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尽心力去追求梦想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七楼尽头的一间办公室,是一间充满浓浓“月球味”的办公室。
一大一小两个月球仪摆放在办公桌旁,其中约有半人高、看起来颇为精巧的小月球仪就放置在办公椅旁边触手可及的地方。从纤尘不染的球体和支架可以看出来主人对它的关注相当密切,常常会转动、观察、欣赏它。靠门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全月球影像图,这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號”的科研成果。
“心宽怀宇宙,目炯纳星辰,跬步踪夸父,歌吟荐月神”。办公桌对面摆放的这幅字传神地点出主人穷五十余年心力去执著追求的梦想。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拔地而起,飞入太空,全世界熟知了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他,就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人称“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
“没错,我的名字来自于《论语》。”欧阳自远笑呵呵地说。在对话一开始,记者想起曾看到一篇关于“欧阳自远”名字由来的故事,便向其本人求证,科学家的话匣子就这样打开了。来自“远方”的欧阳自远在年轻时离开了家乡,1952年去北京念大学,一走便是近60年,他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在遥远的地方——太空。
一段特殊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欧阳自远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64年初,他在国防科委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队伍,承担我国地下核试验场的选场、防止地下核试验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地下水和试验前后的地质综合效应研究等工作。提出了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确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核试验场。随后,相继参与并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地下核试验的任务,各项研究成果验证成功。同时,他承担了触地核爆炸和高空核爆炸试验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任务,他和他的小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意识到一个时代的来临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正在攻读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自1958年以来,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对月球、火星、金星和整个太阳系展开了探测。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地质学的研究状况后发现,地质学并不深究地球的起源和各圈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也不研究元素及元素丰度的起源及其在地球上不均匀分布的起因,更不理睬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员与其他行星演化上的共性与特性;一些局部的认识无限制地被扩展到全球,而缺少整体性、综合性的深刻理解。要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就必须“脱离”地球去研究地球,“跳”出地球,把地球当成天体中的一个成员,才能看清地球。空间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在更大的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他深感要开拓这片科学的处女地,必须抓紧时机,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开展前期研究。
他深感当时的知识领域不够宽广,无法适应将要开展研究的领域的需要。于是,开始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8年,美国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我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我们随即组织人员,对月球样品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对于这些,我们当时都一无所知。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向公众展出,希望我们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欧阳自远说,“仅研究这0.5克石头,我们一共发表了14篇相关文章,最终我们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承担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欧阳自远从1994年起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他的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研究》、《月球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研究》等报告。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工委组织全国各领域专家,编写立项报告。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欧阳自远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欧阳自远回忆,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前那些天,他每天都睡不好觉。一方面总担心会出问题,一二十万个元器件啊!哪一个出问题都将产生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害怕刮风下雨,因为发射窗口期一个月只有一次,一次也只有35分钟,错过只能等下个月再说。
一飞冲天的“嫦娥”经过13天14小时19分的飞行,最终被月球“俘获”。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欧阳自远在北京指控中心热泪盈眶的镜头,从此定格在人们心中。
“我是很幸运的,我从内心感激国家给了我这个条件。”欧阳自远说。
目前欧阳自远的心思,更多花在火星探测上。欧阳自远总结了火星探测的三大科学任务:一是探测现在火星生命活动的信息,探寻火星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为生命起源和探寻地外生命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二是探测与研究火星的演化以及与类地行星的比较研究,为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论据;三是探讨在火星上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可能性。这个77岁的老人希望中国能够在太空探测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唤起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培育后人,是老一代科学家的重任。从2005年,欧阳自远院士每年要抽出时间完成四五十场科普讲座。他说:“科普讲座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唤起大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尤其是孩子和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追索,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国家的需要和对国家的忠诚,传播一种科学的思想、灵魂和道德。”
针对不同的对象,欧阳自远准备了二三十种版本的幻灯片,“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都是我自己挑选,自己敲打的。”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欧阳自远,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挑选大众感兴趣的节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情况和我国的嫦娥工程进展。
年逾古稀,欧阳自远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不讲究吃和穿。不为人所知的是,欧阳自远没有名片,没有手机;他每顿饭前都要服药,每天清晨和傍晚还得往自己身体里注射胰岛素;他每天睡觉五六个小时,工作时间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日复一日,年年如此。
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欧阳自远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没有回过家乡。他坦言很想回家乡看看,但是没有时间。他的目标是在80岁以前,把探月工程三期和以后的载人登月都参与设计好。“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他说,“除非老天格外施恩,我很难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刻了,但我可以让后人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远、更好。”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七楼尽头的一间办公室,是一间充满浓浓“月球味”的办公室。
一大一小两个月球仪摆放在办公桌旁,其中约有半人高、看起来颇为精巧的小月球仪就放置在办公椅旁边触手可及的地方。从纤尘不染的球体和支架可以看出来主人对它的关注相当密切,常常会转动、观察、欣赏它。靠门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全月球影像图,这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號”的科研成果。
“心宽怀宇宙,目炯纳星辰,跬步踪夸父,歌吟荐月神”。办公桌对面摆放的这幅字传神地点出主人穷五十余年心力去执著追求的梦想。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拔地而起,飞入太空,全世界熟知了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他,就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人称“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
“没错,我的名字来自于《论语》。”欧阳自远笑呵呵地说。在对话一开始,记者想起曾看到一篇关于“欧阳自远”名字由来的故事,便向其本人求证,科学家的话匣子就这样打开了。来自“远方”的欧阳自远在年轻时离开了家乡,1952年去北京念大学,一走便是近60年,他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在遥远的地方——太空。
一段特殊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欧阳自远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64年初,他在国防科委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队伍,承担我国地下核试验场的选场、防止地下核试验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地下水和试验前后的地质综合效应研究等工作。提出了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确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核试验场。随后,相继参与并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地下核试验的任务,各项研究成果验证成功。同时,他承担了触地核爆炸和高空核爆炸试验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任务,他和他的小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意识到一个时代的来临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正在攻读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自1958年以来,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对月球、火星、金星和整个太阳系展开了探测。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地质学的研究状况后发现,地质学并不深究地球的起源和各圈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也不研究元素及元素丰度的起源及其在地球上不均匀分布的起因,更不理睬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员与其他行星演化上的共性与特性;一些局部的认识无限制地被扩展到全球,而缺少整体性、综合性的深刻理解。要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就必须“脱离”地球去研究地球,“跳”出地球,把地球当成天体中的一个成员,才能看清地球。空间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在更大的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他深感要开拓这片科学的处女地,必须抓紧时机,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开展前期研究。
他深感当时的知识领域不够宽广,无法适应将要开展研究的领域的需要。于是,开始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8年,美国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我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我们随即组织人员,对月球样品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对于这些,我们当时都一无所知。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向公众展出,希望我们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欧阳自远说,“仅研究这0.5克石头,我们一共发表了14篇相关文章,最终我们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承担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欧阳自远从1994年起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他的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研究》、《月球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研究》等报告。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工委组织全国各领域专家,编写立项报告。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欧阳自远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欧阳自远回忆,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前那些天,他每天都睡不好觉。一方面总担心会出问题,一二十万个元器件啊!哪一个出问题都将产生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害怕刮风下雨,因为发射窗口期一个月只有一次,一次也只有35分钟,错过只能等下个月再说。
一飞冲天的“嫦娥”经过13天14小时19分的飞行,最终被月球“俘获”。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欧阳自远在北京指控中心热泪盈眶的镜头,从此定格在人们心中。
“我是很幸运的,我从内心感激国家给了我这个条件。”欧阳自远说。
目前欧阳自远的心思,更多花在火星探测上。欧阳自远总结了火星探测的三大科学任务:一是探测现在火星生命活动的信息,探寻火星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为生命起源和探寻地外生命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二是探测与研究火星的演化以及与类地行星的比较研究,为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论据;三是探讨在火星上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可能性。这个77岁的老人希望中国能够在太空探测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唤起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培育后人,是老一代科学家的重任。从2005年,欧阳自远院士每年要抽出时间完成四五十场科普讲座。他说:“科普讲座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唤起大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尤其是孩子和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追索,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国家的需要和对国家的忠诚,传播一种科学的思想、灵魂和道德。”
针对不同的对象,欧阳自远准备了二三十种版本的幻灯片,“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都是我自己挑选,自己敲打的。”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欧阳自远,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挑选大众感兴趣的节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情况和我国的嫦娥工程进展。
年逾古稀,欧阳自远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不讲究吃和穿。不为人所知的是,欧阳自远没有名片,没有手机;他每顿饭前都要服药,每天清晨和傍晚还得往自己身体里注射胰岛素;他每天睡觉五六个小时,工作时间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日复一日,年年如此。
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欧阳自远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没有回过家乡。他坦言很想回家乡看看,但是没有时间。他的目标是在80岁以前,把探月工程三期和以后的载人登月都参与设计好。“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他说,“除非老天格外施恩,我很难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刻了,但我可以让后人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