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發展的动力和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发展创新思维;重视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加强思维发散,提升创新能力三方面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 探究 发散思维 兴趣 创新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65-02
创新思维,即积极的思维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等。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发展创新思维
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不是先把结论端给学生,或者直截了当提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而是筛选有价值的知识,提供精巧别致,有新鲜感的材料,使学生感觉到这些导入的“陌生感”,创造出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从而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引发兴趣,激起解决问题欲望。或者创设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趣味性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感觉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进而去探求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四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上述要求吗?学生容易列出麦粒数的算式S64=1+2+22+23+…+263,但求不出。上述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重视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维的深刻性大大增强,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加强思维发散,提升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发散思维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之一。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一题多变,寻同求异,引来一连串新题。它可使学生免于陷入“题海”之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探求创新精神培养十分有益。
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我们要为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敏.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谈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中学数学.2010.7
[2]马进.新课标下的创新性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
[3]金伟祥.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中学数学.2012.2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 探究 发散思维 兴趣 创新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65-02
创新思维,即积极的思维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等。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发展创新思维
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不是先把结论端给学生,或者直截了当提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而是筛选有价值的知识,提供精巧别致,有新鲜感的材料,使学生感觉到这些导入的“陌生感”,创造出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从而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引发兴趣,激起解决问题欲望。或者创设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趣味性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感觉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进而去探求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四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上述要求吗?学生容易列出麦粒数的算式S64=1+2+22+23+…+263,但求不出。上述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重视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维的深刻性大大增强,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加强思维发散,提升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发散思维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之一。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一题多变,寻同求异,引来一连串新题。它可使学生免于陷入“题海”之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探求创新精神培养十分有益。
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我们要为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敏.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谈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中学数学.2010.7
[2]马进.新课标下的创新性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
[3]金伟祥.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中学数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