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退役军人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国防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退役军人的职业转换理应引起更多关注。文章从职业能力开发的角度,论证退役军人在职业转换过程中职业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的目标、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退役军人安置是维系三军、安抚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和吸引青年入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项复杂的、经常性的工作,其目标之一就是使退役军人与社会职位之间形成最佳的组合搭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质上引发的却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因为职业变化而导致的社会地位的位移,即社会流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退役军人的职业转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怎样的职业培训能使得这些共和国的保卫者尽快融人社会,顺利完成其职业角色的转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
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退役军人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退役军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社会的求职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1.退役军人的文化素质偏低
按照我国征兵政策的规定,农村士兵应当达到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城镇士兵应达到高中(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但是事实上许多士兵的文化程度达不到上述要求。齐齐哈尔造纸厂于2001年对44名退役士兵进行文化课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初中数学和外语,满分120分,结果参考的人当中,60分以上的只有1人,45分以上的4人,21人交了白卷;甘肃省某市对分配到电业、邮政、电信和工商银行的退役士兵组织了择优录用考试,考试的内容是初中语文、数学和政治,平均60分以上的只占参加考试人数的3%;河北省不少用人单位测试城镇退役士兵初中文化,结果显示,及格的只占50%。偏低的文化素质使退役军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处于弱势地位。
2.退役军人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军人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但也造成其缺乏其它职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如车、铣、刨、钻、焊,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商业促销,设备维修安装工艺、调酒技术、商品经营等技能。我国军人在服役期间主要获得的是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及政治理论知识,除少部分具备驾驶、油料仓储、航海、航空的一般技能外,大部分无专业技能。军队约有42项具体工作,其中只有2l项工作的技术知识能够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术资格。其他21项工作的担当者退役后大多变得无一技之长,必须重新选择职业。在我国,由于军队的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军人职业技能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这种状况对军人就业造成很大影响。
3.退役军人缺乏职业转换必须的职业关键能力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平均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这就需要求职者不但要对这种社会现象有心理承受能力,而且应该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关键能力也称作核心能力、关键技能,它是指一种普通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关键能力不随岗位的消亡而消亡,在一定程度上,其最终融合发展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分为8个模块,分别是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在这8类能力中,退役军人最缺乏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调查显示:退役军人中,48.80%认为能达到初级水平;44.70%认为可以达到中级水平;达到高级水平的较少,占5.5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被访退役军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达到初级水平,应付日常的工作、生活需要是足够的,但是其中熟练操作和精通计算机的还是比较少的。与计算机操作能力相比,英语水平要更差一些,大多数退役军人对英语的水平仅停留在稍懂或不懂的低层次水平上,能达到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的不到十分之一。这因为英语与计算机操作相比起來更难以学习,对以往基础有一定的要求。退役军人本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80.42%的退役军人认为需要接受英语培训,以提高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退役军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再就业压力,而解决的最佳方式就是参加就业培训。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目标
退役军人就业培训的目标,不仅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或是为了直接上岗,而且涵盖了以企业项目为中心的对新技术新知识快速掌握的能力、对新形势快速反应的能力、对新环境快速适应的能力、对新工艺灵活习得的能力等,完全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融合。具体而言,培训目标大致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岗位相关的各种知识,必备的和适度的各种素质,能对工作准确分类并不断提高质量。
2.专业能力: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及独立运用专业知识在浮动工作中较好地应变的能力;能够选取设备和工具,将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工作之中,能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
3.公共关系能力:即能够与他人合作、给他人提供指导、为顾客提供服务;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
4.使用信息的能力:即能够获得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能够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加工。
5.规划组织能力:能制定岗位工作目标,感受岗位发展态势。
退役军人经过就业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尽快进入角色,减少磨合时间,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从培训内容上来看,按专业类别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农业、畜牧业、渔林业、园艺、乳制品业等;第二部分包括商业、运输保险业、电动机、手表、电视、微波炉等维修业;第三部分包括各种加工业和制造业。退役军人的培训专业可根据个人的选择来确定。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退役军人对于财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学、文秘、机工,电工等基本技能均有培训需求,并且需求的层次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从培训时间上来看:可以分成服役期间的培训和退役后培训,职业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军人的服役期间,应予以适当的职业培训。如德国军人在服役期间内实施免费的职业培训,提高军人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于基层干部,由部队专科学校提供为期两年相当于中专程度的培训,内容包括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企业管理等。职业军官可以进入国防军大学接受三年高等教育,校级军官可以进入国防军指挥大学,将官可进高级班进修,这些教育和进修的学历均得到国家承认。由于德国军人素质高、责任心强,退后就业状况良好。退役后的培训在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可以是为期3-6个月的短期培训,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农业技术、家禽饲养、乳制品制作、出口业务等均可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学制1—2年的多为各类工程技术和其他的职业培训。
从培训形式上来看,再就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职业关键能力培训,技能培训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退役军人对就业培训的多方面需求。短期培训主要是退役军人根据职业介绍中心的分析建议,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求职技巧、广泛寻求和使用求职信息的技巧,学会撰写求职信、接受面试、保障自己的劳动权利等,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职业关键能力培训主要是提供计算机、实用英语、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般此类培训不举行结业考试,但颁发学习证明和培训证明,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全日制的培训,也可业余培训。职业关键能力培训可以拓展受训者知识技能体系,完善自身技能缺陷,适应当前技术水平和现时职业的要求,融入新兴产业中。技能培训是受训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培训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承认的职前准备培训,有关考试要求、教学大纲、人岗要求都有统一规定;另一类是针对某项职业技能的培训。受训结束后,由各个培训企业颁发国家承认的培训合格证书。一般在学习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寻求新的岗位。
关键词: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退役军人安置是维系三军、安抚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和吸引青年入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项复杂的、经常性的工作,其目标之一就是使退役军人与社会职位之间形成最佳的组合搭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质上引发的却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因为职业变化而导致的社会地位的位移,即社会流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退役军人的职业转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怎样的职业培训能使得这些共和国的保卫者尽快融人社会,顺利完成其职业角色的转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
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退役军人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退役军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社会的求职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1.退役军人的文化素质偏低
按照我国征兵政策的规定,农村士兵应当达到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城镇士兵应达到高中(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但是事实上许多士兵的文化程度达不到上述要求。齐齐哈尔造纸厂于2001年对44名退役士兵进行文化课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初中数学和外语,满分120分,结果参考的人当中,60分以上的只有1人,45分以上的4人,21人交了白卷;甘肃省某市对分配到电业、邮政、电信和工商银行的退役士兵组织了择优录用考试,考试的内容是初中语文、数学和政治,平均60分以上的只占参加考试人数的3%;河北省不少用人单位测试城镇退役士兵初中文化,结果显示,及格的只占50%。偏低的文化素质使退役军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处于弱势地位。
2.退役军人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军人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但也造成其缺乏其它职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如车、铣、刨、钻、焊,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商业促销,设备维修安装工艺、调酒技术、商品经营等技能。我国军人在服役期间主要获得的是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及政治理论知识,除少部分具备驾驶、油料仓储、航海、航空的一般技能外,大部分无专业技能。军队约有42项具体工作,其中只有2l项工作的技术知识能够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术资格。其他21项工作的担当者退役后大多变得无一技之长,必须重新选择职业。在我国,由于军队的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军人职业技能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这种状况对军人就业造成很大影响。
3.退役军人缺乏职业转换必须的职业关键能力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平均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这就需要求职者不但要对这种社会现象有心理承受能力,而且应该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关键能力也称作核心能力、关键技能,它是指一种普通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关键能力不随岗位的消亡而消亡,在一定程度上,其最终融合发展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分为8个模块,分别是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在这8类能力中,退役军人最缺乏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调查显示:退役军人中,48.80%认为能达到初级水平;44.70%认为可以达到中级水平;达到高级水平的较少,占5.5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被访退役军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达到初级水平,应付日常的工作、生活需要是足够的,但是其中熟练操作和精通计算机的还是比较少的。与计算机操作能力相比,英语水平要更差一些,大多数退役军人对英语的水平仅停留在稍懂或不懂的低层次水平上,能达到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的不到十分之一。这因为英语与计算机操作相比起來更难以学习,对以往基础有一定的要求。退役军人本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80.42%的退役军人认为需要接受英语培训,以提高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退役军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再就业压力,而解决的最佳方式就是参加就业培训。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目标
退役军人就业培训的目标,不仅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或是为了直接上岗,而且涵盖了以企业项目为中心的对新技术新知识快速掌握的能力、对新形势快速反应的能力、对新环境快速适应的能力、对新工艺灵活习得的能力等,完全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融合。具体而言,培训目标大致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岗位相关的各种知识,必备的和适度的各种素质,能对工作准确分类并不断提高质量。
2.专业能力: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及独立运用专业知识在浮动工作中较好地应变的能力;能够选取设备和工具,将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工作之中,能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
3.公共关系能力:即能够与他人合作、给他人提供指导、为顾客提供服务;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
4.使用信息的能力:即能够获得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能够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加工。
5.规划组织能力:能制定岗位工作目标,感受岗位发展态势。
退役军人经过就业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尽快进入角色,减少磨合时间,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退役军人职业能力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从培训内容上来看,按专业类别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农业、畜牧业、渔林业、园艺、乳制品业等;第二部分包括商业、运输保险业、电动机、手表、电视、微波炉等维修业;第三部分包括各种加工业和制造业。退役军人的培训专业可根据个人的选择来确定。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退役军人对于财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学、文秘、机工,电工等基本技能均有培训需求,并且需求的层次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从培训时间上来看:可以分成服役期间的培训和退役后培训,职业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军人的服役期间,应予以适当的职业培训。如德国军人在服役期间内实施免费的职业培训,提高军人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于基层干部,由部队专科学校提供为期两年相当于中专程度的培训,内容包括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企业管理等。职业军官可以进入国防军大学接受三年高等教育,校级军官可以进入国防军指挥大学,将官可进高级班进修,这些教育和进修的学历均得到国家承认。由于德国军人素质高、责任心强,退后就业状况良好。退役后的培训在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可以是为期3-6个月的短期培训,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农业技术、家禽饲养、乳制品制作、出口业务等均可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学制1—2年的多为各类工程技术和其他的职业培训。
从培训形式上来看,再就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职业关键能力培训,技能培训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退役军人对就业培训的多方面需求。短期培训主要是退役军人根据职业介绍中心的分析建议,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求职技巧、广泛寻求和使用求职信息的技巧,学会撰写求职信、接受面试、保障自己的劳动权利等,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职业关键能力培训主要是提供计算机、实用英语、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般此类培训不举行结业考试,但颁发学习证明和培训证明,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全日制的培训,也可业余培训。职业关键能力培训可以拓展受训者知识技能体系,完善自身技能缺陷,适应当前技术水平和现时职业的要求,融入新兴产业中。技能培训是受训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培训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承认的职前准备培训,有关考试要求、教学大纲、人岗要求都有统一规定;另一类是针对某项职业技能的培训。受训结束后,由各个培训企业颁发国家承认的培训合格证书。一般在学习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寻求新的岗位。