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循环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下水循环是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全过程。本文重点介绍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及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地下水;循环
  地下水的循环是指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全过程。含水层从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其他水源获得补给后,在含水层中经过一段距离的径流再排出地表,重新变成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这种补给、径流、排泄无限往复进行就形成地下水的循环。
  1、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作用称为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以及大气中水汽和土壤中水汽的凝结,在一定条件下有人工补给。
  1.1 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雹等
  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通过岩石的裂隙和土壤孔隙渗入地下。当雨小于土(岩)层的入渗速度时,全部雨水渗入包气带中;若雨强大于土(岩)层的入渗速度时,则在入渗的同时形成地面径流。入渗的降水首先湿润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如果降雨前包气带土层温度较小,入渗水首先充填土壤颗粒间的毛细孔隙;若入渗强度足够大,可能形成重力水的连续下渗。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地形、植被、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埋深、降水强度和降水量等。一般当降水强度适中、降水历时长、地形平坦、植被茂盛、包气带上部岩层透水性好、地下水埋深适宜时,大气降水将会大量补给地下水。例如,在大量分布粉细砂、粉砂和粉土的河间地块,大约年降水量的30%~35%补给地下水;而在粉土、粉质黏土和黏土分布的平原地区,大约年降水量的20%左右补给地下水。
  1.2 地表水入渗补给
  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水田等。在这些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有可能获得地表水的补给。如黄河下游的郑州市以东的冲积平原,黄河河床高出两岸3~5m,在河水充分的补给下,背河洼地潜水埋深一般有2~3m。在干旱地区,河水的渗漏常常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在喀斯特发育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更为密切,有时两者很难截然分开。在这类地我,地表河水可能全部被吸收而成为地下河水,地下河水也可能全部排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
  1.3 水汽凝结补给
  大气中水汽不仅可随空气运移,而且还受水汽压的支配,即水气由水汽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运移,直到两者压力相等为止。当地表气温比包气带土层中空气的温度高时,大气中的水汽压力比包气带中的大,故大气中的水汽可向包气带中运移,使包气带中空气的湿度增大,岩石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分子也就会愈来愈多。当土层中的空气温度达到饱和时,在岩石表面可形成重力水,重力水可下渗补给地下水。这就是凝结补给。
  地下水的凝结补给量虽然不多,但对于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贫乏而且日温差较大的沙漠地区来说,凝结补给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在日温差变化较大的山区,地下凝结作用也较强烈。
  1.4 人工补给
  人工补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由人类的某些生产活动而引起的对地下水的补给,如修建水库、农业灌溉、渠道渗漏等;其二是人类有意识地专门修建地下水回补工程,将地下水引入或灌入地下,以增加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量。在条件许可的地方,还可以修建地下水库,用人工补给的方法将降水和汛期的地表水蓄集在地下岩石空隙中,以备旱季运用。
  2、地下水的排泄
  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称为排泄。在排泄过程中,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及水位都会随着发生变化。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泉、河流、蒸发和人工开采等。
  2.1 泉水排泄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地下水只要在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适当的地方,都可以泉水的形式涌出地表。因此,泉水常常是地下水的排泄方式,如山西娘子关泉等。泉水一般在山区及山前地带出露较多,尤其是山区的沟谷底部和山坡脚下。平原区一般堆积了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岩层,地形切割微弱,地下水很少有条件直接排向地表,因此泉很少见。
  2.2 向地表水排泄
  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是在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时出现,特别是切割含水层的山区河流常常成为主要的排泄方式。地表水接受地下水排泄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沿河流成线状排泄;另一种是比较集中的排入河中,岩溶区的地下暗河出口就代表这种集中排泄。
  2.3 蒸发排泄
  蒸发排泄是指地下水通过土壤蒸发、植物蒸发而消耗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地下水蒸发排泄非常强烈,常常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
  影响地下水蒸发排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在内陆干旱地区,地下水蒸发消耗强烈,常常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在黄淮平原,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m时,一般认为地下水蒸发消耗可忽略不计。
  地下水除上述排泄方式外,还存在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排泄。当相邻水层之间存在导水断层、天窗或隔水层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且两含水层之间存在水位(头)差时,水位(头)高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向水位(头)低的含水层中排泄。
  3、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称为径流。除某些构造封闭的自流水盆地及地势平坦地区的潜水外,地下水都处于不断的径流进程中。径流是连接补给和排泄的中间环节,通过径流,地下水的水量和盐量由补给区输送到排泄区。径流的强弱影响着含水层和水质的形成过程。因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是地下水形成过程中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循环过程。地下水径流研究包括径流方向、径流强度、径流量等。
  径流方向,即地下水的运动方向,一般是从补给区流向排泄区,从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一维线状流、二维平面流和三维空间流。
  含水层的径流强度,一般用平均渗透速度来表征。根据达西定律V=KΔH/L,故有径流强度与含水层的渗透性K、补给区与排泄区的水位差ΔH成正比,与补给区到排泄区的距离L成反比。
  地下水径流量除可用达西公式计算外,还可用地下水径流模数M来表示,即用每平方千米含水层面积上地下水径流量为每秒若干升表示,即
  式中M——地下水径流,模数,L/(s·km2)
  Q——地下水年徑流量,m3/a;
  F——含水层面积,km2。
  4、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的关系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与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条件下是不一样的。
  山区的潜水属于渗入一径流型循环,即水量基本上不消耗于蒸发,径流排泄(泉、河流)可看作为唯一的排泄方式。因此各种水量间的关系为
  补给量=径流量=排泄量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部分消耗于蒸发,部分消耗于径流排泄,为渗入—蒸发、径流型循环。在气候干旱,地势低平地区,径流很弱,为渗入—蒸发型循环。因此有补给量= 排泄量,径流量〈补给量(排泄量)
其他文献
【摘要】:为宣泄洪水或引水灌溉,常修建水闸或溢流坝等泄水建筑物。要较准确推算出通过堰闸的水量,首先要根据堰闸型式、闸门开启情况来判别通过堰闸的水流流态,然后选择合适的水力学公式分析获得不同出流情况下水力因素与流量系数的相关关系,以推算堰闸的过水流量,为当地防汛抗旱和水资源评价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以汉川泵站为例对孝感市堰闸水文站流态判别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堰闸水文站;流态判别;探讨  
期刊
【摘要】:洪泽湖堤防36K+500~40K+500段堤后坡面上分布了约30~40条大小不一的雨淋沟,沟的断面尺寸0.5~1.0m×0.4~0.6m(宽×深),沟长约9~12m,土体流失体积3~6m3。产生雨淋沟的原因:工程设施不全,局部植被生长不良,土质和坡比的影响等因素造成。  【关键词】:洪泽湖堤防;雨淋沟;防治技术  1、概述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洪泽湖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全长67.
期刊
摘要:智慧型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扩展,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对城市经营管理、经济转型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繁昌县社会管理与数字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采用数字化技术、数据共享交互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舆情分析技术等手段,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建立长效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社会管理和城市应急水平,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对繁昌县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理效能的发挥,能够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并具有
期刊
【摘要】:为适应当前孝感市区域水文站网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水文监测自动化程度稳步提升的需求,孝感水文局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能力,深化应用,创新“三个体系”,即水文测报监测、优化水文测报服务、完善水文测报管理体系,逐步推进以“自动为主、人工为辅,巡测为主、驻测为辅,常规监测为主、应急监测补充”的水文监测模式,强力推进水文新技术的应用、水文自动化和优先开展巡测。  根据《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现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用水矛盾。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管理方式对水文水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顺应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潮流。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  1、开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枣庄市周村水库水源地周边环境现状和水源保护情况分析探讨,阐述了地表水源地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效改善水质提出来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水库水源地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措施探讨  1、周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现状  1.1 水源工程现状  周村水库位于西泇河上游,枣庄市东北的市中区孟庄镇境内,是一座以农业灌
期刊
【摘要】:洪水频率分析是水利工程水文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各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标准的基础依据。针对存在历史调查洪水或特大洪水的设计断面,目前针对其频率的计算目前还无较权威的方法。本文以实例流域水文断面历年洪峰流量为例,利用独立样本分析法对该断面洪水频率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优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洪水;不连续洪水系列;实测洪水系列;经验频率;频率成果对比  洪水频率
期刊
【摘要】:首先对现阶段呼图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层面上的意义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以此为基础对呼图壁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以便于能够在今后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性作用,从而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高效;节水
期刊
【摘要】:在浊度法测量浑水含沙量时,需率定浊度仪分析工作曲线。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推演浊度仪分析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与一般线性拟合分析方程比较。结果显示拟合偏差更小,有效分析范围更大。模型参数有效描述通用浊度仪及更为广泛测量介质情况,特定浊度仪与测量环境下拟合方程形式简单。  【关键词】:浊度仪;系统分析;传递函数;拟合分析  在浑水浊度测量中,浊度仪测量值为浊度,与烘干法测定含沙
期刊
【摘要】:黄河淤背区是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适宜场所,但是该土地又存在着漏水漏肥、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针对土质特性,本文就如何加强土壤水肥管理,促进果树增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淤背区;土壤;肥水;管理  1、黄河淤背区土壤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黄河部门在工程建设期间利用吸泥船抽吸黄河泥沙进行淤背固堤,上层覆盖壤土,使千里堤防成为防洪的重要屏障,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淤背区土地资源。  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