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大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已更新,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下面我从观念更新、师资培训、教学资源、教学行为、评价制度、开发教材等六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有效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自2001年推出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玉林市玉州区在实验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师资、地域等原因的影响,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手执新教材但传统教学方法不摒弃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持续更新理念,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新课改实施十三年来,虽然很多教师的教育已经更新,但还有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课堂的有效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特别是自从2004年MS-EEPO有效教育在玉州区推广以来,迫切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我们的调查,在学科教学中,66%的教师会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活动进行科学研究;77%的学生认为所在班级的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可见,我区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一)按照“边推进、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玉州区的学校能加强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对新课程师资培训要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学校各级领导进行分工负责,教研室具体实施,有目标、有计划、阶段地逐步推进,保证新课程改革中师资培训工作能够全面顺利展开。
(二)各相关学校和教育部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已培训,再强化;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相关事项归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三)以“面向全体、骨干先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全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培训,把对教育管理者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摆在显著位置,循序渐进。 经抽样调查,玉州区农村小学主要开展了多形式的活动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23%对教师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校本培训,26%是按计划定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34%的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区、市、县等有关的学科教研活动或培训活动;有4%会请专家来校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教学指导;13%会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通过教师主动地学习,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有利于有效教育课堂的开展。
(四)适度调配师资力量。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步伐,无论是力度还是速度,城区学校都比农村学校快,这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师资力量紧缺与流动性大;所以合理地对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适度调配和安排势在必行。玉州区有“名校、村小教师交流”的举措,让城区名校的教师到边远山区支教,组织边远山区的教师多到名校进行交流学习,以缩小了城乡的距离。
三、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根据现有的条件,不断对教学资源进行改善和完善,积极整合、开发多种有效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有效教育课堂改革实验。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有效教育的课堂,各学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农村大部分学校还依然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进行教育教学。调查显示:玉州区农村的小学70%以上没有多功能室、73%闲置实验室、35%的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较差,农村教学设备的落后局面,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所以各级教育行政和政府部门,应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调查中,有46%的群众认为学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源不够。另外,调查显示,关于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整合成学科课程资源,注重为学科新课程教学服务的学校,非常注重的占14%,较注重的占30%,一般注重的占39%,不注重的占17%,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当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资源优势,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只有规范了教学行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提高备课的质量。新课改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被教材所束缚,围绕着教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提高备课的质量,就要 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其次,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始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景,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只有45%的教师采取了创设问题情景,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分层次布置作业,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效率就高,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这样,通过分层次对学生布置作业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五、完善评价制度,实施评价多元化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80%的家长认为应该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79%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过去那种应试教育为主的评价模式必须发生转变,应转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快乐成长,而不能让应试教育毁了孩子的无限可能。所以,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途径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他们增强成就感,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得到展示。
六、多途径开发教材,突出教材的教育性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按照学科新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40%教师能按时完成,42%基本能按时完成,14%不能按时完成,认为需要补课才能完成的占4%。不少教师认为现编教材有些课文过多,针对部分农村孩子来说,学起来在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困难。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在编写和设计上应该突出教育性,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利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教材应运用新的理念,能体现国家对新课改的要求,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具备人文性、简洁性、新颖性、时代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践性,这是课改的大体方向,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来编排教材。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它的道路非常漫长,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成效,新课改成功的道路也将也将会走得更加顺畅!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33)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有效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自2001年推出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玉林市玉州区在实验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师资、地域等原因的影响,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手执新教材但传统教学方法不摒弃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持续更新理念,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新课改实施十三年来,虽然很多教师的教育已经更新,但还有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课堂的有效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特别是自从2004年MS-EEPO有效教育在玉州区推广以来,迫切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我们的调查,在学科教学中,66%的教师会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活动进行科学研究;77%的学生认为所在班级的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可见,我区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一)按照“边推进、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玉州区的学校能加强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对新课程师资培训要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学校各级领导进行分工负责,教研室具体实施,有目标、有计划、阶段地逐步推进,保证新课程改革中师资培训工作能够全面顺利展开。
(二)各相关学校和教育部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已培训,再强化;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相关事项归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三)以“面向全体、骨干先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全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培训,把对教育管理者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摆在显著位置,循序渐进。 经抽样调查,玉州区农村小学主要开展了多形式的活动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23%对教师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校本培训,26%是按计划定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34%的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区、市、县等有关的学科教研活动或培训活动;有4%会请专家来校进行学科新课程的教学指导;13%会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通过教师主动地学习,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有利于有效教育课堂的开展。
(四)适度调配师资力量。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步伐,无论是力度还是速度,城区学校都比农村学校快,这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师资力量紧缺与流动性大;所以合理地对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适度调配和安排势在必行。玉州区有“名校、村小教师交流”的举措,让城区名校的教师到边远山区支教,组织边远山区的教师多到名校进行交流学习,以缩小了城乡的距离。
三、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根据现有的条件,不断对教学资源进行改善和完善,积极整合、开发多种有效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有效教育课堂改革实验。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有效教育的课堂,各学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农村大部分学校还依然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进行教育教学。调查显示:玉州区农村的小学70%以上没有多功能室、73%闲置实验室、35%的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较差,农村教学设备的落后局面,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所以各级教育行政和政府部门,应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调查中,有46%的群众认为学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源不够。另外,调查显示,关于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整合成学科课程资源,注重为学科新课程教学服务的学校,非常注重的占14%,较注重的占30%,一般注重的占39%,不注重的占17%,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当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资源优势,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只有规范了教学行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提高备课的质量。新课改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被教材所束缚,围绕着教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提高备课的质量,就要 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其次,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始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景,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只有45%的教师采取了创设问题情景,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分层次布置作业,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效率就高,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这样,通过分层次对学生布置作业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五、完善评价制度,实施评价多元化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80%的家长认为应该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79%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过去那种应试教育为主的评价模式必须发生转变,应转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快乐成长,而不能让应试教育毁了孩子的无限可能。所以,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途径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他们增强成就感,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得到展示。
六、多途径开发教材,突出教材的教育性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按照学科新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40%教师能按时完成,42%基本能按时完成,14%不能按时完成,认为需要补课才能完成的占4%。不少教师认为现编教材有些课文过多,针对部分农村孩子来说,学起来在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困难。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在编写和设计上应该突出教育性,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利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教材应运用新的理念,能体现国家对新课改的要求,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具备人文性、简洁性、新颖性、时代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践性,这是课改的大体方向,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来编排教材。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它的道路非常漫长,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课堂有效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成效,新课改成功的道路也将也将会走得更加顺畅!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3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