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建筑项目的结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用到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质量控制不当甚至会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全部达到标准的混凝土才可以应用到工程中。如果粘土、淤泥在沙子中的比例超过3%,碎石、卵石的比例超过2%,则这些极细的颗粒材料在集料的表层形成包裹层,就会阻止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松散的颗粒,就会大大增加用水量。所以建筑用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超过了指定规定的范围,就会导致水泥水化的程度,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得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度降低,也会使得水泥的水化产物产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所以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应该对原材料经常检验,还应该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气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且做出正确的对策。
二、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施工使用的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1) 水泥。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需要的水泥须要符合我国对水泥规定的相关标准,水泥中的28d 的抗压强度是最好的,为防止水泥质量对建筑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在同一工程中选择水泥时要用品种、牌号、厂家、强度都相同等级和批号的水泥,建立水泥的3d、28 d 的强度关系,用3d 强度引导出28d 强度使得水泥质量得到保证。
(2)骨料。砂、碎石是拌制混凝土的骨料。一是做好细骨料的质量控制。其中,砂石属于细骨料。如果细骨料中含泥量过大,或是或有其它杂质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对混凝土的强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杂质含量。同时,还应该检查细骨料的级配、细度模数等内容,细度模数一般应控制在1.6 到3.7 的范围之间,确保细骨料的各项系数均能够满足混凝土的要求。二是做好粗骨料的质量控制。石子属于粗骨料。因为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严格检石子的质地和级配。
(3)水。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水,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在一般情况下,用普通的饮用水即可。
(4)掺合料。掺合料在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要符合我国相关的规定标准,掺合料一经选用要能够使混凝土改善性能、达到所需要求的目的。掺合料的掺量多少要通过试验确定,掺量要是以经济、合理为准,掺合料代替水泥的最高取代量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外加剂。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外加剂,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标准规定,选用外加剂时要依据混凝土的工艺要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等相关联因素确定,结合混凝土所需要的项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条件,通过相应的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1)配合比的确定。
试验室按照不含超粒径颗粒和干状态的粗细骨料确定配合比。但在商品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粗细骨料中不可能不含超粒径颗粒,含水量也并非干状态。因此要求商品混凝土现场试验人员应根据粗细骨料各项指标的现场实测值,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转换为生产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配。
(2)准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配合比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保证配合比符合要求。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掺入3%的外加剂可优化配合比。采用优化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避免了卡管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及速度,并且早期强度也能提高1 /4。由此可看出,科学合理配制的混凝土与提高早期强度、加快材料的周转速度和施工进度有很大关系,最终体现出的是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
3、 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要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添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称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是否離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管理人员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有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是否齐全;振捣器的类型、规格和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板的相应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是否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是否堵严;浇筑期间的气候和气温是否对浇筑有影响,如是夏季、雨季或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施工单位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否合理,防止分区、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没有很好的搭接在一起,各个分区和分层没有搭接形成整体。
在浇筑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全程旁站控制,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合理调整,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控制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合适;振捣要均匀;移动间距要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要振捣到位。
5、混凝土的养护
(1)加强早期养护, 提高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 表面及时用朔料膜、草垫等覆盖, 并洒水养护; 深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 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以防严寒袭击。
(2)加强温度管理。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0 度; 浇筑时低于30度。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0 度, 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度以内; 加强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 发现温差过大, 及时覆盖保温, 使混凝土缓慢的降温, 缓慢的收缩, 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 降低约束应力, 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6、混凝土的拆模
(1)不承重的侧模,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 即可拆除。承重模板, 如梁、板等底模, 应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 方可拆除。结构类型、跨度不同, 其拆模强度不同。
(2)已拆除承重模板的结构, 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后, 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3)拆模后如发现有缺陷, 应进行修补。对面积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 先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然后用1: 2 - 1: 2. 5的水泥砂浆抹平;对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 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 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级别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 并仔细捣实。对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 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0)
[2] 王明革,范文生.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用到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质量控制不当甚至会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全部达到标准的混凝土才可以应用到工程中。如果粘土、淤泥在沙子中的比例超过3%,碎石、卵石的比例超过2%,则这些极细的颗粒材料在集料的表层形成包裹层,就会阻止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松散的颗粒,就会大大增加用水量。所以建筑用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超过了指定规定的范围,就会导致水泥水化的程度,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得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度降低,也会使得水泥的水化产物产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所以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应该对原材料经常检验,还应该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气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且做出正确的对策。
二、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施工使用的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1) 水泥。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需要的水泥须要符合我国对水泥规定的相关标准,水泥中的28d 的抗压强度是最好的,为防止水泥质量对建筑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在同一工程中选择水泥时要用品种、牌号、厂家、强度都相同等级和批号的水泥,建立水泥的3d、28 d 的强度关系,用3d 强度引导出28d 强度使得水泥质量得到保证。
(2)骨料。砂、碎石是拌制混凝土的骨料。一是做好细骨料的质量控制。其中,砂石属于细骨料。如果细骨料中含泥量过大,或是或有其它杂质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对混凝土的强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杂质含量。同时,还应该检查细骨料的级配、细度模数等内容,细度模数一般应控制在1.6 到3.7 的范围之间,确保细骨料的各项系数均能够满足混凝土的要求。二是做好粗骨料的质量控制。石子属于粗骨料。因为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严格检石子的质地和级配。
(3)水。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水,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在一般情况下,用普通的饮用水即可。
(4)掺合料。掺合料在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要符合我国相关的规定标准,掺合料一经选用要能够使混凝土改善性能、达到所需要求的目的。掺合料的掺量多少要通过试验确定,掺量要是以经济、合理为准,掺合料代替水泥的最高取代量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外加剂。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中所需的外加剂,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标准规定,选用外加剂时要依据混凝土的工艺要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等相关联因素确定,结合混凝土所需要的项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条件,通过相应的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1)配合比的确定。
试验室按照不含超粒径颗粒和干状态的粗细骨料确定配合比。但在商品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粗细骨料中不可能不含超粒径颗粒,含水量也并非干状态。因此要求商品混凝土现场试验人员应根据粗细骨料各项指标的现场实测值,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转换为生产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配。
(2)准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配合比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保证配合比符合要求。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掺入3%的外加剂可优化配合比。采用优化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避免了卡管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及速度,并且早期强度也能提高1 /4。由此可看出,科学合理配制的混凝土与提高早期强度、加快材料的周转速度和施工进度有很大关系,最终体现出的是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
3、 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要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添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称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是否離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管理人员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有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是否齐全;振捣器的类型、规格和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板的相应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是否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是否堵严;浇筑期间的气候和气温是否对浇筑有影响,如是夏季、雨季或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施工单位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否合理,防止分区、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没有很好的搭接在一起,各个分区和分层没有搭接形成整体。
在浇筑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全程旁站控制,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合理调整,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控制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合适;振捣要均匀;移动间距要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要振捣到位。
5、混凝土的养护
(1)加强早期养护, 提高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 表面及时用朔料膜、草垫等覆盖, 并洒水养护; 深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 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以防严寒袭击。
(2)加强温度管理。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0 度; 浇筑时低于30度。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0 度, 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度以内; 加强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 发现温差过大, 及时覆盖保温, 使混凝土缓慢的降温, 缓慢的收缩, 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 降低约束应力, 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6、混凝土的拆模
(1)不承重的侧模,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 即可拆除。承重模板, 如梁、板等底模, 应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 方可拆除。结构类型、跨度不同, 其拆模强度不同。
(2)已拆除承重模板的结构, 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后, 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3)拆模后如发现有缺陷, 应进行修补。对面积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 先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然后用1: 2 - 1: 2. 5的水泥砂浆抹平;对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 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 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级别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 并仔细捣实。对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 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0)
[2] 王明革,范文生.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