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文化 融进图文里的传统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后不久,美丽的羌绣便在成都的宽窄巷子纵情绽放。不经意路过宽巷子24号的羌绣实体店,人们往往也会多看一眼,乃至留连忘返。那些繁复的挑花和刺绣里,粉、蓝、红、白、绿的亮色,肆意盛开的花瓣,黄色娇嫩的花蕊,把一个民族最烂漫的美感,最蓬勃的生命力,最神秘的人文历史,都凝固在一针一线之间。这样的美感源自何处?这样的技艺怎样流传?这刺绣背后浓烈的情怀,究竟蕴藏了怎样的故事?多想离她再近一点,了解再多一点,回望她的前世,看到她的今生,展望她的未来。
  一本《羌族服饰文化图志》恰好满足了读者的期待,沉醉在《图志》简约的文字、多彩的图片里,是一场美的感官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的盛筵。
  缘  起
  2003年春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决定对全国重点的濒危民间文化遗产展开全面、系统、科学的普查、记录、整理、出版和保护。2008年前后,《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系列卷本的编纂被纳入工程。随后,各地展开相关普查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系列工作迅速启动,《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羌族卷》被列入首期卷本之一。2008年9月,四川民协的首次普查启动。2014年12月,历时6年零3个月后,孟燕等编著的《羌族服饰文化图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是凝聚着中国民协、四川民协规划者和编撰者智慧与责任的成果,这是包含着羌族文化研究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摄影家、民间技艺传承者等众人心血的成果,厚重而绚烂,朴实而生动。
  贯穿始终的文化人类学思维
  服饰文化的图志,最怕拘泥于服饰本身的静态展示。款式、色彩、花样,就事论事,仅有立此存照之意,而无发展传承之效。《羌族服饰文化图志》从策划开始,就高度自觉地贯穿了文化人类学的思维。
  一是将羌族服饰文化研究放到其生产和生活环境去审视,强调服饰是所属民族社会整体文化特点的呈现,是其生产生活场景中的服饰。羌族传统服饰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从材质看,羌族传统服饰的材质多采用麻或毛。从结构看,羌族服饰秉承游牧民族的特点。从男女装的区别看,男子服饰厚重耐寒,利于劳作和狩猎;女子服饰相对轻薄,利于家务和田野劳作。其男过膝盖,女袭脚背,配饰绑腿,既能保暖更能护体。日常服饰朴素无华,嫁娶服饰喜庆吉祥,宗教服饰神秘端肃。服饰服从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当经济社会发生变迁时,服饰的流变在所难免。这种研究视角,更证明了抢救和保护羌族传统服饰的重要性。
  二是将研究延伸到了历史的发展、手工业和农牧业发展水平,对民族关系的研究等方面。最有趣味的现象是,在课题组的田野调查中,越是靠近藏区的地方,羌族服饰的藏式意味越是浓郁。民族关系和交往,在服饰上就能体现。
  三是特别设置“羌族服饰功能”板块,细数羌族服饰的文化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功能,比如前面提到的绑腿;在社会角色和社会秩序中的标识性和规范性功能,如性别、年龄的分别;在文化心理和思想意识中的符号化功能,如释比的神杖和法鼓;具有历史记忆的功能,如茂县黑虎羌寨妇女所戴的“万年孝”;具有实用及审美的功能,如领口、袖口、鞋头的绣花,既是装饰,也能耐磨。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是承载了某种功能的文化。当这种功能性渐渐式微,文化的生命力也将慢慢衰竭。《羌族服饰文化图志》,正是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才不遗余力地捕捉羌族服饰更丰富的细节,采集更完整的样本,为现代化、同质化进程中的羌族,留下美好丰赡的民族记忆。
  研究羌族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包括了八个部分及相关附录。八个部分包括:羌族文化概述,羌族服饰文化,羌族服饰材质及加工,羌族服饰色彩及图案,羌族服装制作技艺的传承,配饰,服装及饰品的保存等。
  编著者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主体到配饰,清晰定位羌族服饰文化在其文化系统中的坐标;一一枚举其服装的分类、材质及清洗;心心系念于那些制作精美历时近百年的服装“已然破损”;甚至细致入微地留下部分作品的尺寸。真是打起了十足的精力,努力对抗飞速发展中的“文化健忘”。
  在对历史上羌族服饰的梳理中,编著者梳理了文献记载的羌族服饰,更别具匠心地梳理了口头传说中的羌族服饰文化,在传说、寓言、神话中,在民歌中,让羌族服饰文化的细节悄然点缀其间,等待有心人的惊喜的发现。
  附录中,《羌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两则完整实用,为寻找羌族服饰活态传承的人们提供了最不可辩驳的依据。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把羌族人穿在身上的文化,深情融入了图文里,为“生活在云朵”里的羌族人,定格了一段服饰文化发展的美好历史。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其他文献
一、“江安三黄”  从前,川南地区有两句俗话:“金犍为,银富顺”;“荣州不让嘉州好,富顺才子内江官。”江安在川南是个中等县份,既称不上“聚宝盆”,又说不上“人才库”,但可视为才子、才女者为数也不算少。江安籍历史学家、梁启超的高足周传儒说:“江安出了许多闻人,在全省全国皆知名。如南街朱山父子,皆工诗、能文、通经,北街傅增湘弟兄,皆翰林。傅氏双鉴楼藏书之富,版本学之精,为天下第一。东街冯飞(号若飞)留
期刊
15年前,我应邀到成都画院讲学,并为田旭中院长写过《论田旭中的美学思想及其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发表在《成都美术》2001年5月25日,又载入《田旭中书法作品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  多年不见,今又相逢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他送我这些年出的很多新著。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他这些新书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其中有两本书在文艺理论与艺术评论上颇多建树,特别值得重视。  一本是四川美
期刊
巴蜀大地,人杰地灵。位于长江三峡边的开县,群山环抱,襟山带河,树木葱茏,如嵌在大地上的一颗晶莹的?翡翠。然而在自然经济时代,开县却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又多旱涝灾害,加上落后的社会制度桎梏,当地百姓生计一直十分艰难困苦,一穷二白是其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穷则思变,深受闭锢之苦的人总是渴望通达,走出小天地去闯大世?界。所以,近代以来,开县外出求学求职的人不少,奋斗成材的也就不少,这块
期刊
深富爱国情怀的陈独秀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第一次讨袁革命失败后,并未停止前行脚步,一直致力于寻求开辟新的革命途径。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制度统治下,国民受封建思想毒害太深太久,陈独秀因而深知教育唤醒民众,改变、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他以早年在合肥办《安徽俗话报》和在日本襄助章士钊先生编辑《甲寅》的经验,打算自主办本杂志,宣传教育民众,开展思想文化革命,从根本上转变国民的思想观念。1915年6月,陈独
期刊
钱穆先生于1895年7月30日出生在江南水乡的无锡七房桥。他12岁时,体弱多病的父亲即撒手人寰,母亲宁愿自己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他凭着自己的聪慧,自修苦读,成为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和教育家。钱穆先生不仅在学术圈子里影响深远,著作等身,在抗日战争中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先生虽不是投笔从戎,血洒沙场,但他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奔走呼吁,用他的人格品质和渊博知识教育影响引导了一代青年学子奔赴
期刊
“飞龙在天”这个成语见于《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借以比喻帝王在位。若问龙为何物?何以会飞?既然会飞,也定有落地之时,那么,天上地上为什么看不见龙?“龙”字是个象形字,它究竟是象何物之形?这一直是个千古之谜。一、“龙”(龍)字形象众说纷纭  “龙”(龍)字的各种古文字字形都很丰富,仅《甲骨文编》中就有40多个不同的形体,如果再加上它的金文字形
期刊
走近台儿庄,迎面而来的是拱桥楼台、桨声灯影、廊腰蔓回、绿柳重檐。这古朴幽雅的景致不是江南水乡吗?但地理、历史常识提醒我,这里是长江以北的山东,是抗战时曾浴血奋战、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地方。为探就里,我专门参观了“台儿庄古城重建展馆”,领略了这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自修建以来,就是连接南北的主要通衢。  地处枣庄境内的台儿庄,处于南北的交汇处,是通往京师的要道和中转站。据载,自明
期刊
此前我们曾解说过“斤”字与“斧”字(详见《运斤成风与鬼斧神工——释“斤”与“斧”》一文),这一篇来谈谈跟“斤”字与“斧”字的字义相关的“析”字与“折”字。它们的构件中都有一个“斤”,也就是说,这两个字在造字之初,都有以斧砍木的意思;从字义上看,区别仅仅在于砍木时的方向与部位:纵剖为“析”,横断为“折”。我们即从“条分缕析”和“兰摧玉折”这两个成语入手道来。  一、条分缕析的“析”  今天说的“分析
期刊
王定璋先生献身于学术,勤奋著述,已有很多成果,著述颇丰,可说著作等身。最近(2015年3月),他又于浙江古籍出版社推出新书《钱起集校注》。这与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该社出的《钱起诗集校注》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原书仅注钱起诗歌,将《全唐文》所收钱起文作为附录,但未加注;现本加注释,成了全本。  第二,在“附录”中增加了《钱起简谱》,更加完整。  第三,重新校勘了原文,改正了讹误,增补了校勘记,提
期刊
20多年前,我便出任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自然对张大千纪念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张大千纪念馆临沱江而建于圆顶山,其主要展厅分别为“棠棣联辉”“大风堂”“艺坛宗师”。不用说,“棠棣联辉”与“大风堂”都是介绍张善子、张大千昆仲的事了。那时(在任上)徜徉其间,萦回脑际的总是:有朝一日好好地写写张善子,好好地写写张大千,因为昆仲在中国儒家悌文化中美谈连绵(特别是在画界),在中国画坛上珠联璧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