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在音乐基础教育中进行创造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其重要性一直都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但是那并不代表它就不重要。创造教育,是注重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开发创造力阿的教育。而重视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基础教育;创造教育
  【作者简介】张京(1981— ),女,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老鹰山小学音乐教师大队辅导员。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对促进智力、智能的提高,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行道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开发智力、智能
  各种音乐与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听觉和视觉并用,解除了左半脑的疲劳,促进了右半脑的兴奋,使大脑左右半球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均衡发展,促使儿童反应敏捷、思维活跃,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又进一步提高了智力和智能。
  (二)音乐教育增强审美能力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态度和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
  (三)音乐教育强化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教育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方法,对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而集体活动又为塑造完美人格打下最好的基础。
  二、创造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一)创造教育的由来及含义
  本世纪四十年代,脑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力学、思维科学以及人才学等大量研究成果证明:正常人在思考问题时若能有90%的脑细胞在活动,那将会出现惊人的创造力。但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智能开发不够,或由于社会体制(政治的动乱或人文环境恶劣等)和自我压制(思维僵化保守,缺乏积极向上的创造思维,而囿于单一的思维模式等),一般人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中只有10一15%的脑细胞在工作。根据这一立论,美国学者奥斯本开辟了创造学这一新学科,创造教育作为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应运而生。从八十年代起,创造教育开始在欧美一些国家里广泛运用,而日本后来者居上,在创造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然而在我国,创造教育对不少教师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创造教育,就是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教育。
  (二)创造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造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创造教育是为人将来创造发明打基础做准备的教育。创造教育并不只是表现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也表现在各类素质课程当中,例如体育、音乐等课程。创造教育在各级教育中都非常需要,在基础教育中更甚。这是由基础教育的地基作用于创造教育的非凡功能所决定的。
  从创造教育的特点来看,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创造教育更加注重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内在需要和追求,成为学习主体表现自我的自由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与事业中的能力与技巧。
  其次,创造教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创造教育思想体系中,承认个别差异,尊重人的价值。既促进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发展,也注重每一个学生身心、个性和才能的尽可能的发展.更注意追求个人独特个性和独立人格自由充分地发展。
  第三,创造教育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运用发现法、情景法、暗示法、信号法、讨论法等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创性、求知欲。教师不以学习者全部智慧和知识的源泉自居,不再是替学生拿出全部现成真理的人。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思考、计划和组织创造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给予学生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由此可见,创造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改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整体优化模式。
  三、如何更好地在音乐的基础教育中进行创造教育
  更好地在音乐基础教育中进行创造教育,要接针对基础教育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终身学习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最先体现在教师方面。音乐教育亦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音乐基础教育中,老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养成与教师的音乐素养密不可分,而音乐素养是不断培养养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地修炼自身的音乐素养,不断补充自己的音乐知识,要怀着终身学习的观念与学生共同进步。
  1.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是由三方面组成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知识。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学习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知识在内的现代科学知识。因为知识是力量之源,是培育能力、智慧的沃土。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虽然音乐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是很快,但是音乐造诣不是一天就养成的,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自我修炼。同时,教师的勤奋好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熏陶力。
  2.教师要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观念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快速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知识更新日短,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具有丰富感情、思维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作导向,就不会有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应当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树立现代开放教育新观念。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要以教育知识为基础。没有先进的教育知识,就不可能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今,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断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教师终身的需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让学校教育“保先”。   3.教师要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1)爱岗敬业,是教师人格魅力最集中的体现。
  教师要以情育人。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2)不断向学生学习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深化。
  教师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是在与学生的不断交互作用过程中完成其使命的。伴随时代的变迁,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学生已不同于往常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喜好与教师不是完全相同的。时代的发展要求老师要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学习首先表现在要乐于倾听学生心声。其次要学习学生身上的优点。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时需要老师向学生学习,以调整自己落后的文化观念、知识结构,从而适应学生生存环境的发展,适应学生文化行为的变化。还要学习学生的好奇心。例如,现实中,有些教师在流行歌曲、流行舞蹈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但为了顾及面子,不敢问学生,害怕师威受损,岂不知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更突显这些教师的无知。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的好奇心,能让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的熏陶。
  (3)为人随和,宽厚大度,充满童心童趣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高尚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4)教师的人格魅力还突出表现在他的学科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理念上。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渊博的常识,出色的教学机智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创造教育方法
  1.“和田十二法”的灵活应用
  “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在奥斯本稽核问题表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它既是对奥斯本稽核问题表法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比如,其中的“联一联”,“定一定”等等,就是一种新发展。同时,这些技法更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和田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和田创新十二法),即指人们在观察、认识一个事物时,可以考虑是否可以:
  (1)加一加: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启发学生多加一个音符或多添一组音节试试,让学生发挥音乐创造性。
  (2)减一减:给学生一些不对的乐谱,让学生试着其中多出来的音节或音符,以提高学生的乐感。
  (3)扩一扩:针对音乐教学来说,扩一扩可以讲课堂扩展一下,可以进行有限的室外教学,也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名家的演奏碟之类的,扩展形式、扩展内容。
  (4)变一变:给学生伴奏,但适时地给予一定得变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5)改一改:教师要改,学生也可以改。教师改改教科书,不一定要照本宣科,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段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歌词,但同时也要掌握好课堂的纪律和次序问题。
  (6)缩一缩:对于音乐的基础教育来说,根据学生的年龄,可以相应地将乐理只是进行压缩,简单化,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给学生理解。
  (7)联一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唱歌可以大串烧,自己凭借自己的想象,把歌都联系起来,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8)学一学:模仿著名音乐家、舞蹈家甚至一切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声音。
  (9)代一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自己能利用的材料经过敲击或舞动发出声音,比如盛着水的杯子等。
  (10)搬一搬:鼓励学生将音乐课上学到的东西搬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
  (11)反一反:反常规思维,音乐教学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是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发出了多少笑声、提出了多少奇妙甚至是幼稚的想法为追求。
  (12)定一定: 定一定位,音乐的基础教育并不是一定要培养出明天的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要让学生拥有基本的音乐素养,就算只是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那也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了。
  如果按这十二个“一”的顺序进行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启发,诱发学生的创造性设想。所以,和田技法、检核表法,都是一种打开人们创造思路、从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路提示法"。在音乐教育中也同样适用。
  2.“口手并用”
  “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而在音乐教育中也同样可以借鉴这个途径从而延伸出音乐教育中的“口手并用”途径。
  音乐既有理论乐理知识部分,还有实践部分,而实践部分有唱歌、舞蹈等方面。新时代对新一代的接班人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有特长、有爱好,而唱歌、舞蹈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所以在我们的音乐基础教育中不妨可以尝试将音乐课堂丰富化,而不是单纯地教师弹琴、学生唱调的模式,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角色扮演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歌唱家或舞蹈家,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锻炼学生的胆识,给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机会,因为音乐课不仅仅只是音乐素养的培养,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情境以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不到的知识或锻炼不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滑云龙,殷焕举主编.创新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2]胡颖.论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2).
  [3]厉显板,杨龙海.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
  [4]蒋婉求.论艺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J].艺苑:音乐版(季刊),1990,(4).
  [5]赵蕴萍(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教师).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6]曾金霞.论终身学习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要求[J].河池学院学报.2005,10(5).
其他文献
【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量出现,同时美育符合新课标的特点,如何渗透美育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美感;二是通过形象思维,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鉴赏;创造  “养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17—18世纪)的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先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在席
期刊
高中时期是人的审美心理建构的最佳时机,不施以美的熏陶,必定受丑的污染。如果我们把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审美之中,可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接受。而体现人文思想的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堂应成为审美教育的基本课堂。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进行审美渗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观念得到转变,从而达到美育目的。而中学语文教材正是进行审美
期刊
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在这里,笔者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
期刊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应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样,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日益成为物理教学关注的热点。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知识载体,开发学生悟性,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用知识体系的建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许多学生厌学物理,其原因就是刚接触物理就必须面对的是艰难的力学体系,一个个陌生的物理量及其复杂的计算,从而使学
期刊
【摘要】如果利用情感教育促进小学科学学习,这个问题随着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值得研究。而在情感教育理论中我更认同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的理论。我认为这是培养个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原则,而个性教育的深厚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的。因此,情感教育是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关键词】情感教育;个性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小学科学
期刊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同班级间的整体上和同一班级间个体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如何面对这些学生,解放他们的思想,如何改变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如何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适应当今的学习,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学生如何组织教学使他们能得到较大提高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预习阅读文本产生问题,然后查阅资料,讨论研究,发现新问题,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老师重点讲解疑难问题,总结评比,彰显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生运用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兴趣  古人称读书就是做学问,学问就是有学必有问,就是要从没有疑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有疑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历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刚入中学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果在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期刊
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不做实验就相当于纸上谈兵,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就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就不能将有关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所以物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要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对物理教学是很有裨益的。  一、积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观能动作用  物理课的地位决定了每周课时的多少,做一个演示实验有时要的仪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