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的多重面向与意义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位性思想作为巴赫金协调我与他人关系的基石,伴随了他思考“我/他人”问题的始终。在不同时期,巴赫金强调了该思想的不同面向。在初期,他主要强调的是我处在他人的时空外位从而带来了观察视野中的超视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审美活动中作者意识可以清楚洞悉主人公的时空整体性。到中期,他从涵义的外位立场出发逐渐意识到他人与我一样,在他身上也拥有一个无法完成的“自为之我”,因此更加强调的是我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和互补。到后期,他在承认我他之间相互充实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要保持二者的独立性,尤其反对将我融于他人之中的认识方式,认为这
其他文献
和田玉文化是中华文明文化基因符号的烙印。它未来以何种形态、何种面貌延续下去,是传统工艺美术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以和田玉文化传承、创新、传播为样本,立足和田玉文化现代性构建,对内从现代工作室制度角度整合合作、交流、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完善现代工作室制度统筹内部文化交流模式;对外以功能为核心,提升服务内容和消费感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统工艺美术在求真务实、追求实效的改革实践中,以中国精湛的手工艺和智慧为根基,完成“走进来”与“走出去”的使命,展现中国文化图景、文化特质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文化强国的
近年来,一个“政治学定律”:“塔西佗陷阱”在各类期刊和各级领导人讲话中被频繁提及,甚至引起了最高领导的关注和引用。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塔西佗陷阱”并不是由塔西佗本人总结,而是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潘知常教授在著作和公开演讲中首次明确提出的。难能可贵的是,潘知常教授的贡献不仅在于最早(2007年)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西方论著中原创性地提炼出“塔西佗陷阱”这个术语,更在于为中国乃至世界提出了破解这个千年陷阱的解决之道,即“只有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站在一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会有公信力,这才是关键。”应该说
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劳动党在金正恩的带领下,高举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的旗帜,把“人民群众第一主义”作为执政理念,继续走建设朝鲜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经历了从“核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