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玉器在古时,还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领域,被人们赋予它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温润而散发光泽是它的仁德,清澈而有细密的纹理是它的智慧,色泽鲜明而没有瑕疵是它的纯洁,受到伤害而不屈挠是它的刚勇,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成为君子人格化的代表,被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燕,它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原形来源于现实而又富有想象力,或采用变形手法,或采用夸张手法,把动物的特征与习性特征表达的非常鲜明,它不仅显示了工匠娴熟的技巧和善于捕捉特点、长于神韵表达的匠心,而且还洋溢着他们对动物的炽热情感和对生灵美的欣赏,件件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关键词 玉器 虢国墓地 燕子 玉燕
中国素有东方玉国的美称,在人们心中玉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在古时,还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领域,被人们赋予它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温润而散发光泽是它的仁德,清澈而有细密的纹理是它的智慧,色泽鲜明而没有瑕疵是它的纯洁,受到伤害而不屈挠是它的刚勇,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成为君子人格化的代表,被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
在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800余座墓葬,出土文物数量惊人、种类繁多。其中,编号为M2009号的国君虢仲墓中出土文物就达8000余件,尤其以晶莹剔透的精美玉器最为令人惊叹。这些精美的玉器,绝大部分为优质的新疆和田玉。它们形神兼备,多为精绝之作。在出土的仿生玉器中有这样一件玉燕,游客每每参观到此都会为它的精美造型而叹为观止。
这件玉燕小巧精美,活泼灵动,它通高4.6厘米,宽3.8厘米,厚1.5厘米。为青玉圆雕而成,呈冰清色。腹部因受沁呈黄褐色斑纹。在做工上,工匠们对玉燕的局部特征,进行了夸张处理,玉燕的头部上昂,着重突出一对圆眼、尖尖的长喙以及双翅和尾翅。双翅饰几何纹,微微张开,作展翅状,昂首挺胸,好似休息过后,正欲展翅飞翔般生动。玉燕的尾部饰竖向阴线纹,短尾且分叉。尽管背部已有深深的裂纹,但从内而外所散发出的自然和谐之美,不禁让人赞叹喜爱。
燕字由四个部件组成:廿、北、口、火。“廿”指雏燕从出壳到会飞所经历的时间:20天。“北”指“玄”。《说文》:“燕,玄鸟也。”“口”为“或”省,为城市平面形状。这是指家燕有营巢于城市民居的习性。“火”指气候暖和(春暖花开时节),也兼指南方。廿、北、口、火这四个部件整合成燕子的向北飞行时的形象:“廿”模拟燕子开口,为头部;“北”模拟燕子展翅,为翅膀;“火”模拟燕子尾部,为燕尾;“口”指燕子起飞之地。整个“燕”字记载了燕子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燕子从城市民居家里的巢中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还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燕,它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原形来源于现实而又富有想象力,或采用变形手法,或采用夸张手法,把动物的特征与习性特征表达的非常鲜明,它不仅显示了工匠娴熟的技巧和善于捕捉特点、长于神韵表达的匠心,而且还洋溢着他们对动物的炽热情感和对生灵美的欣赏,件件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那么,在3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将这些形神兼备的玉器制作出来的呢?在《诗经·淇澳》中有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古人的制玉过程。“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然后用圆锯蘸沙浆修治,即磋。再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即琢。最后用精细的木片或葫芦、牛皮蘸珍珠沙浆,加以抛光,使玉器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就是磨。这套技术创自商代。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一件玉器从选料到完工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往往是数十年的功夫才出一件成品,有的甚至时间更长。虢国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不仅显示了虢国制玉技术水平之高,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虢国贵族的富有和奢华。
虢国玉器绝大多数都出自虢国玉匠之手,也许它们不比周王室的玉器那样精美,但却更具有地域特色,是虢国物质文明的象征。玉是一种温润、晶莹而有光泽的美石,《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也。由于玉的特殊质地,在其被人们认识后不久便受到大家的喜爱。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玉又以其特殊的质地和优美的造型雕琢,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扮演着多重角色,西周、春秋时期进一步与宗法制、礼乐制、宗教崇拜、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在三门峡虢国历史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构建出精致而又细腻的玉文化。
作者简介:
陈晓光,男,汉,1980年6月,河北省张家口,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姚琳,女,汉,1980年1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职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关键词 玉器 虢国墓地 燕子 玉燕
中国素有东方玉国的美称,在人们心中玉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在古时,还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礼仪、丧葬、装饰等领域,被人们赋予它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温润而散发光泽是它的仁德,清澈而有细密的纹理是它的智慧,色泽鲜明而没有瑕疵是它的纯洁,受到伤害而不屈挠是它的刚勇,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成为君子人格化的代表,被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
在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800余座墓葬,出土文物数量惊人、种类繁多。其中,编号为M2009号的国君虢仲墓中出土文物就达8000余件,尤其以晶莹剔透的精美玉器最为令人惊叹。这些精美的玉器,绝大部分为优质的新疆和田玉。它们形神兼备,多为精绝之作。在出土的仿生玉器中有这样一件玉燕,游客每每参观到此都会为它的精美造型而叹为观止。
这件玉燕小巧精美,活泼灵动,它通高4.6厘米,宽3.8厘米,厚1.5厘米。为青玉圆雕而成,呈冰清色。腹部因受沁呈黄褐色斑纹。在做工上,工匠们对玉燕的局部特征,进行了夸张处理,玉燕的头部上昂,着重突出一对圆眼、尖尖的长喙以及双翅和尾翅。双翅饰几何纹,微微张开,作展翅状,昂首挺胸,好似休息过后,正欲展翅飞翔般生动。玉燕的尾部饰竖向阴线纹,短尾且分叉。尽管背部已有深深的裂纹,但从内而外所散发出的自然和谐之美,不禁让人赞叹喜爱。
燕字由四个部件组成:廿、北、口、火。“廿”指雏燕从出壳到会飞所经历的时间:20天。“北”指“玄”。《说文》:“燕,玄鸟也。”“口”为“或”省,为城市平面形状。这是指家燕有营巢于城市民居的习性。“火”指气候暖和(春暖花开时节),也兼指南方。廿、北、口、火这四个部件整合成燕子的向北飞行时的形象:“廿”模拟燕子开口,为头部;“北”模拟燕子展翅,为翅膀;“火”模拟燕子尾部,为燕尾;“口”指燕子起飞之地。整个“燕”字记载了燕子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燕子从城市民居家里的巢中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还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燕,它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原形来源于现实而又富有想象力,或采用变形手法,或采用夸张手法,把动物的特征与习性特征表达的非常鲜明,它不仅显示了工匠娴熟的技巧和善于捕捉特点、长于神韵表达的匠心,而且还洋溢着他们对动物的炽热情感和对生灵美的欣赏,件件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那么,在3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将这些形神兼备的玉器制作出来的呢?在《诗经·淇澳》中有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古人的制玉过程。“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然后用圆锯蘸沙浆修治,即磋。再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即琢。最后用精细的木片或葫芦、牛皮蘸珍珠沙浆,加以抛光,使玉器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就是磨。这套技术创自商代。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一件玉器从选料到完工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往往是数十年的功夫才出一件成品,有的甚至时间更长。虢国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不仅显示了虢国制玉技术水平之高,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虢国贵族的富有和奢华。
虢国玉器绝大多数都出自虢国玉匠之手,也许它们不比周王室的玉器那样精美,但却更具有地域特色,是虢国物质文明的象征。玉是一种温润、晶莹而有光泽的美石,《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也。由于玉的特殊质地,在其被人们认识后不久便受到大家的喜爱。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玉又以其特殊的质地和优美的造型雕琢,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扮演着多重角色,西周、春秋时期进一步与宗法制、礼乐制、宗教崇拜、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在三门峡虢国历史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构建出精致而又细腻的玉文化。
作者简介:
陈晓光,男,汉,1980年6月,河北省张家口,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姚琳,女,汉,1980年1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职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