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泄密让朕很尴尬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8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726年,渤海以北的黑水靺鞨(位于黑龙江沿岸)派使臣前往唐朝上贡,唐玄宗一高兴,就决定设立黑水州,派遣长史镇守这个地方。
  对于大唐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渤海王国来讲,就不那么妙了。为什么?渤海国刚好位于大唐和黑水之间。得知这个消息后,渤海王大武艺非常不满地说:“以前黑水很懂事,到突厥请吐屯(官名),都知道先向我们报告,现在好了,与唐通谋,这是要害我啊?”于是,大武艺派自己的弟弟大门艺领兵,准备攻打黑水。
  大门艺在大唐当过多年质子,忠君爱国的思想早已深入心中。一来,渤海是唐的属国,黑水也已经得到唐朝的册封,去攻打这个拐着弯的盟友,和唐朝对着干,道义上行不通;二来,唐朝兵多将广,一旦结下仇怨,那是自取灭亡。
  但是大武艺坚持要打,大门艺只好带兵一路往北。大门艺到达边境后,还上书劝哥哥不要轻举妄动。大武艺看弟弟这么不愿意合作,于是派堂兄夺了大门艺的元帅印,并下令让大门艺回渤海国,要对他下手。
  大门艺听到消息后,只好奔向大唐。唐玄宗很高兴大门艺能有这等觉悟,便封他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见弟弟竟然敢投奔唐朝,于是派使者前来,上表历数大门艺的罪恶,并强烈要求唐玄宗诛杀这个叛徒。
  区区渤海国,不但敢攻打大唐册封的黑水,竟然还指手画脚,要把大唐的武将给杀掉,唐玄宗怎么可能会答应?人不能杀,但又不便直接与渤海国对着干,于是唐玄宗秘密地把大门艺送到安西去,并且对渤海的使臣说已经将大门艺流放到岭南了。但不知怎么的,大武艺竟然知道了实情,他又上表声称:“大国理当向人显示信用,怎么能做这种欺诈骗人的事呢?”坚持要求唐朝杀掉大门艺。这一句话,噎得唐玄宗无话可说。
  但尴尬已经产生了,总得找个台阶下,唐玄宗下令彻查。原来是鸿胪少卿没管好属下的嘴,把大门艺的行踪泄露了出去。于是相关人等全部被降职。最后,唐玄宗还是把大门艺暂时流放到岭南去了,算是给大武艺一个交代。
  然而大武艺对此并不满意,他大举兴兵,攻打登州。唐玄宗也火了,直接派大门艺赶赴幽州征兵,又令新罗起兵攻打渤海南境,同时,渤海以北的黑水、室韦又派出五千骑兵相助。最终,大武艺不得不退兵。只是,大武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此后多年,他都一直派刺客追杀大门艺,还好有唐玄宗的保护,刺客才没得手。
  大唐对付渤海国的暗杀,那是小菜一碟。渤海王不依不饶,是小家子气,但是唐玄宗这事,也做得不大气。
  对这次大门艺事件,司马光难得说了一通批判的话:大国征服四方,靠的不仅是兵力上的优势,更多的还得靠威望和信誉。大门艺不攻打黑水,既是忠于大唐,又是忠于渤海,他前来归附,身为大唐天子,要做的不是偷偷摸摸地把他藏起来,而是明察事情的經过,是奖是罚都得理清楚。结果唐玄宗威望不足以让大武艺降服,恩泽又不能庇护大门艺,反而效法小人骗人,自己颜面无存,却拿几个鸿胪寺的官员出气,更丢脸。
  编辑/夕颜
其他文献
小时候看《红楼梦》,觉得贾政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他就是个妈宝男,啥事都听贾母的;放着好好的正妻不爱,偏宠阴毒的赵姨娘, 还动不动就打骂宝玉。近来重翻《红楼梦》,惊觉贾政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  百善孝为先,是古代的教育手段。贾政是个读书人,自然对贾母孝敬有加。《红楼梦》第22回,贾政下朝要陪贾母吃饭、哄贾母开心。贾母看他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就赶他走,岂料他非但没走,还赔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
反腐剧《人民的名義》热播,“市委书记李达康”成为流量担当。“不与商人做交易,我乃京州李书记”,说得斩钉截铁,大快人心。李达康为什么惹人爱?因为他几乎达到了我们心目中官员的理想状态:能干事、能担责、不腐败。老百姓要的无非就是这几条:官员能干事,就能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官员能担责,自己的问题就能及时得到解决;官员不腐败,办事成本就低、效率就高,不公平的事情就少。有钱花,有人管,能办事,百姓的生活就有
汉朝多奇人,陈遵便是其中最不靠谱的一个。他一生酗酒成性,只要有了酒,一切都可以不管不顾。  因为是官二代出身,陈遵身上带着一些纨绔气质,加上他从小就失去了老爸,家里人更溺爱他、娇惯他,所以他变得更加放纵不羁。又因为有曾任京兆尹(长安市长)和廷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爷爷这个坚强靠山,陈遵后来参加了工作也依然不改顽虐的本性。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陈遵在长安市做公务员。同事们都朴素敬业、安分守己,只有
1934年,漫画《父与子》在德国问世,以人间温情对抗白色恐怖,因此备受鲁迅等大家的推崇。  1944年,其作者埃·奧·卜劳恩因受纳粹迫害而在狱中自杀,临终前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将我的儿子抚养成人。”其实他早在漫画中表达了美好的愿望——父子俩手拉手奔向苍穹,化作太阳和星星,为人间带来光明与欢乐。
西汉前期,由于政府“无为”,以地方豪强为主体的黑恶势力猖獗,一度遍及京畿及洛阳、济南、太原、大梁、河内等一二线城市,本该是“首善之区”的京畿,黑恶势力遍地,就连享有二千石俸禄的高官都拿他们没办法。  汉武帝时,河内轵县黑恶首领郭翁伯身材短小,谈吐平庸,但心狠手辣,稍有不快便白刃相见,所杀之人众多。洛阳地区发生械斗,都须请他摆平。  汉宣帝时,涿郡西高氏、东高氏皆为“豪猾”大族,他们垄断市场、非法经
西晋大将马隆年轻时在家乡兖州东平(今属山东济宁)担任下级官吏,平日里喜欢研读兵书,尤其喜欢琢磨一些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但由于当地没有战事,马隆并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魏嘉平三年(251年),他做的一件事才让当地人刮目相看。  这一年,马隆的前任上司、已经于两年前去世的原兖州刺史令狐愚被指控生前曾参与谋划一场叛乱,朝廷下令将其开棺暴尸三日。三日之后,没有人敢将他重新收葬,只有马
说起来,唐高祖李渊很委屈。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被世人看作碌碌无为、坐享其成的典型。可不是吗?他以隋炀帝表兄、封疆大吏的雄厚资本起家,在举事后便一直坐镇长安宫城之中,依靠几个儿子和众多将领浴血搏杀,才得到了这江山。他为之付出过什么呢?  其实,也许只有李世民才知道李渊的委屈。为了表明自己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李世民不得不在史书中抹去了李渊当年的诸多功绩,但李世民心里恐怕一清二楚。在短短一年的时
“若是当时身便死,千古忠佞有谁知”,用这句诗来概述南宋官员潜说友的生平可谓恰如其分。1275年,元军南侵,平江(今江苏苏州)知府潜说友弃当地军民于不顾,逃之天天。这个官声显著的“帅臣”就此背上一世骂名。  潜说友25岁就中了进士,而后凭借超凡的政治才能逐步升迁,1270年,荣任临安(今浙江杭州)知府。  潜说友上任伊始,临安的路是旧的,桥是破的,完全没有都城的风采。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临安内外修桥
朋友圈  宋太祖,赵普,范质  大宋晨间新闻:希望众官引以为戒,最新消息,王著已因酗酒滋事被逐出翰林院。  宋太祖:吓死我了,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就这么闯进来了。  宋皇后:官家是不是要考虑下官员们的工作强度?他们一天忙到晚,又没地儿发泄。  范质:我记得王著发酒疯不只一次了吧,上次酒宴时也这样,官家当时还说誓不杀士大夫,没让他担罪,可他还念叨着老东家周世宗的名号,反心不小啊!  姚崇  好不容易跟
一  1893年1月,蜡梅芬芳的时节,吴贻芳出生在湖北武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别号“冬生”。吴家姐妹都是异类,不同于一般的名嫒淑女。吴贻芳和姐姐吴贻芬不屑于学习女红,反倒异常憧憬新式学堂。守旧的父亲不赞同这种做法,认为女子的幸福不在读书,而在于嫁个好人家。奈何姐姐吴贻芬生性刚烈,据理力争无果之后,竟然试图吞金自杀。父母受惊不小,只得将姐妹二人送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就读。  1909年,是让吴贻芳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