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蜗牛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早听母亲说老表去年冬天修建了一栋大房子,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数一数二的,我当时不以为然。当我下车,发现老表那栋巍峨的新房,还是被狠狠地震撼了一下,为自己起先的不屑而愧意满腹。房子四层高,中间是宽敞的大堂屋,两边各是两间大房。房子最前面是欧式的罗马柱子,金碧辉煌,熠熠生辉,两边都是侧出的长走廊一般的阳台。
  放完爆竹,进得堂屋,地面居然是水磨砂的,图案五花八门但凌乱中又透出几分可爱。老表从楼上下来,热情地打了个招呼,递给我一根软芙蓉王烟,这烟价格不菲,显示着老表的阔绰。照例喝完糖开水,姨妈给孩子派发了一个红包,小把戏接过来塞进口袋,跑到外面的院坪里放划炮。
  老表要我上楼去看电视,不锈钢栏杆很明亮,水泥楼梯很稳当,步入右边的房子,偌大的客厅里,鹅黄色的长沙发,还有躺椅,电视墙起伏有致,色彩斑斓。 这架势比城里诸多人家的还要阔气,还要大气。客厅里头有两间并排的房子,最边上就是一间主卧,对面是洗漱间和厕所,里面装有热水器和马桶,典型的新式设计,不再是老旧的乡村做派。
  老表生有双胞胎儿子,房子设计是对称型的,将来分家一人一边,居住起来都会很方便。乡下人建房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老表说以后自己就住姨父修建的那栋旧红砖房子,这栋房子暂时住住,等孩子们结婚了就搬出去。真可谓思虑深远、用心良苦。
  站在宽且长的阳台上,极目远眺,远处是积水的田,一丘挨一丘,泛着点点水光,再远处的山峦笼着烟纱,没有成片的树林,只有低矮的灌木丛。收回目光,老表房子前是一条硬化的小水泥路,弯弯曲曲,似一根丢弃在地的绳索。房子前面是開阔的院坪,两边还有空地,种植着白菜和葱蒜。现在的这栋房子就修建在一丘田上,这丘田我曾经来帮忙双抢,晒得头皮发麻,身上的汗水暴流成河。
  这几年,但凡是靠近水泥马路两侧的水田都被无情地占据,长出一栋栋房子,房子都是高高大大、客客气气的。我看到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这浪费了多少良田?第二个念头是这要花费多少钱?要知道,这曾经都是一年两季稻子还外带一季油菜的好田啊,喂养了多少人和畜牲。如今,良田要么被侵占修建房子,要么就撂荒长稗草。想及年年粮食增长,我眼前浮现出巨大的肥皂泡,在灰蒙蒙天空下散发着不可思议的五颜六色。
  建房的钱呢?大抵都是在外打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在我们乡下,一个人一生不修建一栋房子,是会被人鄙视的。很多人穷尽一生,从牙缝里、口袋里抠出一分一厘,把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一栋新房子上。新房子就是一个人在乡下最大的脸面,无声无息地彰显各自的能耐,也赢得一方尊重。即便是有些人的房子修建起来,空落落的,根本就没去住几天。可就是这样子的攀比,房子一座比一座建得更阔气、更洋气、更贵气。
  我从姨妈那儿得知,老表的房子建50万,装修30万,整整花了80万呢。这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现在乡下建房的成本怎么也这么高了?姨父从外面挑一担喂猪的红薯进来,给我讲了原委。如今,乡下建房子都是搞好设计之后,全部承包出去,这样既省心又省力,当然就是不省钱。承包商负责叫来各方工匠,依次有序推进。姨父用一句带有惊叹的话语结束他的解释:现在修建房子机械化,好像神笔马良画房子一样!
  我抽出一根烟,递给老表,小心翼翼地问起他:“你确实能干呢,这么年轻就建起了这么大一栋房子。”老表脸上闪过一丝苦涩的笑,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手上的烟火明亮了一下,更映现出他那张和他年龄不匹配显出老相的瘦脸。老表高中毕业,没有走复读的路子,毅然决然去了东莞,先后在很多厂子打工,干得倒也出色,工薪远远高于很多外来务工者。凭着高薪赢得的美名以及姨父姨妈在乡下算是殷实的家底,在我复读才考上大学那年就找了一个漂亮的妹子,结了婚,第二年生出一对双胞胎,乐得姨父姨妈合不拢嘴。
  ? ? ? ?其实,姨父修建的房子也很宽大,也很方便,只是修建得早,样式现在已经落伍,近来流行修建套间,觉得自己也算是地方出色之人的老表不甘居后,盘算着修建房子。为了修建房子赚更多的钱,老表辞掉高薪工作从厂子里跳了出来,从头开始搞房屋装修。第一年,没有多少客户,整年下来赚的钱还不如在厂里领取的工资,老婆没给他好脸色,搞得老表心慌慌。第二年,开始有起色,为拉单他不顾白天黑夜地奔跑,为质量过关赢得口碑,他甚至和装修工人一起干活,一天三顿随便打发,夜晚就睡在装修的毛坯房里。
  表弟媳来看老表,老表硬是拉着她在公园的椅子上呆了一夜,连去开房的钱都省下来。而当时,在很多人特别是装修游击队面前,他已经是颇有些财力的老板了。老表这人有一点好,他敢于垫钱,敢于揽活,做好了他分文不拖地付给做事的。第三年,他赚了个盆满钵满,肚子也疯长了起来。尽管赚得不少,但他还是不动声色,清晰地明白自己要修建的房子需要多少钱,一步一步地朝着最好的方向迈进。他连请人吃饭剩下的饭菜,都一一打包回到出租房,吃到有难闻的馊味才倒进垃圾桶。
  多少不为外人道的辛酸和汗水,光鲜地建起了这栋房子。不敢懈怠啊,老表忧心忡忡,今年的装修生意,现在房地产越来越不景气,一旦生意不好,欠下的二十多万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在身上。压力山大,这个网络词汇生动地贴在了老表的额头上。我深知这种压力,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只能指望自己依旧有个好运气。我再次递一根烟过去,老表不肯接,慢慢恢复了自信,笑呵呵地说:“抽我的,烟钱还是赚得到的,不差这一点儿,不差这一点儿!”?我只好默默地在心底里为老表祈福今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老表和他老婆初四就要去东莞,在家里舒舒服服待了不到十天,回家有好房子住,有好的脸面,是他们一年又一年在外含辛茹苦的内在动力。老表的两个孩子在二十公里外的四中读高中,姨妈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元宵之后,这栋大房子在喧闹团聚之后,只剩下姨父独居。一年里,一大家子人也是聚少离多。
  夜色起,收拾利索,我们一家三口准备睡觉,素来挑剔的儿子对住宿条件很满意,兴奋地说和自己家里一样。他很快甜甜地睡去,窗外的远方不时有烟火亮起,很快复归于黯淡。   2
  初三中午,回老家。刚过石拱桥,就看见自家房子赫然站立在入村的第一道斜坡上。将车子停在门口的水泥路上,我没有急于进门。现在这栋房子只有大弟弟在住,没有人来拜年,门前的爆竹碎纸都少,颇有几分凄清之感。房子是十多年修建好的,当时也算是村里最为漂亮的,如今好比脱毛的凤凰,瓷砖都已经褪色,说不出来的杂色,甚至有些瓷砖开始脱落。大门的绯红已经不再夺目,门楣上没有像过去那些年张贴对联,显得有些空洞。
  父亲这辈子修建了两栋房子,老房子是泥砖的,拆掉祖屋建起来的,伫立在穿村而过的河边,河对面是水田,屋背后也是水田,左边是接连的房屋,右边是父亲开辟的小池塘,小池塘过去是我家唯一的大田。井离房子不过50米,用水都是提,不要用桶去挑,甚是方便。当年躲避计划生育,父亲携母亲去贵州修水渠,已经有两个儿子,一门心思只想生个女孩。小弟弟初临人世间,父亲蹲在门槛上一语不发,铁青着脸,都没进去瞧母子一眼,一个劲儿地吸烟。那个时候,父亲明白,他还得劳心费力再建一座房子。
  父亲筹划了很多年,我读初中时,他开始修建红砖房。那时候,耕地管得特别严,房子又想建在马路边上,方便进出。看来看去没有的好地方,最后父亲选定了别人家的一块儿斜坡地,后靠马路,前临高坎,这样的地势要建房,前后两堵石墈就是浩大工程,还要挖运走一座斜坡才能成为平地。村里很多人都思虑过这块儿地,但谁也没敢下定这决心。父亲果断地用两分水田置换了这块山地,还出了200元。为运走泥土和运来石头,父亲特意买了一架板车。每到周末我放学回来,我就拉板车,将土一车一车拖走,倒进河里。很多有月亮的夜晚,月色里都是我疲惫的身影,还有不知何时能拖完这一坡厚土的惶惑?
  坡地沉积多年,板结如土,锄头都挖不进去 ,父亲挖坏了两把镐头,一寸一寸地楔入,然后用力撬开一块又一块。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常常干到半夜。累得像散了架,一挨到床板就呼呼睡去,第二天揉着惺忪的眼上工地。
  冬天来了,寒假里我和父亲一同起床,忙东忙西,细嫩的双手被霜风刮得皱褶,被冷水泡得皲裂,初一用力,就铮铮开裂渗出血丝。白天干活再苦再累也熬得住,夜晚的活计就不堪重负了。封山育林,砍树要批指标,可批到的那点儿指标还不够建房一半,别无他法只得夜晚去自家山林里偷伐。一弯冷月在天,山路依稀可辨,山林里不知名的鸟儿冷不丁发出一声怪叫,加深夜晚的深邃和幽静。平素白天走在时而蜿蜒时而陡峭的细径上,都有点儿摇摇晃晃,可肩扛一截大杉木,居然也走得稳当。好多次差点滑倒,但又化险为夷。下山的路长且陡,如负千斤,但无法放下歇息,只能左右肩互换,有的时候两肩都感觉生疼,干脆就横在两肩上低头走。好不容易到了家里,身上的冷汗已经浸透衣裳,眉头上都结了一层细碎的干涸物,乃不知是霜,还是盐。
  初三那年,家里烧砖,这是一件大事,砖烧嫩了,还是一块块不硬的土砖。砖烧老了,铁疙瘩一样融成一坨,就是废物一堆。我顾不上初三的紧迫,赶回家帮忙。砖窑耸立在宅基地上,好像一座超大的碉堡。亲朋戚友在忙碌地搬运早已经准备好的劈柴,每两人一组负责烧一个窑口。火很快烧起来了,每一个窑口都红通通的,减弱乡村的夜之漆黑。一块又一块劈柴伸进去,一团一团大火亮起来,很久很久,劈柴烧完了,可是土窑还是没接火,这下急坏了父母。要是不一口气烧燃,这土窑就真的是一堆土,多少汗水和辛劳就白费了。父亲只得从老房子里扛来一切能烧的木头,可还是不够,亲朋和邻居也纷纷从家里找来能烧的木头予以支援。
  每一个窑口都红汪汪的,可和红砖一起混装的煤块就接火很缓慢,没有透出明显燃烧的迹象。趁窑口大热,即便是湿木材劈开混合烧,也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无奈之下,父亲带我到屋背后的山上去砍栗木,微弱的电筒光打在山里,很快被茂盛的灌木丛吸收。我和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山林中,发现栗木,立即砍伐,顾不上大和小,一律砍无赦。那时候,我浑身是胆,过去老鸹在山林上盘旋鬼叫的惊悚一点也没放心上,扛起父亲砍倒在地的栗木就往山下宅基地奔去。来来回回,我跑了不知多少趟,感觉自己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一不小心跌在地上,爬起来就跑。而荆棘不时拉扯我,划破了裤腿,刺伤了腿肚,我不知何为伤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扛一些栗木可以加旺火烧,确保烧出一窑好砖。
  很黑很黑,我觉得世间所有的黑暗都累积在此刻了。伸手不见五指,整个世界宛若一个漆黑的大锅倒盖了过来,山间万籁俱寂,除了我的脚步声,还有我加剧的心跳声。那个瞬间,以为世界就是无边无际的黑,失去了所有的光亮。当我筋疲力尽地扛着最后一根栗木到窑前,每一个窑口的火光好像都要被此刻的黑暗吞噬一般,显得那么的微弱无力。我忍住泪水,但是烟一呛,泪水还是汹涌而出。我坐在窑口,全身居然有一种惊惧的寒意一波一波袭上心头。我愣了不知多久,突然发现黎明的微光出现了,继而大团大团地涌来。原来,黎明前的黑暗再浓厚,终究还是会被日光驱散。在最黑暗的时候,必须坚持一口精气神不放弃,黎明就劈空而至。我很惊奇地发现,砖窑已经燃了起来,能不时听到砖窑里煤块发出的哔啵声。整整烧了一夜火的亲朋渐次散去,各自回家休憩。母亲对每一个亲朋都哽咽着声音致谢:“搭帮你们,搭帮你们!”
  红砖烧得很好,我读高一那年,父亲在村里大伙的帮工下,修建了二层,实在是没有资金,还负债不少,于是第三层就搁置下来。父亲去海南打石头,过年都没回来 ,积攒每一分钱邮寄回来还债。当债务无几,我复读,再到上大学,家里没有一分钱再来顾及修建未完工的房子。直到我大学毕业到乡政府工作,父亲再次下定决心把房子建完。那一年,我把所有的工资都交付了父亲,父亲全部交付给了房子。当房子修建完毕,进行简略的装修之后,我们欢欢喜喜搬进了新房子。在新房子里过年,父亲难得地喝醉了。他心满意足地微笑着,他用尽心力,完成了他的修建房子任务,卸下了负荷多年的重担。
  可他那时候没想到不出几年,他就得为两个进城的孩子操劳,一座房子接一座房子,总是奔袭在他的生命征途上。尤其是我这個长子,安居邵阳的时候,他来帮我装修房子,一连三个月都是吃住在装修的房子里,全然不顾灰尘四飞、油漆呛鼻、居住简陋,一门心思地跑前跑后,为节约每一个子儿,货比多家,并且很多货物总是蚂蚁搬家一样自己扛上去。当房子装修好了,形容枯槁的他,回到乡村里,和村人轻描淡写地说:“城里装修房子容易得很,什么东西都送货上门!”不过,那次他还是轻松愉悦的,等我十年之后迁居长沙,耗资百余万购买一套小房子,单是商业贷款就是60万,每月要还五千元,整整要还上30年,要还到白发苍苍。   房子是精装的,父亲自觉再也派不上用场 ,可是替我极度担忧,偶尔回到乡村,遇到熟人总是愁眉苦目的叹气:哎,去什么长沙,房子贷款那么多,这日子咋过呢?很多的夜晚,父亲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岁月的河流上,父亲这叶已经破漏的小舟,仍然在房贷的波峰浪谷里颠簸,没有宁静的时刻。有时候,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莫名的不孝,没有让老人安享晚年,依旧担惊受怕,依旧满嘴是生活的苦涩。
  3
  从舅母家吃饭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年没见的庚哈。
  庚哈和我是小学、初中同学,上学时候一直玩得好,后来各奔东西,联系无几。庚哈家境很不好,他母亲是个半瞎子,做什么事情都慢得让看到的人着急,他父亲恨不得多生一双手,但农活还是干不过来。很奇怪的是他居然让成绩并不好的庚哈读完了初中。我们同龄人好多都是初中门都没迈进,跟在牛屁股后面干活,不久就去了南方打工。
  庚哈自小和父母挤在半边房里,说是半边房,其实就是前后两间,在最边上搭了个偏厦用来做灶屋。长大成年,庚哈很多年讨不到婆娘,周边的人都知道他家那房子的窘迫,没有谁敢上门做媒。还好庚哈长得一表人才,特别是皮肤白净,初看倒像是从古代走来的白面书生,干活也肯下力气,快三十岁了才在贵州山里带个女的回来,很快生了两个儿子,现都在读初中。
  我递过去一根烟,庚哈居然推开,抬起那张早已失却了白皙好像没洗干净的脸庞,以前从来没发现过的几颗麻子倒是熠熠生辉。华发早生,一头白霜让我的心一颤一颤。他的手骨节很突出,而上面的皮都皲裂开来,好几处都看到血丝渗出。“我莫得好烟给你抽,你的好烟就不要浪费了。”庚哈很客气地回复我,我硬是将烟插入他的手里,他木木地接过去,然后放在鼻翼上貌似很享受地闻了闻。点燃烟,我问他这些年怎么样?庚哈良久没回话,好一阵儿缓过神来,嗫嚅:“哎,这些年就糊口了,去年底东挪西借地修建了那栋房子。”“哦,建房,大好事!”我边说边顺着他的手所指看去,只见一栋四个垛子的红砖房,脸色红黑杂糅地立在镶嵌着瓷砖和覆盖着琉璃瓦的房子里,好像一只灰不溜秋的土鸡。新落成的屋宇还有撑木都没撤掉,明显是毛坯房,还不适合住进去。但他们还是住进去了,窗户连纸都没有糊上一张,这年估计过得也够寒酸的。
  庚哈和有点弱智的老婆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到处打零工,打到哪里住到哪里。早些年,他们这种打流者住过山上的坟地、修建的篷房和别人的屋阶,睡在公园长椅上算是最好的待遇,尽管早晨醒来一脸的露水,湿漉漉的,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睡在别人屋檐下,被主人家的狼狗咬过。睡在偏僻的马路上,被流窜的二流子打劫过。这都不算什么,再苦再累再难,庚哈和他的女人都不怕 ,最怕的是很多时候在工地上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地干活,最后讨不到工钱。眼睁睁地看着血汗钱要不到,女人只晓得一个劲儿地流眼泪,庚哈蹲在地上半晌不起来。
  庚哈心里有一个梦想支撑着他,他要修建一栋大房子留给两个儿子,他哪怕熬成粉末也要孩子将来有娶亲的房子,不再走他的老路。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好不容易存下了二十余万,他和女人雄心勃勃地开始修建房子。不像别人那么潇洒,全部搞承包,两口子只要自己能做的,绝不请人花费一分工钱。风里来雨里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可上涨的物价还是让他瞠目结舌,打好地基,购买部分建材,存款所剩无几。于是,匠人的工钱全部欠下来,还有很多的建材钱也欠下来。之所以超出预算,是庚哈这个闷葫芦和别人的房子比高,在我们乡下,谁的房子高就意味着高人一等,就意味着风水更胜一筹。庚哈很清楚自己的房子和别人比不了大,但他不愿意输在高度上,他期望以高来博取一个好彩头。这一点,让两边的邻居恼火不已,只差没断了来往。
  庚哈没有叫我去他的新房子坐坐,他知道家里没有可坐之处,家门口连爆竹的粉末都没有,这个年过得何其冷清。在我们那一带的乡下,大年三十是年关,一年到头什么都要有个了断,尤其是欠钱的人家一定要给债主一个说法和承诺。讨债的来了一拨又一拨,也有几个做工的都久久坐在家里拿不到钱不肯走。庚哈再看到新的债主从门口走来,谎称上厕所从后门逃到了山上。一个人坐在山上,风很大,身很冷,心很凉,望着山脚下密密匝匝的房子,看着别人家里的灯火依次亮起,庚哈被莫大的荒凉击中。此刻,他想起可怜的父亲。母亲早些年去世了,尘世间的光亮在她心头不多,但愿天堂能拥有清晰的世界。父亲留守村子里,先后拉扯大两个孙子,总算孙子大了,房子建起来了,可是在拆撑木的时候,突然脑溢血倒在地,第二天就凄惶地走了。后事办得简简单单,庚哈满是愧疚,又没能奈何。屋漏偏逢雨,庚哈觉得自己的父亲真是人活一世没享过一天的清福。
  山下的烟火彼此起伏,一片辉煌,一片灿烂。庚哈高一脚低一脚摸回自己的家里,女人在用骨头炖萝卜,两个孩子懂事地坐在几个斷砖垒成的灶边,柴火里两个孩子脸红彤彤的,像两枚小小的太阳。庚哈鼻翼一酸,泪水奔涌而出。他走过去,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啥也没吃,走进了徒然四壁的睡房。
  庚哈的女人在屋檐下叫他,我想跟去看看,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没去。庚哈已经把我当作了城里人,不想我看到他那些凌乱的不堪。走的时候,他使劲挤出一缕笑,说来年到我家做客。我点了点头,目送他走,直到他消失在屋檐下。
其他文献
因为楼下是一所学校,每天上班,都会看见有老人护送孩子来上学,而且往往都是老人帮孩子背着书包,孩子则空着双手跟在老人身后。有的老人甚至于还帮孩子提着早餐什么的,快要到校门口,才把身上的负担交给孩子。我经常看到住楼上的爷孙俩,还在上小学时,都是爷爷帮孙女背着书包送她上学,现在孙女已经读到初中三年级,都快要中考了,每天上学还是看到那位爷爷帮她背着书包送她上学。很多时候,真想叫那个爷爷把书包放到孙女的肩膀
期刊
初见  苍茫是我一个人的心事  悲伤是,幸福也是  总把精致的孤独当作书签  每一页,都是走失的灯火  那些怀疑的光芒揉入我的眼神  看什么,都笑着,却无表情  深秋,花该落地,应藏起那些红  不必点亮星辰的舍利去照耀朝圣的心  微澜,无弦的琴已被月色镂空  让一个偏旁站成守夜的人  挥手还是招手?暮云还是朝云?  一切的相似都好像还未曾发生  当记忆还没有背叛时间的沙漏  那么可以停一停,从进来
期刊
去阿坝  原本在这个中秋和国庆  大睡一周  用美梦安抚  荒草萋萋的内心  计划不如变化  当看到黄昏的秋风中  一枚红叶作别枝头  我心头一紧  改变了情深似海的初衷  赶着灵魂  去传说中的阿坝  寻找一场人间的浪漫与真诚  洁净心空  从固原到阿坝  用几何的概念  对着地图  将两点之间的距离缩短  化解遥远的羁绊  现实中  我们难能如愿  沿着起起伏伏的曲线  翻过高山  穿越草原 
期刊
旧信件  她把当初我写给她的信  藏了又藏  好像生怕这个事实  多年以后  变成假的  现在,那些捆在一起的信  躺在一个松木盒子里  我和她,躺在一间水泥房子里  彼此的对话,都失去了昵称  如果碰上月色很好的夜晚  而月光恰好照在  那个松木盒子上  她就会说:“打开一次吧,  也许我们还能听见,  那些露水深处冰凉的虫鸣。”  字迹  它停留在一张发黄的相片的背面  像我手停在你最怯懦的部
期刊
1  转眼间,树上的叶子就黄了。  暖阳下,读卡尔维诺的作品,是一份难得的心情。他那看不见的城市,在奇特的构思里,语言仅仅是外衣,发生的故事或许是有传奇色彩的。越过高楼的阳光正好落在书页上,字里行间都是作家奇崛的想象。驶来的汽车声夹杂着孤绝。  卡夫卡敬重小人物。我想留守在乡村的人,是再小不过的小人物了。我也是小人物,但有谁知道我啊。其实,这不要紧的。卡夫卡在孤独中涅槃。而我不是卡夫卡。  一早清
期刊
那些长在竹林的树  常常的,它们显得碍眼和多余  年迈的爷爷,恨不得将它们  砍下山来。砍掉它们,就像砍掉  山林多余的第六指。更何况  在茂密的竹林里。它们深褐色的肉体上  布满乌龟般的脉络。耻笑七年寿命的植物  这些年来,村里拉毛竹的人  日渐稀少。砍树的人们基本已经绝迹  亚热带的雨林。指日可待  多么欢欣的场面。只是那些花豹  怎么样穿越崇山峻岭。重新安家  而爷爷患病之后,耷拉着脑袋  
期刊
明城墙遗址  一些沉重的方砖  矗立在北京城的东南角  手拉手,怕被拆散  它们不知道早就被遗忘  还在惊恐四顾  在四季里,挤挤挨挨  永远抱团取暖  在久居的地方,在出生地  周围的花草树木都经过精心修剪了  只有它们,颓废,倾圮  野草将根须用力地刺进砖缝  伸出两片手掌  邀请散兵游勇一样的风雨霜雪  把新鲜的青色,盗取干净  晨练的老者,目光笃定  默守着它们的身世  匆匆的路人,脚步杂
期刊
回乡记  连绵群山先收下,这童年的风景  多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山泉比月光更加清澈,捧起一掬  就能轻易照见那些混沌的日子  布谷鸟穿梭林间,悦耳的鸣叫  让归乡的步伐频频迟疑  狗吠不再张扬,肥硕的身躯  将慵懒和安逸暴露在太阳底下  熟悉的面孔,被时光烙上印记  温暖笑容牵出纯正乡音  曾敬仰的前辈不经意淡出内心  以另一种形象让人心存敬意  田园荒芜,背井离乡的人  让梦想的种子
期刊
春天里,想把自己打开  一条河流的解冻  开启了春天的闸门  快意的流泻  催开两岸含苞的芬芳  桃花摇曳,荡漾春风  油菜花开,翻晒时光的黄金  湖水明净,洗亮蓝天白云的倒影  小草簇拥着,在探头探脑地张望  春天的风带来足够的绿意  熏染身藏生机的事物  充沛的阳光  烘暖了多少冰冷的暗疾  事实上  在我的身体里  也装着许多未曾开放的蓓蕾  在这样的春天里  苏醒,振翅,欲动  想把自己打
期刊
番茄书  菜园里,番茄红了。  我喜欢叫它番茄,而不是西红柿。  这种叫法里,包裹着一种渗入骨髓的习惯,母亲这么叫,父亲也这么叫,我也这么叫。  到底,它为何叫番茄呢?  翻看许多果蔬的书,终于找到了它的根源。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人,是明代的赵函,他在《植品》中云: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的。  这两个物种,都喜欢阳光,一个金黄色,成就了梵高;一个火红色,解了我的馋。  似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