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封公开信挑战国资委
周梅森事件始于2005年10月22日,金丰投资的董事会通过股改方案,对价是10送3.2股。周梅森对这个对价水平不太满意,他从2002年开始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之后不断增仓,截至2005年9月,共持有70.25万股,是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他起初只是想向董事会表达不同意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股东的权益。于是他采用了在外界看来比较温和的方式——给金丰投资董事长阮人旦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问:您在邮件里写的是什么?
周:大概就讲我认为需要大幅度提高对价。因为这只股票是在2002年以11.55元增发的,按我的计算,这只股票应该10送10。因为不可能要求绝对公平,选一个中间项,它也应该在10送4-5的水平,结果公布10送3.2,我就非常失望。第二天我早上还在睡懒觉,金丰投资公司的电话就打到我家来了,说董事长今天过来跟你沟通。阮人但先生、董事局董事会秘书包永镭先生和券商欧华国际的保荐人代表,一行五、六个人就过来了。
问:您意外吗?
周:不意外。我觉得他们应该来,因为我是第一大流通股东。
问:他们第一次跟您是怎么沟通的?
周:保荐人代表解释了这个方案是怎么做出宋的,我就解释双方的持股成本。大家都很诚恳。但是他说有政策摆在那里,也不好偏太远,我说起码你得10送4,再低10送3.8,还要有一个承诺,4.6、4.7元不要减持。当时阮人旦先生和保荐人都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问:当时双方都认为有调上去的可能?
周:完全有,谈得非常好。
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周梅森的预料。尽管金丰投资作了调整,把对价水平提高至10送3.8股,但这一方案却最终没能得到国资委的批准,因为这个水平超过了国资委设定的10送3.5股的对价底线。11月2日,金丰投资公布修改后的股改方案,对价是10送3.5股。
问:您看到这个方案后是什么心情?
周:我就非常恼火。
问:您怎么知道是国资委的意见?
周:是他们保荐人告诉我的。他说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这也不是大股东的事,大股东已经找到了国资部门,国资部门就这样批了。我问他,这么说来,国资委那边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说没有了,我们能做的沟通全做完了。当时我就说这意味着战争。这激起我的愤怒。我就开始起草我的第一封公开信。
11月5日,周梅森《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刊登在《大众证券报》的头版显著位置。在信中,他用了6个排比句表达“我愤怒”。公开信立即引起了轰动,在新浪网上创下了1000多万次的点击纪录。11月12日,周梅森又发表了第二封《致非流通大股东并国资管理部门的公开信》。11月19日,第三封《致管理层并证券决策部门的公开信》发表。三封公开信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刚开始的表达不满、捍卫权利,到后来,周梅森将矛头指向了整个资本市场的陈疾。
周:从我的第一封信发出来,它就与金丰投资没有关系了。问题在于国资部门仍然坚守着它的底线。第一封信发出来以后,我就不是较真于金丰公司,我较真的是整个中国股改,是国资委。第一封公开信中,我已经暗指过国资部门,第二封就明确指向国资部门。李荣融先生讲,他和我一样,和广大中小流通股东一样,都是出资者,我们是平等的。那么我就要找一找平等的感觉。我这人特较真儿。我想李荣融先生和我们的国资部门肯定会给我这种平等的感觉,但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于是,战斗就不能停止。
问:但也有人说,中小投资者强调的是成本论,但是大股东,比如说国有控股部门,强调的是资本额,就是同股其实是不同价,也是不同权的,比如说大股东出资1000万元,但是在企业经营中承担的风险要大于1000万元,这些风险是普通流通股东所不能承担的。
周:你讲的就是一个创业溢价问题,这在真正健全的资本市场中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事准则。比如说金丰投资,我承认它的创业溢价。金丰投资的前身是嘉丰股份,是一家经营非常困难的纺织企业,它1块钱的净资产当时以3.5元(当时还没拆细)卖给我们,这里面,有250%的创业溢价。第二年它就配股,拆细以后配股.配股价4.5元,给没给创业溢价?这两个创业溢价给完以后的结果是什么?破产,ST,完蛋,老百姓血本无归。这时候上海地产集团进来了,实质性的重组,把它破产的那一块扔掉,把优质资产置换进来,置换的成本是2.1元多。地产集团跟我谈判时就谈了创业溢价的问题,我说我承认创业溢价,但是就这只股票而言,创业溢价早就给过了。他说那是嘉丰股份,不是我们。我说不,是你们,为什么讲是你们呢?现在是两类股东在谈判,我继承的是从嘉丰股份开始的全部流通股份的历史,你继承的全部是控股股东的历史,而且你们老板都是一个人,国资管理部门,怎么没给你溢价呢?给过了,你0.7元,我5.8元,我姑且再让一步,再给你一个百分之百的溢价,就按1.4元算,你也应该给我10送8,不是3.8。所以,我们其实是在承认创业溢价的情况下,谈恺撒欠人民的太多太多了。
问:如果有机会让您跟国资部门来谈的话,您会跟他们怎么谈?
周:迄今为止,他们没跟我对过话。要跟我对话,我想可谈的事情太多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证券市场是怎么诞生的,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证券市场是怎么养育了我们的国有上市公司,我们国有上市公司历年来从这个市场拿走了多少资金;可以讨论一下它给我们这个市场,给我们投资者多少回报;可以清算一下,你们国资部门投入多少,老百姓投入多少。这次股改,你们为对价制定底线,基本上以10送3作为一个对价底线,合理吗?合法吗?有没有起码的良知?可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想他们永远不会和我讨论的。
批评并非为了炒作
11月28日,金丰投资股改投票结果显示,流通股东通过率为59.0734%,没能达到66.67%的最低标准,股改方案正式被否决。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已经取得胜利的周梅森,却没有想像中的兴奋。
周:金丰并不重要,金丰方案被否决应该讲是个悲剧。
问:您现在持有它的平均成本是多少?
周:现在又降低了,到目前大概5元左右吧。
问:那股价涨到高出您的成本时,您会不会抛?
周:可能会抛掉一部分,但是低位我又会把它捡回来.我会长期地持有这只股票。股改方案被否以后,它有个下跌过程,从3.8元跌到了3.6元,在3.6元的价格上我又增持了10万股,我仍然看好它。
问:有人说,你在股票操作技巧上有点问题。
周:我一再声明,我是一个长期的理性的投资者,我从来不和任何人讨论技巧。几封信出来以后,有很多好心的朋友来教授我一些技巧,我都谢绝了,我说我对此毫无兴趣。 问:市场上对您的评价也有两种声音,当然第一种声音是绝大多数的,说您是英雄,还有一种评价,说您是借机炒作自己,您对第二种评价有什么感想?
周:我有必要炒作自己吗?我想得到什么?我是券商吗?我是保荐人吗?我是期货大户吗?我什么都不是。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也没有。如果说真是炒作的话,我应该好好炒作我的每一本书,好好炒作我的每一部电视剧,这些既能给我带来职业声誉,又能带来丰厚的收入,我为什么跑到证券财经界来炒?不是我炒完以后我的股票就升值了。
问:您对这种议论生气吗?
周:不生气,无所谓的。我的行事原则是,我不生气,我让他们去生气,我何必自己生气呢,我要真生气我就开始写文章骂人了。
要有公民意识与股东意识
三封公开信发表后,一些媒体开始把周梅森当作为中小股东维权的旗帜,评价他正在唤醒中小股民的维权意识。在金丰投资后,另一家上市公司深纺织的股改方案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体反对。于是,又有评论说,周梅森效应开始在股改中显现。
问:当您看到有上市公司因为流通股东的反对票,股改方案相继被否,心里是什么感觉?
周:很好啊,双方都要妥协,妥协的迹象我看到了,因为后来很多公司的对价相对有所提高,另外,还有一些很差的公司的对价方案被否掉。
问:很多普通的中小股东觉得您很伟大、很勇敢,因为您在资本市场上以自己的话语权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很多普通的中小股东并没有您这样的社会地位,他们也没有能力持有这么多的流通股,所以他们即便投了反对票也无济于事。
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一个普通投资者和一个作家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我虽说是第一大流通股东,但是我持有的股份也不多,区区几十万股,和大股东所有的1.5亿股怎么比?
问: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很多了。
周:这个量区别不大,关键的问题是,我觉得应该要有两个意识,第一要有公民意识,不要有臣民意识,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斗争,而不要一味躲避;第二个是多点股东意识,少点股民意识。股东要很清楚,这家公司是我的,我哪怕只买了100股,也是你们的老板,你们董事会管理层是给我打工的。有些人买了很多股票,但是股民意识,觉得反正我明天就卖掉了,就没有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产业,不太关心。
对股市的失望与期待
周梅森1994年进入证券市场,曾是江苏最早的10个大户之一。1997年写作长篇小说《天下财富》时,他不仅热情讴歌中国新生的证券市场,还号召人们通过买股票去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那时的他对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了美好期望。
问:对股市的讴歌是发自内心的?
周:当时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候大家都赚钱,股市欣欣向荣,情况都挺好。
问:您现在回想一下当年您写《天下财富》时候的心情,再对比一下当下股市的现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周: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我们的市场违背了健康证券市场的规律,它的发展方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是我值得愤怒的主要原因之一。
问:您对现在的市场失望吗?
周:很失望,所以说我们才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批评它,揭露它,刺激它,促使它早日走上健康的轨道。我现在再写《天下财富》就不会这样写了。
问:您会怎么写?
周:我会把这个资本市场的原罪、血泪、制度性缺陷、给广大流通股东造成的灾难,都非常真实、客观地写出来。生活决定了我的笔该怎么写。
问:以后对股市,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什么样的期待?
周:当然我期待它是一个健康、健全的,既属于融资者又属于投资者的真正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不知道,这要靠我们的管理层、国资部门、上市公司和全体股民一起来努力。
问:您怎么描述个人对股市的感情?
周:我对股市是爱之深,恨之切。
问:您怎么看自己在股改中的影响?
周:留给历史去评说。
周梅森事件始于2005年10月22日,金丰投资的董事会通过股改方案,对价是10送3.2股。周梅森对这个对价水平不太满意,他从2002年开始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之后不断增仓,截至2005年9月,共持有70.25万股,是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他起初只是想向董事会表达不同意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股东的权益。于是他采用了在外界看来比较温和的方式——给金丰投资董事长阮人旦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问:您在邮件里写的是什么?
周:大概就讲我认为需要大幅度提高对价。因为这只股票是在2002年以11.55元增发的,按我的计算,这只股票应该10送10。因为不可能要求绝对公平,选一个中间项,它也应该在10送4-5的水平,结果公布10送3.2,我就非常失望。第二天我早上还在睡懒觉,金丰投资公司的电话就打到我家来了,说董事长今天过来跟你沟通。阮人但先生、董事局董事会秘书包永镭先生和券商欧华国际的保荐人代表,一行五、六个人就过来了。
问:您意外吗?
周:不意外。我觉得他们应该来,因为我是第一大流通股东。
问:他们第一次跟您是怎么沟通的?
周:保荐人代表解释了这个方案是怎么做出宋的,我就解释双方的持股成本。大家都很诚恳。但是他说有政策摆在那里,也不好偏太远,我说起码你得10送4,再低10送3.8,还要有一个承诺,4.6、4.7元不要减持。当时阮人旦先生和保荐人都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问:当时双方都认为有调上去的可能?
周:完全有,谈得非常好。
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周梅森的预料。尽管金丰投资作了调整,把对价水平提高至10送3.8股,但这一方案却最终没能得到国资委的批准,因为这个水平超过了国资委设定的10送3.5股的对价底线。11月2日,金丰投资公布修改后的股改方案,对价是10送3.5股。
问:您看到这个方案后是什么心情?
周:我就非常恼火。
问:您怎么知道是国资委的意见?
周:是他们保荐人告诉我的。他说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这也不是大股东的事,大股东已经找到了国资部门,国资部门就这样批了。我问他,这么说来,国资委那边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说没有了,我们能做的沟通全做完了。当时我就说这意味着战争。这激起我的愤怒。我就开始起草我的第一封公开信。
11月5日,周梅森《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刊登在《大众证券报》的头版显著位置。在信中,他用了6个排比句表达“我愤怒”。公开信立即引起了轰动,在新浪网上创下了1000多万次的点击纪录。11月12日,周梅森又发表了第二封《致非流通大股东并国资管理部门的公开信》。11月19日,第三封《致管理层并证券决策部门的公开信》发表。三封公开信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刚开始的表达不满、捍卫权利,到后来,周梅森将矛头指向了整个资本市场的陈疾。
周:从我的第一封信发出来,它就与金丰投资没有关系了。问题在于国资部门仍然坚守着它的底线。第一封信发出来以后,我就不是较真于金丰公司,我较真的是整个中国股改,是国资委。第一封公开信中,我已经暗指过国资部门,第二封就明确指向国资部门。李荣融先生讲,他和我一样,和广大中小流通股东一样,都是出资者,我们是平等的。那么我就要找一找平等的感觉。我这人特较真儿。我想李荣融先生和我们的国资部门肯定会给我这种平等的感觉,但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于是,战斗就不能停止。
问:但也有人说,中小投资者强调的是成本论,但是大股东,比如说国有控股部门,强调的是资本额,就是同股其实是不同价,也是不同权的,比如说大股东出资1000万元,但是在企业经营中承担的风险要大于1000万元,这些风险是普通流通股东所不能承担的。
周:你讲的就是一个创业溢价问题,这在真正健全的资本市场中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事准则。比如说金丰投资,我承认它的创业溢价。金丰投资的前身是嘉丰股份,是一家经营非常困难的纺织企业,它1块钱的净资产当时以3.5元(当时还没拆细)卖给我们,这里面,有250%的创业溢价。第二年它就配股,拆细以后配股.配股价4.5元,给没给创业溢价?这两个创业溢价给完以后的结果是什么?破产,ST,完蛋,老百姓血本无归。这时候上海地产集团进来了,实质性的重组,把它破产的那一块扔掉,把优质资产置换进来,置换的成本是2.1元多。地产集团跟我谈判时就谈了创业溢价的问题,我说我承认创业溢价,但是就这只股票而言,创业溢价早就给过了。他说那是嘉丰股份,不是我们。我说不,是你们,为什么讲是你们呢?现在是两类股东在谈判,我继承的是从嘉丰股份开始的全部流通股份的历史,你继承的全部是控股股东的历史,而且你们老板都是一个人,国资管理部门,怎么没给你溢价呢?给过了,你0.7元,我5.8元,我姑且再让一步,再给你一个百分之百的溢价,就按1.4元算,你也应该给我10送8,不是3.8。所以,我们其实是在承认创业溢价的情况下,谈恺撒欠人民的太多太多了。
问:如果有机会让您跟国资部门来谈的话,您会跟他们怎么谈?
周:迄今为止,他们没跟我对过话。要跟我对话,我想可谈的事情太多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证券市场是怎么诞生的,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证券市场是怎么养育了我们的国有上市公司,我们国有上市公司历年来从这个市场拿走了多少资金;可以讨论一下它给我们这个市场,给我们投资者多少回报;可以清算一下,你们国资部门投入多少,老百姓投入多少。这次股改,你们为对价制定底线,基本上以10送3作为一个对价底线,合理吗?合法吗?有没有起码的良知?可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想他们永远不会和我讨论的。
批评并非为了炒作
11月28日,金丰投资股改投票结果显示,流通股东通过率为59.0734%,没能达到66.67%的最低标准,股改方案正式被否决。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已经取得胜利的周梅森,却没有想像中的兴奋。
周:金丰并不重要,金丰方案被否决应该讲是个悲剧。
问:您现在持有它的平均成本是多少?
周:现在又降低了,到目前大概5元左右吧。
问:那股价涨到高出您的成本时,您会不会抛?
周:可能会抛掉一部分,但是低位我又会把它捡回来.我会长期地持有这只股票。股改方案被否以后,它有个下跌过程,从3.8元跌到了3.6元,在3.6元的价格上我又增持了10万股,我仍然看好它。
问:有人说,你在股票操作技巧上有点问题。
周:我一再声明,我是一个长期的理性的投资者,我从来不和任何人讨论技巧。几封信出来以后,有很多好心的朋友来教授我一些技巧,我都谢绝了,我说我对此毫无兴趣。 问:市场上对您的评价也有两种声音,当然第一种声音是绝大多数的,说您是英雄,还有一种评价,说您是借机炒作自己,您对第二种评价有什么感想?
周:我有必要炒作自己吗?我想得到什么?我是券商吗?我是保荐人吗?我是期货大户吗?我什么都不是。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也没有。如果说真是炒作的话,我应该好好炒作我的每一本书,好好炒作我的每一部电视剧,这些既能给我带来职业声誉,又能带来丰厚的收入,我为什么跑到证券财经界来炒?不是我炒完以后我的股票就升值了。
问:您对这种议论生气吗?
周:不生气,无所谓的。我的行事原则是,我不生气,我让他们去生气,我何必自己生气呢,我要真生气我就开始写文章骂人了。
要有公民意识与股东意识
三封公开信发表后,一些媒体开始把周梅森当作为中小股东维权的旗帜,评价他正在唤醒中小股民的维权意识。在金丰投资后,另一家上市公司深纺织的股改方案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体反对。于是,又有评论说,周梅森效应开始在股改中显现。
问:当您看到有上市公司因为流通股东的反对票,股改方案相继被否,心里是什么感觉?
周:很好啊,双方都要妥协,妥协的迹象我看到了,因为后来很多公司的对价相对有所提高,另外,还有一些很差的公司的对价方案被否掉。
问:很多普通的中小股东觉得您很伟大、很勇敢,因为您在资本市场上以自己的话语权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很多普通的中小股东并没有您这样的社会地位,他们也没有能力持有这么多的流通股,所以他们即便投了反对票也无济于事。
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一个普通投资者和一个作家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我虽说是第一大流通股东,但是我持有的股份也不多,区区几十万股,和大股东所有的1.5亿股怎么比?
问: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很多了。
周:这个量区别不大,关键的问题是,我觉得应该要有两个意识,第一要有公民意识,不要有臣民意识,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斗争,而不要一味躲避;第二个是多点股东意识,少点股民意识。股东要很清楚,这家公司是我的,我哪怕只买了100股,也是你们的老板,你们董事会管理层是给我打工的。有些人买了很多股票,但是股民意识,觉得反正我明天就卖掉了,就没有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产业,不太关心。
对股市的失望与期待
周梅森1994年进入证券市场,曾是江苏最早的10个大户之一。1997年写作长篇小说《天下财富》时,他不仅热情讴歌中国新生的证券市场,还号召人们通过买股票去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那时的他对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了美好期望。
问:对股市的讴歌是发自内心的?
周:当时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候大家都赚钱,股市欣欣向荣,情况都挺好。
问:您现在回想一下当年您写《天下财富》时候的心情,再对比一下当下股市的现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周: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我们的市场违背了健康证券市场的规律,它的发展方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是我值得愤怒的主要原因之一。
问:您对现在的市场失望吗?
周:很失望,所以说我们才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批评它,揭露它,刺激它,促使它早日走上健康的轨道。我现在再写《天下财富》就不会这样写了。
问:您会怎么写?
周:我会把这个资本市场的原罪、血泪、制度性缺陷、给广大流通股东造成的灾难,都非常真实、客观地写出来。生活决定了我的笔该怎么写。
问:以后对股市,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什么样的期待?
周:当然我期待它是一个健康、健全的,既属于融资者又属于投资者的真正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不知道,这要靠我们的管理层、国资部门、上市公司和全体股民一起来努力。
问:您怎么描述个人对股市的感情?
周:我对股市是爱之深,恨之切。
问:您怎么看自己在股改中的影响?
周:留给历史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