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运用问题导学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更好地参与探究,最终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理答作为一种关注问答前后的教学技巧,能助力教师更好地调整问题导学课堂。文章从引问、追问、反问三个方面研究理答在问题导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灵性理答;数学教学;及时引问;适时追问;巧妙反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9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课堂的经典模式,理答是进行课堂调整的重要技巧。教师应灵活运用理答策略,释放问题导学魅力。
一、及时引问,在理答中启迪思路
基于理答的问题教学课堂,教师要关注问题导学之前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困惑时,问题要能助力学生答疑解惑,促使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最终有效建构知识。引问必须基于学生的思维情况,通过问题呈现重点或难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帮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接着出示一组数,通过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虽然抢答完了,但在验证答案时,学生发现快速抢答中错误很多。显然,应用2、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答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思维冲突,教师应及时将学生引至课本上提供的100内的数,然后让学生找出所有的3的倍数,并提出两个问题:“横着看,前10个3的倍数,个位分别是哪些数字?”“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探究第一个问题时,会发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光看个位是不行的,要有效突破思维定式。第二个问题则为学生找到了3的倍数是个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这个探究过程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如果学生能自主亲历探究,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适时追问,在理答中突破盲区
问题导学是基于问题而展开,但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有些问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的“拦路虎”,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理答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情况,当问题导学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巧妙将第一次问题导学中出现的难点变成更细致化的问题,借助二次追问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使学生突破思维盲区,最终理解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人教版教材对百分数意义的引导并不多,这对于帮助学生深度建构百分数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课堂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不少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有一个学生说:某次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3.64%,它表示了每100个小学生中,有23.64个学生得了近视。此话一出,马上有学生反驳,有0.64个人吗?于是,又有学生说可能是23人,也可能是24人。但这样的答案显然无法令学生信服,学生的思维陷入困惑之中。教师及时追问:调查组调查的人数正好是100人吗?学生就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有学生回答道:如果调查组调查了10000个小学生,就有2364个学生近视。学生的答案看似完美,但是蕴含于百分数之中的知识还是没有被学生自主探究出来。教师再次追问:调查组的调查数据刚好是10000人吗,而且,中国的学生这么多,调查的数据应该不会局限于10000人,那么23.64%是怎样来的?问题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它不表示具体的量,而是两个数据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三、巧妙反问,在理答中纠正偏差
在构建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中,问题是学生探究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正确答案抛出,强加灌输的解题策略无法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反问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自我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促进学生解题思维的发展。例如,欣欣体育专卖店在搞促销,所有商品一律打6折,足球促销价120元。问:足球原价多少钱?不少学生会将式子列成:120×60%=72(元)。学生会出现错误是因为没有理解好题目中的各个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对单位“1”也没有把握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教师巧妙反问:足球原价72元,促销价120元,做这个活动能吸引顾客吗?反问激活了课堂,学生也发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为了找到错误,他们再次认真分析题意,研究题目中的各个已知条件,“所有商品一律打6折”是关鍵句,想找到单位“1”,必须理解好这个已知条件。学生计算完之后,教师再次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运用问题导学模式时,理答是教师调整问题导学的重要策略,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导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理答变得更加智慧和灵性,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
[2]邓治凤.小学数学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课堂理答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灵性理答;数学教学;及时引问;适时追问;巧妙反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9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课堂的经典模式,理答是进行课堂调整的重要技巧。教师应灵活运用理答策略,释放问题导学魅力。
一、及时引问,在理答中启迪思路
基于理答的问题教学课堂,教师要关注问题导学之前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困惑时,问题要能助力学生答疑解惑,促使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最终有效建构知识。引问必须基于学生的思维情况,通过问题呈现重点或难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帮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接着出示一组数,通过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虽然抢答完了,但在验证答案时,学生发现快速抢答中错误很多。显然,应用2、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答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思维冲突,教师应及时将学生引至课本上提供的100内的数,然后让学生找出所有的3的倍数,并提出两个问题:“横着看,前10个3的倍数,个位分别是哪些数字?”“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探究第一个问题时,会发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光看个位是不行的,要有效突破思维定式。第二个问题则为学生找到了3的倍数是个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这个探究过程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如果学生能自主亲历探究,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适时追问,在理答中突破盲区
问题导学是基于问题而展开,但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有些问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的“拦路虎”,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理答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情况,当问题导学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巧妙将第一次问题导学中出现的难点变成更细致化的问题,借助二次追问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使学生突破思维盲区,最终理解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人教版教材对百分数意义的引导并不多,这对于帮助学生深度建构百分数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课堂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不少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有一个学生说:某次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3.64%,它表示了每100个小学生中,有23.64个学生得了近视。此话一出,马上有学生反驳,有0.64个人吗?于是,又有学生说可能是23人,也可能是24人。但这样的答案显然无法令学生信服,学生的思维陷入困惑之中。教师及时追问:调查组调查的人数正好是100人吗?学生就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有学生回答道:如果调查组调查了10000个小学生,就有2364个学生近视。学生的答案看似完美,但是蕴含于百分数之中的知识还是没有被学生自主探究出来。教师再次追问:调查组的调查数据刚好是10000人吗,而且,中国的学生这么多,调查的数据应该不会局限于10000人,那么23.64%是怎样来的?问题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它不表示具体的量,而是两个数据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三、巧妙反问,在理答中纠正偏差
在构建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中,问题是学生探究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正确答案抛出,强加灌输的解题策略无法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反问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自我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促进学生解题思维的发展。例如,欣欣体育专卖店在搞促销,所有商品一律打6折,足球促销价120元。问:足球原价多少钱?不少学生会将式子列成:120×60%=72(元)。学生会出现错误是因为没有理解好题目中的各个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对单位“1”也没有把握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教师巧妙反问:足球原价72元,促销价120元,做这个活动能吸引顾客吗?反问激活了课堂,学生也发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为了找到错误,他们再次认真分析题意,研究题目中的各个已知条件,“所有商品一律打6折”是关鍵句,想找到单位“1”,必须理解好这个已知条件。学生计算完之后,教师再次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运用问题导学模式时,理答是教师调整问题导学的重要策略,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导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理答变得更加智慧和灵性,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
[2]邓治凤.小学数学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课堂理答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