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四学生基于就业压力等原因,普遍存在学业应付、行为涣散、思想混乱、心理焦虑等毕业综合症。这不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办学声誉,而且大大增加了有序安全管理的难度。必须通过学校、社会、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扭转颓风,还校园以秩序。
【关键词】高校;大四学生;就业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16-1.5
一、研究目的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极其关注的焦点,大四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在思考些什么?他们为就业做些什么?他们关注哪些问题?他们对就业工作有着什么样的要求?这些都是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老师所关心的问题。针对大四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责任和目标,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份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对进入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分析,对大四学生的就业倾向有了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本次调查由于采用的是随机取样,无记名答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从结果的分析来看,大四学生在就业的态度和行为取向上,总体上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大四学生就业的倾向是积极向上,自我进取的
对就业的选择是慎重考虑,并有主见的。从问卷结果分析可看出,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客观地面对就业,直接就业的占大多数,延缓和回避就业的比率较低。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大四学生择业有着同样的影响力,但在求职时学生首先考虑得是个人发展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将个人施展才干的空间摆在较前的位置,这反映出大学生已形成较成熟的就业观,注重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择业价值观取向倾向于自我。在就业时大多数毕业生考虑专业与就业的对口性,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希望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能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另方面也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受专业局限,弹性不大。
(二)学生在就业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这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大四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已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对就业成功的影响,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共识,而学习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这一方面会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获胜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许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挫伤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大四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就业时的优势持一般或不乐观的态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尽量与市场接轨,为毕业生在就业时提供更大的专业优势。
(三)大四学生迫切需要就业的指导和帮助
从结果分析来看,大四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为就业做准备和培训,但已做了准备的人所占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如何准备,这占被调查人数的66.4%,而准备参加就业培训的人仅占2.8%,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就业工作中存在着盲点。问卷调查还反映出,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途径是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招聘会和就业指导信息,这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在就业时,绝大多数人要花费上千元的经费,而花费最多的是印制材料的费用,这也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时的一个误区。毕业生自荐材料采用现代化的印刷技术,越印越精美,花销越来越大,看似富有创意,但却缺乏个性,有的基本没有自己的内容,都是学校附近的打印社包装拷贝出来的,在每所学校周围都有一大批专门从事这一行当的专业户。而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盲目地攀比材料,认为只要自荐书好,就可以给自己赢得就业的机会。其实,现在用人单位较少注重材料的外在形式,而更多注重实质性内容,而且很多自荐材料投递出去后,都杳无音讯,毕业生为此花费巨大的资金是不值得的。
因此,高校和社会人才市场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电子档案和招聘信息网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少毕业生为求职印制、投递材料所花费的大量资金,也可以加快沟通的速度和反馈效率。
(四)大四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就业的行为较为被动
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就业时绝大多数倾向于选择公办学校(占49.5%),这一方面反映了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就业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受学校性质的限定,较为保守,缺乏冒险性和创业性。问卷中也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将就业的目光锁定在外企和私营企业,这说明了近几年学生就业的意向有了很大改变,也说明外企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看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选择国营企业的比例只占5.1%,选择事业单位的占7.5%,说明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影响力已大大降低。
大四学生在选择就业的酬金方面也略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当地公务员和老师的月平均工资在1200元左右,而只有19.4%的毕业生选择在1500元的水平线下,80.3%的毕业生都选择在1500元之上。这反映出学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在就业中也常常由于酬金因素给大学生择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三、对策建议
(一)为大学生开设生涯辅导课和就业技能培训课程
就业指导工作要早做准备,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涯发展的知识,应从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方向规划、就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和培训,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有全面的认识,学会选择合适的职业,掌握具体的求职、面试的应对技巧,为大学生求职成功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与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将全国就业市场的信息整合,统一录入到就业信息库中,同时将各高校每年毕业生的信息也输入到信息库中,为大学生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就业咨询、招聘、酌商、签约等一系列服务,减少大学生盲目地投放求职材料、参加招聘会的行为,减轻大学生就业的经济负担和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提高就业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就业中,大学生已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求职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学校,多与社会接触,与社会上各层面的人多交流,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调整心态,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取胜的信心和把握。
(四)加强求职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
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如求取过程中迷茫困惑,情绪急躁、焦虑、易冲动,急于求成,应聘时紧张慌乱,不冷静,求取受挫后心灰意冷,一蹶不振,针对这些特殊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改变消极认知,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就业不仅是大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定位,还影响到社会、家庭的稳定和繁荣。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牵涉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协作,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大学生的快乐幸福着想的理念,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晶.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魏婉怡.就业压力对低年级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及其应对[D].西南大学,2009.
[3]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作者简介】王瑞:吉林动画学院,辅导员。
【关键词】高校;大四学生;就业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16-1.5
一、研究目的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极其关注的焦点,大四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在思考些什么?他们为就业做些什么?他们关注哪些问题?他们对就业工作有着什么样的要求?这些都是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老师所关心的问题。针对大四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责任和目标,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份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对进入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分析,对大四学生的就业倾向有了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本次调查由于采用的是随机取样,无记名答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从结果的分析来看,大四学生在就业的态度和行为取向上,总体上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大四学生就业的倾向是积极向上,自我进取的
对就业的选择是慎重考虑,并有主见的。从问卷结果分析可看出,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客观地面对就业,直接就业的占大多数,延缓和回避就业的比率较低。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大四学生择业有着同样的影响力,但在求职时学生首先考虑得是个人发展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将个人施展才干的空间摆在较前的位置,这反映出大学生已形成较成熟的就业观,注重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择业价值观取向倾向于自我。在就业时大多数毕业生考虑专业与就业的对口性,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希望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能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另方面也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受专业局限,弹性不大。
(二)学生在就业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这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大四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已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对就业成功的影响,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共识,而学习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这一方面会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获胜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许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挫伤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大四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就业时的优势持一般或不乐观的态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尽量与市场接轨,为毕业生在就业时提供更大的专业优势。
(三)大四学生迫切需要就业的指导和帮助
从结果分析来看,大四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为就业做准备和培训,但已做了准备的人所占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如何准备,这占被调查人数的66.4%,而准备参加就业培训的人仅占2.8%,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就业工作中存在着盲点。问卷调查还反映出,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途径是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招聘会和就业指导信息,这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在就业时,绝大多数人要花费上千元的经费,而花费最多的是印制材料的费用,这也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时的一个误区。毕业生自荐材料采用现代化的印刷技术,越印越精美,花销越来越大,看似富有创意,但却缺乏个性,有的基本没有自己的内容,都是学校附近的打印社包装拷贝出来的,在每所学校周围都有一大批专门从事这一行当的专业户。而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盲目地攀比材料,认为只要自荐书好,就可以给自己赢得就业的机会。其实,现在用人单位较少注重材料的外在形式,而更多注重实质性内容,而且很多自荐材料投递出去后,都杳无音讯,毕业生为此花费巨大的资金是不值得的。
因此,高校和社会人才市场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电子档案和招聘信息网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少毕业生为求职印制、投递材料所花费的大量资金,也可以加快沟通的速度和反馈效率。
(四)大四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就业的行为较为被动
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就业时绝大多数倾向于选择公办学校(占49.5%),这一方面反映了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就业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受学校性质的限定,较为保守,缺乏冒险性和创业性。问卷中也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将就业的目光锁定在外企和私营企业,这说明了近几年学生就业的意向有了很大改变,也说明外企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看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选择国营企业的比例只占5.1%,选择事业单位的占7.5%,说明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影响力已大大降低。
大四学生在选择就业的酬金方面也略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当地公务员和老师的月平均工资在1200元左右,而只有19.4%的毕业生选择在1500元的水平线下,80.3%的毕业生都选择在1500元之上。这反映出学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在就业中也常常由于酬金因素给大学生择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三、对策建议
(一)为大学生开设生涯辅导课和就业技能培训课程
就业指导工作要早做准备,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涯发展的知识,应从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方向规划、就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和培训,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有全面的认识,学会选择合适的职业,掌握具体的求职、面试的应对技巧,为大学生求职成功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与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将全国就业市场的信息整合,统一录入到就业信息库中,同时将各高校每年毕业生的信息也输入到信息库中,为大学生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就业咨询、招聘、酌商、签约等一系列服务,减少大学生盲目地投放求职材料、参加招聘会的行为,减轻大学生就业的经济负担和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提高就业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就业中,大学生已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求职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学校,多与社会接触,与社会上各层面的人多交流,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调整心态,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取胜的信心和把握。
(四)加强求职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
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如求取过程中迷茫困惑,情绪急躁、焦虑、易冲动,急于求成,应聘时紧张慌乱,不冷静,求取受挫后心灰意冷,一蹶不振,针对这些特殊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改变消极认知,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就业不仅是大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定位,还影响到社会、家庭的稳定和繁荣。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牵涉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协作,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大学生的快乐幸福着想的理念,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晶.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魏婉怡.就业压力对低年级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及其应对[D].西南大学,2009.
[3]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作者简介】王瑞:吉林动画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