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8-01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均表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因此,其思维培养是否得当,人格塑造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他们一生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在这个时期,思品课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是准确和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高尚纯洁的人格品行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笔者长期任教农村初中思品课,深感教师利用思品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的闸门,思逸神飞,调动其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是及其重要的。
笔者以为,思品课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点:一是引导学生从广泛的实践活动中,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分析、概括事物的一般规律;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学到一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受用终身。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一点启发,少一点灌输,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对此,笔者认为可在教学中体现以下三点:
一、发问之道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提出问题,向学生发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反过来讲,平铺直叙反倒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时刻不忘发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发问,鼓励学生对同类事物进行归纳、概括,进而提出新的概念;可依据已知的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或运用某种原理分析一些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经常会回答错误,因为即使是错误的回答,由于经过了上述过程而注入了思维的成分——这正是发问之道的用意所在。
二、“布白”之道
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讲究“布白”,其用意不言自明:一幅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倒不成其为艺术品了。
所谓“布白”,应用到教学上还表现在具体细节上。以讲课为例,讲课的速度不能太快,不能像连珠炮一样令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讲的过程中也要“布白”,给学生思考、消化、记录的时间。讲课好比浇灌花草,先浇一点,等渗一渗再浇,以求渗透、吸纳;而不要只顾浇得痛快,成桶灌下,这不仅不能滋润花草,反倒害了花草,浪费了水源。比如八年级上册“乐于奉献”一节中,教材在列举了闻一多、文天祥、焦裕禄等人一生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后,设置了一个问题:“奉献是伟人的事,我们平凡人的生命中没有奉献的机会。这句话有无道理?”应该说这是个比较深刻的话题,大部分学生一时三刻答不上来来,再说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那么,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打开思路,不但要自圆其说,更要体现积极的人生观。也可小组讨论,切不可急于抽学生回答。此时老师尽管缄默不言,但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三、比较之道
事物在比较中呈现出其差异。一比较,就能找出矛盾;一有矛盾,就容易开启学生的思维。例如八上中《遗产的继承》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节。教材中指出,我国法律中对于财产的继承主要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同一份财产,由于继承方式的不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于此,教师可举出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对比着分析各自的利弊。尤其是遗嘱继承,常常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社会公德意识,对学生养成善待老人,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是颇有启迪意义的。教师要利用一些值得探讨的议题,有意识的把两种对立的观点提出来,让学生自己比较,看哪一种观点是科学的、正确的。由此展开,有目的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比较之道的优势。
授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言离不开思维,当然也就离不开逻辑。逻辑要求教学语言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具有论证性,严格遵守逻辑规则。
1、概念要明确,这是授好课的基础
每一节课,每一个框题,都有一些基本概念,有时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知识点。因此,明确概念,注意概念间的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生活中的法律保护”这一框题时,就要首先讲清“法律”、“法制”、“权力”和“权利”等一系列概念的定义,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指出,在法制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又如在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也只有先明确什么是“文明”、“精神文明”,才能分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实际上是运用逐步限制的逻辑方法进行讲授,只有这样逐步地对概念进行限制,增加概念的内涵,概念才能不断明确,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判断要恰当是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条件
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一般简单判断的全称、特称以及判断的准确运用,而且也要注意复合判断,特别是一些条件判断的准确运用。如在初三讲培养“四有新人”中关于“四有”之间的关系时,就讲到“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必要条件性质,而不是充分且必要的性质。因此在分析时,只能说明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提高思想道德,而不能说有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在这里,只能是“无之不然,有之不必然”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掌握好各种条件判断之间的区别,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原理,也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3、推理要具有论证性是分析课文解决问题的逻辑要求
思品课教科书中每一框题都有一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在分析课文时,不管是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的推理形式,都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楚,并且还要通过推理论证来解决课本上提出基本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或没有说服力,那么,这堂课也是不成功的。
如(八)上教科书“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一节中在讲完“非典”事例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像“非典”这样的社会大事跟我们自身有何关系?要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结合“非典”、地震、瘟疫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学生知道只有国家安定了,社会和谐了,人与人关心他人了,才能让受困者摆脱困境,让爱传播给每一个需要关心爱护的人。只有通过以上层层推进的分析、论证,解决了“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这个问题,这一堂课的任务才能完成。
4、严格遵守逻辑规则是教学语言保持确定性的逻辑要求
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要确定,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前后矛盾,不能含糊其辞。如在讲“财产的继承”时,学生往往对“养女”或“养子”跟亲生子女之继承分辨不清,老师就要把直系亲属和领养子女的区别讲清楚,不能自己也弄得模棱两可,自己昏然,学生当然会云里雾里。在讲授课文时,必须紧扣课文主题,不能东拉西扯,偷换概念,偷换主题。
总之,做一个中学教师很不容易,要上好一堂思品课更不容易。它需要思品教师不但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决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业务知识,更需要教师有授课的基本技能,而培养学生行之有效的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均表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因此,其思维培养是否得当,人格塑造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他们一生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在这个时期,思品课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是准确和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高尚纯洁的人格品行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笔者长期任教农村初中思品课,深感教师利用思品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的闸门,思逸神飞,调动其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是及其重要的。
笔者以为,思品课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点:一是引导学生从广泛的实践活动中,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分析、概括事物的一般规律;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学到一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受用终身。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一点启发,少一点灌输,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对此,笔者认为可在教学中体现以下三点:
一、发问之道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提出问题,向学生发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反过来讲,平铺直叙反倒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时刻不忘发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发问,鼓励学生对同类事物进行归纳、概括,进而提出新的概念;可依据已知的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或运用某种原理分析一些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经常会回答错误,因为即使是错误的回答,由于经过了上述过程而注入了思维的成分——这正是发问之道的用意所在。
二、“布白”之道
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讲究“布白”,其用意不言自明:一幅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倒不成其为艺术品了。
所谓“布白”,应用到教学上还表现在具体细节上。以讲课为例,讲课的速度不能太快,不能像连珠炮一样令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讲的过程中也要“布白”,给学生思考、消化、记录的时间。讲课好比浇灌花草,先浇一点,等渗一渗再浇,以求渗透、吸纳;而不要只顾浇得痛快,成桶灌下,这不仅不能滋润花草,反倒害了花草,浪费了水源。比如八年级上册“乐于奉献”一节中,教材在列举了闻一多、文天祥、焦裕禄等人一生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后,设置了一个问题:“奉献是伟人的事,我们平凡人的生命中没有奉献的机会。这句话有无道理?”应该说这是个比较深刻的话题,大部分学生一时三刻答不上来来,再说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那么,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打开思路,不但要自圆其说,更要体现积极的人生观。也可小组讨论,切不可急于抽学生回答。此时老师尽管缄默不言,但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三、比较之道
事物在比较中呈现出其差异。一比较,就能找出矛盾;一有矛盾,就容易开启学生的思维。例如八上中《遗产的继承》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节。教材中指出,我国法律中对于财产的继承主要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同一份财产,由于继承方式的不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于此,教师可举出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对比着分析各自的利弊。尤其是遗嘱继承,常常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社会公德意识,对学生养成善待老人,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是颇有启迪意义的。教师要利用一些值得探讨的议题,有意识的把两种对立的观点提出来,让学生自己比较,看哪一种观点是科学的、正确的。由此展开,有目的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比较之道的优势。
授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言离不开思维,当然也就离不开逻辑。逻辑要求教学语言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具有论证性,严格遵守逻辑规则。
1、概念要明确,这是授好课的基础
每一节课,每一个框题,都有一些基本概念,有时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知识点。因此,明确概念,注意概念间的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生活中的法律保护”这一框题时,就要首先讲清“法律”、“法制”、“权力”和“权利”等一系列概念的定义,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指出,在法制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又如在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也只有先明确什么是“文明”、“精神文明”,才能分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实际上是运用逐步限制的逻辑方法进行讲授,只有这样逐步地对概念进行限制,增加概念的内涵,概念才能不断明确,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判断要恰当是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条件
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一般简单判断的全称、特称以及判断的准确运用,而且也要注意复合判断,特别是一些条件判断的准确运用。如在初三讲培养“四有新人”中关于“四有”之间的关系时,就讲到“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必要条件性质,而不是充分且必要的性质。因此在分析时,只能说明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提高思想道德,而不能说有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在这里,只能是“无之不然,有之不必然”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掌握好各种条件判断之间的区别,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原理,也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3、推理要具有论证性是分析课文解决问题的逻辑要求
思品课教科书中每一框题都有一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在分析课文时,不管是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的推理形式,都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楚,并且还要通过推理论证来解决课本上提出基本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或没有说服力,那么,这堂课也是不成功的。
如(八)上教科书“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一节中在讲完“非典”事例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像“非典”这样的社会大事跟我们自身有何关系?要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结合“非典”、地震、瘟疫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学生知道只有国家安定了,社会和谐了,人与人关心他人了,才能让受困者摆脱困境,让爱传播给每一个需要关心爱护的人。只有通过以上层层推进的分析、论证,解决了“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这个问题,这一堂课的任务才能完成。
4、严格遵守逻辑规则是教学语言保持确定性的逻辑要求
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要确定,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前后矛盾,不能含糊其辞。如在讲“财产的继承”时,学生往往对“养女”或“养子”跟亲生子女之继承分辨不清,老师就要把直系亲属和领养子女的区别讲清楚,不能自己也弄得模棱两可,自己昏然,学生当然会云里雾里。在讲授课文时,必须紧扣课文主题,不能东拉西扯,偷换概念,偷换主题。
总之,做一个中学教师很不容易,要上好一堂思品课更不容易。它需要思品教师不但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决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业务知识,更需要教师有授课的基本技能,而培养学生行之有效的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