常学;乐思、善思、勤思、常思”。“乐学”是指以学习为乐趣,不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作为一种苦恼;“善学”是指有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能学习好各种知识和能力;“勤学”是指勤奋学习,不间断的学习;“常学”是指活到老,学到老,体现时时处处在学习,每件事情都在学习;“乐思”是指在思考中获得乐趣;“善思”是指掌握思考的基本方法,能全面、多维、动态地思考问题。
“惟人”作为江中校训的重要内容,突出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注重塑造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三)双惟实践班基于校训的德育工作实践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江西中医药大学结合校训精神推进德育创新,并于2006年9月开设双惟实践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德育实践中,学校紧紧围绕校训“惟人”内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维护中药标本馆、双惟联络站志愿服务、笑迎助归、生日宝贝、定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心募捐活、义务植树、神农园维护、暑期三下乡志愿服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重点培育自身诚信、宽容、奉献、敬业、自律的品质,做到以诚信为本,持乐观态度,于己能自律、对他人能宽容、在岗位能敬业、对社会有奉献,与人共处讲服务。
经过多年的德育创新与实践,双惟实践班学生的德育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志向更加高远,逐步具有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大部分双惟实践班学生选择了考研以进一步深造,以期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在2010至2015年的考研中,双惟实践班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固在80%的高位,不少学生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
(四)启示
校训属于学校理念形态的文化,是校园精神用文字高度概括的具体反映,更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用校训来充实高校德育内容,进行德育创新,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
作者简介:朱赛彬(13药物制剂)孙欢(13制药1班)肖根婷(13针推2班) 杨攀(13药学3班)贺丽娟(14药学1班)周财建(14运用化学)均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学生。
通讯作者:邱明,硕士,助教,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研究。
万泱,硕士,讲师,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团委,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