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那桶 美不惊人死不休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周身堆满了装菜的背箩和各式的大包小包,盘山公路有些颠簸,车身晃动,椅子就会嘎吱嘎吱地响,算作给昏昏欲睡的车子最明快的伴奏。随眼一瞟,我看到那堆在我脚下的,不知是谁的,满是污黑的牛仔背包带子上绣了一朵小花,艳丽的红色搭配抢眼的绿,针脚细密,不知是哪个姑娘为情郎绣上的切切心意,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原处破了一个口子,便用这朵小花遮盖。我想起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这代人东西坏了是拿去修,你们这代人东西坏了是买新的。”突然觉得,这才应该是生活,坏了就用更美的匠心将它修补好,破了就用更纯粹的智慧将它缝补好,传承优秀的品德以及对所有东西满是怜惜,与金钱无关。
  这亦然也是怒江人的处事态度,他们生活在这里,每天耳濡目染大自然的雄奇美丽,便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美覆盖在生活里,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再仔细打量车里的村民,裤腿上满是泥土的大妈,却穿了一双全新的绯红绣花的千层底布鞋;黝黑皮肤的小伙子套在身上的布褂子,领口袖肩都用金丝银线勾勒出几何状的花纹;娇羞的姑娘用彩色的绳子编了一条手链,满满的显示出这个年纪少女爱美却欲说还羞的心态……


  好些美景 ,我忍不住举起相机狂拍一气,但翻越重重包裹还要在颠簸里控制平衡兼保护相机实属不易,东倒西歪之时总有手伸过来扶我一把,然后默默地缩回去,并不为专门求得感谢而令别人难堪,亦不让我在狼狈时还要专门道谢而尴尬。当我匍匐窗口时,司机会放慢车的速度,窗旁的人会默默后仰留给足够空间,没有人抱怨我这个乱冲乱撞的姑娘耽误了他们的时间,人们的表情无比淡然,静静地,像在修行。
  当然,怒江人还有热情的一面。当我们迷失在秋那桶翠绿色的麦田以及麦田上一簇簇鹅黄色的油菜花时,沿路走来了一个小伙子。
  “你们从哪里来玩啊?”小伙子热情地朝我们喊。
  “昆明。”我们答道。
  “哦,我们家今天杀了一头猪,走克我家吃饭。”小伙子马上把普通话转为当地方言,他知道,我们听得懂。
  “不啦,一会儿就得走啦。”我们无不遗憾地告诉他。
  “走喃样走,不走了。来我家吃饭、喝酒,累了我们这里可以住。”小伙子并不气馁。
  “哈哈,谢谢你!”我们很感动,“可是我们还是得回去了,不然,赶不上班车了。”


  “好,那你们下次来玩,我家就在这根电线杆后面的,很好找的,有一只狗在院里,但是狗不咬人的哦。”说话间,小伙子的同伴沿着路走上来,然后纷纷朝我们喊:“走,去他家吃饭,他家今天杀了一只大猪。”言语间,好像我们已经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
  我有些恍惚,这样熟悉的感觉源于小时候的家长里短,一同玩耍的小伙伴,被父母吆喝着回家,东家蹭一顿西家蹭一顿,谁家煮了好吃的,便呼朋唤友一拥而去,父母们也不计较,看着一帮小孩子狼吞虎咽,掩嘴直笑。原以为这消失的时光早已经熬成了碎片,一去不再,然而在秋那桶,却恍如隔世地再现了。这里如此世俗:美酒当前,肥猪烹煮;这里如此纯善,人世温暖,念念不忘。
  巍峨迭起的群山笼罩在天边,晨雾堆雪般聚拢在山巅,怒江水闪着蓝光在山际间激流回转,水拍石崖一泻千里,我站在山脚,感受到人在自然面前渺小得可怜。可是,这些又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呢。秋那桶,百余户人家,除鸡犬之声外,就是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宁静。绿得滴水的麦浪后面是青石瓦的木房子,像鱼鳞一样层叠在屋顶,闪闪发光。村口有一座教堂,教堂顶上的十字架虔诚静默,教堂前是一小片广场,虽然简陋,但我能看出,这是全村位置最好的地方。人们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几百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的农耕生活。
  在怒族语中,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而秋那桶的村落似乎真的飘在了云上,它像个纯真的孩童,微笑着温暖你,不慌乱不刻意,不知人间愁苦……不管历经多少时光,现世又度过了多少浮沉,这滇藏线上的所在,在奔腾的怒江对面静默着,尽管那些似乎嵌在山崖缝隙里的茶马古道,悠远无声;那些拼了性命的行走,让人敬畏;那些坚毅勇敢又有些悲凉的人们,已经老去,消逝。可是秋那桶,依旧还是一个没有喧哗、没有杂色的纯净世界。村口的杂货店,有斑驳的绿色木质门面,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怒族老人坐在老藤凳上凝神,慈祥温暖;孩子们则趴在桌前写写画画,接过我递来的糖,嘶嘶地舔着,忙不迭地说谢谢;从田地里归来的人,叼着烟锅准备埋锅做饭……生活在继续。
  不用多想,静静坐在屋前晒暖的石块上,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安心和唾手可得。突然间,会发现,原来一直寻找的全部都在这里,真实,自由,简单,深爱,浅活。


   TIPS
  到达 去丙中洛乡路途遥远,交通以班车为主,包车价格较高。丙中洛乡到秋那桶村有11公里,如若从重丁村出发步行前往则需4小时。
  玩转 秋那桶村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丙中洛镇收取门票100元。
  气候 丙中洛镇的天气很舒适,但紫外线强烈,建议要带上防晒霜、太阳镜。血拼 丙中洛有个大味美、营养丰富的瑞士板栗,有傈僳族人用竹木做成的巧夺天工的竹木器,有怒族人用棉麻等织成的柔软美丽的怒毯,有普米族人用细蔑片编成的小巧精致的“笃笆”,有独龙族人用竹子制成的流传已久的“邦秘”……由于各族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异,目前在怒江还没有相对集中的大型购物中心。所以在怒江要买到令您称心如意的纪念品只能一件件地去淘啦。
  舌尖 悠远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诸多特色小吃,如侠辣、巩辣、八大碗、石饭粑粑、杵酒、漆油炖鸡等,虽与其他地方的名菜不能比肩,却也是一道道的少数民族美味佳肴,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怒江人民特别喜欢饮酒,无论男女,都有相当的酒量,经常是饮必醉,醉必歌。这里的早点多是酥油茶加苦荞粑粑,粑粑很香。还有皮巴肉,到了丙中洛一问就会有。这里的土鸡很不错,个头超大,一般都在3斤多,吃虫子长大的鸡肉质十分筋道。


  梦入 丙中洛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旅游,现在的旅馆不少。秋那桶有农家客栈,价格不贵。 也可以到丙中洛镇住宿。
其他文献
云南省怒江、大理、丽江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罗古箐。这里聚居着普米族、白族、傈僳族、彝族和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文化习俗多姿多彩,水草肥美,牛羊满山,气候宜人,适合夏天避暑。在三江并流地区构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走进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德胜村委会罗古箐村民小组,一间间漂亮的普米族特色的楼房掩映在雾气中,让村子更添几分秀气,到处是一
期刊
公元十四世纪末的一天,那天应该是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堪舆大师汪湛海意气风发地站在五华山上,俯瞰着五百里滇池和湖畔的大地,这里将变成一座城——充满着无限灵气与潜力的城。为了证明自己的“大师级”水平,汪湛海在昆明城的开工典礼上埋下了两块碑,上书“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和“云南万事占先机”,然后飘然而去,等待着历史的验证。岁月如江河前行,“五百年”这个飘渺的预言冥冥中自有真意,在清末民初的风云
期刊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植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云南文化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其独特的地位,以其产品多样、覆盖广泛、特色浓郁而著称,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云南现象”。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产业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金——是指以云南丰富的金属矿藏
期刊
山川大美,人文多姿,毫无疑问,人人都爱云南。  到云南旅行,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休闲的计划中。  而对昆明曦之门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彦凡来说,理想所在并始终致力的却是“让云南去旅行”!  用她的话说,“虽然云南早已蜚声中外,但仍有太多“最云南”的东西值得被更多人的以更深刻的方式了解”。如果刚好近期有乘坐旅游大巴到云南各地旅行,那么你已经跟王彦凡的旅游文化事业打过照面。深受云南旅游大巴乘客喜爱的“彩云
期刊
云南与海南是我国两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为国家确定的旅游改革试验区,在全国旅游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风向标作用。2014年5月9日至12日,带着与海南旅游互惠合作的美好愿望,由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财政厅、省运管局、昆明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的代表团,远赴海南开展学习调研。  考察组先后对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海棠湾、凤凰岛邮轮港、陵水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观澜湖度假区、冯小刚电影公社旅游文化项目、高端
期刊
云南已进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只有充分依托具有优势、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准定位,才能准确探寻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差异化竞争。10多年来,云南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努力实践并遵循了现代社会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充分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快速增长的本土文化消费市场和旅游产业带来的外部消费市场,找到了被媒体和学术
期刊
进入南博会展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似没有尽头。再看展台,随处可见被人群包裹的银饰、木雕、沉香……我寻思老老实实钻进一小展位看看得了,于是便转身进了满是红木家具的隔间。看看老板娘的长相,听听她嘴里冒出的语言,再抬头瞅瞅门牌,才知道我是进了老挝的地盘。  仔细环顾四周,发现整个空间被罩在一股暖红之中,就连老板娘的脸在这暖红之中也显得多了几分温暖。我索性上前与她攀谈,从她身边那个中文不利索的翻译小伙
期刊
不久之前,原本称号“春城”的昆明,被人戏谑地代之以“堵城”。诚然,修建二环,北京路、人民路围挡,汽车保有量突破180万辆……昆明城内的交通让人心烦不已。尽管春城风光无限,赏玩之地众多,然而出门就是一片拥堵,再好的兴致也磨没了。  4月30日,昆明地铁1、2号线贯通运营。这条连接昆明主城南北的线路,不仅大大满足了我们对于出行便捷的需求,也瞬间将昆明城内美景拉到我们面前,触手可及。坐着地铁游昆明,在野
期刊
修凿之初为了抵御匪兵,纳西族辟岩建屋,石头城唯东西两道石门可以进出,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宅居起伏错落,随岩就势,城内瓦屋鳞鳞,巷道纵横,是一座充满了自然美的巨型实用石雕艺术作品。千百年来,还没有哪一只军队真正用武力攻克过这座不可思议的村庄。  传说石头城是一条被斩巨龙的龙头化身而成,石头城的村民亦因此而获得神龙庇佑,自得天然屏障,城内资源富饶水源充足。只要到城内小住一两天,便能享受一段悠闲
期刊
在云南众多的古村镇里,郑营绝对算得上是个另类,这里既不是交通要道,也没有可以让人一夜暴富的矿藏,自然更谈不上什么伟烈丰功。但郑营却是云南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村落,有的是“耕读家风”的沉淀,“妫水长流”的底蕴。郑营人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播撒在滇南赤瑞湖畔,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祠堂、书肆、庭院、街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而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铭刻着“万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