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

来源 :公民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毕业季,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门话题。
  据统计,2019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34万,就业压力不容小觑。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出门必带手机、离不开WiFi、支付基本不用现金……已是这些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的生活日常。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娱乐生活多元化,在对待就业的态度上,如今的大学生也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那么,他们的就业观念与方式,究竟发生了哪些多元变化呢?
  就业不挑,大学生放下身段
  谈起刚刚过去的“6·18”,24岁的郭京(化名)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电商大战频率提高,作为快递员的郭京的绩效更高了。
  因为脑子灵光,郭京比其他快递员每天要多派20%的快递件。而由于服务态度好、善于与人打交道,很多客户退货取件也都会找他。
  他告诉记者,月收入上万元根本不是问题。
  “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我每个月的收入都没下过1万元,今年11月还很有可能突破2万元。”郭京坚定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其实我大学是学医的。之前在医院实习过,看到病人与家人阴阳相隔我们却无能为力的时候,心里就很难受,这也是我不想在医院工作的原因。”小郭说,如今快递业正处于行业上升期,自己想先从基层干起,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慢慢积累经验,“辛苦一点也没关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好处,说不定以后创业也做这行呢!”
  前些年,不少大学生就业只考虑国企、外企,只想留在一线城市。现在,他们逐渐放下身段,扩大了就业范围。
  有调研显示,2018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39.2%的毕业生签约岗位与在校学习专业并不对口,专业对就业岗位的影响在持续减少。
  “这个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用人需求之间依旧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受到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新零售等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影响,跨领域就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因此给了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覃正杰说。
  怀揣梦想,努力向前奔跑
  “每一个奇思妙想,都是未来爆发的希望。”“李嘉诚说,年轻是你唯一有权利编织梦想的时光。既然如此,那就不负时光!”翻看王欢的微信朋友圈,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位“95后”的活力与激情。
  今年23岁的王欢,是重庆妙想传媒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办有创业孵化园,我就加入了其中。因为学的是广播电视学,一些传媒公司和影视公司有一些小视频制作需求,我们就接下这些单子,根据他们的要求拍摄,也算为我创业积累经验吧。”因为性格开朗活泼、思维敏捷,王欢在团队中很被认可,“实习时一直跟着李总,当她有想法出来创业时,我立马跟着出来了。”
  王欢口中的李总叫李丽,是一个不到30岁的姑娘。
  在做地产行业自媒体的8年间,李丽积累了比较广的人脉,也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随着5G时代到来,短视频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我希望我们可以借这股时代的‘风’,创业成功。”李丽说。
  公司目前只有4个人,分工很明确。因为是自己的生意,大家干事都很有激情。
  “大多数时候,我们4个人下班后到我家吃个饭,饭后继续开启‘头脑风暴’,想创意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早上9点又继续回公司上班,像打了鸡血一样。”李丽说。
  与当初“70后”“80后”找工作求稳、求高薪不同,“90后”想法更多元也更新奇,喜欢在新媒体公司工作、想利用“粉丝经济”创业的不在少数,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发展前景和体面程度等,也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对于他们来说,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是否影响生活”“能否相互尊重”等。
  有调查结果表明,如今大学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的数量,比选择“挣钱”高出近两倍。具体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梦想的重要部分”。
  “慢就业”一族,从容追求人生价值
  近幾年,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暂时性地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张毅(化名)可以说是典型的“慢就业”一族。
  在同学们都急急忙忙找工作的时候,张毅显得特别悠闲。因为自身条件不错,他目前在几家APP直播平台做主播。
  “一场直播能赚一千多块钱吧,没事的时候就直播一下,平时也会做一些活动主持。”张毅说,通过这些年自己的努力,即使在没有固定工作的情况下,也可以经济独立,而且每个月的收入比其他刚刚找到工作的同学还要高一些。
  “我偶尔还会做做微商,用挣到的钱去国外旅游的时候,顺便当当代购。”张毅说,这样的代购模式根本不需要大成本的投入,也不需要囤货进货,跑一趟代购下来,赚到的钱足够支付一半的旅行费了。
  “‘慢就业’现象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间隔年’非常相似。”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越忠说,如今的毕业生基本都是“95后”,对他们来说,毕业后马上开始工作、买房准备结婚已经是“过去式”。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对于赚钱没有迫切的需求,他们坚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未来有明确计划和安排,考虑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时候也不急于一时,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所以,他们的就业范围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办公室。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认为,“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他们的选择比以前更多了,也就更多地考虑职业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慢就业”对于充实个人能力或经历有一定好处,还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但不可以此为由,将“慢就业”拖成了“懒就业”。(编辑 刘婷婷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内部分类是汉语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多以语义、功能作为分类标准,缺乏系统直接的以来源为分类标准的副词研究.现有涉及汉语动源副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两方面:动词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