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熨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具有疏经活络、温中散寒、通利气机、镇痛消肿的作用。它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简易安全、值得推广。下面介绍几种热熨法,以飨读者。
盐熨法——关节酸痛
将食盐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极热,将其分别装入两个布袋内,系好袋口,其中一个放在患处热敷,待凉后换另一个布袋,每次热熨1小时,每日1~3次,至痊愈止,常用于治疗风寒腹痛、冷痛、慢性腹泻、风湿腰痛、关节酸痛等症。
麸熨法——食积胃痛
将麦麸500~100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敷在胃脘处,常用于治疗食积胃痛、胸膈胁痛等症。
葱盐熨法——肚腹寒痛
取葱(切碎)、盐各500克,共放入锅内微炒热,装入布袋内敷于腹部,常用于治疗肚腹寒痛、小便癃闭、腹泻、痛经、产后腰背痛、跌打损伤等症。
生姜熨法——寒湿痹痛
取生姜500克,捣烂后装入布袋内,敷于患处,上置热水袋热熨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心胸痞满、胃气虚寒、痰饮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寒湿痹痛等症。
艾葱熨法——白带增多
艾叶、鲜葱各500克,捣烂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敷于患处,上用热水袋热熨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子宫寒冷、白带增多、风寒痹痛等症。
吴茱萸熨法——吐泻腹痛
取吴茱萸(研成细末)、食盐各60克,共放入砂锅内炒热,装入布袋内,热熨脐部,待温度降低时加热水袋续熨,共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吐泻腹痛等症。
菊花熨法——头昏眩晕
取野菊花500克,蒸热后装入布袋内,热熨于胸背四肢,常用于治疗头昏眩晕、风疹瘙痒、胁痛腹胀等症。
蚕沙熨法——遍体风疹
取蚕沙、盐各25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熨腰背、胸腹、四肢,常用于治疗遍体风疹、皮肤痒痛、吐泻腹痛等症。
蚯蚓熨法——气管炎
取鲜荆芥500克,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共捣烂,平摊于第1~7胸椎,上覆盖一層纱布,用热水袋热熨30分钟,常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①热熨时,要防止局部烫伤,开始时温度较高,应采用起伏放置的方式或者加用厚垫布。②热熨后,患者可于室内散步,暂时不要外出,并注意避风,防止着凉。③凡热性疾病、高热、神昏、谵语、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不宜使用此法。
盐熨法——关节酸痛
将食盐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极热,将其分别装入两个布袋内,系好袋口,其中一个放在患处热敷,待凉后换另一个布袋,每次热熨1小时,每日1~3次,至痊愈止,常用于治疗风寒腹痛、冷痛、慢性腹泻、风湿腰痛、关节酸痛等症。
麸熨法——食积胃痛
将麦麸500~100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敷在胃脘处,常用于治疗食积胃痛、胸膈胁痛等症。
葱盐熨法——肚腹寒痛
取葱(切碎)、盐各500克,共放入锅内微炒热,装入布袋内敷于腹部,常用于治疗肚腹寒痛、小便癃闭、腹泻、痛经、产后腰背痛、跌打损伤等症。
生姜熨法——寒湿痹痛
取生姜500克,捣烂后装入布袋内,敷于患处,上置热水袋热熨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心胸痞满、胃气虚寒、痰饮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寒湿痹痛等症。
艾葱熨法——白带增多
艾叶、鲜葱各500克,捣烂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敷于患处,上用热水袋热熨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子宫寒冷、白带增多、风寒痹痛等症。
吴茱萸熨法——吐泻腹痛
取吴茱萸(研成细末)、食盐各60克,共放入砂锅内炒热,装入布袋内,热熨脐部,待温度降低时加热水袋续熨,共1~2个小时,常用于治疗吐泻腹痛等症。
菊花熨法——头昏眩晕
取野菊花500克,蒸热后装入布袋内,热熨于胸背四肢,常用于治疗头昏眩晕、风疹瘙痒、胁痛腹胀等症。
蚕沙熨法——遍体风疹
取蚕沙、盐各25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熨腰背、胸腹、四肢,常用于治疗遍体风疹、皮肤痒痛、吐泻腹痛等症。
蚯蚓熨法——气管炎
取鲜荆芥500克,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共捣烂,平摊于第1~7胸椎,上覆盖一層纱布,用热水袋热熨30分钟,常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①热熨时,要防止局部烫伤,开始时温度较高,应采用起伏放置的方式或者加用厚垫布。②热熨后,患者可于室内散步,暂时不要外出,并注意避风,防止着凉。③凡热性疾病、高热、神昏、谵语、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不宜使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