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这是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和教育学生。因此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我们探索的问题。
一、改进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书先育人。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于是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诚信教育;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1引导孩子学会做人。
做人是自主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培育学生的亲情之爱、亲情之礼;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师敬友;倡导学生关心他人、相互帮助;寻找教育契机,深入学生心灵,进行主题教育。
2引导孩子学会做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成为学校的受教育者和管理者,这是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通过开辟多个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项事务的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3引导孩子学会生活
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体验社会是自主教育的基础要求。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实践探索为主题的自主教育实践,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品味艰辛、珍爱人生、珍惜生活。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我们通过开展《生命的可贵》征文活动,让学生珍爱人生:通过多次疏散演练,孩子学会逃生;我们还开展了社会体验活动——“和父母下一次田”,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倍加珍惜生活。
二、加强教学,推进学生向上发展
我们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进行前瞻性教育,努力使教学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发展性教学,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立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以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养成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还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2树立学生创造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创造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真正树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探索一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不能再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会“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只有教师树立了创造意识,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三、重视评价,鼓励学生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转变学习方式,以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因此我们要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评价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促成其自我成长的能力。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例如认真填写《中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及时把这些材料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学生充分了解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为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与探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孩子快乐、自由、和谐地生活;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改进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书先育人。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于是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诚信教育;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1引导孩子学会做人。
做人是自主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培育学生的亲情之爱、亲情之礼;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师敬友;倡导学生关心他人、相互帮助;寻找教育契机,深入学生心灵,进行主题教育。
2引导孩子学会做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成为学校的受教育者和管理者,这是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通过开辟多个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项事务的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3引导孩子学会生活
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体验社会是自主教育的基础要求。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实践探索为主题的自主教育实践,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品味艰辛、珍爱人生、珍惜生活。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我们通过开展《生命的可贵》征文活动,让学生珍爱人生:通过多次疏散演练,孩子学会逃生;我们还开展了社会体验活动——“和父母下一次田”,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倍加珍惜生活。
二、加强教学,推进学生向上发展
我们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进行前瞻性教育,努力使教学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发展性教学,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立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以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养成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还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2树立学生创造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创造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真正树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探索一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不能再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会“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只有教师树立了创造意识,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三、重视评价,鼓励学生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转变学习方式,以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因此我们要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评价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促成其自我成长的能力。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例如认真填写《中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及时把这些材料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学生充分了解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为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与探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孩子快乐、自由、和谐地生活;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