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现有的药物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因而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最近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 综述趋化因子在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内容 就趋化因子家族CC类亚家族参与疼痛调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趋向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CC类亚家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其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疼痛的一个新靶点.
其他文献
背景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 binding protein,CIRP)是一种低温诱导的,在脑组织广泛表达的冷休克蛋白.新近研究表明CIRP在缺血诱发的脑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背景 钾氯共转运体-2(K+-Cl-cotransporter 2,KCC2)是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cation-chloride cotransporters,CCCs)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蛋白表达或离子转运活性下降破坏神经
背景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是一种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离子通道型受体,谷氨酸可以与之结合并介导
目的 探讨经络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经络抚触,对照组采用传统抚触方法,每天2次,每次15 min.结果 实验组在摄入奶量、体重、身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及神经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络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的 研究阴茎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长期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前尿道狭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产妇225例作为对照组,在孕7~9个月不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实施常规护理,并采用导乐陪伴;观察组361例,在孕7~9个月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除导乐陪伴外,严格执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技术规范.比较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分级.结果 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式
背景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可以缓解多种原因导致的疼痛,改善器官功能,尤其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明显.最近研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28例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8例骨折患者经手术成功治愈,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的复发或加重,经调整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确保获得良好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强化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能更好地提高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的康复能力。
背景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证实组蛋白修饰调节异常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阐述组蛋白修饰调节异常在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