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朝阳的读者敖强国来信问询问鸡肉中是否含有大量抗生素?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里的鸡肉食品还能不能吃?希望下面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答疑解惑。
鸡肉已经成为各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不论是我国的宫保鸡丁,还是欧美快餐店里的上校鸡块,都来自于鸡身上的肉。如今的鸡肉“价格便宜量又足”,但其实鸡肉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厨房,跨过了许多障碍,牵涉到许多的科学。
古代养鸡不容易
我们所吃的家鸡来自野生的原鸡,原鸡最初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到印度北部的地区。早在4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人们就开始吃鸡,因为考古发现了大量的鸡骨头。在食物并不丰富的古代社会,人们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的,尤其是鸡肉是高热量、高蛋白质的肉类,而且味道还相当不错。于是鸡很快被驯化并随着人们的迁徙分布到了世界各地。
不过当时鸡刚被驯化,生长还是很慢的,满足不了人们对鸡肉的需求。于是爱吃鸡的古罗马人经过试验,想出了一些饲料催肥的手段,再加上古罗马人是管理很严格的民族,他们对鸡场的管理也很到位,于是当时的家鸡生长速度加快,而且成年家鸡块头也变大了。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他们养鸡的饲料技术和管理技术都被人放弃了,当时欧洲的家鸡个头又变小了,导致鸡在人们餐桌上的地位也每况愈下,人们甚至吃鹅都比吃鸡要多,说明当时养鹅比养鸡更容易获得肉类。当时欧洲穷苦农民偶尔吃到鸡蛋,已经非常高兴了。
这其实暴露出家鸡的缺点,它们的抗病能力比较差,鸡瘟一来,几乎会全军覆灭。因此一旦人们要大规模养鸡时,必须要和传染病作战,而且要科学管理,在古代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饲料转化率排名第一
真正开启大规模养鸡序幕的是美国人。19世纪后期,美国人养鸡的热情日益高涨,甚至有非常专业的美国家禽协会制定标准,帮助农民有选择性地繁殖纯种鸡。从那时起,养鸡开始从农民的副业逐渐变成大规模工业化饲养。
大规模养鸡首先碰到的是光照问题。家鸡其实和人很相似,都需要通过晒太阳,使自己的身体能够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否则就会出现缺钙,引起代谢障碍和佝偻病。可是户外养鸡受天气和疾病的影响很大,所以人们一方面在室内养鸡,一方面向饲料中添加鱼肝油,也就是含有大量维生素D的物质,并开始通过控制温度、照明和饲料,来科学地管理鸡场,让鸡迅速增重。
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疾病问题,由于生物学家发明了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人们终于有了对抗鸡传染病的武器,他们把抗生素掺入到鸡的饲料中,鸡吃了之后,抗病能力大大加强,现代化养鸡场的规模如同吹气球一样地扩大。
人们如此热衷于养鸡,实际上反映了鸡的优点,那就是它的饲料转化率高。所谓饲料转化率,就是生产一定量的肉需要多少饲料。比如要生产1千克的牛肉,需要给牛喂7千克的饲料;要生产1千克的猪肉,需要给猪喂3千克饲料。而要生产1千克的鸡肉,竟然只需要不到2千克饲料!没有任何主要的家禽家畜的饲料转化率能够与鸡媲美。
家鸡的饲料成本低廉,远胜其他家禽家畜。而且养鸡的周期又短,在现代养鸡场里,几十天一只小鸡就可以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养牛、养猪周期长,易受战事影响,得不偿失,所以当时人们纷纷放弃了养牛和养猪,改为养鸡,鸡肉一举成为人们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如果没有现代养鸡场产出的鸡肉,20世纪里许多人都会饱受缺少肉吃的痛苦。现在全球人口已达70亿,而全球“鸡口”却已经超过了200亿。
白羽鸡造福我们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关注养鸡业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一些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甚至反对现代养鸡场,认为把大量的鸡养在一起快速催大,还使用抗生素,既不健康,也不卫生。其实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比如肉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孵化出小鸡到3周,这个阶段鸡没长多少肉;第二个阶段是3周到5周,开始有了一些肉;第三个阶段是5周以后,鸡肉明显增多。养鸡场一般只会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添加抗生素,以提高小鸡的抗病能力,到了第三个阶段,尤其是快要宰杀前的一周左右,就不再给鸡吃抗生素,一方面是此时鸡的抗病能力强了,不太需要抗生素;另一方面由于马上要宰杀出售,为了保证肉质,也不适宜用抗生素。而且抗生素在鸡的体内不会存留很久,一周时间就会全部排泄出去,而现代养鸡场出产的鸡都提前一周就不再喂抗生素,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这些鸡肉的抗生素残留问题。
人们看农村的散养鸡,发现它们生长的很慢,而且吃起来似乎比养鸡场的鸡要好吃,于是就认定快速催大的鸡一定是不好的。这其实是由于公众对养鸡业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
养鸡场的鸡的品种是白羽鸡,与散养鸡是不一样的。白羽鸡的特点就是快速生长,这是养鸡业长期选育的结果,白羽鸡只需要一个半月就长大,可以宰杀吃肉了,再喂也没有意义,因为再多喂一段时间,白羽鸡也不会再长多少肉,饲料转化率会迅速下降。反之,如果我们把散养鸡塞进养鸡场,给它们白羽鸡的饲料和抗生素,它们的生长速度也不会有明显提高。
像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厅里的鸡肉,都是正规的现代化养鸡场出产的,抗生素方面把控很严格,相对于许多小餐馆来说,鸡肉的卫生和安全性更值得放心,读者朋友们是可以食用的。
鸡肉已经成为各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不论是我国的宫保鸡丁,还是欧美快餐店里的上校鸡块,都来自于鸡身上的肉。如今的鸡肉“价格便宜量又足”,但其实鸡肉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厨房,跨过了许多障碍,牵涉到许多的科学。
古代养鸡不容易
我们所吃的家鸡来自野生的原鸡,原鸡最初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到印度北部的地区。早在4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人们就开始吃鸡,因为考古发现了大量的鸡骨头。在食物并不丰富的古代社会,人们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的,尤其是鸡肉是高热量、高蛋白质的肉类,而且味道还相当不错。于是鸡很快被驯化并随着人们的迁徙分布到了世界各地。
不过当时鸡刚被驯化,生长还是很慢的,满足不了人们对鸡肉的需求。于是爱吃鸡的古罗马人经过试验,想出了一些饲料催肥的手段,再加上古罗马人是管理很严格的民族,他们对鸡场的管理也很到位,于是当时的家鸡生长速度加快,而且成年家鸡块头也变大了。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他们养鸡的饲料技术和管理技术都被人放弃了,当时欧洲的家鸡个头又变小了,导致鸡在人们餐桌上的地位也每况愈下,人们甚至吃鹅都比吃鸡要多,说明当时养鹅比养鸡更容易获得肉类。当时欧洲穷苦农民偶尔吃到鸡蛋,已经非常高兴了。
这其实暴露出家鸡的缺点,它们的抗病能力比较差,鸡瘟一来,几乎会全军覆灭。因此一旦人们要大规模养鸡时,必须要和传染病作战,而且要科学管理,在古代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饲料转化率排名第一
真正开启大规模养鸡序幕的是美国人。19世纪后期,美国人养鸡的热情日益高涨,甚至有非常专业的美国家禽协会制定标准,帮助农民有选择性地繁殖纯种鸡。从那时起,养鸡开始从农民的副业逐渐变成大规模工业化饲养。
大规模养鸡首先碰到的是光照问题。家鸡其实和人很相似,都需要通过晒太阳,使自己的身体能够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否则就会出现缺钙,引起代谢障碍和佝偻病。可是户外养鸡受天气和疾病的影响很大,所以人们一方面在室内养鸡,一方面向饲料中添加鱼肝油,也就是含有大量维生素D的物质,并开始通过控制温度、照明和饲料,来科学地管理鸡场,让鸡迅速增重。
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疾病问题,由于生物学家发明了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人们终于有了对抗鸡传染病的武器,他们把抗生素掺入到鸡的饲料中,鸡吃了之后,抗病能力大大加强,现代化养鸡场的规模如同吹气球一样地扩大。
人们如此热衷于养鸡,实际上反映了鸡的优点,那就是它的饲料转化率高。所谓饲料转化率,就是生产一定量的肉需要多少饲料。比如要生产1千克的牛肉,需要给牛喂7千克的饲料;要生产1千克的猪肉,需要给猪喂3千克饲料。而要生产1千克的鸡肉,竟然只需要不到2千克饲料!没有任何主要的家禽家畜的饲料转化率能够与鸡媲美。
家鸡的饲料成本低廉,远胜其他家禽家畜。而且养鸡的周期又短,在现代养鸡场里,几十天一只小鸡就可以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养牛、养猪周期长,易受战事影响,得不偿失,所以当时人们纷纷放弃了养牛和养猪,改为养鸡,鸡肉一举成为人们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如果没有现代养鸡场产出的鸡肉,20世纪里许多人都会饱受缺少肉吃的痛苦。现在全球人口已达70亿,而全球“鸡口”却已经超过了200亿。
白羽鸡造福我们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关注养鸡业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一些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甚至反对现代养鸡场,认为把大量的鸡养在一起快速催大,还使用抗生素,既不健康,也不卫生。其实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比如肉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孵化出小鸡到3周,这个阶段鸡没长多少肉;第二个阶段是3周到5周,开始有了一些肉;第三个阶段是5周以后,鸡肉明显增多。养鸡场一般只会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添加抗生素,以提高小鸡的抗病能力,到了第三个阶段,尤其是快要宰杀前的一周左右,就不再给鸡吃抗生素,一方面是此时鸡的抗病能力强了,不太需要抗生素;另一方面由于马上要宰杀出售,为了保证肉质,也不适宜用抗生素。而且抗生素在鸡的体内不会存留很久,一周时间就会全部排泄出去,而现代养鸡场出产的鸡都提前一周就不再喂抗生素,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这些鸡肉的抗生素残留问题。
人们看农村的散养鸡,发现它们生长的很慢,而且吃起来似乎比养鸡场的鸡要好吃,于是就认定快速催大的鸡一定是不好的。这其实是由于公众对养鸡业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
养鸡场的鸡的品种是白羽鸡,与散养鸡是不一样的。白羽鸡的特点就是快速生长,这是养鸡业长期选育的结果,白羽鸡只需要一个半月就长大,可以宰杀吃肉了,再喂也没有意义,因为再多喂一段时间,白羽鸡也不会再长多少肉,饲料转化率会迅速下降。反之,如果我们把散养鸡塞进养鸡场,给它们白羽鸡的饲料和抗生素,它们的生长速度也不会有明显提高。
像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厅里的鸡肉,都是正规的现代化养鸡场出产的,抗生素方面把控很严格,相对于许多小餐馆来说,鸡肉的卫生和安全性更值得放心,读者朋友们是可以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