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来源 :杭州·党政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起,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中国中青年妇女的头发,几乎都变成了黄色。若是某些人以“金黄为美”,不足为虑;若整个民族的成年女性都不再感受到黑发的自然美丽,自动放权审美权,且表现出审美能力的高度同质化,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与国际接轨”的成果,还是被“精神殖民”后的集体无意识?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版,还是国际理解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国际理解教育”概念是在1946年联合国教科组织第一届大会首次提出。其内涵包括民族文化理解、异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等五大学习领域。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球公民还是合格国民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然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正在世界各国展开,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因为人类的和平共存发展是任何国家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美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始于1948年,提出国际理解教育应培育对人类有新的义务意识及觉悟的“好的美国市民”。韩国1961年开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确立国民意识前提下的全球公民”。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十年来,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已广泛地开展起来。然而,调查研究发现,成人教育领域,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实践活动,国际理解教育还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许多地区目前仍是空白。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的国际化、人们生活的品质化,迫切要求终身教育特别是在成人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明美好的国际形象。国际理解教育,“各国依然坚持本国的个性,互相尊重这种个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是延续五千年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力。“向西方学习”与“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保持文化定力,西方敌对势力的“精神殖民”战略将不战而胜。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不少国民却在国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方面输给了外国人。习近平主席在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时,叮嘱“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时讲文明”“矿泉水瓶子就不要乱扔了”,文明小细节,实实在在连着国家大形象。
  培养既能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共享国际文化资源的国民。加快推进成人的国际理解教育,使更多的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理解和享有人类共同创造的灿烂文明成果,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国际化,提升人的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承担建设“地球村”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反复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迫切希望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生存发展难题。我们要“站在全人类、全球的立场,以全人类的和平和全球的生命为目标,在所有领域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能够互相贡献、尽到本国责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在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
其他文献
‘香花’樱桃是从山东泰安的一个中国樱桃地方栽培品种‘泰小红樱’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变异类型。现介绍其品种形态及生态特性、果园栽培、园林及观光应用和山地造林栽培管
1日至5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5名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表决通过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名单。会议表决通过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杭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关于杭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海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难题。分析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构成要件和特征,对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从立法和
以芦荟和绿豆为原料进行了发酵酿酒试验。结果表明:芦荟汁与绿豆汁按1:4的比例混合,加入23%的蔗糖、0.3g/L的果酒酵母及0.6g/L的增香酵母,20℃前发酵10d,28℃后发酵15d,15℃陈酿1个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