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给人们带来诸多心理问题。正如当今的小学生,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然而,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快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日益突出。我想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外,更多的还在于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是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次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后进生通常是纪律散漫,思想意识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做好转化工作,我觉得在课堂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例如,我班的蔡小宝同学,课堂上经常拉拢同学讲话,每次作业都欠交,不愿读书背书,不肯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脾气大,成绩很差。可以说真拿他没法子。偶然中我发现他原来是很关心集体的,他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抢着帮同学值日,把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因此,我抓住这机会找他谈心,教育他如果做作业也能像扫地这么认真的话,那么我相信他的成绩肯定会很棒的。为了使他增强学习动机,我几次的跟他谈话及疏导他的心理和做心理游戏等,同时和他一起寻找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改变自卑心态,重拾学习信心。现在,他真的变了,作业很少不交了,而且成绩有所进步。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他们的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只有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五、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学生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躁、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二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后进生通常是纪律散漫,思想意识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做好转化工作,我觉得在课堂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例如,我班的蔡小宝同学,课堂上经常拉拢同学讲话,每次作业都欠交,不愿读书背书,不肯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脾气大,成绩很差。可以说真拿他没法子。偶然中我发现他原来是很关心集体的,他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抢着帮同学值日,把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因此,我抓住这机会找他谈心,教育他如果做作业也能像扫地这么认真的话,那么我相信他的成绩肯定会很棒的。为了使他增强学习动机,我几次的跟他谈话及疏导他的心理和做心理游戏等,同时和他一起寻找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改变自卑心态,重拾学习信心。现在,他真的变了,作业很少不交了,而且成绩有所进步。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他们的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只有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五、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学生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躁、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二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