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专业实践内容的整合与设计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化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交叉多,理论上重复教学,实践时又彼此孤立,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不能适应地方化工企业对工艺岗位的实际需求。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化工专业实践的内容进行整合和设计,能够使其操作性更强,效率更高。
  关键词:中职;化工专业;实践内容;整合设计;储罐测绘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化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ZCZ16)
  作者简介:任谦,男,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眭惟红,女,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8-0069-03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程类专业均开设“化工制图”、“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等课程,但上述课程内容交叉较多,界限不明,导致理论教学内容重复[1]、技能实践教学彼此孤立。加上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实践活动时学生往往只能按老师的吩咐按部就班地操作,或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核,致使学生一方面,缺乏学习热情,滋生懒惰的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学习的知识不连贯、不系统。或者即使当时操作得好,事后也不会应用或创新,不能适应地方企业对工艺岗位的知识需求,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
  上述所有课程几乎都关联化工设备,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时,以化工单元操作为核心,以化工设备测绘为媒介,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原则,注重与学生专业方向的良好对接,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将各科目中涉及设备的知识通过梳理,从而整合和统筹设计,让学生在对化工设备的亲手拆卸和测绘中,不仅从硬件的角度去认识设备,还能形成知识框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2]挖掘其创造潜能。
  储罐作为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容器,是石油、化工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3]其结构虽然简单,却包含了常见化工设备中的通用零部件,比如封头、法兰、人孔、液面计等,并且在操作中也涉及压力、温度、介质、容积、材质等多个技术特性,适合学生初学测绘之用。下面即以“储罐测绘”为例,说明化工专业实践内容的整合与设计,整个实践活动分为5个环节。
  一、从铭牌入手,让阅读先行,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专业课程一般都很枯燥,化工设备也不如其他教具那般光鲜,若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导学案,从储罐的铭牌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行阅读教材和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储罐的用途、种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做好阅读相关教材或查询网络,了解储罐的用途、种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做好书面记录以备交流,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整理、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体验阅读的艰辛和乐趣之后,对储罐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潜能得到激发。
  二、以技术参数和开孔为主线,条分缕析,各科知识大串联
  化工设备的相关知识分散在各个专业课程中,若按部就班讲授,一则琐碎繁杂,二则很难激发学习兴趣。为使上述知识得以综合应用,与专业的方向更好地对接,以储罐的技术特性参数和开孔为主线,条分缕析,将各科知识串联起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构知识支架,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使知识脉络清晰,便于学习和综合利用。
  (一)技术特性分析
  技术特性表是表明设备技术指标的一种表格,由此入手可以让学生目标更加明确。储罐的技术参数通常包括容量、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容积、材质5项,内容涉及化工工艺、单元操作、化工设备、化工仪表等科目知识。为使知识脉络清晰又有机串联,实践时可以将相关知识整合后设置如下情境来展开(见表1)。
  表1技术特性
  情境设置链接知识
  1.储罐有什么作用?容量是多大?生产任务
  2.储罐技术参数有哪些?各是多少?化工工艺控制
  3.储罐技术参数由什么决定?化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介质是什么?设备的材质由什么决定?化工设备材质与强度要求、防腐技术
  5.怎样获知和控制工作压力和温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原理初步
  (二)开孔分析
  储罐作为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容器,开孔通常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备用口、压力计口、温度计口、排气口、人孔、排污口、液面计口等,这些开孔也是其他大多数设备具有的,是通用零部件。可以设置情境,将各相关知识整合串联起来(见表2)。
  表2开孔分析
  情境设置链接知识
  1.储罐进、出料口在哪里?流体输送、储罐结构
  2.进出料的方式是什么?流体输送的方式
  3.压力计口在哪里?采用什么压力计?工作原理?压力信号有几处显示?
  4.温度计口在哪里?采用什么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信号有几处显示?化工仪表结构及原理
  5.排气口的作用是什么?怎么操作?
  6.排污口作用是什么?怎么操作?化工工艺
  7.人孔的作用?进入人孔有什么要求?化工设备维护、安全生产
  8.液面计口的作用是什么?有几个?位置在哪里?工作原理是什么?怎么控制液面?液位计种类、原理,操作规范
  9.各管口的连接方式是什么?怎么密封?法兰、焊接、化工管件、阀门
  10.储罐在整个化工过程中的地位及工作情况是什么?化工仿真   在实践过程中,借助图片、视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对上述各个情境进行专业知识的链接,让学生既能“乐学”,又促使他对探究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加以改善和解决,即“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从而将相关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知识更系统化、具体化,提升多种智能水平,也便于实施模块教学。
  三、现场拆卸,认真测量,多种智能共提升
  学生对化工设备的拆卸和测量是储罐图样数据的直接来源,是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认识储罐结构
  将待拆卸储罐外形及内部结构图拍成照片,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从零部件的大小、形状、数量、连接方式、相对位置以及开孔作用等多个角度对储罐各零部件的结构加以认识和理解,分组讨论决定其拆卸顺序。
  (二)拆卸同时记录
  储罐零部件数量较多,拆卸时应反复推敲,采取恰当的方式和工具,同时认真记录,包括画出零部件草图、记录拆卸次序和连接方式、列出管口表。
  (三)测量零部件并记录
  储罐零部件形状特殊、尺寸悬殊,连接方式也各不相同,对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都要求有较强的条理性。可以先进行分类,再交由不同的学习组分别测量。测量时应严谨细致,做到准确而不遗漏。尺寸数据应及时记录在零件草图相应的位置上。
  (四)数据汇总和共享
  各零部件分别由不同学习组分别测量,经反复检验核实后汇总到班长处,再由班长复制分发到个小组,达成共享。
  化工设备的拆卸和测量工作量较大,需要多个同学的共同参与和交流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和触摸等方式,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内化处理,并对拆卸次序和各零部件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左右大脑协同地进行工作,提高了运动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四、任务驱动,创设情境,驾轻就熟完成设备图
  通过之前的理论热身和对储罐的亲手拆卸和测量,学生已对其结构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画出图样已经成竹在胸。面对绘图任务,老师只需创设“设备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是什么?”“怎么表达更简便?”“怎么布置视图?先画什么?”等一系列情境,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性,稍加引导即可让其自觉地沿着“确定主视图方向——选择方案——绘制草图——绘制正式图样——检查并标注尺寸”的步骤出色地完成任务。
  五、过程评价,激发潜能,保护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难免会产生惰性,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可以采用个人自评、小组内互评及教师综合三方评价方案,既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内化到自我智能结构、智慧升华的喜悦,感受到存在的不足,又能保护其积极性,激起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本例实践活动中,遵从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师只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讨论和动手拆卸、测绘等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了多种智能。
  参考文献:
  [1]赫文秀,王亚雄.化工基础课程群的整合及教学实践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3):44-45.
  [2]张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辽宁教育,2012(3):55-56.
  [3]冷士良.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国平]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本土的、具备过硬专业素养与较强外语交流能力的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在高职高专的专业课程中进行校企合作双语教育改革,依据职业岗位群能力主线,引入经典控制理论的负反馈原理,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国际培养目标、构建双语课程体系及单元体系。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对培养目标的把握、双语使用比例和师资培训三个关键问题,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实际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机制专业;双语教育改
期刊
摘 要: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为地方和国家的公众利益而开展的实践活动。被广泛接受的社会服务工作与高校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并列,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在推动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示范,创新研究会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广东省其他高职院校、乃至全国高校,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操作性强的专业服务模式。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高职院校教师考评体系是重要方法。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并从诸多方面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依托企业办学,创新通常架构下的高职院校考评体系,通过考评理念更新、转变考评目标、深化教师考评四维度、力促考评方法更合理等措施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办学;高职教师;考评体系;思考与实践  作者简介:宋士福,男,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摘 要:调研发现,虽然高职化工类专业师生及用人单位,对学生技能竞赛与职业素质关系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都充分认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及专业技能竞赛对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正因如此,应积极探索技能竞赛与职业素质的贯通渠道,推进专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结合,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月活动,并借鉴专业技能竞赛改进学业评价。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期刊
摘 要:微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具有成本小、见效快、时间灵活等特点,成为很多大学生尝试创业的首选。课题组通过对江苏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微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从三个方面创建多位一体的高职学生微创业模式,即构建微创业实践体系,提升微创业项目的运行质量;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强化高职学生微创业素质;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优化高职学生微创业环境。  关键词:高职学生; 微创业模式;常州高职
期刊
摘 要:如要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经验到系统知识的跨越,从静态文本到立体知识的建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探索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以知识内在逻辑组织内容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中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持续的研究性学习,是困扰教师的难题。基于此,以机电类专业“液压传动”为例,探索职业教育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及其学习评价的建构。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学习评价;机电类专业  基金项目:2015
期刊
摘要:以“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的内容特点,以数控大赛为引领,结合企业需求,将大赛的知识点、创新意识、训练过程、团队精神引入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了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CAD/CAM;教学改革;数控大赛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赛引领下高职CAD/CAM课
期刊
摘 要:双师型是职业教育教师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标签性词汇,不仅出现在行政文件中,也是相关学术研究的持续热点。基于早期文献、高被引研究成果、有关标准的研究文章等典型文献的研究表明,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并未解决双师型的固有纠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体教师应在双师素质上作出更多努力,职业教育教师应更多地从群体意义上加强双师结构的要求,兼职教师的引进和使用需要更多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困惑;追思;
期刊
摘要: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各高职院校以大赛为契机,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英语教学交流,展示了各自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改革成果。通过分析大赛试题情况,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思考,强调高职公共英语写作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学内容应全面真实,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应灵活多样,教学评价应不断优化。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大赛  作者简介:欧妍,女,常州机电职
期刊
摘 要:“职业带”理论把工业人才分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明确了职业教育阶段专、本科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化工技术类专业为例,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针对专、本科分段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职业带理论构建专本衔接的职业人才培养策略,即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和教学评价。实现人才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的双衔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专本衔接的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