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双宝时代”。新生命固然值得期待,对现有孩子的关注也不容忽视。如何让双宝共同健康成长,考验着家长的智慧。南京大学的学生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后生育二胎的家庭,探究新生命的降生,对头胎孩子心理状况的影响。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因为怀二胎诱发的大宝抗拒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双宝和谐相处是普遍现象。
表现篇
故事一:对新生命满怀期待
“妹妹如果有点饿的话会大声地哭,我就会拍拍她。”“我可以帮妈妈干很多事情了,妈妈也会表扬我。”
8岁的唐唐对妹妹的到来欢欣鼓舞。唐唐和妈妈在广州生活,爸爸在北京工作,妹妹糖果刚出生一个半月。
在唐唐的同学中,一小半都有兄弟姐妹,“妈妈我也想要个弟弟,妈妈我也想要个妹妹。”他常常这样念叨。小妹妹的到来,让唐唐非常开心,“妈妈那天告诉我她肚子里有宝宝了,我非常高兴,高兴得饭都吃不下了。”
唐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妹妹;睡觉之前,要陪妹妹睡一会儿;妹妹对他的一个微笑,成为一个多月来他最难忘的瞬间……
因为妹妹需要照顾,三年级的唐唐开始独自一人上下学,还要帮助妹妹换纸尿裤、喂奶……看到妈妈细心呵护妹妹,唐唐偶尔也会吃醋、撒娇,不过这个8岁男孩说的话有着超过他年龄的成熟,“我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我的”,“要调整好心态”。
和唐唐一样,6岁的甜甜也对新生命充满期待。
家住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的甜甜正在读学前班,妈妈怀孕3个多月了。她天真地既害怕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会被撑破,又期待着小宝宝撑破妈妈肚皮跳出来的那天,“有了小妹妹,我就可以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了。”
故事二:二孩奇迹般缓解家庭冲突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庭“战争”常常不可避免。而新生命的到来,却让母亲和儿子找到了共同关注的焦点,冲突得以缓解。
小彭去年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因为全家的希望都聚集在他身上,让他倍感压力。小彭的妈妈到了更年期,与叛逆的儿子冲突不断。为了减轻小彭的心理压力,也让青春期的儿子尽快地成长,小彭的妈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当父母征求小彭的意见时,他以为只是一个玩笑,随口就说“无所谓”。
小彭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妹妹是在春节前5天,在医院新生儿房间里。面对这个新生命,他心里充满疑惑:“这真的是我的妹妹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水一样无感。”
然而,在帮妹妹换尿布、冲奶粉的琐碎过程中,这个叛逆少年渐渐感到做哥哥的责任。“妹妹第一次开口叫的不是妈妈,而是哥哥。”妹妹的名字也是小彭取的,“第一次抱起妹妹的时候,觉得胸膛里面暖暖的。”说起这些,这个大男孩低头抿嘴笑了起来。
他不再偷偷地跑去网吧,开始安心备考……
在小彭看来,妹妹的出生给自己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因为爸爸妈妈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妹妹身上,家庭不再以他为中心;妹妹的到来,也让他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懂得感恩。
故事三:经历“不愉快”依然手足情深
皮肤黑黑、性格开朗的佳慧,在读小学四年级,妹妹佳怡还不到一岁。
佳慧的父母初中毕业,在外打工,佳慧主要由奶奶照顾。当初父母要生二胎时,佳慧有很多顾虑。因为身边的人常和她开玩笑:“有了小妹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不过,随着妈妈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她又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佳慧回忆妹妹刚出生那几天,自己被这个稚嫩的小生命所吸引,非常开心。有人来探望,她会宝贝似地护着妹妹。有空时,她会帮妈妈一起照顾妹妹,换尿布、哄妹妹睡觉。佳慧的懂事让前去采访的王晶晶感慨,这个孩子太乖了。
与佳慧不同,10岁的恩慧对新生命的降临最初充满了喜悦,因为在河南周口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然而弟弟出生后,恩慧却经历了一些“不愉快”——妈妈要照顾弟弟,自己上下学由奶奶送;晚上只能和奶奶睡;妈妈总是给弟弟买好吃好玩的,自己没有份;和弟弟发生矛盾了,也总被教育“弟弟小,要让着他”。
即使这样,恩慧仍然感觉有个弟弟“挺好的”。她喜欢家里热热闹闹的氛围——爸爸会陪着姐弟两人一起看动画片,父母不在家时,两岁的弟弟可以给自己做伴。
教育篇
家庭:警惕竞争心理放大酿恶果
总体来说,二孩的降生,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正面效应更多。但二孩的到来,父母关注焦点的转移,会给大宝带来心理落差,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失落等情绪,极端情况下,可能转移为对二孩的怨恨心理。当大宝觉得自己本来拥有的资源受到新生命的挑战时,两个孩子之间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处理得好,会对大孩形成激励作用;处理不好,这种竞争心理可能被放大,以致造成恶性后果。
专家支招: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
在大孩的心理教育上,家庭引导至关重要,但学校教育也要跟上。特别是在中小学,应开设相应课程或讲座,加强对大宝的心理健康教育,力所能及地进行疏导和关照,对于出现状况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及时捕捉到异常状况,跟孩子聊聊天,疏导疏导,通过专业层面的辅导,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专家建议,有些极端案例中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度呵护和宠爱,本身心理上就存在问题,第二个孩子的降生,加重了其心理问题。因此,在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不奏效的情况下,要求助于社会上的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
(摘编自《南京日报》)
表现篇
故事一:对新生命满怀期待
“妹妹如果有点饿的话会大声地哭,我就会拍拍她。”“我可以帮妈妈干很多事情了,妈妈也会表扬我。”
8岁的唐唐对妹妹的到来欢欣鼓舞。唐唐和妈妈在广州生活,爸爸在北京工作,妹妹糖果刚出生一个半月。
在唐唐的同学中,一小半都有兄弟姐妹,“妈妈我也想要个弟弟,妈妈我也想要个妹妹。”他常常这样念叨。小妹妹的到来,让唐唐非常开心,“妈妈那天告诉我她肚子里有宝宝了,我非常高兴,高兴得饭都吃不下了。”
唐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妹妹;睡觉之前,要陪妹妹睡一会儿;妹妹对他的一个微笑,成为一个多月来他最难忘的瞬间……
因为妹妹需要照顾,三年级的唐唐开始独自一人上下学,还要帮助妹妹换纸尿裤、喂奶……看到妈妈细心呵护妹妹,唐唐偶尔也会吃醋、撒娇,不过这个8岁男孩说的话有着超过他年龄的成熟,“我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我的”,“要调整好心态”。
和唐唐一样,6岁的甜甜也对新生命充满期待。
家住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的甜甜正在读学前班,妈妈怀孕3个多月了。她天真地既害怕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会被撑破,又期待着小宝宝撑破妈妈肚皮跳出来的那天,“有了小妹妹,我就可以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了。”
故事二:二孩奇迹般缓解家庭冲突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庭“战争”常常不可避免。而新生命的到来,却让母亲和儿子找到了共同关注的焦点,冲突得以缓解。
小彭去年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因为全家的希望都聚集在他身上,让他倍感压力。小彭的妈妈到了更年期,与叛逆的儿子冲突不断。为了减轻小彭的心理压力,也让青春期的儿子尽快地成长,小彭的妈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当父母征求小彭的意见时,他以为只是一个玩笑,随口就说“无所谓”。
小彭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妹妹是在春节前5天,在医院新生儿房间里。面对这个新生命,他心里充满疑惑:“这真的是我的妹妹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水一样无感。”
然而,在帮妹妹换尿布、冲奶粉的琐碎过程中,这个叛逆少年渐渐感到做哥哥的责任。“妹妹第一次开口叫的不是妈妈,而是哥哥。”妹妹的名字也是小彭取的,“第一次抱起妹妹的时候,觉得胸膛里面暖暖的。”说起这些,这个大男孩低头抿嘴笑了起来。
他不再偷偷地跑去网吧,开始安心备考……
在小彭看来,妹妹的出生给自己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因为爸爸妈妈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妹妹身上,家庭不再以他为中心;妹妹的到来,也让他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懂得感恩。
故事三:经历“不愉快”依然手足情深
皮肤黑黑、性格开朗的佳慧,在读小学四年级,妹妹佳怡还不到一岁。
佳慧的父母初中毕业,在外打工,佳慧主要由奶奶照顾。当初父母要生二胎时,佳慧有很多顾虑。因为身边的人常和她开玩笑:“有了小妹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不过,随着妈妈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她又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佳慧回忆妹妹刚出生那几天,自己被这个稚嫩的小生命所吸引,非常开心。有人来探望,她会宝贝似地护着妹妹。有空时,她会帮妈妈一起照顾妹妹,换尿布、哄妹妹睡觉。佳慧的懂事让前去采访的王晶晶感慨,这个孩子太乖了。
与佳慧不同,10岁的恩慧对新生命的降临最初充满了喜悦,因为在河南周口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然而弟弟出生后,恩慧却经历了一些“不愉快”——妈妈要照顾弟弟,自己上下学由奶奶送;晚上只能和奶奶睡;妈妈总是给弟弟买好吃好玩的,自己没有份;和弟弟发生矛盾了,也总被教育“弟弟小,要让着他”。
即使这样,恩慧仍然感觉有个弟弟“挺好的”。她喜欢家里热热闹闹的氛围——爸爸会陪着姐弟两人一起看动画片,父母不在家时,两岁的弟弟可以给自己做伴。
教育篇
家庭:警惕竞争心理放大酿恶果
总体来说,二孩的降生,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正面效应更多。但二孩的到来,父母关注焦点的转移,会给大宝带来心理落差,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失落等情绪,极端情况下,可能转移为对二孩的怨恨心理。当大宝觉得自己本来拥有的资源受到新生命的挑战时,两个孩子之间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处理得好,会对大孩形成激励作用;处理不好,这种竞争心理可能被放大,以致造成恶性后果。
专家支招: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
在大孩的心理教育上,家庭引导至关重要,但学校教育也要跟上。特别是在中小学,应开设相应课程或讲座,加强对大宝的心理健康教育,力所能及地进行疏导和关照,对于出现状况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及时捕捉到异常状况,跟孩子聊聊天,疏导疏导,通过专业层面的辅导,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专家建议,有些极端案例中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度呵护和宠爱,本身心理上就存在问题,第二个孩子的降生,加重了其心理问题。因此,在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不奏效的情况下,要求助于社会上的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
(摘编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