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美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1985年赴美留学,自此移居美国,为了生存,毅然以英语写作,在英语的边缘地带,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空隙中开凿属于自己的语汇及叙事可能。“用英语写作,实际上你就觉得好像在边缘生活,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里程碑,因为前后左右都没有人,所以必须有一系列作品,为自己建立一个立足点。”哈金说。
投身写作以来,哈金获奖无数,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同获1999年美国“国家书卷奖”和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的长篇小说《等待》,哈金乃第一位同时获此两项美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等待》的创作灵感源自他曾听闻的真人真事。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以文革为背景,叙写主人翁孔林周旋于元配发妻和红粉知己间的难舍情缘,三人历经长达十八年的琢磨与企盼,情感终在幽幽漫漫的时光摧折下变得残破,人渐渐失却爱的本能。读来忧悒悲凉,像是一则对大时代投出的无声控诉。
对哈金而言,《等待》无疑是其写作生涯的转折点。此前,他曾出版过五本书,皆委由小出版社出版,《等待》则是第一本由商业出版社发行的作品。其后,又陆续出版《战废品》、《疯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等长篇小说,或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或揣摩在不同国家、语言和文化交相撞击下的火花,体现哈金一贯的创作轴心。
关注在边缘生活的人
哈金成长于中国东北的乡间,父亲是一名低阶军官,每隔几年便得换地驻军,一家人跟着父亲,住过许多地方,真要说何处是家乡,他也说不清。在中国生活的那段岁月,哈金未曾领略过优越的生活,相较活跃于北京、上海的人,他形容自己就像来自乡下地区的土包子。
儿时的生长环境,使他有机会充分感受生活的质量,考察普通老百姓的生存样态。“我们这些从偏远省份来的,更关心的不是中心的人,而是普普通通的人,在边缘生活的人。”
初抵美国,哈金特别震慑于其壮阔雄浑的地景,感到这是一块新而富庶的土地。他还记得见着人在湖滨垂钓,钓上来好大一条鱼,却不留下来吃食,又扔了回去。看见湖畔鹅鸭成群,不仅没人去抓,反而主动喂食,“因为小时候在大陆,野鸭子都要打死了吃的。”哈金笑着,道出赴美之初亲身感知的文化差异。
哈金原先打定主意学成后就要返回中国,后来由于一些变故,决定续留美国。一度因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压力甚大,并且万分迷茫。历经一年多的调适期,他才下定决心用英语写作,设法以此谋生。他说,这段时期特别煎熬,也特别漫长。在美求学期间,学费、生活费全得靠自己,为此他也曾去打工,然而,对他而言这些都不是最艰苦的,真正难熬的是盘旋在心口上的不安,而这份不安十多年后才逐渐获得消解。
在美国待的日子久了,哈金也意识到“这是你应该建筑自己家园的地方”。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的他,生活安静、简单,“只要不犯法、按时交税,基本上就不大有人会干涉你的生活。”他随即补充道:“前提是你一定得欣赏孤独。”提及家乡(homeland),哈金认为这个词的意涵涉及抵达(arrival)多于回归(return),尤其对于移民艺术家和作家而言,建筑家园的地方才是你的家乡,而唯有通过文学,才有可能真正地回归。
不再以代言人自居
哈金在他第一本书的序言中曾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当个中国底层人民的代言人。“一开始好像觉得自己是代言人,但以后慢慢写下去就觉得那种态度是不对的,因为所谓代言人就是一种优越感。”哈金憨笑着,语带谦虚地解释,在美国待的时日愈长,愈发觉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况且,离开昔日生长的土地太久了,生活的亲密感不再,自不敢以代言人自居。
1992年12月下旬,哈金赴纽约参加活动,同时寻觅教职。当时他初次阅读奈波尔的《大河湾》,每当情节到了紧要时刻,“过去必须踩在脚下”这警句就倏忽涌现,像是贯串全书的主旋律。“这个想法对我来说特别震撼,并不是说我同意,但是那种对过去的态度,一定要踩在脚下,你才能往前走,我觉得非常震撼。”
《大河湾》这部小说甚至使哈金觉悟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真实关系。在小说第二部的开场,叙述者感叹着一位比利时传教士的逝世,然而他的衰亡是如此的轻薄渺小,也许一度诱发了丝毫骚动,却又叫人转瞬即忘。群体的生活依旧如常,并未因为他的消亡而稍有变异。身处纽约大都会的哈金,游荡于曼哈顿繁盛喧哗的市街,清晰而沉痛地意识到,在这里,他必须像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以求生存,他必须学会像个独立的人一样活着。
对此,他写下了一首题为《在纽约》的诗作为响应:
我在金色的雨中
沿着麦迪逊大道缓步而行,
载着太多的词语。
它们来自那一页,
说个人对于部族
多么不足轻重,
就像蜂窝继续繁荣
虽然一只蜜蜂消失了。
这些词句如秋日的落叶在他脑中翻飞,摩挲着他的壮志,渐渐地,他明了声称要作为中国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是一件多么虚妄的事。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关键理由:他本身对于文学的态度起了变化,“我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并不把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来看,我教书的头七、八年,从来不用‘艺术’这个词,后来慢慢觉得文学应该是艺术。”早些时候,他认定文学应当“有用”,讲究实用主义,尔后便改观了,主张文学应当在一种艺术结构中确定其价值。于是,他抛却了对于代言人身份的追求,倾心思虑的是在文学传统中能否有其开创性。
站在语言的边界上
早先,哈金曾出版过《于无声处》(Between Silence)、《面对阴影》(Facing Shadows)、《残骸》(Wreckage)三本诗集,亦曾于课堂上教授诗歌写作,赴波士顿大学任教后便逐渐潜心于小说领域。哈金对诗情有独钟,他认为好的诗,其叙述需有喷发的能量,具备抒情的浓度和流动的强度。写诗必须透彻地把握住语言的份量,仰仗饱满的直觉。在英美文学里头,母语非英语的作家当中,存在优越的小说家,却不见大诗人,“这是一个槛儿,很难过去。”
追溯起其文学源流,哈金认为中国古典诗和俄国作家给他的触发最为深远。中国诗词是自小背诵的,早已深化内心,其中尤以杜甫影响最大。至于中国当代作家中,除鲁迅对其某些短篇小说有些启蒙外,总体而言受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并不大。
到了美国以后,哈金发现很多美国作家相当看重俄国文学,便开始读起契诃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基,愈读愈喜欢。“我觉得是一种态度吧,他们描写的那种生活跟我个人经历比较接近,譬如说北方严酷的环境。果戈理的喜剧对我有些作品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英语世界中,作为一个非母语作家,势必得在这语言中挣扎,力图开创拥有自我风格的书写体系。将自己归入康拉德和纳博科夫之文学传统的哈金,想象着能创造出一种语言,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写的,可同时又很自然、很亲切。他说,纳博科夫和康拉德专擅的都是书面英语,他们的英语说得并不流利,可对这门语言确实是下了苦功的,“纳博科夫也耍玩英语,因为他懂好多种别的语言,看得出来他是靠学问创造出来的一种风格,我在想能不能有别的途径,但究竟能否做到不太清楚。”
在《在他乡写作》一书中,哈金曾说:“我必须说真话,必须对抗遗忘,必须关注那些比较不幸以及一无所有的人。”事实上,这跟他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关,他在美国尝试用英语写作,总是在边缘生存,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有所不同。
因为身处边缘,哈金写作的题材一般都是界乎两个国家、两个文化、两个语言,如《战废品》、《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等作品中涉及的课题。他对于纯粹单一的文化或语言并不感兴趣,令他感到兴味的,恰是异质文化的接缝处可能诱引的种种摩擦、隔阂、变迁与融合。一如他早年在中国东北服役时,与朝鲜人的相处经验,以及他数十年来在美国安居所遭逢的各式文化冲击和挑战。
从个人的眼光书写历史
长久以来,哈金不断地书写中国,试图将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编织进他的叙事轴线里,他曾说,这是出于某种心理上的需求,他必须藉由描写中国的过去,使自己与它分离。“像我的第三本诗集《残骸》,全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南京安魂曲》也是同样的,通过写一个现代史的中心事件,跟自己的过去建立一种更加亲密牢固的关系,完了以后,可以继续做别的事情。”哈金就像一只勤勉的蚕,不断吐丝,将历史缠绕成了厚实的茧。一旦故事写就,历史被完备了,人性的忧涩与光芒于其中缤纷呈显,他就破茧而出,羽化成蛾。
从以文革为背景的《等待》、描写朝鲜战争的《战废品》,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安魂曲》,哈金多部作品皆以真实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在历史的向度上开展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哈金被誉为写实主义的小说家,其写作除了仰赖大量而密集的史料考证,也揉和了自身的体验与觉察在其中。
哈金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五年,从中学到了所谓的纪律。“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不会轻易放弃。特别是写长篇小说时,一定要有一种约束。”
当初哈金被纳编入一个新组建的边防团,没有营房,服役头半年就住在朝鲜的一个村子,村里全是朝鲜人,因着这段跟朝鲜人交往的经验,使得他在描述朝鲜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时,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我们那时候经常走动,隔着一条江,可以看到朝鲜那面的山河土地是什么样子,因此我才敢写。对我来说这个很重要,要是我不知道的话,我不敢写,这些东西靠书本的研究是做不到的。”
哈金青春期的军旅经验仿佛是为了写就《战废品》所做的一场排练。他原为炮手,主要工作是扛炮弹,后来被改派作报务员,负责发电报。这段经历对于他往后写作《战废品》起了很大的作用。《战废品》里头有部分篇幅详尽地叙述战俘营之间流通的密码,看似煞有其事,殊不知完全是哈金凭空杜撰的。他虽不会编码,但因为发过电报,起码逻辑是清楚的,才有办法自行研发出一套编码方式。
在《战废品》一书的扉页上,哈金题了一行字:“献给我的父亲,一个朝鲜战争的老兵。”事实上,关于战争的细节,他父亲说得极少,估计是一段难言的心理创伤,不愿轻易启齿。他父亲所从属的部队曾被美军围捕,被拘禁一阵后,好不容易才突围,险中脱困。
“大陆许多战俘以及一些到台湾的老兵,都有各种各样的回忆录,碎片般地,有的在杂志里头,有的成了集子。我把那些都读了以后,尽量把里头一些细节给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哈金解释道,《战废品》选择了回忆录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回顾战争始末,而非采取情节特别紧密的叙述方式,如此一来,叙事上比较具有开放性,许多细节可以掺杂进来。
除了阅读这些回忆录,哈金也参照了美国当地搜罗的大量战地摄影,这些照片赋予了很多文字无法提供的细节,像一个个有用的线索,带他重返现场。从照片中,他能够看见医院的模样、知道战俘都吃些什么,他甚至可以根据战俘所用的碗,评判他们能否吃得饱。
哈金相当看重历史事件,且采取了一种微观、细描的方式来重建历史现场及其对人性造成的冲击,“我一般都是从一个小人物、个人的眼光来看历史,我们谈到历史时,往往是一种宏大的历史、官方的历史,强调共同性,把一些个体间的歧异给消灭掉了。对我来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写,可能是一种心理的需要吧,把历史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像《战废品》是从一个失败者的角度来谈历史,跟官方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在美国,哈金看到一些归来的战俘被誉为英雄,有些甚至成为名人,更有议员在竞选时,将过去被俘虏的事迹视为一种光荣,大加颂扬。然而,对于中国大陆的战俘来说,无不将之视为奇耻大辱,压根儿不能提,否则全家人都要跟着吃苦受罪。“这种震撼对我来说是最主要的,震撼是一种感情上过不来,往往必须写点东西把感情给恢复过来。事实上,《战废品》写完了以后,心理上的恐惧感没有了,以前老有那种恐惧感,写完之后就释放出来了。”
新作《南京安魂曲》 从国际视角切入
新作《南京安魂曲》则是从国际的视角切入,以美籍传教士明妮·魏特林为主人翁,记叙南京大屠杀期间,明妮留守金陵女子学院,奋力保卫上万妇孺难民的经历。哈金正色地说,“我要强调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不光是中国人的经历、中国人的苦难,很多国际人士也介入其中,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实际上,美国的那些传教士很多最后都不正常了。”
哈金儿时常听老人家说起南京大屠杀,可对于其中的具体情况并不大清楚。赴美后,发现当地华人每年总要纪念此一历史事件,他和太太也参与过数次集会,直到读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一书,对于事件梗概才有了较清晰的理解,并第一次知道那段期间有一批外国人士为捍卫难民而坚守南京。
此书前后修改达四十多遍,始终找不到适切的叙事角度。“写作的三年多里,沉浸在七十年前的南京的气氛中的确令人沮丧,但这是工作条件,无法回避,常常哭完了还得写下去。 ”
同样以战争为背景的前作《战废品》,虽大多数事件和细节都是真实的,主人翁却是虚构的;相较之下,《南京安魂曲》却由一位真实人物──明妮·魏特林领衔,在创作上无疑凭添诸多限制。情急之下,哈金创造了一个中国女人做明妮的助手,由她来讲述明妮的际遇,也带出自身的遭遇。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找不同的叙述人,因为没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不能虚构。”日军的屠杀一开始来得凶猛而暴烈,待为期一个多月的残害告终,往后几年并没有重大事件发生在明妮身上,叙事该如何推进?“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创造另一个故事──高安玲家的故事。从技巧上来说,每当魏特琳的故事没有那种创造的冲动力的时候,高安玲的故事可以进来,让叙事得以继续,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附属性的。实际上,这个故事本身必须有高家的故事,因为他们是普通的中国人,是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必须有一种平衡。”
哈金认为,以魏特林的视角切入有利有弊,益处在于,若写得好,这将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反之,其局限性太大了,要如何以她为中心,同时又能妥善地阐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哈金说,曾有一位英国小说家同样以魏特林为中心人物,写过一本小说《南京》,他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于是,在书中创造了一段恋情,虚构魏特林与一个中国人坠入情网,由于这名男子已有家室,无法回报这段感情,致使魏特林精神崩溃,走上绝路。“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涉及这么大宗的历史事件,我是不敢那么做的,那么做是不负责任的。”
把过去变成一种能量
“过去是自己的一部分,不管喜欢或不喜欢,你必须得接受,必须得承担,也放不下。”哈金说这话的时候,带着释然的心绪,已能宽心看待过往生命带来的一切。
人生划分为在母国和在美国两大阶段,哈金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来处?有一说,美国是一片新大陆,踏上那块土地后,重新做人,终能归化为美国人。哈金自觉办不到,他29岁赴美,此前,“什么都塑造成了”。又有一说,自诩为世界公民,归属于哪个国家并不重要,笃志做一个自由的人。在哈金看来,这似乎也不太切实,“特别是华人,过去在你的脸上,到哪儿人家都知道你是从亚洲来的。”
“过去有那么大的负担,但不能什么都拿着,因为生活是个旅程,在路上,你不可能什么大包小裹都带着,也带不动,只能拿起最有用的、对你来说最宝贵的东西。过去应该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力气往前走。把过去变成一种能量,而不是成为一种包袱。”
像是《自由生活》尾声,主人翁武男创作的诗作《另一个国度》所揭示的:
你必须去一个没有边界的国家,
在那里用文字的花环
编织你的家园,
那里有宽大的树叶遮住熟悉的面孔,
它们不会再因为风吹雨打而改变。
哈金早已经悄悄地,悄悄地出发。
投身写作以来,哈金获奖无数,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同获1999年美国“国家书卷奖”和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的长篇小说《等待》,哈金乃第一位同时获此两项美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等待》的创作灵感源自他曾听闻的真人真事。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以文革为背景,叙写主人翁孔林周旋于元配发妻和红粉知己间的难舍情缘,三人历经长达十八年的琢磨与企盼,情感终在幽幽漫漫的时光摧折下变得残破,人渐渐失却爱的本能。读来忧悒悲凉,像是一则对大时代投出的无声控诉。
对哈金而言,《等待》无疑是其写作生涯的转折点。此前,他曾出版过五本书,皆委由小出版社出版,《等待》则是第一本由商业出版社发行的作品。其后,又陆续出版《战废品》、《疯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等长篇小说,或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或揣摩在不同国家、语言和文化交相撞击下的火花,体现哈金一贯的创作轴心。
关注在边缘生活的人
哈金成长于中国东北的乡间,父亲是一名低阶军官,每隔几年便得换地驻军,一家人跟着父亲,住过许多地方,真要说何处是家乡,他也说不清。在中国生活的那段岁月,哈金未曾领略过优越的生活,相较活跃于北京、上海的人,他形容自己就像来自乡下地区的土包子。
儿时的生长环境,使他有机会充分感受生活的质量,考察普通老百姓的生存样态。“我们这些从偏远省份来的,更关心的不是中心的人,而是普普通通的人,在边缘生活的人。”
初抵美国,哈金特别震慑于其壮阔雄浑的地景,感到这是一块新而富庶的土地。他还记得见着人在湖滨垂钓,钓上来好大一条鱼,却不留下来吃食,又扔了回去。看见湖畔鹅鸭成群,不仅没人去抓,反而主动喂食,“因为小时候在大陆,野鸭子都要打死了吃的。”哈金笑着,道出赴美之初亲身感知的文化差异。
哈金原先打定主意学成后就要返回中国,后来由于一些变故,决定续留美国。一度因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压力甚大,并且万分迷茫。历经一年多的调适期,他才下定决心用英语写作,设法以此谋生。他说,这段时期特别煎熬,也特别漫长。在美求学期间,学费、生活费全得靠自己,为此他也曾去打工,然而,对他而言这些都不是最艰苦的,真正难熬的是盘旋在心口上的不安,而这份不安十多年后才逐渐获得消解。
在美国待的日子久了,哈金也意识到“这是你应该建筑自己家园的地方”。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的他,生活安静、简单,“只要不犯法、按时交税,基本上就不大有人会干涉你的生活。”他随即补充道:“前提是你一定得欣赏孤独。”提及家乡(homeland),哈金认为这个词的意涵涉及抵达(arrival)多于回归(return),尤其对于移民艺术家和作家而言,建筑家园的地方才是你的家乡,而唯有通过文学,才有可能真正地回归。
不再以代言人自居
哈金在他第一本书的序言中曾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当个中国底层人民的代言人。“一开始好像觉得自己是代言人,但以后慢慢写下去就觉得那种态度是不对的,因为所谓代言人就是一种优越感。”哈金憨笑着,语带谦虚地解释,在美国待的时日愈长,愈发觉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况且,离开昔日生长的土地太久了,生活的亲密感不再,自不敢以代言人自居。
1992年12月下旬,哈金赴纽约参加活动,同时寻觅教职。当时他初次阅读奈波尔的《大河湾》,每当情节到了紧要时刻,“过去必须踩在脚下”这警句就倏忽涌现,像是贯串全书的主旋律。“这个想法对我来说特别震撼,并不是说我同意,但是那种对过去的态度,一定要踩在脚下,你才能往前走,我觉得非常震撼。”
《大河湾》这部小说甚至使哈金觉悟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真实关系。在小说第二部的开场,叙述者感叹着一位比利时传教士的逝世,然而他的衰亡是如此的轻薄渺小,也许一度诱发了丝毫骚动,却又叫人转瞬即忘。群体的生活依旧如常,并未因为他的消亡而稍有变异。身处纽约大都会的哈金,游荡于曼哈顿繁盛喧哗的市街,清晰而沉痛地意识到,在这里,他必须像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以求生存,他必须学会像个独立的人一样活着。
对此,他写下了一首题为《在纽约》的诗作为响应:
我在金色的雨中
沿着麦迪逊大道缓步而行,
载着太多的词语。
它们来自那一页,
说个人对于部族
多么不足轻重,
就像蜂窝继续繁荣
虽然一只蜜蜂消失了。
这些词句如秋日的落叶在他脑中翻飞,摩挲着他的壮志,渐渐地,他明了声称要作为中国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是一件多么虚妄的事。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关键理由:他本身对于文学的态度起了变化,“我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并不把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来看,我教书的头七、八年,从来不用‘艺术’这个词,后来慢慢觉得文学应该是艺术。”早些时候,他认定文学应当“有用”,讲究实用主义,尔后便改观了,主张文学应当在一种艺术结构中确定其价值。于是,他抛却了对于代言人身份的追求,倾心思虑的是在文学传统中能否有其开创性。
站在语言的边界上
早先,哈金曾出版过《于无声处》(Between Silence)、《面对阴影》(Facing Shadows)、《残骸》(Wreckage)三本诗集,亦曾于课堂上教授诗歌写作,赴波士顿大学任教后便逐渐潜心于小说领域。哈金对诗情有独钟,他认为好的诗,其叙述需有喷发的能量,具备抒情的浓度和流动的强度。写诗必须透彻地把握住语言的份量,仰仗饱满的直觉。在英美文学里头,母语非英语的作家当中,存在优越的小说家,却不见大诗人,“这是一个槛儿,很难过去。”
追溯起其文学源流,哈金认为中国古典诗和俄国作家给他的触发最为深远。中国诗词是自小背诵的,早已深化内心,其中尤以杜甫影响最大。至于中国当代作家中,除鲁迅对其某些短篇小说有些启蒙外,总体而言受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并不大。
到了美国以后,哈金发现很多美国作家相当看重俄国文学,便开始读起契诃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基,愈读愈喜欢。“我觉得是一种态度吧,他们描写的那种生活跟我个人经历比较接近,譬如说北方严酷的环境。果戈理的喜剧对我有些作品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英语世界中,作为一个非母语作家,势必得在这语言中挣扎,力图开创拥有自我风格的书写体系。将自己归入康拉德和纳博科夫之文学传统的哈金,想象着能创造出一种语言,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写的,可同时又很自然、很亲切。他说,纳博科夫和康拉德专擅的都是书面英语,他们的英语说得并不流利,可对这门语言确实是下了苦功的,“纳博科夫也耍玩英语,因为他懂好多种别的语言,看得出来他是靠学问创造出来的一种风格,我在想能不能有别的途径,但究竟能否做到不太清楚。”
在《在他乡写作》一书中,哈金曾说:“我必须说真话,必须对抗遗忘,必须关注那些比较不幸以及一无所有的人。”事实上,这跟他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关,他在美国尝试用英语写作,总是在边缘生存,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有所不同。
因为身处边缘,哈金写作的题材一般都是界乎两个国家、两个文化、两个语言,如《战废品》、《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等作品中涉及的课题。他对于纯粹单一的文化或语言并不感兴趣,令他感到兴味的,恰是异质文化的接缝处可能诱引的种种摩擦、隔阂、变迁与融合。一如他早年在中国东北服役时,与朝鲜人的相处经验,以及他数十年来在美国安居所遭逢的各式文化冲击和挑战。
从个人的眼光书写历史
长久以来,哈金不断地书写中国,试图将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编织进他的叙事轴线里,他曾说,这是出于某种心理上的需求,他必须藉由描写中国的过去,使自己与它分离。“像我的第三本诗集《残骸》,全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南京安魂曲》也是同样的,通过写一个现代史的中心事件,跟自己的过去建立一种更加亲密牢固的关系,完了以后,可以继续做别的事情。”哈金就像一只勤勉的蚕,不断吐丝,将历史缠绕成了厚实的茧。一旦故事写就,历史被完备了,人性的忧涩与光芒于其中缤纷呈显,他就破茧而出,羽化成蛾。
从以文革为背景的《等待》、描写朝鲜战争的《战废品》,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安魂曲》,哈金多部作品皆以真实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在历史的向度上开展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哈金被誉为写实主义的小说家,其写作除了仰赖大量而密集的史料考证,也揉和了自身的体验与觉察在其中。
哈金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五年,从中学到了所谓的纪律。“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不会轻易放弃。特别是写长篇小说时,一定要有一种约束。”
当初哈金被纳编入一个新组建的边防团,没有营房,服役头半年就住在朝鲜的一个村子,村里全是朝鲜人,因着这段跟朝鲜人交往的经验,使得他在描述朝鲜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时,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我们那时候经常走动,隔着一条江,可以看到朝鲜那面的山河土地是什么样子,因此我才敢写。对我来说这个很重要,要是我不知道的话,我不敢写,这些东西靠书本的研究是做不到的。”
哈金青春期的军旅经验仿佛是为了写就《战废品》所做的一场排练。他原为炮手,主要工作是扛炮弹,后来被改派作报务员,负责发电报。这段经历对于他往后写作《战废品》起了很大的作用。《战废品》里头有部分篇幅详尽地叙述战俘营之间流通的密码,看似煞有其事,殊不知完全是哈金凭空杜撰的。他虽不会编码,但因为发过电报,起码逻辑是清楚的,才有办法自行研发出一套编码方式。
在《战废品》一书的扉页上,哈金题了一行字:“献给我的父亲,一个朝鲜战争的老兵。”事实上,关于战争的细节,他父亲说得极少,估计是一段难言的心理创伤,不愿轻易启齿。他父亲所从属的部队曾被美军围捕,被拘禁一阵后,好不容易才突围,险中脱困。
“大陆许多战俘以及一些到台湾的老兵,都有各种各样的回忆录,碎片般地,有的在杂志里头,有的成了集子。我把那些都读了以后,尽量把里头一些细节给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哈金解释道,《战废品》选择了回忆录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回顾战争始末,而非采取情节特别紧密的叙述方式,如此一来,叙事上比较具有开放性,许多细节可以掺杂进来。
除了阅读这些回忆录,哈金也参照了美国当地搜罗的大量战地摄影,这些照片赋予了很多文字无法提供的细节,像一个个有用的线索,带他重返现场。从照片中,他能够看见医院的模样、知道战俘都吃些什么,他甚至可以根据战俘所用的碗,评判他们能否吃得饱。
哈金相当看重历史事件,且采取了一种微观、细描的方式来重建历史现场及其对人性造成的冲击,“我一般都是从一个小人物、个人的眼光来看历史,我们谈到历史时,往往是一种宏大的历史、官方的历史,强调共同性,把一些个体间的歧异给消灭掉了。对我来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写,可能是一种心理的需要吧,把历史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像《战废品》是从一个失败者的角度来谈历史,跟官方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在美国,哈金看到一些归来的战俘被誉为英雄,有些甚至成为名人,更有议员在竞选时,将过去被俘虏的事迹视为一种光荣,大加颂扬。然而,对于中国大陆的战俘来说,无不将之视为奇耻大辱,压根儿不能提,否则全家人都要跟着吃苦受罪。“这种震撼对我来说是最主要的,震撼是一种感情上过不来,往往必须写点东西把感情给恢复过来。事实上,《战废品》写完了以后,心理上的恐惧感没有了,以前老有那种恐惧感,写完之后就释放出来了。”
新作《南京安魂曲》 从国际视角切入
新作《南京安魂曲》则是从国际的视角切入,以美籍传教士明妮·魏特林为主人翁,记叙南京大屠杀期间,明妮留守金陵女子学院,奋力保卫上万妇孺难民的经历。哈金正色地说,“我要强调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不光是中国人的经历、中国人的苦难,很多国际人士也介入其中,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实际上,美国的那些传教士很多最后都不正常了。”
哈金儿时常听老人家说起南京大屠杀,可对于其中的具体情况并不大清楚。赴美后,发现当地华人每年总要纪念此一历史事件,他和太太也参与过数次集会,直到读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一书,对于事件梗概才有了较清晰的理解,并第一次知道那段期间有一批外国人士为捍卫难民而坚守南京。
此书前后修改达四十多遍,始终找不到适切的叙事角度。“写作的三年多里,沉浸在七十年前的南京的气氛中的确令人沮丧,但这是工作条件,无法回避,常常哭完了还得写下去。 ”
同样以战争为背景的前作《战废品》,虽大多数事件和细节都是真实的,主人翁却是虚构的;相较之下,《南京安魂曲》却由一位真实人物──明妮·魏特林领衔,在创作上无疑凭添诸多限制。情急之下,哈金创造了一个中国女人做明妮的助手,由她来讲述明妮的际遇,也带出自身的遭遇。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找不同的叙述人,因为没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不能虚构。”日军的屠杀一开始来得凶猛而暴烈,待为期一个多月的残害告终,往后几年并没有重大事件发生在明妮身上,叙事该如何推进?“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创造另一个故事──高安玲家的故事。从技巧上来说,每当魏特琳的故事没有那种创造的冲动力的时候,高安玲的故事可以进来,让叙事得以继续,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附属性的。实际上,这个故事本身必须有高家的故事,因为他们是普通的中国人,是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必须有一种平衡。”
哈金认为,以魏特林的视角切入有利有弊,益处在于,若写得好,这将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反之,其局限性太大了,要如何以她为中心,同时又能妥善地阐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哈金说,曾有一位英国小说家同样以魏特林为中心人物,写过一本小说《南京》,他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于是,在书中创造了一段恋情,虚构魏特林与一个中国人坠入情网,由于这名男子已有家室,无法回报这段感情,致使魏特林精神崩溃,走上绝路。“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涉及这么大宗的历史事件,我是不敢那么做的,那么做是不负责任的。”
把过去变成一种能量
“过去是自己的一部分,不管喜欢或不喜欢,你必须得接受,必须得承担,也放不下。”哈金说这话的时候,带着释然的心绪,已能宽心看待过往生命带来的一切。
人生划分为在母国和在美国两大阶段,哈金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来处?有一说,美国是一片新大陆,踏上那块土地后,重新做人,终能归化为美国人。哈金自觉办不到,他29岁赴美,此前,“什么都塑造成了”。又有一说,自诩为世界公民,归属于哪个国家并不重要,笃志做一个自由的人。在哈金看来,这似乎也不太切实,“特别是华人,过去在你的脸上,到哪儿人家都知道你是从亚洲来的。”
“过去有那么大的负担,但不能什么都拿着,因为生活是个旅程,在路上,你不可能什么大包小裹都带着,也带不动,只能拿起最有用的、对你来说最宝贵的东西。过去应该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力气往前走。把过去变成一种能量,而不是成为一种包袱。”
像是《自由生活》尾声,主人翁武男创作的诗作《另一个国度》所揭示的:
你必须去一个没有边界的国家,
在那里用文字的花环
编织你的家园,
那里有宽大的树叶遮住熟悉的面孔,
它们不会再因为风吹雨打而改变。
哈金早已经悄悄地,悄悄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