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c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村镇环境建设一种新的导向,生态理念为村镇环境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仁里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镇进行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发现其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和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结合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理念,提出村镇产业转型发展、村镇设施空间规划、村镇建筑技术创新和生态资源格局调整等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加快村镇建设、提升村镇环境,加强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村镇建设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以期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宜居;生态环境;仁里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15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8-0106-0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Liv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 Villages and Towns under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Renli Village in Jinan City as an Example
  CUI Yanqiu, LIU Chang, LAI Zhenzhou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new dir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and the ecological concept provides a new development mode for it. Taking Renli Village in Jinan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income level,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uneven housing quality and low level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clud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acilities spatial planning, and the innovation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pattern and so o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long-term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villages and towns to a higher level,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village and town; liv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nli Village
  引言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加速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建设,而 2020年正是我国村镇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据此于2018年印发《山东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文件中以建设宜居村镇环境为导向,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和资源价值实现四大目标提出了生态产业示范、“美丽村居”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同时充分运用山东省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齐鲁样板,实现农业现代化(见表1)。
  传统村镇独具特色,历史悠久,以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规划体系。近几年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如2011年钱锋基于目前社区规划所存在的问题,从空间景观和社区建筑设计两方面对宜居社区规划进行了讨论[1]。2015年陈奕凌等从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村镇宜居社区建设规划的方法思路[2]。2017年吴亚伟等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改革为主线,从乡村体系重构、用地合理布局、资金精准投放、建设政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规划理念[3]。2019年赵华勤等强调村镇应从建设到维护,构建了县—乡—村—村庄—村居的规划设计层级体系,建立起村镇人居环境投入、管护、监管长效机制[4]。2019年孙应魁等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理念,提出理水护林、梳脉成络、分区设点、修屋复景等策略,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5]。2019年袁烽等从地区文化、社区凝聚力、产业复兴及对外互联等探索中国未来村镇的建设模式,并引入数字建造产业化方式,形成建筑产业化和工厂化预制,提升建筑质量[6]。通过对近10年的相关研究总结能够发现,目前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大多集中于宜居村镇规划层面,多以村镇为单位,侧重理论、政策研究,少有针对于村民需求或现阶段村镇环境所存在的产业问题、基础设施、居住状况和资源利用等进行的具体性设计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仁里村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收集基础数据,从村镇产业、村镇设施、村镇建筑和村镇资源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开展以生产、消费及相关休闲旅游活动为主题,以生产、生活空间融合重构为主要目标的村镇宜居环境建设研究,真正落实于村民生活及需求,以期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意义[7]。
  1 仁里村概况
  仁里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仲宫镇,距最近的济南商业辐射区14km,属城市近郊村类型。村镇依山而建,总用地面积6.3hm2,可耕种土地350亩,山林资源3000亩,林地400亩,荒山荒坡2500亩。现仁里村户籍人口280人,外出打工者约170人,常住人口约110人,多以孩童和老人为主。村镇东侧临近滩九线,是通往南部山区的主要交通路线,属村镇与外界交流的唯一主干道,仁里村位于交通咽喉处,人员流动较大(见图1)。新制定的济南南部山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南部山区建立为重要生态保护区,创建景观生态廊道,仁里村政府预以此为发展机遇,试图构建宜居生态环境来寻求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村落环境的整治方法[8](见图2)。
  2 仁里村发展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2.1 主观问卷调查
  笔者对仁里村存在的问题及村民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留驻村镇人口,问卷内容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包括收入状况、基础设施、居住状况和资源利用[9]。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9年4月,本次问卷共发放110份,回收105份,占常住人口数的95.5%,有效问卷为97份,无效问卷为8份,有效率92.3%。由于所调研的村民大多为老人,识字程度较低,问卷为笔者询问村民后按实际内容填写(见图3)。


  (1)收入状况方面,72.16%的村民家庭以务农为主,36.08%的村民家庭年收入在2~5万。(2)基础设施方面,45.36%的人认为基础设施存在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的状况,有72.16%的村民希望增加老人之家供他们聚集在一起活动,54.64%的村民希望增加幼儿园,减少上学路程,便于照看孩子。(3)居住状况方面,91.75%的村民房屋没有附加保温材料,57.73%的村民认为房间内温度偏低但还可以接受。这应该是由于仁里村大多数房屋为早期建造的石砌建筑,建造技术落后,室内保温性能不强,在寒冷地区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室内热,舒适性不高。(4)资源利用方面,89.69%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来自于井水,74.23%的村民在厨房和取暖时所用的能源为煤炭资源。


  2.2 村镇发展现状
  2.2.1 村镇产业
  仁里村整体保留着传统山村风貌,地形地貌相对复杂,西南侧为平原,北侧为丘陵,自北向南地形高度依次跌落。村镇产业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多为单户种植,结合寒冷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3.8℃,冬季长达157天,春、秋季最短,光照充足,形成了特色农作物如花椒、核桃等。农副产品主要对外出售,存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鄉村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产业带动力较弱等问题。
  2.2.2 基础设施
  由于长期以来仁里村主要对外交通干道仅为东部滩九线,交通较为闭塞、村庄道路等级低,南北向内部道路基本为红砖水泥路和石板路,道路路面较窄,但保留了其古道特色,形成的传统特色的步行街道主导着全村格局,但也约束着村民的生活[10]。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匮乏,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等治污保洁长效机制不健全,村民常常将生活垃圾或废旧物品放置于家门口,垃圾处理站的使用率较低,造成村镇环境“脏、乱、差”的局面(见图4)。由于受到地形高差的制约,仅在村庄东南侧地势较低处规划有活动场地,但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其活动区域通常集中于大门口路旁的石基。现阶段仁里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标准不高、服务人群单一,不能够真正满足村民的特殊生活需求,需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针对性和完善性。
  2.2.3 居住状况
  仁里村农宅的特点是其建筑布局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这与仁里村北高南低的传统山村风貌有关。由于现阶段大面积的农宅都是由村民自发建造,缺乏专业的村镇建设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指导,造成农宅建设选址随意、布局分散、形式各异。仁里村当地石材充足,种类多为花岗岩、页岩等,农宅因此多以石砌建筑为主,开窗较少。村民常从临边山地选取石材砌筑成墙,其墙体及屋顶通体都以石材构成,层数为二层,以砖砌脚,形成“拼贴墙”[11]。屋顶采用坡屋顶,坡度在20°~30°之间,上面铺设瓦片,结构以穿斗式为主,内部做简单装饰。砖石墙体也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构成了村居地域特色(见图5)。但农宅整体的建筑品质普遍不高,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多数农宅质量较差且常年无人居住,形成危房。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本应寄托着人们家园梦想的乡村风貌越来越缺少对田园风光、历史文化元素等的利用,致使人们的家园认同感逐渐流失。
  2.2.4 资源利用


  由于仁里村是自主生成发展的自然村落,生产生活用水来自于北侧山地上的深水井,生活污水沿房屋外侧排水管自然排放,农业用水依靠雨水灌溉,缺乏灌溉水源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凸显了水资源问题在村庄规划中的迫切性[12]。村民生活用电基本能够得到保障,各种电力设施齐全,但当地电线线路过于凌乱,没有经过完整规划处理,造成安全隐患。炊事、取暖所用能源主要为煤炭,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2.3 问题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仁里村在进行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上面临着三大问题。第一,由于仁里村以发展旅游业作为未来村镇重点产业,由此带来的旅游发展问题对村镇的交通问题、功能定位、设施服务、居住建筑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村民思想意识淡薄,无法形成规模式扩张,进展缓慢,尤其是缺少产业联动,科学技术研发不足,缺少特色。第二,仁里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少绿化生态场所。公共建筑如医疗、体育等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使用需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村民为追求现代化生活,在缺少规范化建造技术的情况下自发进行房屋加建,形成大而无用的空间。同时,一些村民摒弃原有具有文化传统特色的石砌房屋,建造欧式风格二层洋楼,导致村域特色缺失,且建造的过程会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传统石砌房屋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建造技术较为落后,缺少生态节能意识,房屋能耗较大,室内舒适性不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第三,现阶段仁里村主要使用的能源为煤炭,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过度耗费了自然资源。
  3 仁里村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研究
  3.1 村镇产业转型发展


  仁里村产业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由北向南逐步演化成梯田农业用地,可充分结合具体的地形环境,进行多样化的构建。仁里村西南部土地相对平整,属村镇唯一集中农田,根据《山东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中对生态产业的要求,可在其中建设农业产业园[9],构建以花椒、核桃、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片区,形成“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布局。经调研分析,村庄南侧为荒废建设用地,可植入农业大棚,增加种植空间。在产业园与大棚之间拟规划为产业园展示区,展示花椒、核桃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保留原汁原味的山地本土乡村产业风貌,形成别具一格的农产品销售市场。积极开发以生态产业园、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联合打造休闲农家乐、观光农业、森林度假、梯田农业、民宿等休闲旅游新业态。依托龙头企业,将生态农业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的优势,形成“农田—加工产业园—市场”的一体化产业链[13](见图6);加强资源整合,拓展旅游观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仁里村处于通往南部山区的咽喉之地,当景观生态廊道建成后,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城市与村镇生活相结合(见图7)。当产业延伸之后,可形成资金链的融合,促进城市居民来村投资,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媒体平台,创办农村电商模式,加快产品出售,形成资金循环,提升村镇经济,改善村镇生活。
  3.2 村镇设施空间规划
  结合仁里村的经济基础、环境卫生条件和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对仁里村缺少绿化生态场所、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公共服务建筑缺乏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推进村镇建设和宜居性生态环境整治。将仁里村交通体系按使用功能分为旅游车流道路和居民步行道路,旅游车流道路需有较强的通行能力,拟将仁里村道路交通实行人车分流[14]。村镇原主路为东侧滩九线,将其规划为村镇的主要旅游车流道路,对其进行重新铺设沥青、设置两侧防护带等处理,并于村内南北主路交汇处设立停车场;村镇内部道路如红砖水泥路、石板路等不宜通车,保留其古道特色,形成具有传统特色的步行街道,并对坑洼处使用当地材料进行修缮。对道路实行严格管制,建立生态步行网络[15],实行草木—灌木—乔木三级植物搭配,植物类型选取仁里村当地生长的白皮松+腊梅+丁香+平枝栒子的组合,使得游客在进入村镇游玩时能够感受到古香古色的生态村镇环境。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利用仁里村等高线自北向南依次降低的独特地形高差设计成绿色梯田景观,地势较低的西南处设置蓄水池等。根据村民需求,在济南仁里村增设缺少的社区服务中心、后勤处、医疗室、农家乐等公共建筑,统筹建设体育、医疗、教育、福利、商业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结合仁里村独特的生态环境,激发城市居民对村镇生活的向往。在村镇设施空间规划的同时,重点营造出具有特色的节点空间,包括村镇入口空间、村民生活区、产业园展示区、民宿等,综合现有技术手段建立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带状生态基础设施链(见图8)。
  3.3 村镇住宅技术创新
  3.3.1 新型生态农宅
  仁里村由于地形高差复杂,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因此衍生出庭院种植的模式。根据节约能耗、生态宜居的农宅建造经验和原有典型性农宅的研究,设计出新型生态农宅,将原有庭院种植替换成温室种植[16],与丰富的日照相结合,营造成住—产一体化建筑,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同时,在农宅造型方面,石材与玻璃温室的结合形成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新型生态农宅的意义在于将能源、可持续、社区多样化等因素进行综合[13],多元而有机的把一个社区的所有要素结合起来,并以单元块的形式将其划分,一个村镇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并且温室的设计能够将农田纳入家中,立体化生态农业对于资源匮乏的其他村落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农业发展模式(见图9)。
  3.3.2 新型建造模式
  在保留传统砖石建筑建造技术的基础上,可尝试引入新的建造模式,选用新型预制装配式建造模式。仁里村的地理位置处于上风上水的地段,预制装配式建造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防止污染,降低施工带来的噪声和粉尘污染,保护村镇原有生态系统。同时,可拆装的预制模块能够体现乡村振兴下可持续的核心理念,缩短建设周期,统一建筑系统,加强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村镇建设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笔者选取仁里村具有代表性的农宅进行研究,采用模块切块运输的方式,将农宅切割成8个1.5m×6m×3m的长方体,左右两两切块之间通过两个100mm×100mm的方柱和工字钢固定,上下两两切块之间通过工字钢和角件铰接(见图10)。内部配套服务设施模块如厨房、卫生间、楼梯等采取工厂加工、现场吊装的模式,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整个村庄的农宅搭建(见图11)。同时,装配式建造模式有利于村民自主加建,在未来的村庄住戶自主加建过程中,加建的模块可以更加规范化、合理化[17]。在建筑管道系统方面,为解决水暖问题,以每个宅基地为单位,以每个主宅为中心,地下基础设施管网联通主宅的基础服务设施用房,由主宅的基础服务设施用房将资源扩散到不同的加建房间中[14],通过主宅将宅基地内所有管网串联起来,最后汇入地下管网,建立片区共享、联合调度的集中式管网系统。不同管线用HPVC管包裹,通过插页式模块延伸到其余模块中,实现基础管网建设。   3.4 生态资源格局调整


  根据济南城市“精明增长”发展的要求,仁里村的农业发展应体现生态性、集约性、高效性、多功能性等特点。仁里村依山而建,现阶段村庄内的田间农业废弃物、生活废料等都未完全利用,可根据仁里村独特的地势特点,借山水之势,拟建立生态循环中心,形成资源循环系统,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适用于仁里村的无动力厌氧设备如沼气池、生物氧化池等。资源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养分、水和能源循环。给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可在村内设置蓄水池和污水管网,将污水集中输送至生态循环中心处理。养分、能源循环可利用沼气循环系统(见图12)。沼气循环系统主要以沼气厂作为中心处理站,其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1)运用厌氧反应对仁里村所产生的有机垃圾进行回收再处理,改变村镇环境。(2)通过厌氧反应对有机垃圾进行处理形成沼气,作为生态能源循环应用于村民生活中。基于仁里村的地形地貌,沼气厂可选址于仁里村西南侧建设用地,临近农业产业园区,减少有机垃圾及秸秆的运输距离,同时便于施肥。还可推进旱厕改造,改善环境卫生。更新后仁里村的资源循环系统,资源循环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水资源方面,仁里村日常生产生活用所需的生活用水约59.96×1000m3,将生产生活使用后产生的废水约50.96×1000m3,通过废水回收站形成中水,用于沼气池的生产或者土地的灌溉;二是能源方面,仁里村日常生产生活用煤约525t,通过生产生活后形成垃圾1.25t和粪便938.2t,经过沼气池的回收利用形成沼渣沼液应用于村民做饭取暖、田地施肥,最终的沼气产量约为340.89×1000m3,仁里村实际需求的沼气约为60.85×1000m3,完全能够满足需求,而无法利用的垃圾及污水被处理,通过绿色的方式在村内完成高效代谢循环过程(见图13)。村庄代谢效率提升,降低了冬季采暖用能时对煤炭的消耗,使用了新型能源,推进村镇生活污水、生产生活垃圾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减少环境污染,创造了生态宜居环境。


  4 结语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提升传统村镇中的宜居型生态环境是实现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延续文化传承,也为村镇环境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以济南市仁里村为例,通过对村镇发展状况的调研与分析,归纳出村镇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集中于村镇产业、基础设施、居住状况和资源利用四个方面,结合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理念,提出四项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1)推动村镇产业转型发展,形成“农田—加工产业园—市场”的一体化产业链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2)村镇设施空间规划,建立生态步行网络并营造出特色的节点空间,如村镇入口空间、村民生活区、产业园展示区、民宿等;(3)村镇住宅技术创新,从新型生态农宅和新型建造方式两方面逐一阐述;(4)生态资源格局调整,建立生态循环中心,形成资源循环系统。提炼出的各项策略能够立足于民生需求,更好地指导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对村镇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推动村镇建设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对村镇建设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钱锋.宜居社区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1,31(5):6-8.
  [2]陈奕凌,王云才,彭震伟.新型城镇化下的村镇宜居社区规划初探——以江苏省海门市海永乡为例[J].住宅科技, 2015,35(6):30-33.
  [3]吴亚伟,张超荣,江帆,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以《安徽省广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35(12):16-23.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12.002.
  [4]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2):9-14,93.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2.003.
  [5]孙应魁,翟斌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探究——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2):113-119.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2.017.
  [6]袁烽,郭喆.智能建造产业化和传统营造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实践 道明竹艺村[J].时代建筑,2019(1):46-53.
  [7]季羿宇,肖萌.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东京市郊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9):41-46,53.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9.008.
  [8]卢健松,姜敏,苏妍,等.当代村落的隐性公共空间:基于湖南的案例[J].建筑学报,2016(8):59-65.
  [9]于光玉,李勤,程伟.乡村振兴视角下宜居村镇建设策略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双杨镇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44-49.
  [10]王路生.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探索——以广西贺州市秀水村为例[J].规划师,2014,30(z2):148-153.
  [11]湛东升,张文忠,党云晓,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分析[J].人文地理,2015,30(1):98-104.
  [12]彭震伟,王云才,高璟.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3):7-14.
  [13]王海银,王涛.乡村风貌的地域性传承与更新——棣花古镇规划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8,36(2):93-97.doi:10.3969/ j.issn.1002-8439.2018.02.014.
  [14]王瑾,刘慧敏,段德罡,等.松巴村本土营建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6(4):8-13.
  [15]穆鈞,周铁钢,万丽,等.授之以渔,本土营造——四川凉山马鞍桥村震后重建研究[J].建筑学报,2013(12):10-15.
  [16]王录仓,李巍,李康兴.高寒牧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优化——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32(1):102-108.
  [17]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06年底,我们有幸与成都川江号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任海波先生和李琳韩小姐做了一次深度沟通,受益良多。其实,川江号子的兄弟品牌“巴国布衣”就曾以开放的心态,于2001年将其多年积累的运营经验整理成书,供业界学习和参考,并引起巨大反响。任海波先生也是那套“巴国布衣中餐操作手册”的副主编。今天的川江号子,同样承继了这份与业界充分沟通的坦诚。因此,我们记录、整理他们对于火锅连锁品牌管
期刊
摘要:“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是通过运用村落与根植于其上的文化、风土、建筑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利用本地资源顺应条件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保留本真谋求发展的过程。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及访谈等方法,对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西岭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西岭村现存问题及发展优势,植入“在地”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理念,从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在探索传统村
期刊
摘要: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如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始终值得关注。城乡等值化理念是德国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提出的规划理念,它帮助德国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的等值化,可为我国的乡村规划提供借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其下辖的长冲村在良好的区位和自然条件下依然面临产业发展落后、人口空心化等问题。本文在研析城乡等值化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发
期刊
吴良镛院士指出,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过程。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人居环境的美好将无从谈起。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
期刊
对手疯狂进攻,A啤酒知道一味退缩不是办法,只有被迫加入资金的消耗战当中,大有壮士断臂之风范。但如果对手再注入资金、抬高价码,这些防御措施将在瞬间灰飞烟灭。  T市地处东北边陲,地貌复杂,地理条件决定了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发轫于T市的A啤酒企业有着六十年的历史,年产量达十余万吨,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A啤酒的产品卖点独特,12度纯生啤酒在当地开启了差异化营销的先河,口感柔和、清爽,在当地认同度很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的发展和建设备受关注。传统的营造模式已无法满足村庄对活力提升的需求,而乡村活力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本文从“守护”与“添新”的辩证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乡村中物质与非物质活力构成要素的梳理,在“空间格局”“人居环境”“建筑风貌”和“功能结构”等层面提出了活力植入的策略,并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振兴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摊大饼”式粗放的建设模式使得城市向外围无序蔓延,形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城市边缘区,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蔓藤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创新型、有机生长的规划理论,适合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本文在“蔓藤城市”理念指导下编制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城南片区的概念规划,同时对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蔓藤城市”;城市边缘区;
期刊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人口、经济、用地和建成环境等均有别于城市或乡村,公共服务环境更为复杂,设施配置不均、建设标准缺失、服务资源浪费与缺位等现象同时存在。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边缘区榆林镇为例,将可服务于该地区的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GIS空间分析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础建设、设施规模、服务能力和外部环境为指标
期刊
摘要:由于传统空间资源自上而下的规划配置逻辑与实际诉求的不匹配,造成了建设用地高增长、低效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从现阶段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的问题来看,正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实施成果的“供给侧”与公众的“需求侧”不匹配所造成。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文中简称“西苏”)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地域自然环境、社会意识、文化价值下“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提
期刊
摘要:凱文·林奇开创的城市空间意象分析体系应用广泛,但乡镇层面的空间意象研究尚需拓展。本文采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以烟台市7个镇为例,采集了105份认知地图,尝试探析小城镇空间意象的构成要素和认知特征。研究表明:(1)小城镇空间的认知构成要素以道路和地标为主,区域、边界、节点不显著,道路、地标的频次差异与路网密度、地标功能相关;(2)城镇居民认知范围在村庄—镇区—镇域内混合,且受到镇区规模等因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